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東顧 第四部 虎吞萬里 第十四章 歸國
    第四部虎吞萬里第十四章歸國

    劉鎮宇帶著人馬緩緩向東行去,到了洛陽,隊伍分成了兩部分,高僧和尚在數千官兵的護送下,由洛陽直接北上,經過河內郡、上黨郡、晉陽、雁門郡(今代縣)到達雲中郡(今大同),然後等待劉鎮宇的命令,再會合於回紇牙帳(今蒙古哈爾和林)。

    而劉鎮宇率親衛軍走汴梁,過黃河,取鄴城、恆州、幽州,回薊州。開始東北各族部眾的西遷。

    一路上,看到唐皇的詔書不斷地下來,分發各地。唐皇正在攜平定安史之亂的餘威和粉碎前太子亨謀逆案的機會,開始大肆改革政務。

    最大的改動是大唐的地方行政體制和機構。

    唐初依隋舊制,地方上有州(郡)、縣兩級。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全國有三百五十八州,一千五百五十一縣。州縣均按其地位之輕重,轄境之大小,戶口之多寡以及經濟開發水平之高低分為上、中、下三等。三萬戶以上為上州,二萬戶以上為中州,二萬戶以下為下州;五千戶以上為上縣,二千戶以上為中縣,一千戶以上為中下縣,其餘為下縣。近京之州稱輔州,京都所在縣名赤縣,京之旁邑謂畿縣,此外還有雄、望、緊、上、中、下等級,一般也是按戶口多少而定的。

    州的長官為刺史,唐皇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州為郡,改刺史為太守。後復稱州,上州刺史從三品,其下佐官有別駕一人,從四品下,長史一人,從五品上,司馬一人,從五品下,錄事參軍事一人,從七品上,錄事二人,從九品下,此外還有司功、司倉、司戶、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七曹參軍各一人,皆從七品下。又有市令、丞、文學、醫學博土等;中、下州刺史皆正四品下,其下佐官仿上州,但不全置。別駕(中州不置)、長史、司馬稱為「上佐」,唐制規定,凡刺史缺員或為親王兼領時,上佐可代行州事。但在一般情況下,上佐並無具體職任,因其品高俸厚,又不親實務,故多用以優待宗室或安置閒散官員等,所以自居易稱這類官為「送老官」。諸曹參軍分掌各州府的軍政、財政、刑法、農田以及戶糧諸事務,稱為「判司」。諸曹「判司」由各州錄事參軍事統轄。未設司馬之州,錄事參軍為刺史之佐,處於綜領督察的地位。

    縣的長官不分大小統稱令。京縣令,正五品上;畿縣令,正六品上;上縣令,從六品上;中縣令,正七品上;中下縣令,從七品上;下縣令,從七品下。佐官有縣丞、主簿、縣尉等(京縣增設錄事兩人)。

    唐代首都或陪都所在地有「府」的建制。唐皇開元元年(公元713年)改雍州為京兆府,洛州為河南府,并州為太原府,長官稱「牧」,由親王掛名遙領,實際主持府政的是「尹」。如上都京兆尹、東都河南尹、北都太原尹。後來又陸續設有鳳翔、成都、河中、江陵、興元、興德等府,也都有「尹」,但已不置掛名的「牧」。府尹之下有少尹、錄事參軍事以及六曹參軍事,其職掌同於州諸官,只是品秩略高而已。若皇帝不在京城,則置留守官,多由府尹或臨時指定大臣兼任。

    由於唐代高宗、武後時多居東都洛陽,以後諸帝雖然都居住長安(除短期避亂外),但洛陽原來那一套略同於長安的職官建置並沒有省去,凡在那裡任職的,叫做分司東都,或稱為分司,這些官員都由東都留守總之。分司各官署往往空存其名,於是朝廷常以貶降或閒廢的官員安置在此。這裡的官員一般是除按期拜表行香外,只領俸而不任事。只有分司御史還可以稍為行使職權。

    除分司官外,還有王傅一官,也是養老的。因為唐的親王雖有額定的官屬,而親王並不出閣。名為王傅,官居三品,實際連王的面都沒有見到過。

    一大堆的官員,造成機構重置複雜,官員臃腫龐大,十羊九牧的成語就是從唐朝得來的。當時,唐皇和太子臨向劉鎮宇請教這個問題時,劉鎮宇也是一腦袋漿糊。自己西秦國的制度是東抄西襲,反正自己在西秦國是一手遮天,用什麼制度都沒有什麼關係,所以什麼好用就用什麼。但是大唐就不一樣,龐大的豪族門氏和士族勢力會讓許多過激的改革寸步難尋。

    劉鎮宇當時在心裡盤算來盤算去,發現在自己的歷史知識裡,只是對明、清朝的行政體制最熟悉。

    劉鎮宇思來想去,覺得還是明朝的行政體制可能適合唐朝,就把它給搬出來了。

    劉鎮宇建議道,把大唐分為道,州,縣三級。

    每道設承宣佈政使一人,布政使是一省最高的行政長官,掌一道之政,朝廷有德澤、禁令、承流宣播,下達於有司。凡僚屬滿秩,負責考察其稱職與不稱職,上報達吏部、三省。每三年則率其州、縣正官,朝覲京師,以聽察典。

    設按察使一名,掌一道刑名按劾之事。糾官邪,戢奸暴,平獄訟,雪冤抑,以振揚風紀而澄清其吏治,典勘理卷宗,理問典刑名,上報達刑部、三省。

    設都指揮使一人,掌一道軍事,統領一道府兵,維持地方防衛,訓練各地府兵團練,上報兵部,三省。

    劉鎮宇還提出完善科舉制度和擴大科舉規模,設勸學提舉司,詔天下州縣皆立學,然後縣、道分別科試取士,再由三省、禮部大選,取大才之人,朝廷官員皆出其中。

    聽完了劉鎮宇這一通抄來的東西,唐皇和太子臨大為讚賞,原來這位大將軍不但會打仗,搞政務也是一把好手。

    詔書流水價的發出來,大唐除被劃為關內、都畿、河北、河南、河東、隴右、山南西、山南東、淮南、劍南、江南東、江南西、嶺南外,將黔中道根據劉鎮宇的意見改為湖廣道,還增設了安西道、遼東道,山東道(從河南道劃出來的)。每道的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分別被任命。

    在剛經歷完叛亂戰亂的河北道和新開闢的遼東道,將是大唐未來數十年的發展重點,大量無主的土地將吸引無數失地的農民湧過去,要不是和劉鎮宇達成了協議,唐皇還捨不得那一百萬百姓呢。在遼東道,除了以前設立的平州和營州等外,朝廷還一口氣增設了二十幾個州。

    緊接著是下旨各州縣立學,學習的內容主要有《詩》、《書》、《易》、《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谷梁傳》等儒家經典。若學書、學算、學律的,則主要學習有關文學、算術、法律等方面的專業書籍。

    縣每年一試,道每二年一試,朝廷三年一大試。並傳旨不論士族寒門,官人百姓,只要除律法規定的罪人家屬等人外,均可應試,分為制試和經試,按級分為秀才、舉人及進士。而以後天下官職均出於進士、舉人。

    相比之下,緊接著的稅制改革更是讓大唐一片沸騰。

    廢除人頭稅,按土地畝數收稅(攤丁入畝),頓時讓天下一片嘩然。眾多豪門士族紛紛四處活動,抵制這項改革。可是唐皇這次是鐵了心要幹下去了,不顧每天有人在宮門又哭又鬧,一連撤掉上百名不積極行事的官員,處死了十幾名攻擊議論的大臣。如此雷霆之怒,頓時讓許多人閉上了嘴。利益雖然重要,但是性命更重要。現在平定叛亂的大軍還沒有解散,就看誰那麼不識趣了。

    看著這些邸報,劉鎮宇默默無語。旁邊的易常勝問道:「大將軍(自從那一次事件後,易常勝似乎成熟了許多,也跟著大家叫自己這個姐夫叫大將軍),我們就這麼離開大唐了嗎?」

    劉鎮宇笑了笑,反問易常勝道:「你對大唐有什麼看法?」

    易常勝沉思了一下,說道:「這是一個迷人的東方國家,這裡的人民和土地是這麼的吸引人。但是這裡好像缺一種東西,而且也有一些東西讓我不明白。這裡的人民講究以德服人,不管對誰都是那麼仁慈,非常好面子,不知道利益的存在。」

    「以德服人!」聽完易常勝的一通說法,劉鎮宇不由大笑,這小子還真是眼睛管事的很了,尤其說的這句話,更讓自己捧腹大笑。

    但易常勝是不明白這其中的奧妙,他依然一本正經地問道:「大將軍,你為什麼不乘機奪取這塊土地呢?我想你應該有這個實力!」

    這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也只有易常勝這個「外人」才敢問出來。

    劉鎮宇一下子被這個問題愣住了,他的眼睛直直地望著地上,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易常勝繼續說道:「其實我能猜出一些,你是怕在這片土地上掀起一場大規模地戰爭。在這片土地上,數千年的文明和思想根深蒂固,你在西秦搞的那一套在這裡是行不通的,歷史的車輪是無法輕易就改變了。如果你要在這裡實現你的理想,我想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死的就不會是少數人了!」

    劉鎮宇發現自己第一次在這個小舅子面前感到無能為力,這小子說的話怎麼這麼直刺人心呢?

    「是啊,我以前發現在這片土地上實現我的理想,代價太大了,於是我帶著人從這個當時還是盛世的國土上走了出去,去一個荒蠻的地方,率領一批可以說是被這個國家遺棄的人民,重新創建一個新的文明和國家。」

    「當我後來回到這片國土時,我發現這裡的滿目蒼涼。我的心也曾經猶豫了一陣子。我以前以為我能改變歷史,避免這場浩劫,但它還是發生了。我後來也想把這片土地歸於我的名下,但是我發現我已經力不從心了。我們的領地太遼闊了,我發現在我的一生裡是無法把這兩個巨大的國家一起帶入一個我預料的地步。與其兩個都做不成,不如只選擇了一個。」劉鎮宇慢慢地說道。

    「你就選擇了西秦,這對大唐是不是太不公平了!」易常勝說道。

    「公平,許多事情你有得就一定要有失。我不知道在我的領導下,這片國土的歷史會變成什麼樣,還會和我想的一樣嗎?也許我的努力只是曇花一現,在我死後,強大的慣性說不定又會把歷史的軌跡移到我不願意的地方。我不知需要多久才能把這片國土的慣性去除掉,與其如此,我還不如重新創立一個新的國度,一個新的世界和歷史。」劉鎮宇含糊地說著,自己還有很多話沒有明白地說出來,畢竟那些話是根據後世的經驗總結而來,在現在太驚世駭俗了。

    易常勝努力地理解了一陣子,發現還是有很多東西領悟不了,但是他沒有什麼其它的想法,因為他明白,一個偉大君王的想法平常人是很難理解的,也就釋然了。

    「你怎麼有這些想法呢?」現在該劉鎮宇問道了。

    「你們不是有一句成語嗎?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哈哈!」易常勝得意的笑道。

    「哈哈,你都會用成語了,真是天才。不過也是如此,關心者心則亂呀!」劉鎮宇點頭道。

    兩人一路探討了許多話題,許多西秦國其它人不敢問的問題,易常勝統統問了出來,這也讓劉鎮宇也開始重新面視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問題。

    很快,劉鎮宇到了薊州,時間已經到了三月中旬了。

    根據各地返回的情報,在一個冬季,西秦騎兵分成許多小隊,四處出擊,一直遠至那河中下游(松花江)和忽汗河(松花江支流)地區,專門搶掠劫殺牛羊等物資,給了當地各部落沉重的打擊。

    由於在前面的秋冬季,西秦軍騎兵對東北各部進行了長時間的打擊,破壞了牧場,掠走大量牛羊。使得東北各部人口雖然沒有太大的損失,但是牛羊、帳篷等生產和生活物資卻損失慘重,在整整一個嚴冬裡,被殘酷的大自然吞噬的人幾乎是西秦軍殺死的數倍。

    各部幾乎近一半的部眾在這次嚴冬中倒了下去。尤其是粟末族被西秦破壞的最大,所以損失的也最為慘重,許多部落經常是整個部落就這樣消失在茫茫的雪地裡。而更北邊的室韋和靺鞨人,由於地處偏遠,西秦軍破壞的不是很嚴重,所以基本上只損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

    劉鎮宇開始下達命令,五萬西秦騎兵開始四處收集東北各部人馬,準備西遷。由於遼水流域的前奚,契丹部落已經消散了,而粟末所剩無幾了,所以西秦各部軍隊的重點是那河流域、望建河流域和黑水流域的室韋和靺鞨部落。

    劉鎮宇自己卻率二萬人馬先行趕往回紇部。

    西秦軍從南到北先把粟末部餘部收集起來,向西遷送。然後兵分兩路,一路向北開始收集那河下游(松花江)、忽汗河、黑水河(黑龍江和阿穆爾河下游)流域的靺鞨諸部,共收集了拂涅部、鐵利部、越喜部、虞婁部、黑水部、思慕部、莫拽皆部、郡利部等部,對於庫頁島上的窟說部,由於相隔大海,而且那個部落人少的可憐,也就放過了。

    另一路,從南開始收集那河上游(嫩江)流域、望建河(黑龍江下游)流域的室韋諸部,計收集了烏羅護部、和解部、塞葛支部、烏素固部、移塞沒部、山北部、如者部、嶺西部、納北支部、西室韋部、蒙兀部、大室韋部、室韋坦部等數十部。

    由於東北各部族的人都被搞怕了,一個個都非常老實,積極配合西秦軍的移民工作。他們紛紛收拾好行李,趕上牛羊,向西遷去,對他們來說,只要有草有水,去哪都一樣。但是還是有許多釘子戶,頑固派,死活不肯西遷。西秦軍就只好搶走他們的牛羊,再把這些人統統留在了他們的故土裡。

    一場前所未有的大遷移開始了。大約有一百六十多萬人口,二千多萬頭牛羊,二百多萬匹馬匹,紛紛向俱倫湖(今呼倫湖)集中,然後再向西遷移。

    在克魯倫河上游(今蒙古境內),彙集了由遼河流域趕來的奚、契丹、粟末各部的殘餘和數千萬頭牛羊馬匹後,頓時形成了一個無比浩蕩的洪流。這個洪流的前頭到達了千里之外的劍河(葉尼塞河上游)時,隊尾才從克魯倫河出發。

    西遷的隊伍對回紇部眾衝擊也非常大,附屬在回紇名下在蒙古高原北部的拔野古、骨利干、都播、哥餓支、彌列、跤馬和小海(貝加爾湖)北邊的骨師、大漢等各部,都被西秦打草撩兔子,一起給收集編製起來,向西而去。由於西北的黠嘎斯已經被李嗣業打散了,所以歸附回紇的各部部眾基本上是四散一空了。

    而在昆水上游的回紇牙帳裡,劉鎮宇正在召開回紇各部大會。

    回紇部內共有九個氏族,即藥羅葛、胡咄葛、崛羅勿、貊歌息訖、阿勿嘀、葛薩、斛素、藥忽葛、奚邪勿。部落可汗都出身於藥羅葛氏族。其屬部除回紇部和被西秦捲走的部眾外,還有僕骨、渾、同羅、思結,契弊、拔悉密等部,這些部落都混居在回紇部其中,早已融入了回紇部。

    劉鎮宇一聲令下,十六名大部落首領和數十名小部落首領都迅速來到回紇牙帳,參加會議。

    東道主牟羽可汗今兒高興的不得了,上竄下跳,熱情招待,極盡地主之誼。他認為劉鎮宇此舉是要代表唐皇來宣旨,正式冊封自己為回紇可汗。

    望著上百名回紇部首領,劉鎮宇用眼睛狠狠地掃了一眼,剛才還有些熙熙攘攘的人群鴉雀無聲了。在這些只信奉實力的首領心裡,把東北各部連根拔起,威震漠北草原的驃騎大將軍無疑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君王。在河北大殺叛軍,遼河滅族奚和契丹,已經把這種尊重提高為敬畏了。

    見大家都安靜了,劉鎮宇擺擺手,叫高適宣讀唐皇的聖旨,宣佈封牟羽可汗為英義建功可汗,加北昆王,正式宣佈牟羽可汗為回紇汗國可汗。

    牟羽可汗結果詔書金印,激動萬分。回紇汗國歷代可汗都需要得到唐皇的冊封,才能得到部眾的承認和擁戴,這從回紇汗國第一代可汗骨力裴羅可汗開始就已經成為了慣例。

    自從默延啜可汗死在契丹手裡後,作為他的次子,牟羽可汗在回紇汗國的權力鬥爭中被勉強推為可汗,為了鞏固汗位,唐皇的正式冊封可是非常關鍵的一環。為了得到這個冊封,牟羽可汗可以說是使盡全力,頻頻向大唐示好。跟隨劉鎮宇滅契丹,幫助各部西遷,向唐皇進貢,可以是掏了老本出來。

    聽了冊封,各部首領沒有什麼反應。這些大家都已經預料到了,唐皇肯定會正式冊封牟羽可汗的,因為他畢竟是回紇汗國各部推舉出來的。

    就在大家以為儀式完成時,高適又掏出一份聖旨,大聲宣讀起來。

    唐皇宣佈,為了褒獎在平叛中立功的回紇汗國各部部眾,封十六名大首領為郡王,數十名小首領為開國候。

    眾人一片嘩然,誰也沒想到唐皇會如此封賞。

    接下來的旨意更如同一顆重磅炸彈一樣把眾人炸地暈頭轉向。

    高適大聲地告訴大家,凡封郡王、開國候的首領可分領土地和民眾,有自主組軍和收稅之權,但是他們的任免必須由唐皇冊封認可,而他們互相之間的爭議的最終裁決權在大唐朝廷。在最後,倒是沒有忘記提醒大家,回紇汗國的領導還是牟羽可汗,大家還是要尊重他,奉他為主。

    這下大家傻了,誰也沒想到,唐皇一下子封了十六個郡王和數十開國候,給他們劃分地盤,還給了很大的自主權。領了唐皇封號後,就可以在自己的地盤裡自立為王了,誰也管不著自己了。

    牟羽可汗也傻了,如此一弄,自己的勢力立馬就下降N多點,除了自己領有的藥羅葛部,其它各部可就自立為主了,雖然還名義歸附在自己的名下。但是在草原上,如果你沒有實力,你名號再大,也沒人當你是根菜!

    在高適給各位新貴們分地盤時,牟羽可汗一句也沒聽進去。但是各位新貴可是興高采烈,牟羽可汗可不比他的爺爺骨力裴羅可汗和他的父親默延啜可汗。他們一個是回紇汗國立國之君,一個為回紇汗國打下大大的疆土,威名遠播。

    牟羽可汗算什麼,要不是他爺爺、父親的威名,這次可汗推薦差點就沒選上。現在大家有好處了,也就顧不上這位回紇汗國名義上的可汗。

    看到下面的回紇汗國新貴們分豬肉分的是神采飛揚,口水直流,劉鎮宇知道該他出馬了。

    劉鎮宇揮揮手,讓下面一片熱鬧的各首領都停了聲音。

    「現在牙帳有數千大唐來的高僧和尚,以後你們都要改信佛教,還有從現在開始,你們的馬匹牛羊南不能過金山(阿爾泰山)、陰山和居延海,東不能過俱倫湖,這就是你們的必須付出的代價。」劉鎮宇語氣平靜的說道。

    眾人沉默了許久,但是自立為王的誘惑太大了,就一一答應了。見如此,劉鎮宇叫高適將帶來的十六顆郡王和數十顆開國候金印發了下去,頓時牙帳一片沸騰!

    興平二年四月十五,在烏德建山下,昆水之畔,上百名回紇汗國的郡王和開國候在劉鎮宇的面前向天發誓,永歸大唐,世守北疆。

    接著,劉鎮宇在回紇汗國的西邊貪漫山修延慶寺,為律宗主廟,在北邊的小海邊修慶國寺,為淨土宗主廟,在東邊的克魯倫河邊修安崇寺,為密宗主廟,在南邊的烏德建山下修長恩寺,為禪宗主廟。並以唐皇的名義一口氣立了十二名活佛,宣佈每一位活佛在自己的地區裡享有崇高的宗教地位,但是他們的冊立都必須經過大唐的恩准冊封,否則視為妖邪!

    很快,淨土宗,禪宗,律宗和密宗佛教在大唐北邊的這個地方迅速發展起來,香火逐漸興旺。

    五月二十七,回紇汗國各郡王、開國候恭送劉鎮宇西歸就國,西送三百里至仙娥河畔才告分手。臨別前,劉鎮宇冷冷地對回紇汗國各新貴說道:「我在山東(西伯利亞)屯兵十萬,你們但有不遵唐詔,不守佛教,或有一兵一卒越界,滅族!」回紇汗國各新貴頓時身如寒風刺骨,也明白了在西邊時刻有一把巨劍懸在自己頭上。

    望著一望無際的隊伍,劉鎮宇突然意氣風發的對身後的高適等人說道:「現在大唐的歷史由它自己來書寫,而我們,將開創我們的歷史!」說畢,高嘯一聲,拍馬奔馳在山東大草原上。

    經過數月的遷徙,二百三十多萬西秦新子民終於到達了漢州,建州等地,他們將在這裡散居一年,觀察是否有疫病,再西遷北州和西海半島。而劉鎮宇和出征的七萬西秦軍將在漢陽附近駐紮過冬,也要隔離觀察以免疫病帶入西秦。

    接到劉鎮宇回國的消息,西秦舉國歡騰!各屬國紛紛派重臣來建昌上書祝賀。

    消息傳到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五世終於知道了自己的兒子安然無恙,也知道了劉鎮宇即將就國,不由暗暗地感歎:「看來這位君王己經將他與東方宗主國的事情了結了,現在西方的基督世界和伊斯蘭世界又需要祈禱他們的神來保佑自己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