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東顧 第三部 立國戰爭 第二十三章 吐火羅
    第三部立國戰爭第二十三章吐火羅

    天寶十一載五月十七日,劉鎮宇率領大軍回到了吐火羅恆沒城。石忠國和薛裕到烏拉喝城迎接。

    石忠國和薛裕向劉鎮宇匯報了吐火羅的「革命」形勢。在石、薛兩人和一萬多軍隊的大力下,吐火羅各地的貴族已經被殺的差不多了,他們的財產已經被平民和奴隸分得一乾二淨,在這場波瀾壯闊的打貴族分田地的運動中,湧現出了許多天生的領導者,他們以前還是低賤的農民和奴隸,但是卻在這場革命中表現出天生的領導天分。平民和奴隸紛紛聚集在他們的旗下,向以前騎在他們頭上的貴族老爺們發起反攻。看到以前在他們頭上作威作福的貴族在驚悚中被處死,看到曾經令他們恐懼的莊園在火中花為灰燼,平民和奴隸爆發出驚人的力量。少數逃到安西或大食的貴族一想到這場「革命」渾身都還在發抖。

    在恆沒城,劉鎮宇接見了一千六百名在革命中脫穎而出的領導者。他們中有些是不堅定的佛教徒,更多的是多神教的信徒。他們以前最主要的信仰就是能過上好日子,不愁吃穿。現在,他們的信仰都得到了實現,於是他們就把對劉鎮宇的崇敬當成了他們的信仰。因為西秦的煽動者、組織者和石忠國、薛裕都是以驃騎大將軍劉鎮宇的名義行事的。

    這些人誠惶誠恐地附在劉鎮宇的面前,向劉鎮宇行著大禮。他們用最真摯的感情、最熱情的語言來表達對劉鎮宇的臣服和崇拜。在他們的腦海裡,他們無法想像沒有君王的日子,在他們心裡,最好的日子就是有一個強大而又仁慈的君王統治著他們,劉鎮宇毫無置疑地完全符合這一條件。

    在接見完幾乎對自己是狂熱崇拜的吐火羅民眾,劉鎮宇終於可以同石忠國和薛裕好好談談。

    「你們的表現比我想像的要好,你們做的太精彩了!」劉鎮宇笑著說。石忠國和薛裕連忙起身,彎腰回謝劉鎮宇的誇獎。

    「好了,都坐下吧,不必如此拘謹!」劉鎮宇擺擺手。石忠國和薛裕對視一笑,面對在自己心目中如同神一般的大將軍,雖然知道大將軍平易近人,但還是不由的緊張。可接下來的話,卻讓他們大為震驚。「不知你們捨不捨得你們在石國和拔汗那的王位呢?」

    劉鎮宇拋出這句話後,卻悠然地看著兩人的反應。

    由於自己率領數百萬人開創了一段新歷史,在這個過程中,劉鎮宇發現眾人對自己的崇拜越來越嚴重。劉鎮宇發現自己也越來越進入歷史的新角色裡去了。難道自己真有帝王之才?劉鎮宇不由地暗歎。歷史和命運,總是那麼吸引人。

    聽完劉鎮宇的話後,石忠國和薛裕只是一霎那的遲疑,幾乎異口同聲說道:「只要大將軍下令,別說王位,就是刀山火海,我也無二話。」

    劉鎮宇平靜地看著這兩人,在石忠國和薛裕的眼裡,滿是忠貞和堅定。他們都是一國之主(薛裕雖然還是王子,但是地球人都知道,拔汗那王位早晚是他的),但是他們卻那麼期盼,等待劉鎮宇的命令,也許這個命令能讓他們死於非命,但是他們還會義無反顧,這已經不是信任了,而是信仰了。

    劉鎮宇帶著二人來到牆前,拉開厚厚的絨布,一幅巨大的地圖出現在三人面前。石忠國和薛裕驚奇地發現,這是一幅巨大詳盡的大唐安西和吐火羅地圖。他們的目光被深深地吸引在上面了。直到劉鎮宇的說話聲才把他們拉了回來。

    「現在大唐和大食以捷譫河為界,石國、拔汗那已成大唐腹地。你們如果還在這兩地為王的話,你們就只有安守太平了,無所事事了。你們倆肯定不甘心這麼過日子吧!」劉鎮宇笑問道。石忠國笑了笑,而薛裕卻不好意思的摸摸頭,「嘿嘿」地乾笑兩聲。

    是啊,石忠國和薛裕哪次不是緊跟在大唐安西和西秦軍的步伐,一是他們對大唐和西秦的忠誠,還有他們年輕胸膛裡那顆火熱跳動的心。

    「我打算把吐火羅一分為二,北部以恆多城(今烏茲別克境內的捷爾梅茲)為首府,多勒建、護時鍵、揭職、烏拉喝、俱密、解蘇、洛那、骨礎、缽羅、叡密、遲散、月氏、久越得鍵合為一國,以烏滸河流域範圍為國,主防大食,輔防吐蕃,南部以護聞城(今阿富汗喀布爾)為首府,苑湯、識匿、柯達多支、羅爛城、護聞城(喀布爾)、石汗那、修鮮、缽和、護密合為一國,主防吐蕃,輔防大食。」劉鎮宇一口氣說完這些,而石忠國和薛裕不由聽呆了。

    「忠國在吐火羅平亂時,一直鎮守恆沒城,擊敗俱密、解蘇、洛那貴族的進犯,深得北部民眾的人心,而薛裕曾帶兵直入羅爛城、護聞城(喀布爾)、石汗那平叛,素得南部民眾威望。你二人不是此二國國王,誰是?」劉鎮宇大笑道。

    石忠國和薛裕不由大驚,原來大將軍早就策劃好了,難怪去呼羅珊前就囑咐石忠國主持北部平叛,薛裕主持南部平叛,使他們自然而然地在擊潰吐火羅舊貴族時取得吐火羅民眾的擁戴。

    「我準備上表唐皇,請設州府於石國和拔汗那,你們可將全族盡遷新地就國,但是石城和渴塞城(拔汗那首府)可為你們父王的食邑。如何?」劉鎮宇直截了當的說道。

    石忠國、薛裕立即拜倒,「大將軍如此寵信,我等肝腦塗地也報答不了。」

    「不必如此,你二人雖可就新國,但毗鄰大食吐蕃虎狼之國,稍有不慎,便萬劫不復呀。你們可想清楚了?」劉鎮宇問道。

    「機會是大將軍給的,但功業是要靠自己去創造的!」石忠國毫不猶豫地答道。薛裕在一旁直點頭。

    「哈哈!好,有志氣。現在波斯東部呼羅珊已經被我們變為一片荒涼,西部也好不到那裡去,此役大食元氣大傷,要彙集足夠的力量還需數年工夫,你們可以加緊訓練軍隊,加強軍備。但他們狼子野心,你們必須時時好生防備。吐蕃雖然強大,但這裡地勢險要,只要我們佔地利,他們就討不了好,加上有安西四鎮在旁虎視眈眈,他們想全力對付你們,心裡得好好掂量掂量!」

    兩人點點頭,深以為然。過一會,石忠國問道,「現在吐火羅大亂剛過,民窮國疲,力量虛弱,不知如何是好?」

    「是的,吐火羅現在大亂剛過,還窮的很,不過我們自家窮,但鄰居烏仗那、鍵馱羅、崮失密(都在今巴基斯坦境內)和天竺都很富有,我們可以騎上馬帶上刀去他們那裡借上一點。哈哈。這樣即可以增強實力,又可以鍛煉軍隊!」劉鎮宇指出了一條明路。石忠國、薛裕不由眼睛一亮。

    「我可以給你們留下三千軍士,替你們訓練軍隊,還會多派傳教士過來,傳播新教。你們都是虔誠的新教徒,但你們立國之初,不能一開始就因為宗教信仰不同而大清洗。你們必須在開始時拉攏中立的大多數,嚴厲打擊反對的少數人。然後以利誘之,如在稅收、土地分配上對新教徒優惠,吸引民眾,當新教在吐火羅佔多數時,你們在這裡就算立穩了。」劉鎮宇在給石忠國、薛裕上政治課。在劉鎮宇的心裡,石忠國做事穩重縝密,在正面抵擋大食是沒有問題的。而薛裕血氣方剛,堅毅勇敢,是在開疆拓土的好料子,估計天竺以後沒什麼好日子過了。

    第二日,在恆沒城的廣場裡,劉鎮宇向數萬吐火羅民眾宣佈,改恆沒城為宜遠城,改護聞城為循安城,立石忠國為北宜國國王,治宜遠。立薛裕為南循國國王,治循安。眾人大喜,歡呼雀躍。接著,在劉鎮宇的監督下,石忠國、薛裕分別分封了一批大小新領主,這些領主都是在「革命」中湧現出的領導者,他們換了身份後,神情肅穆地向石忠國、薛裕宣誓效忠。望著他們,劉鎮宇不由感歎,打倒了一批舊貴族,又起來了一批新貴族,歷史,總是這麼好笑。接著宜遠城狂歡三天。

    而劉鎮宇繼續開拔向北前進。五月三十日,劉鎮宇來到了康居城,看到這座那密河畔的城市。如果沒有自己的打擾,這座城市將被大食佔領,成為他們的造紙中心,為西方文明的進步提供了巨大的動力。現在這裡已經是大唐的腹地,歷史已經改變,世界將如何走向。劉鎮宇也搞不清楚了。

    走進這座被西秦人稱為英雄城的康居城,高仙芝老早在城門口等待。劉鎮宇終於見到了自己慕名已久的山地名將。

    面前的高仙芝果然如史書上所說的姿容俊美,近一米八的個子,真是一表人材呀!劉鎮宇努力地試圖從高仙芝的身上找到他那個世界「寒流」的影子,有點像張東鍵的味道,尤其是他那絡腮鬍。現在朝鮮半島北邊自平壤城以北都是大唐安東都護府的地盤,南邊才是新羅的地盤。不過高仙芝是已經亡國的高句麗人,跟新羅好像沒什麼關係。

    站在城門邊的高仙芝心裡不是個滋味。自己把安西四鎮的老本都拿出去了,幾乎拼了個光,才落得個慘勝。高仙芝心裡明白,如果不是葛羅祿部的那個信新教的親兵,估計自己得賠的一乾淨。這新教在安西的勢力巨大,各地各州府的人都有大批人信它。在安西各屬藩國更是不得了,想找一個不信教的人都難。不過在葛羅祿就是例外。

    一想到葛羅祿,高仙芝就一陣氣悶。好不容易從劉鎮宇手裡漏檢到一個馬仔,好吃好喝的供著,好處小費給著,臨了還給自己在後面捅刀子。看人家劉鎮宇的手下,一年到頭也不沒打招呼,可一有事人家卻不含乎。老康居王曹思安幹的事,不但讓高仙芝敬佩不由,就是唐皇和朝中大佬,哪個不是唏噓。兩下一對比,高仙芝心裡什麼味道都有,怎麼人才都跑到劉鎮宇那裡去了,雜碎都跑我這裡來了。

    康居王曹忠節將劉鎮宇高仙芝帶入了王府。高仙芝這次是代表唐朝來褒獎父親和自己的,封賞給了一大堆,也正式承認自己是康居國王。

    寒暄之後,曹忠節知趣地告辭了,留下劉鎮宇和高仙芝二人在廳堂。

    「高將軍,聽說朝廷對你的卓著功勳進行了褒獎,加授開府儀同三司,還要調你入京任右羽林大將軍。飛黃騰達,就在今朝呀!」劉鎮宇說道。

    「那裡那裡,小將的一點功勞同大將軍的蓋世武功來說,如同螢光白日呀!」高仙芝暗自驚訝劉鎮宇的消息靈通,這個消息自己還沒接到正式旨意,只是朝中有人密信這麼說。但一想到劉鎮宇同朝中權貴的關係,也就釋然了。

    朝中那人說,本來這聖旨早該下了,可右相李林甫卻對皇上說:「今大食犯屬國康居,安西節度使高率軍抵敵與境外,功勳卓然。然接報,秦王、驃騎大將軍劉,已率大軍出戰,討伐大食。秦王劉,一向不動則已,一動便如暴風驟雨,雷霆萬分。如對安西封賞一出,而秦王捷報又到,朝廷就不好封賞,不如等兩者一起封賞,也好把握有度。」

    加上劉鎮宇的把兄弟,現在權勢大盛的楊國忠也在旁附和,而唐皇也深以為然,這聖旨就拖下來了。沒辦法,高仙芝對誰不服氣,對劉鎮卻是宇服氣。

    數十萬叫化子般的流民、馬賊被他打造成了一支無敵的軍隊。一路殺了上萬里。別的不說,就說這大食,自己老本都快拼光了,勉強打了平手。可這位驃騎大將軍一出馬,頓時大食就雞飛狗跳,捷報流水價的傳過來。而且據西來的商人說,從吐火羅出境,一直向西,到大食腹地,數千里,硬讓這位大將軍搞成了赤野千里。那個在大食人心裡都快成神的什麼哈里發還不是乖乖認輸乞和。

    對劉鎮宇的心狠手辣,高仙芝更是心寒。上百吐火羅國王城主,二話不說,全給扔河裡喂王八去了。數萬貴族在暴民起義中死的精光,明眼人都知道這起義是這位大將軍操控的。

    而此時的劉鎮宇卻被大唐的國事牽動著心。

    楊國忠現在是越來越得勢了,他聯合安祿山,開始同李林甫爭權奪利。

    在天寶十載(751年),楊國忠上任京兆尹不久,遂乘機推薦自己的老友和黨羽鮮於仲通為劍南節度使,並命其率兵攻打南詔,結果大敗,士卒陣亡六萬人,使得大唐的西南屏蔽-南詔投附吐蕃。對此楊國忠不但沒有處罰鮮於仲通,而且還為其大敘戰功。接著,楊國忠又請求第二次發兵攻打南詔。玄宗便命令在長安、洛陽、河南、河北各地廣泛招兵。楊國忠派御史到各地去抓人,把他們帶上枷鎖送到軍營。其父母、妻子哭聲遍野。

    在同楊國忠的爭鬥中,李林甫漸漸處於不利的環境。這是由於唐皇已經嫌李林甫老了,不能再替唐皇打理朝政,開始青瞇認為很有才幹的楊國忠。這樣即可以討好楊貴妃,又能培養另一個替自己處理朝政,好讓自己安心享樂的干臣。劉鎮宇心裡明白,安史之亂看來是真的不可避免的了。

    兩人沉默許久,各自想著心事。最後還是劉鎮宇打破默緘。

    「高將軍,你信佛,是嗎?」劉鎮宇一開口就問了個很奇怪的問題。

    「是的,大將軍。小將自先父起,一家人就信佛。」高仙芝答道。

    「哦,那你信不信今生來世呢?」劉鎮宇接著問道。

    「信,事有因果報應,人有今生來世!」高仙芝肯定的答道。

    「那麼,來世還記得今生的事嗎?」劉鎮宇問道,「應該不記得,不然人人都知上世之事。」高仙芝毫不猶豫地答道。

    「哈哈,這就對了。這世不記上世事。那麼這世作惡,下世受罰又如何,反正都不記得了。」高仙芝頓時目瞪口呆,不知如何答辯。

    「今世事今世畢,不討論這些虛無的事,你就要回到長安去了,不知高將軍有什麼打算?」劉鎮宇說道。

    高仙芝對於劉鎮宇的跳躍性思維有些適應不過來,一時答不上話來,只得聽劉鎮宇繼續說下去。

    「高將軍,領兵在外,一定要記住,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聖君也有被屑小蒙蔽的時候,如有亂命,將軍坦然受之,以成忠君之名,卻不知如此最是不忠不義之舉。如亂令行之,必自亂其軍,使敵有機可乘,則國傷民亡,君上蒙辱。將軍要三思。如抗亂命,救社稷於水火,就是事畢坦然受刑又有何妨。後人自有公正。」

    高仙芝更加暈了,一腦子的漿糊,幸好劉鎮宇不再說了,端起茶,開始閒扯起來了。

    六月初十,劉鎮宇到了石城。石國上下對劉鎮宇給了石族一大塊土地,舉國歡慶。他們在早幾日到來的石忠國的領導下,近十萬石國人開始舉族南遷,準備就國。而留下來的石城就成為安西都護府的直轄鎮,而一直在拔汗那居住避罪的老石城國王莫賀咄吐屯搬了回來,他在數千留下來的族人照顧下,以該城的關稅為食祿,度過餘生。而在拔汗那,也是同樣的情景。

    劉鎮宇的目光卻盯上了在伊麗河的葛羅祿部。逃回來的踏實力葉護收攏部眾向夷播湖(巴爾喀什湖)北部流竄,脫離安西四鎮的勢力範圍。

    劉鎮宇覺得自己有必要為大唐的安西清理一下垃圾。他先傳令葛羅祿部,要他們立即棄踏實力葉護,投降西秦。頓時有一半部眾屈於西秦軍勢,紛紛南逃投降。

    然後劉鎮宇派蘇定遠、郭廣平各率一萬騎兵,從夷播湖東西兩側包抄,一舉包圍了踏實力葉護殘部,十幾日後,大部被殲。而踏實力葉護卻像一隻小強,又逃出生天,率十幾人,往東北逃向回紇的勢力範圍。過了鹹海的劉鎮宇感歎踏實力葉護頑強的生命力,傳令蘇定遠、郭廣平繼續追擊,不得人頭不得回師。終於在劉鎮宇到達茂州時,回紇將踏實力葉十幾人的頭顱獻給了即將進入回紇的蘇定遠、郭廣平,總算讓他們提前完成任務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