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安居樂業 第五卷 三百年故唐舊地 第六十章 即是同胞,何苦來由
    炮是熱兵器時代的開端性武器,一貫擁有各種各樣的之神、雷神之怒——人們甚至一度認為火炮是天神使用的神器。我們不能認為有這種想法的古人沒見識或者是愚昧,事實上到了今天火炮仍然是戰場上的主要威懾或者說壓制性武器。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但凡有點實力的國家都能做到集中幾千甚至幾萬門火炮轟炸敵方,二戰時蘇德兩國甚至組織了幾十萬門炮對轟,換作導彈萬萬做不到這一點,哪個國家能集中幾萬具導彈發射器集中轟炸個幾天幾夜?只怕是美國也沒有這樣的實力和財力吧!何況即使就威力來說火炮也不見得差於導彈,常規火炮不行,那特種火炮呢?激光炮呢?鐳射炮乃至威力更強大的火炮呢?曾經有科學家說火炮永遠都不會過時,即使進入太空時代戰爭之中仍然會有火炮的一席之地,不過到那時候火藥炮肯定是被淘汰了。

    大唐現在是沒有能力集中個幾千幾萬門火炮,但就現在來說,區區一個青州城,即使它再堅固再宏偉,在近千門火炮不間歇的轟擊之下只怕也只能像一個少婦那樣被一層層剝光。

    不要怪林靖文沒見識,雖然他來自熱兵器時代而且是軍人出身,但他也沒見過千餘門火炮齊射是個什麼場面,不過現在他是見識到了。

    首先開火的是三寸小炮,這個三寸不是三英吋,而是按照現在的唐制度量衡制訂的三寸,約合九十餘毫米,只能算是小炮,不過勝在射程遠。因為採用栗色火藥的緣故,這種三寸小炮可射四千餘步(本書算的是單步不是按雙步一步1.325米算),約合近2600,這個射程在今天看來實在是上不得檯面,但是在冷兵器時代還沒哪個武器能打這麼遠。

    這麼遠地距離顯然讓青州的宋人嚇了一跳,不過,僅僅是嚇了一跳嗎?

    一連三排的三寸炮,一排兩百門輪流開火。只見從左至右火光連閃,轟鳴聲不絕於耳,一發發地炮彈被火藥的推力送到幾里外的青州城牆上。頓時宋人可不僅僅是被嚇了一跳這麼簡單。

    沒有武器能打四五里遠,這是常識,所以宋兵根本就是沒什麼準備,炮兵忙著擺弄拋石機和弩炮,弓弩兵忙著尋找合適的掩體和射孔,步兵集結在一起隨時準備增援城牆,連民夫都忙著搬運守城物資,根本就是對城下的唐軍沒有防備——不是沒有防備。而是他們的防備對火炮完全無用。六百發炮彈接二連三地砸到城牆上,宋兵頓時死傷慘重。雖然現在的實心彈還不能爆炸,但砸到人也是會死人的,何況宋兵這麼密集。

    城牆崩裂,箭樓倒塌,剛剛佈置好地拋石機和弩炮更是唐軍火炮的重點轟擊對象,這些粗苯的大傢伙在望遠鏡之下目標實在是太明顯了,別說宋軍大大咧咧地根本就沒有隱藏,即使隱藏了也逃不脫火炮的準頭,以致紛紛解體。

    人員傷亡倒是不大,但士兵們都被嚇壞了。拋石機就夠嚇人的了,可比起火炮的聲勢來拋石機完全就像小孩的玩具——只見不遠處的唐軍陣營裡火光此起彼伏,轟鳴聲震耳欲聾,最重要的是。如此密集地發射造成大地劇烈地顫抖,很有股地動山搖的聲勢。

    如果說這還不夠地話,那麼隨後開火的五寸火炮就更讓人害怕了。這種150毫米口徑地火炮在目前來說屬於重炮。加上栗色火藥的大推力,原本不過二十多公斤重的炮彈被增大到三十公斤,就這樣射程比起用黑色火藥還要大上一些,達到了三千餘步,而且,三十公斤的重炮彈可不是玩的,砸到城牆上簡直是山崩地裂。

    如此聲勢別說宋軍了,就是見慣了火炮的唐軍也是目瞪口呆,他們不是沒見過火炮,只是沒見過如此之多的火炮集中發射。

    想想啊,一千門火炮,不說破壞力,單就是那一道道火舌和大地的顫抖都讓人心驚膽顫了。這個時候唐軍很容易聯想到一個詞:雷神。

    不說慕容彥達這個廢物,秦明諸將亦是目瞪口呆地看著城下漫天的火光,城牆之上碎石飛濺,當有山崩地裂之勢。

    城牆上的拋石機是首要地打擊目標,在第一時間就被火炮破壞掉,接著是箭樓、弩炮。

    「是雷神發怒了嗎?」一眾宋人感到極度恐懼,事實上實心彈帶來的人員傷亡根本就不大,相對於十幾萬宋軍來說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但那種聲勢卻讓人畏懼,漫天的火光,聲如霹靂,砸下來就是山崩地裂,青州城牆雖然高大堅固,但也經不起一千門炮連續不斷地摧殘,已經有多處崩壞,而唐軍火炮的繼續轟炸更是讓這些缺口繼續擴大,不到半個時辰好幾處城牆連帶上面密佈地宋兵就這麼沒了。

    如此恐怖的武器——特別是那種聲勢,讓宋軍十分恐懼,他們以為是雷神發怒了借唐軍的手來懲罰他們,不少士兵甚至直接跪倒在城牆上對天祈禱,企求雷神能收回怒氣。

    不要怪他們迷信,也不要怪他們無知,火炮真正登台亮相還要等到南宋時期,現在是北宋,雖然已經出現了霹靂炮這種石器級別地火炮,但這樣的「高科技」武器宋室一直是秘而不宣的,就是京城之中知道的人也不多,更別說遠在京東的青州兵了。歷史上直到靖康之難的時候宋欽宗才允許李綱用霹靂炮守城,「夜發霹靂炮以擊賊,軍營皆呼」,這是歷史上關於霹靂炮的第一次記載,而現在,如此恐怖的武器宋室是不會允許它流傳出來的。

    這

    隆小兒禁止發展火器一樣,火器的威力實在太大,甚怖,若是讓民間掌握了火器製造技術,那造起反來豈不是勢不可擋?就拿霹靂炮來說。超遠的射程,恐怖的威力,若是有不軌之徒隔得遠遠地用霹靂炮轟炸皇帝,即使保衛再嚴密皇帝也要死翹翹,對皇權和皇帝地生命這麼有威脅的東東如何能讓它流傳出來?施老頭在《水滸》裡寫的純粹就是瞎編而已,我們也只能圖個一樂,萬萬是不能信以為真的。

    別說士兵,就是秦明等將領也大多以為是神明發怒了,不過他們同時也有了一個疑問,難道神明是站在叛逆那邊的?

    大唐有沒有神明相助韓衛不知道。他現在也在暗暗心驚,如此威力驚人的武器定要嚴密控制才好,每門火炮都要登記在冊,每門炮指定專門的人負責保養,還要輪換,一旦火炮遺失則誅連負責人之親族,最好連坐,這樣才能保證火炮不會落到不軌之徒手裡,大王的安全才有保障。韓衛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大王的安危,其次才是想到不能讓火炮落到敵對國手裡。他下定決心。此戰之後定要建議大王嚴密控制火炮。

    事實上韓衛卻是白擔心了,林靖文如何不知道火炮地重要性和恐怖。錦衣衛的職責是監察國內,但是目前錦衣衛的主要目標就是監管這些火炮。株連?連坐?一旦有人真的把火炮私自弄出軍營,林靖文誅他十族都算輕的,乾隆小兒的做法雖然不可取,但他的憂慮卻是大有道理,以前林靖文不過是一介布衣可以不考慮這些,但現在他是大唐國主,幾百萬人的君王,站在國君的角度這些問題他早就注意到了。

    不說這些題外話,且來看唐軍攻打青州城。

    火炮已經逐一清理了青州城牆上的拋石機和弩炮、箭樓——當然。只是清理了觀察員觀察到地那些——甚至炸裂了多處城牆,被重點關照的城門更是早已粉身碎骨不知所蹤,在韓衛看來,攻城地時機到了。

    首先是拋石機和床弩。炮兵推著拋石機和床弩在大盾的掩護下靠近到一千步的距離,固定基座,調試機械。測量目標……很快就準備好了。

    一千步的距離雖然對老式拉繩式拋石機來說有點遠,但借助城牆的高度,若是青州城還有拋石機剩下來的話還是能打到唐軍的,這個距離有些危險。

    —

    不,不是有些,是很危險。

    唐軍的拋石機和床弩還沒完全準備好,青州城牆上就飛出十幾塊巨石往唐軍陣營砸了過來,更是有不少巨箭尾隨而至。唐軍雖然一直在防範,但巨石能怎麼防?盾牌是擋不住的,運氣好的唐軍兵士跑遠點躲了過去,但躲不過地士兵在一陣慘叫聲中被砸成肉餅,連拋石機和床弩都被砸散了幾架。而那些巨箭,速度太快,連躲都來不及躲,青州城牆上射出的這些巨箭直接穿過唐軍前面的大盾,一路去勢不衰穿透了一連串的唐兵。

    「見鬼,這些該死地宋軍居然留了一手。」孔大庸氣得跳腳。

    韓衛倒是對此有所預料,仔細觀察了一下拋石機和床弩陣營,還不錯,士兵應對及時所以傷亡不大。「傳令火炮營,測量出剛才巨石和巨箭射來的方向,炸掉它們。」

    很快,一部分火炮掉轉炮口轟炸了宋軍隱藏的拋石機和弩炮,甚至,這些炮兵靠到前方拋石機陣營地慘狀十分的憤怒,他們連帶的轟炸起宋軍密集的地方,只是可惜,實心彈對人員的殺傷力實在太低,根本就沒給宋軍造成多大的傷亡。

    不過韓衛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城牆上再也沒有巨石和弩箭飛出來。

    沒有宋軍的打擾,拋石機和床弩很快準備完畢。

    怒氣勃發的炮兵將一發發爆裂石彈送到宋軍密集的地方,實心彈是對你們沒辦法,那我們的爆裂彈呢?一塊塊巨石凌空爆炸,散碎的石塊和裡面包裹的鐵片四處飛濺,巨大的動能加上勢能之下,宋軍挨到就死碰到就傷,一時間慘叫連天倒下一片。

    而床弩的燃燒彈更恐怖,原本韓衛是不想過度殺傷宋兵的,畢竟都是漢人,可是現在他被宋兵挑起火了,命令床弩改爆裂彈為燃燒彈,如果可能,他不介意將青州城牆上的這十餘萬宋兵燒個精光。

    現在的燃燒彈用的可不是石油原油了,而是初步提煉出來的煤油和輕汽油,這兩種是最好提煉的,而且遼東有石油礦,也不用顧忌燃燒彈的消耗,床弩兵得以盡情地一支接一支地巨箭射上城牆,大火一片接一片,宋軍不是人多嗎?你們不是有沙土滅火嗎?我們用一千具床弩不間歇地發射你還怎麼滅?

    火炮的轟鳴聲,爆裂彈的爆炸聲,燃燒彈引起的漫天大火……青州城雖然城高且厚而且兵士眾多,但此刻的青州完全就像一個被剝光了的少婦,被唐軍盡情地蹂躪。

    突然,火炮聲停了,爆炸聲沒有了,那要命地火箭也不再射上來,宋軍終於送了口氣,卻覺得奇怪,如此大好形勢叛軍怎麼不進攻了?

    林靖文看著青州城牆上的慘狀,那些死去的宋兵,那些還在火海裡掙扎的宋兵,那些佈滿城牆不斷哭號的傷兵——這些也是漢人啊,都是同胞,何必呢?突然間他覺得意興闌珊,派人讓韓衛停止進攻,吩咐他:「愛卿派人去告訴青州城裡的宋人,只要他們投降,除了陸家之外,寡人一個不殺,家產也可保全。」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