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經常一個人,靜靜的坐在窗前發呆,一手拖著下巴,一手輕敲著窗台,從旭日東昇到夕陽西下。這裡時常成為我身心的自由地帶和思想的暢遊空間。
清楚的記得窗下有個垃圾房,裡面堆滿了生活垃圾,人們由此經過,瞄準箱口,隨手一甩,方可正中目標。在這裡有時還可以觀看到高超的特技表演,自行車騎得飛快,距垃圾箱十米左右開始滑行,目光朝前,餘光向側,一手扶把,一手拎袋,以每小時20公里的速度飛馳而過。在零點幾秒間,只見手腕輕輕彈動,垃圾袋倏地不見蹤影。在窗前觀看的我時常緊張得手心出汗。據我多年的統計,這類高手一般出現在清晨七點十分左右,以中青年居多。還有一類高手堪比NBA明星,站在五六層樓的陽台上,擺好特定的姿勢,在左右觀察後證明無人干擾的情況下,握著垃圾袋的手開始前後搖晃,目的是給垃圾袋一個有效的初速度。準備,倒計時開始,三、二、一,垃圾袋帶著預算好的初速度和重力加速度直奔垃圾箱入口,「啪」地一聲,遠投三分中的,蒼蠅聞「圾」起舞。這類灌籃高手的的表演與其自身素質有關,所以表演時間不是很固定。
其實,居民們之所以練就一身好「武藝」,主要是大家都不願在垃圾房多逗留一秒鐘,因為那裡的氣味可以讓除了蒼蠅以外的一切生物在瞬間窒息而亡。但就是這個又髒又臭,讓人無法駐足的垃圾箱,成為了那些撿拾者每天必經的一站,而且讓其留戀忘返。但誰又能知道,也是這個又髒又臭的垃圾箱,其實能夠反映出人生的哲理,我們追求的幸福感與滿足感在此均能得到充分體現。
在我觀看「表演」期間,經常能看到撿拾者的身影,男女老少皆有。有一天,為了論證自己一個荒唐透頂的想法,凌晨四點鐘把自己叫醒,將被子蒙在頭上,趴到窗邊,拿起紙筆,開始「實驗」。經過兩天不辭辛苦的跟蹤監測,我得到如下結論:這個令人作嘔的垃圾箱,每天從凌晨四點到晚上八點平均可接待二十名撿拾者,每個撿拾者在*垃圾房時都會拿著一個桶、盆或袋之類的盛裝工具,而且每個撿拾者出來的時候一般都可滿載而歸。這就是我好奇的地方,為什麼呢?
在前者拎著滿滿一桶垃圾滿足的離開後,下一個撿拾者依然可以滿載而歸,再下一個也是同樣,最後一個依然如此。而且在他們出來的時候個個都是滿懷喜悅,像拾到鑽石一般開心。就是這麼一個類別、容量有限的垃圾箱,為什麼可以讓這麼多人得到滿足呢?年少的我當時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十幾年後的今天,我才找到了答案。
前幾天去探望父母的時候,一個年長的撿拾者,拎著滿滿的垃圾,帶著喜悅的神情與我擦肩而過,在這一個短短瞬間,令正處在奮鬥疲勞期的我豁然開朗、大悟徹悟,十幾年的迷惑終得其解——人生,知足者常樂。
人生就是這樣,往往小富即安的人過得都很幸福,而那些永遠得不到滿足的人往往活得都很疲憊。其實我們應該滿足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所獲得到一切,不要把自己根本得不到的作為人生目標,那樣,人將失去人生。小小的獲取就是小小的滿足,更是小小的幸福。
我就是一個沒有自知之明,時常高估自己的能力的人,認為自己應該得到比別人更多的酬勞和更大的榮譽,每一天都在為之奮不顧身,但每一次又都會遍體鱗傷。爭取更大的同時,我失去的更多,就連那一絲的滿足感和幸福感我都沒有得到,精神食糧還不如一個簡簡單單的撿拾者那樣能夠自給自足。正如那二十位崇高的撿拾者,他們的利潤底線沒有下限,他們的付出底線同樣沒有下限,所以每個人都會滿載而歸。每一次付出都會得到回報,每一天生活都會充滿希望,每一次出發都會得到滿足,每一天歸來都會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