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東顧 第二部 安西風雲 第十二章 山地名將
    第二部安西風雲第十二章山地名將

    劉鎮宇和海西軍立的赫赫戰功讓一個人羨慕和嫉妒不已,那就是安西節度使夫蒙靈察。夫蒙靈察在安西龜茲鎮接報劉鎮宇和他的海西軍橫掃兩河,心裡不是個滋味。這裡本來是他的地盤,誰知來了個劉鎮宇和海西軍,開始夫蒙靈察以為他們只是來屯田的,誰知他們還幹起了吞族滅國的副業來了。看到海西軍一連串狂風般的進攻,讓夫蒙靈察目瞪口呆,還一陣目眩。這不過是一支有流民組成的屯田大軍,只有少數軍人,其他的就算是青壯,但也是農民出身,怎麼會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

    夫蒙靈察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劉鎮宇早就處心積慮的要把海西軍建設為一支能征善戰的大軍,他四處收集人才,以後世總結數千年的有效訓練方法,在河西、西遷的路上用嚴酷的制度和惡劣的環境高強度訓練軍隊,加上劉鎮宇對海西軍上下軍官、士官的戰術思想的灌輸,配置先進的武器裝備,制定的嚴森軍紀軍法,早就造就了一支善騎射技擊、戰術先進、武器領先、將士用命的大軍。

    劉鎮宇利用西遷,在北庭多次演習作戰,讓海西軍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正因為如此,劉鎮宇才敢打沙陀,吞突騎,攻五弩失畢部,橫掃兩河。

    這日夫蒙靈察叫來了心腹愛將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高仙芝。

    高仙芝,高麗人,出身於將門之家。父高捨雞,原在河西任事,後立戰功,官至四鎮十將、諸衛將軍。高仙芝姿容俊美,善於騎射,驍勇果敢。少年時隨父至安西,因父有功而蔭授游擊將軍。到了二十餘歲時就被拜為將軍,並與父高捨雞班秩相同。高仙芝先在前兩任安西節度使田仁琬、蓋加運手下任職,但都未受到重用。待夫蒙靈察任安西節度使後,發現了高仙芝的才幹,一再提拔重用。到了開元末,已升任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

    夫蒙靈察對高仙芝說:「你可知海西軍報?」高仙芝不明就裡,小心地說:「知。」

    夫蒙靈察歎到:「海西軍來安西不過半年,竟立如此大功,幾叫我等安西四鎮何以臉面見聖上呀。」

    高仙芝清楚夫蒙靈察的性格,明白他這是在嫉妒。可劉鎮宇什麼人,他是明白的,別說自己惹不起,就是夫蒙靈察,有再大的怨憤和委屈見到劉鎮宇也得恭恭敬敬的。

    高仙芝知道夫蒙靈察現在心裡想什麼:「大人,海西軍橫掃兩河,對於我們來說是好事。」見夫蒙靈察在仔細聽,就繼續說下去了。「海西軍橫掃兩河,大食勢力被一掃而空。我們側面的壓力驟減,據聞,大食現正內亂,無力東顧,所以吃了這麼大的虧也是悶不作聲。」

    夫蒙靈察有點明白了,「你的意思是……?」

    「大人,」高仙芝接過話語說:「小勃律(今克什米爾)原為唐屬國,卻是吐蕃通往四鎮的交通要道。自從吐蕃贊普把公主嫁給小勃律王蘇失利之為妻後,小勃律國遂歸附於吐蕃。吐蕃進而將手伸進了西北吐火羅各國,而西北吐火羅二十餘國皆臣於吐蕃,中斷了對我大唐的進貢和臣服,前安西都護使田仁琬三討之而毫無寸功。以前我安西四鎮由於受側翼兩河大食的壓力,不敢對小勃律用兵。今海西軍橫掃兩河,將大食逐出康居。我安西則可專心對小勃律用兵了。」

    夫蒙靈察捻著鬍子,思量許久。打吧,安西四鎮比不得海西軍兵強馬壯,可以一下子出兵五、六萬。安西四鎮總兵力不過三萬餘,又要鎮守各處,豈能全數出動。可要是兵出少了,小勃律兵力雖少,但地勢險要複雜,又有吐蕃強援,恐步前任都護無功之轍。如果不打,看著海西軍戰功一個接一個,堂堂安西四鎮卻寸功未立,將以何臉面見唐皇,最重要的是在如此下去,自己的一品大員的官職將不保了。

    夫蒙靈察對高仙芝說:「我欲攻之,又恐兵力不足,如何?」高仙芝對曰:「致勝之道不在兵多,而在士兵用命,將領用智。如大人給我萬餘兵馬,高討小勃律勢必得勝而回。」

    夫蒙靈察大喜:「高兵馬使真乃虎將」即發步騎一萬於高仙芝,征討小勃律。

    天寶五載正月初七,高仙芝率左右將軍封常清、席元慶,行軍司馬劉單,中使判官王廷芳,領步軍七千,騎三千自龜茲出發討小勃律。夫蒙靈察請安西監軍內侍邊令城隨軍。

    安西軍步軍自備私馬相隨,一路行軍頗速。高仙芝率軍從安西出發,經過撥換城(今新疆阿克蘇)進入握瑟德(今新疆巴楚東北),再經過疏勒(今新疆喀什),翻過蔥嶺(今帕米爾),過播密川。

    一路上,高仙芝大軍跋山涉水,頂風冒雪。三月十六,抵達小勃律特勒滿川。高仙芝為避免被小勃律守軍發現,逐將兵馬分為三路,命疏勒鎮將趙崇玭走北谷道,撥換捉守將賈崇瓘走赤佛道,自於邊令城一起走護密道,相約三月二十三日會於吐蕃連雲堡(小勃律西北部)。

    連雲堡南面依山,北臨婆勒川。堡內有兵千餘人駐守,堡南又依山勢立寨,寨內有九千多兵士據守。三月二十三日清晨,唐軍進至婆勒川,這時的婆勒川河水低緩。高仙芝大喜,對左右說:「連雲堡地勢險要,如敵待我半渡而擊,我等死無葬身之地。今河水低緩,我等可涉水而陣。真是老天祐我呀!」

    旋即下令軍士只攜三日乾糧,輕裝上陣,迅速渡過婆勒川,直撲連雲堡。

    連雲堡守軍不防唐軍突然殺到,慌忙依山勢頑抗,箭石擂木如雨下。唐軍的第一次攻擊被擊退了。

    高仙芝傳令全軍:「中午前必須拿下連雲堡!前者重賞!後者殺!」

    郎將李嗣業為陌刀手統將,聽令後,手持一旗,率麾下千餘陌刀手從連雲堡南面險要處攀登上去,向敵軍奮力殺去,於大軍裡應外合,不到中午就大敗守軍,佔領了連雲堡。斬五千人,活捉千人,獲得戰馬千餘匹,衣資器甲數以萬計。

    高仙芝準備繼續向小勃律腹地進軍,可監軍邊令誠認為取連雲堡已是大功,而且深入小勃律將凶多吉少,便畏懼不肯前行。高仙芝無奈,只好留下二千老弱病殘之軍,讓邊令誠守連雲堡。自率繼續南行。

    三月二十六日,到達坦駒嶺(今克什米爾北部德爾果德山口),山嶺險峻,多懸崖峭壁,嶺長四十里,翻過此嶺即小勃律阿弩越城。大軍將翻過坦駒嶺時,眾兵大懼,不肯前行,紛紛說道:「大人,你可不能把我們往死路上帶呀!」

    這時有著胡服的二十餘騎自阿弩越城而來,稱是阿弩越城派來迎接大唐王師的,還說:「阿弩越城已決定投降大唐,連娑夷橋(娑夷橋是一座籐制橋,是小勃律通往吐蕃的唯一之路,斷橋則吐蕃不能入援)都砍斷了!」眾人大喜,恐懼心頓消,踴躍下嶺。原來高仙芝料到兵士懼怕險阻不敢下嶺,即暗中先派出二十名騎兵,著胡服自阿弩越城而來,假稱阿弩越城人前來迎接,以消除兵士的懼怕心理。

    第二天,大軍順利下嶺,臨近阿弩越城。高仙芝喚來左偏將席元慶:「元慶,你率一千精騎先行,到了阿弩越城,對小勃律國王蘇失利之說,我等此來不是圖他的城國,只不過是借道討伐大勃律。蘇失利之有數名大臣貴族死心塌地的跟隨吐蕃。你率軍去後,如他們想跑,你就拿我的令箭說告訴他們不必驚慌逃跑,並以錢財繒彩贈之。這些人必貪利而來,你就將他們全部拿下,等我來處理。」

    席元慶率軍先行,依高仙芝之計將小勃律大臣貴族擒下,而小勃律國王和吐蕃公主卻趁亂逃出,躲到城外的山洞裡。

    高仙芝率大軍而來,急令席元慶將娑夷橋砍斷,再將大臣貴族盡數斬殺。然後親自到山洞前招降小勃律國王和吐蕃公主。

    當晚,接報而來的吐蕃援軍趕來,但娑夷橋已斷,修復需年許。心急如焚的吐蕃軍雖離阿弩越城只有一箭之遠,卻只能坐視不能救。

    四月初二,高仙芝將阿弩越城掠奪一空,然後焚之一炬。再押著小勃律國王及吐蕃公主經赤佛堂路回到連雲堡,與邊令誠會師後,班師回安西。四月底,高仙芝到達播密川,令人報安西節度使夫蒙靈察,再令行軍司馬劉單起草捷報,派中使判官王廷芳進京告捷,並派郎將李嗣業報於懷化大將軍劉鎮宇。

    在高仙芝攻克連雲堡時,劉鎮宇已經回到了伊麗河大營。他已經接到了高適、安固都的報告,說可薩國的空虛,正準備集結兵力去撈一票。

    「安固都成才了,可以獨當一面了。看他這一路打得不錯,深得我的真傳了。部隊交到他的手上,真是放心呀。其他的將領也要讓他們充分鍛煉,迅速成長起來。鮑廣平就不錯,老跟在我身邊也不行,得把他派出去單獨領兵。」

    這時,留守的司徒忌,甑寶成等人進來大帳,向劉鎮宇匯報大營情況。按照劉鎮宇的臨行前的指示,司徒忌等人已經在進一步加強上三旗的騎射遊牧的基礎上,大力加快了下三旗的騎射配置和訓練。現在正六旗兵強馬壯的,躍躍欲試。

    在司徒忌等人退出後,王天源向劉鎮宇匯報了這幾月的傳教情況。由於五弩失畢部首領貴族均已加入新教,所以新教在五弩失畢部傳播迅速,至今已有五分之三的人加入新教,新教已經在五弩失畢部廣開學堂和醫館。另外新教現在已經開始向東往五絀陸部,向北往葛邏祿部發展,現在已經發展數十萬教眾。對於王天源和他下面那一幫教士的能力,劉鎮宇還是非常相信的。劉鎮宇鼓勵了一通後也就沒話說了。

    劉鎮宇開始忙著分髒了。搶來的美女要分下去,錢財也要分下去。那些工匠是寶貝,其中竟然還有幾個從埃及和羅馬來的流浪學者。劉鎮宇考過他們了,真是博學的很,幾何,數學,物理等無不精通。這些人是一定要放在博物院的。還有那些工匠,尤其是大食來的鐵匠、木匠和建築工匠,要和工匠營的工匠好好交流一下。只有讓東西文明技術多交流,才能更快更好的促進自己技術的大發展。

    一忙忙到四月份,這日接到快馬來報,涼州又有三十萬流民已經在二月早早出發了。而去年冬天前的捷報送到西京,唐皇大喜,朝廷大震。論功行賞,唐皇封劉鎮宇為開國縣公,光祿大夫,鎮軍大將軍。而前來傳旨的杜甫已過沙州,正沿天山南路而來。

    劉鎮宇想不到是杜甫來傳旨。原來杜甫看到老友劉鎮宇在安西干的轟轟烈烈地,立功陞官,那是一樣也沒落下,心裡高興,毛邃自薦來安西傳旨。唐皇知道杜甫和劉鎮宇的關係,也就答應了。劉鎮宇心裡嘀咕了,立這麼點功就封這麼大的官,這還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呀。這樣封下去,到後面不知唐皇拿什麼封我?

    五月二十,在杜甫趕到伊麗河海西軍大營時,正好是劉鎮宇和甑宛兒的大婚。眾海西軍大臣現在是越來越明白了,劉鎮宇盯著的不是這個伊麗河,而是傳說中非常肥沃的頓河,伏爾加河流域。照這樣打下去,劉鎮宇肯定會在那立國的,到時就萬千頭緒,大家又有的忙了。所以大家一決定,趁現在還空閒把劉鎮宇和甑宛兒的婚事辦了。

    經過兩個多月的籌備,天寶五載五月二十,在伊麗河畔的三月泉,五弩失畢,五絀陸部,康居都督曹思安,石國國王石忠國,拔漢那國王薛忠節,薛裕父子,西曹城主,何國,安國,東安國,火尋國國王等安西各重量級人物。最令人意外的還有葛邏祿三姓的俟熾、謀剌部落首領,原來這兩姓部落靠近海西軍,早就就信奉了新教,自然心裡也就以劉鎮宇為主了。

    劉鎮宇本來對葛邏祿沒有什麼好感,但人家已經迷途知返,歸依正教,成了好戰友了,自然是要親密些。加上劉鎮宇為了削減葛邏祿的勢力,更加不惜血本的拉攏。這樣,葛邏祿四十餘萬部眾有二十多萬信了新教,成了自己人。

    這日,海西軍大擺宴席,大請四方。各部首領向劉鎮宇表達了自己的恭喜之意,也表達了向這位事實上的安西之王的臣服之意。這時,趕來的安西郎將李嗣業向劉鎮宇報告了高仙芝的戰報。劉鎮宇大讚道:「高仙芝都知兵馬使真乃虎將,不愧山地名將!」即回重禮以賀。劉鎮宇知李嗣業乃猛將,去信給高仙芝和夫蒙靈察,把李嗣業留在了海西軍,並派人將其家眷一併取來。

    婚宴上有五弩失畢,五絀陸部,葛邏祿三姓的俟熾、謀剌部落首領向劉鎮宇獻上名冊,願為部眾。劉鎮宇大喜,重賞各首領,收其族近萬人入正青旗,將五弩失畢編為左藍旗,五絀陸部編為右黃旗,葛邏祿三姓的俟熾、謀剌部編為右紅旗。傳令高適等人,將原佩切涅格部,烏古思部編為右藍旗。

    在大宴上,劉鎮宇大醉而歌: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點秋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歲月催!

    唱完,又大飲一杯,大笑道:男兒當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說完便醉倒於地。眾人拜服。杜甫歎道:縱有絕句萬千,也不及劉海西一詞。

    不幾日,劉鎮宇發佈軍令,於三月泉畔築城,號為伊寧城。令正三旗部眾,左三旗部眾,右紅旗上三旗護旗軍,正青、正紫旗護旗軍,盡數西遷。遷右黃旗(五絀陸部)遷伊麗河,留張國平領正黑旗護旗軍,右黃旗護旗軍鎮守伊寧城。

    第二部完了。請大家接著看第三部《立國戰爭》。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