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說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細細品味,亦有一番道理。人若能擁有一份平靜祥和而不失豁達的心情,佛亦可成,何況*。
縱覽古今,遷客騷人因此而得美好人生不勝枚舉。
昔劉禺錫被貶陋室,但其並不以次為陋,卻道出「斯是陋室,惟吾得馨。」緣何,只因有份豁達的心情,能夠「笑談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我們是否也應練就這份豁達心情?
再覽陶淵明,寄情於菊花,厭棄塵俗,不慕榮利,安貧樂道。能夠「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怎樣一番平靜祥和的心情,緣其「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次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般環境的熏陶。可見,環境也能鍛造一份好心情。
我們是否也因擁有一份好心情呢?那麼,怎樣才能鍛造這份好心情?
首先,我們應以一種平和的心態看待大千世界,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樣,我們便不會由於條件的落差而難以承受,從而一直擁有一份好心情。
其次,應用一顆美好的心靈來看世間萬物,覺得世界美好事物數不勝數,從而為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培養一份詳和平靜的心情。
其三,要有做好面對一切艱難困苦的準備。古語有云:「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鍛造一份豁達心情也應如此,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遷客騷人,吾輩楷模,願人人能鍛造成一份平靜祥和而不失豁達的心情。佛亦可成,何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