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出揚帆
大明崇禎五年八月初七,午時,陰。京都煙花齊放,徐仙師再次祈雨於天。一刻後,細雨紛紛,落清涼於大地。聖上親登社稷壇,掩袖而涕,霑襟之浪浪。
而此時,一支幾百人的隊伍,正踏著泥濘,剛剛路過通州,向東而去。隊伍中,既有布衣白身的工匠,也有飛魚秀刀的錦衣衛。一輛輛車子拉著沉重的箱子,夾雜著數門火炮,一捆捆鳥銃,留下深深的車轍。
路人們見之,紛紛猜測,這定是拉往山東境內平亂之用。偶有盜匪探哨盯上,但看見那些重盔明刀的錦衣衛,和足可把一座小城催平的火器,連心思也不敢起。
「武總旗,傳令隊伍加速,必須趕至香河,才准夜宿!」
「是,將軍大人!」
發令的正是新封都指揮僉事,平魯將軍徐再生。接令的卻是原錦衣衛小旗,現錦衣衛總旗武剛。
卻說徐再生接受敕書印綬後,又在京城呆了旬日有餘。他從原工匠裡選出數十人,把『祈雨煙花』製作工序分別教授他們。又選擇一名精明的工匠,正式開壇收之為徒後,教其基本的看天象雲層知識,並計算判斷何時可以『祈雨』。
之所以故弄玄虛,甚至不惜冒著仙師外衣被戳破的風險,為的就是從崇禎那裡換來他所需要的東西。
一,近百名的工匠和他們製作的火器。二,從朱由檢那裡,也就是內帑裡借出五萬兩白銀,以充軍資。當然,做到這一點是非常不容易的。除了朱由檢本身就對徐再生有些愧疚之情,也有曹化淳在裡面幫了不少忙。當然,這是借,所以最終還是要還的。至於如何還,朱由檢沒問,徐再生也沒說。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擢浙人朱大典為右僉都御史、山東巡撫。調五千關寧鐵騎等三萬兵馬,入魯境內,助徐再生平叛。
對於朱由檢來說,簡直可以忽略不計。五萬兩內帑拿出來雖然有些心疼,但也可以勉強忍受,畢竟還會還回來。可這最後一條可就讓崇禎納悶不解了。既然調朱大典任山東巡撫並領兵去平叛,那還需你平魯將軍做什麼?你徐再生急匆匆地去平叛為的又是什麼?山東巡撫的位子都看不上?
徐再生也不多做解釋,只是道。皇上如願所請,臣願授徒教以祈雨之法。
越往東進,細雨漸止,乾燥炙熱之氣撲面而來。徐再生立於馬上,回望京都方向,心中歎道。這一別,不知何日還會再回來。從此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不是他不想撐明之宗廟,只是這一切,太難,太難,沒有時間了。
看了看四處巡視的武剛,徐再生明白,朱由檢雖然表面上信任他,但對他的提防也從未放鬆。這些錦衣衛名為親衛,實則還是在對他監視。
又看見了跟在隊伍中,神情不知是興奮,還是擔憂的孫元化。徐再生笑了,笑的非常滿足。可以說,他來到京都,不惜冒著殺頭的危險,裝神弄鬼。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這個人。他,是希望,大明王朝的希望,徐再生的希望,非救不可。
雖然一切才剛剛開始,但徐再生明白,從今天起,一切都將改變。
「駕!」鞭起聲落,徐再生揚蹄馳騁,向東而去。
香河驛站,徐再生不顧旅途疲勞,剛安定好就把孫元化,關若海等一干匠船工匠召集起來。
「關師傅,不知這造一艘海船,需要多久?」徐再生問道。
關若海略略沉思道,「海船有很多種,我大明多建有沙船,福船及廣船。然閩粵沿海,西夷造船術傳之已久。有蜈蚣船,三桅炮船,大夾板船等等不一而是。每艘海船視大小不一,所需時間不定。一艘一千料的福船,從備料到完工,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
徐再生發現他犯了一個大錯,那就是在這方面他完全聽不懂。不過沒關係,他不需要懂太多,只要有懂的人就可以了。
「半年時間?太長了!」
「徐將軍,這是最短的時間了。木料採伐,必須浸水三月以上。如果造船地備有熟料,那麼則會省一半的時間。」
徐再生想了想,又道,「你督造出多大的海船?」
關若海眼睛一亮,無法抑制的火熱瞬間迸發,嘴唇微微抖動道,「將軍,小人……小人不知!」
徐再生點了點頭,這個問題問的的確有些外行,想了想,又道,「那些紅夷的海船,約莫有多大?」
「約有二三千料的大小!」
「好,你能造出三千料的海船嗎?」
徐再生剛問出這句話,只見關若海猛地移身跪下,竟然激動的渾身發抖,按捺不住地喜道,「如將軍信任,小人定不辱所托!」
「好,如你所願,本將命你為督船總監,負責一切海船建造事宜。我要求你們設計出比那些紅夷更加優良的海船,要迅速,要靈敏。可戰,可商!其餘諸位師傅,一力協助關總監,不得懈怠!」
關若海一愣,督船總監?是個什麼官銜?不明白!不過他對於官名並不熱衷,此生唯一的願望,就是親手造出,他夢中最大的海船。本以為這生,大海船永遠只能存在於夢中,然而他卻遇見了徐再生。雖不懂這位平魯將軍造船做什麼,但他根本不在乎。他只在乎,他能不能造船,造最大的海船。
徐再生本待再與孫元化討論一些事情,大牛卻闖了進來,粗著嗓子道,「大哥,外面有兩個怪人要見你!」
「哦?怪人?」
武剛緊大牛其後稟道,「稟將軍,欽天監那兩個西夷人求見!」
「西夷?欽天監?哦,是他們,讓他們進來吧!」徐再生大奇,不明白這兩個洋鬼子追到這裡做什麼?是皇上的命令,還是?
「參見將軍閣下!願主帶給你平安和吉祥!」兩個葡萄牙傳教士彎腰向徐再生行禮,完全一副恭敬的神情,和第一次祈雨時那副不屑傲慢的模樣,簡直有天壤之別。
「歡迎兩位,不知兩位遠追而至,所為何事?」
「秉承主的意志,吾與海裡莫決定追隨將軍閣下,學習將軍閣下那神奇的祈雨之學。」
原來是為了這個,徐再生心中暗笑。也難怪,他的那招數,在大多數明人看來,可能會被冠以仙術而釋之。但在這些頗富學問的傳教士看來,可能就是一門高深莫測的知識。越神秘,越不懂,就越是好奇。最終棄傳教之務而不顧,雙雙追來求解迷惑。
「這個……祈雨之學,委實沒有什麼高深之處。然本將皇命在身,公務繁忙,恕無閒暇與兩位共研之。兩位如若願意,可留於營中。待本將征伐既定,再詳釋二位之惑。」
送上門來的人才,萬沒有拒之門外的道理。他,還需要大量的洋人相助。這個歷史時期,正是中西文化交融的最佳契機,萬不能失之交臂。就從這二位葡萄牙傳教士,開始揚帆遠航的第一步。
(關於『料』的單位衡量標準,考據莫衷一是,本小說設定為二料約為一噸的排水量。如哪位達人有詳實確切的數據資料,煩請告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