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東顧 第三部 立國戰爭 第十八章 提謂戰役(下)
    第三部立國戰爭第十八章提謂戰役(下)

    提謂城在恆沒城以南,中間隔著不寬的沙漠戈壁。東邊是杞惟國的昏磨城,西邊是上次大食集兵的地方-烏拉喝城,南邊是揭職國的活路城。

    提謂城背靠沙漠,修建在一條河道旁,這是一條季節性的小河,源頭在東邊大雪山,只有到夏天,那裡的積雪融化,才會有河水流下。現在是乾的見底了。

    提謂城不大,就數千住戶,在唐軍到來之後,知道有大戰發生,紛紛逃散了。高仙芝在提謂城得知大食軍正接近活路城,再看提謂城地處要衝,就下令在此等候,準備迎敵。

    四月二十九日,雙方在提謂城的河道前相會。兩軍在東西走向的干河道的南北兩邊安營紮寨。

    四月三十日,晨,天多雲小風,兩軍開始列陣。艾卜.穆斯林這次沒有拿吐火羅聯軍當炮灰了。他知道這次對決的是大唐安西的精銳軍隊,吐火羅聯軍現在士氣低落,估計走不了一個回合就會潰敗的。到時唐軍的實力沒被消耗,反而會影響主力呼羅珊騎兵隊形和士氣。他命令大將齊雅德.伊本.薩裡率呼羅珊騎兵在正中列陣,吐火羅聯軍在兩翼保護中陣和監視唐軍的石城和那拔汗聯軍。

    呼羅珊騎兵都是從呼羅珊各處招來的遊牧民、奴隸,生性凶悍。他們配帶彎刀,右手持長矛,左手持圓盾,有的還配備了弓箭,一部分人穿了鎖甲,一部分穿了輕甲,更有一部分根本就沒有配甲。他們排成一行行橫隊,等待著命令。風在呼呼的吹動著旗幟,不時有馬匹在噴著氣,刨著撅子,緩解肅穆氣氛帶來的壓力。

    在北邊,高仙芝先立了一排一人高的木柵,將萬名弓弩手呈雁行分立其後,以五十人為一隊,每人持有弓弩一具,箭五十支,各配橫刀大棒。六千刀牌手手也以五十人為一隊,夾陣於弓弩手中。後面是三千陌刀手,在左右陌刀將莫光元、胡品安的帶領下,嚴陣以待。再後面是四千著輕甲的輕騎兵,手持馬槊,配橫刀,一千重騎兵著重甲,也是手持馬槊,配橫刀。

    床弩,伏遠弩,擘張弩都在吱呀的聲音中絞好弦,張好弓,在矢軌裡放好箭,就等一觸即發。在後面是葛羅祿的騎兵,兩翼是石國和那拔汗聯軍護衛著。

    兩軍在風中僵持了半個時辰,最後還是艾卜.穆斯林按捺不住。他傳令給齊雅德.伊本.薩裡,「開始進攻!」

    隨著一陣紛亂的口令聲,一萬呼羅珊騎兵開始催動坐騎,開始出擊衝鋒了。在緩步跑過近千米後,離唐軍陣地只有五百米了,呼羅珊騎兵踢動馬刺,加快速度,並且把長矛放平,對準唐軍。

    唐軍陣營也開始忙碌起來了,弓弩手開始調弩上牙,等待命令。將領緊張地注意著奔跑中的呼羅珊騎兵,不時的下令調整隊伍。

    在一萬呼羅珊騎兵離唐軍陣前兩百米時,一聲「射」後,床弩,伏遠弩,擘張弩嗡一聲飛出上千支巨箭,呼羅珊騎兵頓時迎頭倒下上百人,接著萬餘支箭飛向呼羅珊騎兵,在急行的隊伍裡又倒下去數百人,然後是弓弩手緊張快速地上弦,又是一陣齊射。

    在二百多米的距離,迅速奔跑的呼羅珊騎兵只給了唐軍弓弩手三次齊射的機會,在付出一千多人的代價後,呼羅珊騎兵終於靠近了唐軍陣地,但是那排木柵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呼羅珊騎兵沒有辦法,只好衝上前去,有的用刀砍,有的套上繩子,用馬拉倒木柵,有的直接從木柵翻身過去,衝進唐軍陣地。

    唐軍弓弩手還在拚命射箭,在呼羅珊騎兵停頓的這一會,又向敵人射了兩輪箭。由於呼羅珊已經停止奔跑,集中在木柵前,這兩輪箭造成的損失竟然比前三輪箭都大,在木柵前躺下了二千多呼羅珊騎兵。

    刀牌手先按隊衝上去,將少數翻過來的騎兵盡數砍死,然後開始對付靠木柵和正準備翻木柵的呼羅珊騎兵,十幾把長鉤一起伸出,將正在木柵外徘徊想辦法的呼羅珊騎兵一把鉤進來,然後自有刀手圍上去,一頓亂砍。

    在過了一陣混亂後,呼羅珊騎兵終於鎮靜下來,他們不愧是大食精銳。呼羅珊騎兵迅速分成兩隊,一隊繼續用繩索、斧頭等破壞木柵,另一隊拿出弓箭,對木柵裡的唐軍射擊。雖然他們的弓不如大唐,更遠遜西秦,而且騎射水平遠不及西秦騎兵,但是站定下來的呼羅珊騎兵射出的箭多少還是有點威脅力的。在被射倒上百人後,唐軍不敢那麼猖狂了,紛紛歸隊,用盾牌掩護。

    在花了兩刻鐘的後,呼羅珊騎兵終於放倒了二百多米長的木柵。呼羅珊騎兵一陣歡呼,開始從缺口向唐軍衝擊。

    在將領的命令下,唐軍弓弩手已經放下了手中的弓弩,拔出橫刀,握緊大棒,向刀牌手靠近,排成密集形隊陣。

    在呼羅珊騎兵衝過來的時候,刀牌手成了主力,他們先用長斧、長刀、長錐一陣亂砍亂戳,然後以盾牌為掩護,用橫刀往呼羅珊騎兵的要害處招呼,弓弩手夾在刀牌手的中間,以一隊為單位,對突前的騎兵進行圍毆。

    呼羅珊在放倒木柵後,迅速衝進唐軍,但是距離太近,速度根本就沒法起來。如果劉鎮宇、安固都、李嗣業等一干老奸巨猾之徒看到這個情形時,會大搖其頭,連說浪費。騎兵失去速度,還不如下馬交戰,如果還賴騎著馬上,簡直就是把自己當刀靶子。

    呼羅珊騎兵很快知道這個苦頭了,長矛在騎馬緩步或站立時簡直就是一個累贅,向前刺,手伸的老長都沒有一點突擊力,唐軍輕輕一拔,就能擋住。如果橫掃,好像還能當根棍子用,可是面前沒有跟你同高的敵騎兵,只有比你矮一截的步兵。呼羅珊騎兵只好拔出彎刀,同唐軍格殺起來。大食彎刀的確不錯,但大唐的刀也不差,而且比大食彎刀長,近身搏鬥就佔了便宜。加上唐軍步兵針對騎兵訓練有素,協作熟練,殺的呼羅珊騎兵暈頭轉向。在損失五千人後,前鋒呼羅珊騎兵終於受不了,調頭往回跑,其速度之快,動作之敏捷,引得身後的唐軍一陣讚歎喝彩。

    第一輪交鋒,呼羅珊騎兵敗下陣來。唐軍以一千人的傷亡殲滅了五千呼羅珊騎兵。艾卜.穆斯林知道了,以後的仗將會越來越艱苦了。

    接連幾日,數萬呼羅珊騎兵輪番連續進攻唐軍陣地,每次都在修復好的木柵前吃大虧,好容易衝進去,又被強悍的唐軍步兵殺的滿地找牙。

    但是艾卜.穆斯林明白,自己的騎兵輪番進攻,雖然損失近一萬五千人,但也消耗了不少唐軍,更重要的是艾卜.穆斯林已經明顯地感覺到了唐軍的疲憊,明天,集中兩萬騎兵率先進攻,先把木柵衝垮,再把唐軍步兵拖累,最後把最精銳的本宗騎兵派出去,一舉突破唐軍的陣地。

    第二日,齊雅德.伊本.薩裡親自率領二萬騎兵對唐軍發動進攻,巨大的馬蹄聲如同潮水一般湧向唐軍。

    依舊是箭雨襲來,稀落被射中倒下來的騎兵沒有影響大部隊。到了木柵前,經過幾次摧毀和修復加固,這裡已經變得坑坑窪窪,狼藉不堪了。呼羅珊騎兵現在早就吸取經驗教訓了,早分成兩隊,一隊用繩索拉倒木柵,另一隊人馬則用弓箭掩護。

    在迅速拉倒木柵,打開缺口後,兩萬呼羅珊騎兵和一萬五千唐軍步軍如同是兩股潮水,轟的一聲撞到了一起,激起無數浪花。

    馬嘶聲,慘叫聲,刀劍相擊聲響澈整個戰場。由於呼羅珊騎兵人數眾多,而且又受了嚴令,拚死向前。只見身著鎖子甲、頭纏白布、滿臉絡腮鬍的主將齊雅德.伊本.薩裡手持兩把彎刀,左劈右砍,渾身是血,在他身邊倒下了十幾名唐軍士兵。見主將如此英勇,呼羅珊騎兵無不倍受鼓舞,奮勇向前。

    突然從斜處衝出一個手持大棒的唐軍步兵,來到齊雅德.伊本.薩裡跟前,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唐軍士兵呼的一聲掄起大棒,對準齊雅德.伊本.薩裡的馬頭狠狠地就是一棒。齊雅德.伊本.薩裡的驄花馬悲嘶一聲,撲通一聲倒在了地上。親兵們大聲疾呼,馬上圍了上來,呼羅珊騎兵頓時大亂,剛有的攻勢立即全無。

    這時一陣奇怪的號角聲傳來,呼羅珊騎兵立即像被分開的水一般向兩邊散開,一隊彪捍的騎兵疾衝過來,這就是本宗騎兵。他們全部著輕甲,手持長矛,橫衝過來。唐軍步兵措手不及,立即被衝倒上千人,唐軍的步兵隊形開始亂了起來。

    這時,唐軍也響起了號角聲,步兵們馬上互相掩護,有序地向後撤退。

    唐軍終於退了,本宗騎兵首領德薩.安.伊斯木不由大喜,他大吼一聲,率軍追了上去。

    德薩.安.伊斯木一馬當先,順手砍倒了數名撤退在後面的唐軍步兵。突然,他感到前面有一堵厚實的牆擋住了自己。睜眼一看,一隊整齊的象城牆般的唐軍橫在自己面前,為首的是上百名如鐵塔般屹立的大漢,手持一把長直刀,尤其是正中的那位大漢,臉上一條碩長的刀疤,渾身冒著殺氣,這就是陌刀將莫光元,後面是他率領的三千陌刀手。德薩.安.伊斯木策馬衝上前,舉起彎刀,準備一刀砍下這個擋路唐軍的頭顱。只見一道白光在自己面前一閃,一道血幕沖天而起,腥味撲鼻而來。仔細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坐騎的馬頭被砍飛起來,而飛噴出的血幕將自己撲頭蓋住,視線一下子變得血紅的。在周圍本宗騎兵的驚呼聲中,德薩.安.伊斯木覺得自己的一道寒流從自己的左肩斜衝下來,經過胸口直到腹部,然後一陣劇痛傳遍全身,很快,大腦一片模糊,不由地和自己無頭的坐騎倒在地上。

    莫光元一刀砍掉德薩.安.伊斯木的馬頭,再一刀劈死了德薩.安.伊斯木。本宗騎兵不由又悲又驚。這時百名陌刀尉帶頭走上前去,對著衝過來的本宗騎兵,看準位置和時機,迎頭就是一刀,只聽得馬嘶人叫,立即被砍倒了上百名本宗騎兵。後面的陌刀手跟著結陣而出,如牆而進,迎著急衝而來的大食騎兵,凡衝近的本宗騎兵,劈頭就是一刀,不是馬亡就是人死。

    三千本宗騎兵是經不起三千陌刀手這樣砍的(也就一人一刀),剩下數百人實在受不了,調頭就跑,把跟上前來準備佔點便宜的呼羅珊騎兵衝亂了。陌刀手像一部不可阻擋的收割機,向前緩步前進,收割著呼羅珊騎兵的生命,終於,剩下的一萬多騎兵也調頭就跑。在後面等候多時的唐軍騎兵揮舞著馬槊,把一個個跑的慢的呼羅珊騎兵放倒在地。

    這是最慘烈的一戰。大食的本宗騎兵首領德薩.安.伊斯木被殺,而三千精銳本宗騎兵只逃回四百,兩萬呼羅珊騎兵傷亡一萬餘人,主將齊雅德.伊本.薩裡受傷。唐軍步軍損失五千,陌刀手損失千餘。

    戰打到這個份上了,大食已經傷亡近二萬七千人,而大唐傷亡一萬五千餘。艾卜.穆斯林現在是騎虎難下,撤兵回去,這吐火羅就真的不再歸大食所屬了,怎麼辦?一連幾日,艾卜.穆斯林沒有命令出戰,只是在大帳裡想著主意。

    這天夜裡,在漆黑的夜色裡,一個身影偷偷地接近了葛羅祿的大營,一陣咕嚕的叫喚聲後,從大營裡鑽出一個人影,在四處顧盼後,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就將外面的黑影帶了進去。

    葛羅祿主將踏實力葉護的大帳裡,一個吐火羅打扮的人在低聲說道,「艾卜.穆斯林總督以真主的名義起誓,打敗唐軍後,他願意將兩河流域交給大汗統領!」

    踏實力葉護的眼睛閃著寒光,「他說的話靠的住嗎?他上面不是還有個什麼哈里發嗎?」「是的,偉大的哈里發已經將大食的東方托付給艾卜.穆斯林總督了,所以艾卜.穆斯林總督大人完全能做這個主!」

    原來在艾卜.穆斯林冥思苦想時,一個吐火羅商人的話引起了他的注意。這個商人在向他兜售緊缺的糧食時,為了討好艾卜.穆斯林,直在他面前埋怨對面唐軍的葛羅祿主將踏實力葉護,說他太貪心,不及艾卜.穆斯林總督萬分之一的慷慨。

    艾卜.穆斯林靈光一現,連忙叫該商人帶上奇珍異寶,潛入踏實力葉護營中,說明艾卜.穆斯林的討好之意。踏實力葉護半推半就,收了下來。就這樣,在吐火羅商人的牽針引線下,踏實力葉護和大食勾搭上了。今天,商人帶來了艾卜.穆斯林的條件和要求,在唐軍同大食軍交戰最激烈時,從後面給唐軍一刀,取勝以後,艾卜.穆斯林把兩河流域讓給葛羅祿。

    踏實力葉護心裡在猶豫,深知底細的商人在旁邊鼓動著,「唐人那有一個好東西?想葛羅祿多麼強大,結果被那個劉鎮宇用妖教捲走大部,使得北方的驕雄葛羅祿部一撅不起。今天有個天大的機會,只需在唐軍不防時給他們一刀。唐軍現在是強弩之末,死傷慘重,而大食還有數萬精銳未動,大汗簡直就是在順手揀了個天大的便宜了!」

    踏實力葉護一咬牙,決定就賭這一票。同吐火羅商人交待好細節,將其送出大營後,踏實力葉護找來數名心腹大將,商量妥當。

    真是命不該絕大唐和高仙芝。這晚,參加商量的一位葛羅祿大將回到自己帳裡,由於踏實力葉護許諾事成後給自己十個城,一想起就興奮不已。當即令親兵拿來好酒痛飲起來,迷糊中,不由自主地對親兵說:「打敗大唐佔了兩河,我給你一大群牛羊!」說完,倒頭就睡。

    誰知這位親兵原是五絀陸部的人,已經信奉了新教,本來也想西遷西秦,可他老娘死活不願離開伊麗河了,孝順的親兵只好留了下來。由於騎射精湛,在部族被葛羅祿吞併後,被徵召為兵,由於人機靈,很快就成了大將的親兵。雖然他平時刻意隱瞞著,但卻是個虔誠的新教徒,所以對西秦國劉鎮宇,乃至大唐都充滿了感情。聽到這個消息,連忙跑到了他知道的新教徒-石城王石忠國的營帳裡,說明了情況。石忠國不敢怠慢,連忙叫人找來薛裕,兩人一合計,決定稟報高仙芝。誰知高仙芝早已睡下,不肯接見。石忠國和薛裕知道自己是劉鎮宇的人,高仙芝是不會信任自己的,而替高仙芝四處搶掠錢財的葛羅祿部的受信任程度還在自己之上。

    石忠國和薛裕沒有辦法,知道天亮了再去稟報高仙芝,信不信還在其次,關鍵是極容易走漏風聲,到時蓄謀已久的葛羅祿突然發難,給沒有防備的唐軍一傢伙,後果也是一樣的。

    兩人商量許久,才定下計來,吩咐親兵立即回去,裝著什麼也不知道的樣子,繼續待在大將身邊。

    第二日,艾卜.穆斯林早早調集了二萬人馬,開始向唐軍進攻了。而兩翼的吐火羅軍也開始行動起來,策應呼羅珊騎兵。

    戰況如同前幾次一樣,呼羅珊騎兵付出慘重代價後,終於衝過木柵,於大唐步軍接戰,戰事進入最緊張的階段。

    這時,在後面的葛羅祿騎兵突然向自己前面的陌刀手發起進攻。措手不及的陌刀手頓時有數百人含恨倒下,反應過來的陌刀手轉過身來,與唐軍騎兵一起同葛羅祿騎兵打起來了。看到葛羅祿依計發難,使得唐軍後方大亂,艾卜.穆斯林立即將所有的人馬派出去,同前面的呼羅珊騎兵一起拚命地進攻唐軍,意圖一舉突破唐軍的陣地,而吐火羅軍也在艾卜.穆斯林的嚴令下,向唐軍兩翼開動。

    唐軍立即陷入一個極其危險的局勢,在大食和葛羅祿騎兵的前後夾擊下,堅定勇敢的唐軍也開始堅持不住了。高仙芝急得火上頭,他怎麼沒想到這該死的葛羅祿會背叛自己。看情景如果沒有奇跡的話,自己就會一敗塗地了。

    這時,在一陣號角聲中,高仙芝看到兩支騎兵從左右迅速直插入葛羅祿軍裡,頓時局勢逆轉。在陌刀手的頑強抵抗下,反叛的葛羅祿軍本來已經士氣大落,現在又有士氣如虹的石城、拔那汗的騎兵夾擊自己,頓時兵敗如山倒,全線潰敗,踏實力葉護僅率數百人逃出生天,直奔伊麗河老窩。

    解決了後面的叛軍,唐軍雖然損失慘重,但是卻士氣大振,立即開始反攻正在瘋狂進攻的呼羅珊騎兵,而吐火羅聯軍一看不妙,不管艾卜.穆斯林的催促,立即停止腳步,在旁觀戰。

    戰鬥從早上打到黃昏,筋疲力盡的兩軍人馬終於鳴金收兵。一清點,大食呼羅珊騎兵僅餘萬餘。而唐軍不加石城、拔那汗聯軍,也只剩六千能戰之士了。

    艾卜.穆斯林無法,只好派人與高仙芝講和。高仙芝吃了大虧,知道軍隊已是強弩之末,無力再戰,於是借驢下坡,同艾卜.穆斯林達成了停戰協議。雙方以烏滸河(阿姆河)為界,東為大唐,西為大食,而吐火羅諸國清箱倒櫃,奉獻大量財物糧草給唐軍和大食。

    天寶十載五月十九日,掩埋好各自戰死士兵的屍體後,大唐大食兩軍從提渭城撤軍,他們要趕回自己的老窩,舔好自己的傷口,準備什麼時候再來一決雌雄。

    提渭戰役結束了,可誰也卻沒想到,這是大唐直接與大食對戰的最後一戰。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