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晉 正文 第六百一十九章 讓老十極度鬱悶的一天
    第六百一十九章讓老十極度鬱悶的一天

    原來,氣急攻心的九阿哥冷靜下來後,想得便深遠些了,趕巧的是,洋人又在這時間跳著叫大清就在自己地盤好好待著,因此,九阿哥便開始認真琢磨了,比想法子賺銀子還認真。

    經過一番周密的思考後,九阿哥給老十上了道密旨,把報仇將會面臨的諸多問題一一列舉了出來,除去海路茫茫,大清兩眼摸黑外,洋人則是另一個不確定的因素,因此,九阿哥建議,最好先試試洋人的深淺,別到時出洋出洋出成洋相了。

    老十解釋到這,就對康熙道:「九哥真是一心為朝廷,沒被報仇蒙住了眼睛啊。」

    康熙癟癟嘴,「他正是太想暢快淋漓的報仇了,生怕出一點差錯。」

    老十無語,想了想,道:「九哥真的是挺能幹的…」

    康熙不耐煩的打斷道:「少誇他,他要能幹,能被洋人這麼打臉?」康熙瞧九阿哥不順眼不代表能容忍洋人瞧不起九阿哥,康熙的邏輯是自己的兒子只能自己羞辱。

    老十歎了口氣,道:「洋人為什麼叫洋人啊?不就是不懂事,老愛出洋相嘛。」

    康熙白了老十一眼,「按你這麼個說法,你九哥也成洋人了?」

    老十瞅了眼康熙,想了想,還是不敢吵架,於是便道:「皇阿瑪,咱先說正事,說正事。」

    然後老十便告訴康熙,九阿哥想探探洋人的底,但是呢,澳門的葡萄牙人一直很安分,貿然去打人家,情理上說不過去,馬尼拉的西班牙人倒是該打,但是,南洋的許多漢人都才遷到呂宋安居樂業,鍋碗瓢盆剛置辦齊全了,冒然發動戰事,不得民心,於是,九阿哥便只好無奈的將目標鎖定在了馬六甲海峽的荷蘭人身上,一嘛要去西洋,本來就要端了荷蘭人這群攔路虎,還等著徵用荷蘭人的戰艦呢,如今不過是將行動提前罷了,二嘛,馬六甲那沒漢人聚居區,影響不到民生,三嘛,荷蘭人以前佔過台灣,打他呢,輿論好造勢,四嘛,船隊一直在沖關,想製造點事端也容易,最後一條,九阿哥擔心洋人使詐,不在馬六甲海峽攔船隊,讓大清順利過關,然後在隨後的行程中使壞…

    大清畢竟沒和洋人怎麼在海上大規模的幹過架,九阿哥心中也沒底,便想主動製造事端,讓馬六甲海峽的荷蘭人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反正檢驗大清水師的陪練,荷蘭人是當定了。

    聽到這,康熙不滿道:「製造事端?自己的船被打沉了兩艘,這叫製造事端?真是不學無術打沉洋人的船那才叫製造事端」

    老十翻了個白眼,「這折子上說打沉了兩艘就打沉了啊,這不是得找個借口派兵嘛,否則,咱二話不說就衝到馬六甲亂炮齊發,大臣們還不知道怎麼說我窮兵黷武呢。」

    康熙失笑道:「你還會顧及名聲?」

    老十翻了個白眼,道:「皇阿瑪,咱說正事,說正事行不?」

    康熙想了想,問道:「就這麼想去西洋?」

    老十道:「洋人將咱們的底細摸得差不離,咱們對他們還兩眼抓瞎,太不合適了。」

    康熙默默不語,老十等了一會兒,陪笑道:「皇阿瑪,反正咱們本來就要打馬六甲的,不過提前了一兩個月罷了,呵呵,如果現在沒打贏,咱們還來得及想法子補救,若等船隊拉了一堆和尚道士去觀戰,結果咱們大清卻沒佔到便宜,朝廷不是挺沒臉的嘛。」

    本來老十是想在洋人面前裝裝和藹的,還準備好打了馬六甲後和洋人談判的,接受接受洋人的抗議,但是,聽了九阿哥的擔心,老十竊以為,自己是得先露一手震住洋人,否則船隊一路上沒準會遇到N多的假海盜,幸運的話,隊伍得到了鍛煉,戰鬥力迅猛提升,不幸的話,全軍覆沒,大清出洋相不說,自己還搭上了一兒子,一侄兒。

    因此,老十便批准了九阿哥的提案。

    而九阿哥也不負眾望,一頭鑽進呂宋水師大本營,和水師將領們將作戰計劃、後勤補給搞定後,便指示船隊去爪哇島的煙草種植園送些小商品,豐富豐富種植園員工的生活,以吸引更多的漢人去爪哇島定居,當然,去的時候是三艘船,回來的時候只能是一艘,而且必須是一艘,船員們誰敢衣冠楚楚,九阿哥就活剝了他。

    於是,在荷蘭人連大清商隊的影子都沒看見的情況下,九阿哥一紙狀紙就飛到了北京,告荷蘭人欺負人。

    老十本來是想瞞住康熙的,因為康熙對那片海不怎麼敢興趣,若將北邊的極寒之地和馬六甲放康熙面前,康熙肯定寧願選那片連草都不怎麼長的凍土。

    可是,不巧的是,折子追自己追到暢春園來了,更可悲的是,天天釣魚、貌似並沒怎麼用腦子的康熙依舊一如既往的精明,老十心想,自己以後乾脆沒事也釣魚得了。

    於是,在群臣們面前表演前,老十不得不做通康熙的思想工作。

    見老十一臉堆笑的望著自己,康熙沒好氣道:「告訴你九哥,去西洋的費用,他自己掏腰包,隨行水師的開銷…」

    老十急忙道:「皇阿瑪,不可能讓九哥支付水師的開銷吧,那這水師到底算誰的?」船隊到無所謂,反正老十是打算要讓民間商人集資的。

    康熙道:「你不是有一慈善會嘛,算算整個費用,叫你九哥先給慈善會捐夠了再說,這次打馬六甲的費用也得算進去。」

    老十哭喪著臉,道:「皇阿瑪,這不合適吧?為九哥報仇只是附帶的,其實是兒子想知道洋人的虛實…」

    康熙笑道:「這說明朕和你最親啊,為了免得你血本無歸,幫你找個墊背的,你還不謝謝朕?」

    老十想了想,道:「這時間來不及啊…」

    康熙兩眼一瞪,「還要朕告訴你怎麼擠時間嗎?」

    老十隻好最〕好ω∼。o道:「兒子這就去辦。」

    剛要走,卻聽康熙道:「你只負責通知你九哥就行,費用嘛,朕會幫你算的。」

    老十忙道:「不敢讓皇阿瑪太過勞累了…」

    康熙擺擺手,「無妨,朕正好閒得慌。」

    老十還能幹嘛,只好道:「兒子謝過皇阿瑪,兒子告退。」

    不想,還沒退到門口,又被康熙叫住了,「回去告訴你媳婦,以後說話過過腦子,還有,告訴她,十四和你小姨子的事,朕不同意,叫她少操空心。」

    老十心中一震,但面上卻不顯,而是笑道:「是,兒子這下可放心了。」然後轉身時則想著,得趕緊通知十四。

    不想,又被康熙給叫住了,老十鬱悶極了,臉色的笑容卻不敢扔了,「皇阿瑪還有何事吩咐?」

    卻聽康熙道:「不是說羅剎人和那些洋人是通氣的嘛,注意北邊。」

    老十忙道:「羅剎人已經派人抗議咱們關閉口岸了,所以邊境上的守軍都不敢懈怠,不過,皇阿瑪提醒的是,兒子馬上再發一道旨意去,是得提防羅剎人乘機鬧事。」

    康熙點點頭,「叫策凌趕緊回蒙古。」

    老十回到紫禁城後,將北邊的防禦做了安排後,便將弘暄找來了,叫弘暄去趟暢春園,勸勸康熙,均貧富也不是這麼幹的…

    弘暄想了想,卻勸老十算了,「日後給九伯補回來就是,何必節外生枝呢,此時去找皇瑪法,沒準本來九伯得捐200萬輛白銀的,立馬就翻一番。」」

    老十一想,弘暄說的極有可能發生,當下鬱悶道:「怎麼補?內務府沒法貼,朝廷的銀子更是沒法扯過來用。」老十覺得太憋屈了,說是擁有天下,結果一細想,自己想隨便倒騰一筆銀子都沒辦法,這皇帝當得也夠窩囊的了。

    弘暄笑道:「等海路開通了,內務府自然會去做生意的,到時叫九伯拿大頭不就行了?」

    老十氣憤道:「你還真是你皇瑪法的孫子,這買賣穩賺不賠啊,喔,你九伯咂銀子去開通海路,到時候叫他拿大頭,還是讓他佔便宜了?」

    弘暄也鬱悶了,道:「皇阿瑪,是不是九伯出錢將海路打通了,他就能做成獨門生意了?就算您能下旨禁止民間商人去西洋,那宗室王爺呢?既然九伯眼下這銀子是出定了,那咱們所能想的就只有讓他日後多得點利了。」

    老十想了想,煩躁道:「不管了,朕寫信叫你九伯自己選去」

    弘暄一聽,便道:「都到這份上了,用腳趾頭想也知道九伯會選那一樣啊,您這法子好,讓九伯自己選,就成九伯自願的了,得,海路開通了,您一分錢不花,還不落埋怨,我得多和您學學。」

    老十一聽,火了,「你九伯萬一心疼銀子,不幹了呢?」

    弘暄皺眉道:「皇額娘興許會,但九伯一定不會。」

    老十更鬱悶了,不耐煩道:「行了,行了,朕知道該怎麼做,你去給你皇額娘說,呼斯楞得馬上跟著策凌回蒙古,叫她召呼斯楞見見,交代呼斯楞多和策凌學,安心為朝廷辦差。」

    等弘暄走後,老十想了想,九阿哥的確不可能在此時甩袖子不幹,於是,老十便將情況給九阿哥做了一番說明,然後陳懇的道了歉,最後也不問九阿哥的意見,直接說日後內務府和九阿哥一起做海貿生意,讓九阿哥佔大頭,老十寫完後,將信從頭到尾的看了一遍,覺得字裡行間的確都透露出對不起九阿哥的意思,沒半點推卸責任的意味,便叫人火速發了出去。

    將信發出去,老十連口水也沒喝,就叫人將十四找來,有些情況得好好溝通一下,別到時說岔了…

    老十已經夠忙的了吧,不想,十四人還沒到呢,弘豐就跑來了。

    老十生氣道:「你不在上書房好好讀書,跑養心殿來幹什麼?」

    弘豐氣喘吁吁道:「皇阿瑪,您快救救雅朗。」

    老十遲疑道:「莊親王家的那個雅朗?」

    弘豐忙點頭。

    老十蹭一下就站起來了,莊親王可就這一個獨苗,寶貝得比眼珠子還眼珠子,若出了事,那可不得了,「怎麼了?誰欺負雅朗了?」

    弘豐道:「莊親王打雅朗了」

    老十更吃驚了,「消息沒錯?」

    弘豐忙道:「沒錯,我派人去找雅朗,正碰上。」

    老十想了想,覺得不對,「不是弘歷和雅朗走得近嘛,你怎麼也和雅朗走一塊兒了?不會是你惹出來的事吧?」

    見弘豐慚愧的點點頭,老十更不明白了,弘歷唆使雅朗召集宗室子弟賣東西,莊親王都沒打雅朗,弘豐比弘歷靠譜多了,但怎麼會氣得莊親王打兒子了呢?…

    老十看著弘豐,鬱悶了,難道弘豐比弘歷還淘?…

    請大家繼續多多支持,謝謝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