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與不說之間
該用什麼樣的心情和你們談談這本和我糾纏了近四個月的新書,我納悶著。
我想「反省」這字眼,該是個不錯的開始。
嚴格說來,這四個月裡,我認真寫稿的日子,其實屈指可數。因此,請別把寫作時間長短和作品內容的優劣成正比的這一套模式放到我身上來。對我而言,那顯得有些諷刺。
忙些什麼?我早已沒有概念。只覺得多數時候,寫作之外的許多瑣事,突然都變得有趣起來,我甚至無法安分地在電腦前坐上二十分鐘,完成一個段落。故事雖然已在腦子裡孔過無數次,然則,只要我沒定下心來將想法落實於文字,故事就
永遠只是腦子理的一個想法。可是,我真的想和大家分享腦子裡的劇情起伏、想寫出主角們的喜怒悲憂,所以先前才會小心翼翼地孵出先前那麼多本的作品。
那,為什麼故事還是「拖」了如此久?
如同酗酒者永遠告訴自己這是最後一次酗酒一樣,自我唾棄到最高點的時候,我開始產生逃避的念頭——反正,我早晚都會把故事寫出來的;反正,我明天一定會做的……不知不覺間,這些「反正」累積成一堆嚇人的數量,唯一沒被嚇走的是我的散漫。
日子突然變得如同在一片原野上漫步,沒有波瀾起伏、沒有懸崖高壁。漫步的日子很悠哉,卻總會在不經意時恍惚起來,因為每天的生活加出一轍。我想著如果每一個明天,都只是令天的延續,會是什麼光景?
有意義的二十四小時當然值得嘉獎,但是,一日接著一日的無所事事,光想,就讓人不寒而慄。
我不想很矯情地告訴你們,哪一天的哪一道正義雷聲突然打醒了我。
坦白說——唯一能改變自己的只有自已!
我花了一些時間找回原來的生活步調,從平靜的規律作怠中,重新自寫作的工作裡發掘熱情與樂趣。因為,我不想讓自己的生活有遺憾,生命應該還有其它無限的可能。不過,這無限的可能至少該是建立在自我平衡與自我不斷新生的狀況。
動筆寫這樣的一篇感想,我其實猶豫再三。因為我會愧於告訴你們我這段日子的荒唐。尤其,在我身邊的人戰戰兢兢於工作之時、在台灣社會其實很需要任何動力之際,我這種庸人自擾的行為,簡直是十惡不赦!但是,我還是把我的情緒問題提出來和大家分享。也許你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心情,而我希望你們和我一樣地走了出來,重新建立起嶄新的自己。祝福大家。
回歸主題吧!這本作品在原該更懸疑、更緊張一些的,不過少了愛情元素的言情小說,可能不是那麼吸引人,是故我在內容做了一些修定,希望你們喜歡女主角在感情世界破壞與重建之間的心情。另外嘛,我一直對「理所當然」抱著存疑的態度——專家、名著的言論不盡然就是不可泯滅的聖言。所以,在男主角理所當然已經死亡之際,所有人的心情起伏就成了另一項有趣的部分。
哇——不能再說了,洩了密就毫無神秘可言了。
大夥看故事去吧!
期待下回早日與大家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