164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正是崇禎十七年。這一年,在中國的編年史上堪稱是偉大的年代之一。在這一年之內,不,幾個月之中,甚至數日間,形勢變化之大,恰似天翻地覆,明建國近三百年之定局為之巨變。歷史公平地給每個人特別是活躍在政治舞台上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提供了新的機遇,生死浮沉,榮辱升降,無不決於瞬息之間。
新年伊始,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國,號大順,改元永昌。建中央政權機構,以牛金星為天祐殿大學士,位列丞相;以宋獻策為軍師。增置六政府尚書,設弘文館、文諭院、諫議、直指使、從政、統會、尚契司、驗馬寺、知政使、書寫房等官。以五等爵大封功臣。李自成建國改元,標誌著農民軍已發展到一個新階段,預示著向腐朽的明政權發起最後的攻擊。
事實正是這樣。從正月初八這日起,李自成便統率四十萬大軍自西安出發,東渡黃河,並與盟友徐過強兵分兩路向京師進軍:李自成統軍出山西,經太原、寧武、大同、宣化等地,趨居庸關;而徐過強所部此時也已經發展為十萬餘人馬。他統軍出河南,經衛輝、彰德諸府,入河北,經邢台、河間,趨保定。然後,兩路大軍直逼京師。
而在遼東戰場之上,形勢更加的瞬息萬變。本來滿清皇帝皇太極擁兵二十萬雄踞盛京,可是就在一夜之間,皇太極被人刺殺在崇德殿內,落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而他的寵妃莊妃母子所居的寢宮更是在當夜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燒成灰燼,連屍首都沒有留下。這件大事立時震驚了整個天下,明軍紛紛大振的同時,滿清國內卻已是舉國震動,一時間風聲鶴唳,亂作一團。而這就是三桂所施展的三大殺招之第一招:群龍無首!
緊接著,蒙古國內又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幾位蒙古牧民偶然之中在一處流沙下發現了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埋身之所。這一發現立時驚動了整個蒙古,人們紛紛前往此地參觀朝拜。很快,人們在裡面發現了一本驚世預言,還有刻有成吉思汗本人的壁畫。而那壁畫所畫之人無論相貌形神都與蒙古駙馬吳三桂有八九分的相像。更令人稱奇的是那本驚世預言,很多蒙古的著名巫師根據預言所書,推斷出了一個驚人般的訊息。那就是當今世上竟真的有成吉思汗的轉世之身存在,且矛頭直指蒙古駙馬吳三桂。一時間使吳三桂成為了整個蒙古最令人熱衷談論的話題。不過對於此人大都不感到陌生,當年在他與格雅公主大婚之日便有數十萬的蒙古人見到過他。無論是對他的相貌人品,還是武功酒量都有深深的好感,因此當吳三桂乃是成吉思汗今生的轉世這一消息蔓延開來時,並未有多少人從心裡對這一消息進行排斥。
事情還遠未結束,緊接著,被全蒙古人譽為第一高手的圖阿突然爆料,當年林丹汗所得的蘇勒定正是由吳三桂手中所賜,並當即宣佈,從即日起發誓永遠向成吉思汗的轉世,大蒙古駙馬吳三桂效忠。
圖阿的決定對整個蒙古來說絕對非同小可,當他這一帶頭向三桂宣誓效忠後,立時跟隨者日眾。很快星星之火便大有燎原之勢,從單個牧民,到單個家庭,再到整個家族,最後發展到一些大小部落,紛紛表示向三桂這個新的成吉思汗效忠。並且情勢愈演愈烈,逐漸燃燒到大半個蒙古,甚至就連軍隊也開始宣誓臣服於三桂。
在這種極端情勢下,蒙古大汗額哲不得不向整個蒙古宣佈自己將放棄蒙古大汗之位,並將之禪讓與吳三桂。這一消息更是將三桂推向了大蒙古權力的頂峰。
這就是三桂三大殺招中的第二招:弄虛作假!
當三桂被幾乎整個蒙古尊奉為成吉思汗的轉世並成為他新的繼任者,這種影響也很快蔓延到科爾沁部。一時間也是人心不穩,眾口不一。而此時明安正身患重病臥床不起,統兵前去盛京支援滿清的乃是自己的兒子桑噶爾寨和大將哈衣儂。
當明安聽聞吳三桂被蒙古人尊為成吉思汗的轉世時,險些沒背過氣去。心道吳三桂耍的如此質劣的彫蟲小技竟然也會蒙蔽這麼多人。當最後聽說三桂竟然被推上了蒙古大汗的位置,頓時氣得口吐鮮血,人事不省。要知道他當初與林丹汗一直明爭暗鬥幾十年,就是為了爭得蒙古大汗之位。後來甚至不惜為此與滿清皇太極結盟。可不但自己依然沒能擴張科爾沁部,反而實力不斷減弱。如今更令一個漢人小輩輕而易舉便獲得了蒙古大汗之位,這怎能不令他傷痛欲絕!
就在三桂被全蒙古恭請為大汗之後的三日後,明安在悲憤絕望下病重身亡,使原本就暗流湧動的科爾沁部更是風起雲湧。
三桂身在錦州,得聞此消息後,立即向蒙古發佈號令,命額哲為主帥,圖阿為副帥,統率蒙古大軍五萬由側部協助自己攻取盛京城。這樣,三桂與蒙古聯軍共計十萬鐵騎分兩路向盛京城開去。
三桂手下眾將領此時無不對他心生敬仰,只是在一轉眼間,雙方的形勢便發生了逆轉。而己方的軍力則大幅攀升,雖然與滿清相比還是對方佔有優勢,但一方面己方擁有的十萬人馬乃是清一色的純騎兵,比起對方的十二萬騎兵相差無幾。而且自皇太極遇刺身亡之後,滿清內部便一直局勢不穩,人心浮動,因此兩方對比起來倒不是相差甚多。
而此時滿清面對三桂與額哲的兩路大軍壓境之際,不但未能立即做出防禦,反而內部率先亂了起來。
爭亂的起始是繼任皇位的問題,其中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皇太極的鑲黃、正黃二旗的圖賴、圖爾格、伊爾登等大臣,擁護大阿哥豪格;多爾袞同母弟英親王阿濟格,賴親王多鐸以及郡王阿達禮,貝子礬托等所屬的兩白旗,則擁戴多爾袞。雙方爭辯不休,都認為自己才是最適合接任皇太極皇座的不二人選。由於雙方互相不服,且誰也不肯退讓半步,因此,幾番干戈下,雙方由小規模的械鬥發展為大規模的火拚,最後演變成兩方的一場大戰。由於多爾袞先下手為強,且擁有的五萬餘人馬也較豪格的近四萬人馬多,因此經過了一晝夜的內戰,最終以多爾袞一方的勝利而告終。至於豪格、濟爾哈郎等人,不是在混戰中身亡,便是兵敗後被殺,反正沒有能逃脫得掉。
一場內戰過後,滿清軍已損失了三萬餘人,留給多爾袞的只剩下不到六萬軍隊。此時再加上蒙古科爾沁部的三萬,朝鮮兩萬以及漢軍六萬,依然還有著將近十七萬人馬,對三桂的十萬鐵騎還有著一定的優勢。
就在多爾袞登基為帝的第三日,三桂與額哲的總計十萬鐵騎相繼兵臨盛京城下。還未等多爾袞做出部署,就在當夜,漢軍正副統帥洪承疇、祖大壽分別各帶三萬人馬突襲了另外一支駐紮在城外的朝鮮軍。經過一番激戰,朝鮮軍在傷亡了近萬名將士後大敗而逃,一路南下跑回國內。而同時洪承疇與祖大壽昭告天下,從即日起反出滿清陣營,轉而投靠吳三桂。
這一下子就使滿清佈防在盛京城外的防禦大軍土崩瓦解,優勢消失殆盡。讓三桂得以迅速下令將盛京城毫不費力的團團圍困了起來。
多爾袞怒不可遏,大罵洪承疇、祖大壽卑鄙無恥,背信棄義,但此時再罵也已經無濟於事,眼前的形勢卻是城內只剩下自己與科爾沁部共計八萬餘人馬。面對城外的合計將近十六萬大軍,多爾袞心中明白,如今以盛京的簡陋城防,絕難抵擋的住對方洶湧的進攻。不過多爾袞也已經豁出去了,就算冒著再大的犧牲也不能讓三桂的軍隊攻進城內。一定要千方百計的將三桂阻擋在城外,一旦中原的李自成大軍攻陷了京師,立即就會將吳三桂置之進退兩難的境地。到時他想不撤軍都不可能,因此多爾袞打定了主意要死守盛京。
可是事情卻偏偏不能讓他如願,就在他剛剛部署完守城大計之後的當天夜裡,負責守護東城門的科爾沁部就出現了大亂子。當時由科爾沁部的頭號大將哈衣儂突然發起兵變,殺死了首領桑噶爾寨。並率軍打開了東城門,放三桂大軍入城。
洪承疇、祖大壽的反叛與哈衣儂的兵變正是三桂所施展的三大殺招之第三招:敵為我用!
當多爾袞乍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外面已經是喊殺聲震天。當下他心知大勢已去,慌忙指揮軍隊便要突圍出城。
多爾袞也是一個狡詐如狐的人,他心知三桂必定會在防備他逃往國內的後方,因此肯定會在東、西、北三城處布下重兵。他卻偏偏不中此計,將所有兵力都集中起來,然後盡全力向南城突圍。
此舉的確是出乎三桂的意料之外,因此南城薄弱的兵力得以讓多爾袞率隊突圍而出。一路向南方逃去。
當下三桂急急收攏軍隊,一面命哈衣儂、額哲率本部人馬負責掃蕩、清查滿清境內的殘餘勢力,一面命洪承疇、祖大壽全速在整個遼東佈防,並清除滿清的餘孽。自己則親率五萬大軍,一路南下向多爾袞的殘部追殺而去。
而在此時,農民軍也勢如破竹,進展迅速。李自成在進軍途中,不斷散發討明檄文,並向明兵部轉送通牒,表明農民軍誓與明政權決戰的嚴正立場。很快,李自成與徐過強兵分兩路的聯軍已經席捲而至,一直殺到了京師腳下,直接威脅到北京城。大明王朝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得到李自成與徐過強的農民軍已經來到京師附近之時,朝堂之上早已人心不古。雖然文武百官依舊出席早朝,但每個人心中的想法卻都不相同。各人都有個人的打算,為日後的前途各自謀劃著。
而崇禎則目無表情的端坐於龍椅之上穩如泰山,雖然看上去好似並未受到各種不利消息的影響,但只要是明眼人就能看到崇禎的雙目中是一片空洞。
望著殿下形形色色的表情神態,驚慌、不安、彷徨、癡呆、絕望等無一不呈現在崇禎的眼前。崇禎突然間仰天大笑起來。
文武百官猛然一驚,紛紛住了口望向崇禎。見到陛下這副模樣不由的側目而視。還有的甚至懷疑萬歲爺是不是失心瘋了!
(作者,《吳三桂新傳》!請大家用實際行動推薦、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