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人生如夢
當章邯率軍進入關東平叛之際,匈奴人也開始了對河西的攻擊。
秦軍勢如破竹。司馬斷、熊庸、烏重一個月內掃平河北,渡河南下進入中原境內。章邯、王離和公子嬰擊潰穎川叛軍,與司馬斷等人會合於大梁。
二十多萬秦軍jīng銳沿著鴻溝急速南下,猛攻陳郡之敵。
王離率選鋒軍一日內攻克陳城。章邯則指揮各軍四面圍殺。賊帥無一逃脫,盡數誅殺。
五月,秦軍東進,直殺薛郡。群盜望風而逃,無人敢當秦軍鋒銳。
章邯平定薛郡,兵鋒直指山東。
寶鼎書告齊王公子驤,好言勸諫,並做出承諾,只要齊王投降,並回京向皇帝認錯,必定保全其xing命。
田儋、魏豹、孔鮒、劉邦、彭越等賊帥聚集於膠東、琅琊一帶,主動向齊王公子驤投降,相約共禦章邯。
孔鮒親自趕到臨淄勸說齊王,認為匈奴人看到大秦內luan之後,必然入侵,咸陽隨即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所以現在大家只要齊心協力堅持幾個月,天下大勢必然發生變化,形勢必會扭轉。
其次,始皇帝駕崩,新皇繼位,咸陽政局完全把持在武烈王公子寶鼎的手中,君臣之間缺乏信任,而武烈王是圖謀篡位自立還是迫使皇帝分封做一方諸侯,目前尚未可知,這時候匈奴人一旦入侵,北疆岌岌可危,咸陽政局必然有驚人變化,而這種變化肯定對割據自立的諸侯王有利。
孔鮒獻計,聯合楚王公子昌、吳王公子高以及大江南北的豪傑之士,會盟於壽chūn,共禦強敵。
公子驤採納了孔鮒的建議,派人急赴兩淮和江東,又請孔鮒為使,遊說大江南北群豪,發出會盟邀請,以便集結力量共抗咸陽。
公子驤又親自給章邯寫信。熊啟先是輔佐公子嶠割據於嶺南,今又率軍北上江南,與項梁、范增等人共建楚國,繼任楚王。熊啟是章邯的岳父,可以想像,熊啟在長沙自立,將給章邯帶來何等嚴重的生命威脅。為此,公子驤建議章邯,利用眼前時機,馬上佔據中原自立,大家攜手,共禦咸陽,裂土封侯。
章邯暗自吃驚,不知道這一消息的真假。考慮到敵人可能利用這個消息動搖秦軍軍心,章邯一邊急奏咸陽,一邊果斷撤回大梁,與山東、江淮之敵形成對峙局面。
=
咸陽正在為熊啟是否於長沙自立一事爭論不休。
咸陽和江南的聯繫已經中斷,這個消息的真假無從證實,但如果是真的,那麼必須即刻撤換章邯和熊庸,以免給咸陽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置國祚安危於險境。
寶鼎焦慮不安,難以決斷,就在這個時候,從河西傳來消息,秦軍和大月氏聯手擊敗了匈奴,河西大捷。
當匈奴人集結主力猛攻河西的時候,曝布和meng恬等人率軍從烏水、白於山等地殺進河南。匈奴人無奈之下只好分兵回援。這一分兵,匈奴人的攻擊力銳減,士氣也大為受挫。兩軍繼續jiāo戰,打得血rou橫飛,筋疲力盡。突然間,秦軍jīng騎從大月氏的軍隊中衝了出來。匈奴人措手不及,無力抵禦,死傷無數,大軍迅速崩潰。秦人和大月氏人窮追猛打,連續追殺三天三夜,終於把匈奴人的大單于頭曼圍住了。
頭曼殺不出重圍,但秦人和大月氏人也無法圍殲匈奴人,而匈奴人的援軍很快就會從賀蘭山方向趕過來。大月氏王紫蘇權衡利弊後,主動與頭曼議和,雙方簽定盟約,頭曼把自己的兒子冒頓留在河西做質任,自己帶著殘軍返回了單于庭。
匈奴人的援軍剛剛抵達河南,曝布就帶著秦軍急速後撤,固守長城。緊接著就傳來匈奴人大敗於河西的消息。河套地區的匈奴人全線後撤,全力戒備,以防秦人乘機出塞攻擊,而秦軍也加強了防守,以防遭到匈奴人的報復xing攻擊。
經此一役後,北疆局勢贏得了一段短暫的穩定時間,而這個時間對咸陽來說尤其的寶貴。
=
寶鼎的策略成功了,他在過去的幾年裡成功欺騙了匈奴人,然後乘著匈奴人和大月氏打得兩敗俱傷之際,突出奇兵一戰而定,以極xiǎo的代價暫時緩解了匈奴人對中土的威脅,繼而幫助咸陽擺脫了兩線作戰、腹背受敵的窘境,為戡luan關東贏得了足夠的時間,足夠的兵力和財力。
寶鼎再不猶豫,斷然決定親自趕赴關東,指揮戡luan大戰。
皇帝也是大為興奮,要求御駕親征。
寶鼎和王賁等中樞大臣仔細商議後,接受了皇帝的這一建議。
六月底,皇帝下詔,太尉王賁、御史大夫趙亥、駟車庶長公子騰留守咸陽,共領國事。丞相公子寶鼎、郎中令公子成、護軍中尉羌廆、大監軍辛勝、衛尉卿楊端和、中尉卿李信等扈從皇帝御駕親征。
七月初,皇帝出咸陽,急赴關東。
=
這日車駕抵達洛陽,章邯、司馬斷、公子嬰、熊庸率兩萬jīng騎從大梁趕來相迎。
皇帝勉慰了章邯和熊庸,言辭間表lu出對他們的絕對信任。章邯和熊庸感jī涕零,誓死效忠。
當天晚上,皇帝把寶鼎請到了行帳,「依照大秦律,章邯的確不合適繼續出任北軍統率。即便有朕和你的支持,但章邯的威信受到了打擊,諸軍統率們對他的信任也有所降低,這些都對平叛不利。」
寶鼎撫鬚而笑,「既然如此,陛下為何還讓他繼續統率北軍?」
皇帝微笑不語。
寶鼎搖了搖頭,「陛下既然借助章邯向他們發出善意,是不是打算在『分封』上做出讓步?」
皇帝給寶鼎說中了心思,臉上lu出一絲尷尬之se。他不知道寶鼎的真實態度,但他的想法能否付諸實踐必須得到寶鼎的支持,否則必定落空,這讓他有些不安,他不希望看到兩人之間出現矛盾和裂痕。
「叔父,關東不能再lua帝說道,「事實證明,帝國的和平統一僅靠強悍的武力和休養生息的政策是不夠的。正如叔父所說,目前咸陽不具備『集權』的條件,但『分封』又會導致帝國陷入分裂和戰luan,所以我們必須走『集權』和『分封』共存的道路。自統一以來,我們一直在走這條路,不過事實告訴我們,這條路我們沒有走好,國策還需要調整。」
「如何調整?」寶鼎問道,「是傾向『集權』,還是傾向『分封』?」
皇帝猶豫了一下,謹慎說道,「朕的想法是,擴建封國,但限制封國的大xiǎo和權力,這樣既滿足了『分封』,又有利於『集權』。」
寶鼎讚許點頭,「此策可以迅速分裂叛賊,以最快速iǎo代價平息關東之luan,而且完全避免了手足相殘之禍,好計策。」
「叔父同意了?」皇帝驚喜地問道。
「如此良策,臣當然鼎力支持。」寶鼎笑道,「不過你想過沒有,此策終究是權宜之計,時間長了,貪yu還是會meng蔽人的心智,會讓很多人走上不歸路。帝國的和平統一,最終還是要靠撤藩,要靠徹底消滅『分封』來保證。」
「叔父認為咸陽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具備撤藩的條件?」
「兩個前提,一個是帝國富強,庶民安居樂業,天下萬民忠誠於大秦,咸陽才有實力撤藩;一個是南北戰爭嚴重威脅到了帝國的安危,迫使帝國不得不集權於中央,以便集中全部國力守護中土。」寶鼎伸出兩個指頭晃了一下,「一個內因,一個外因,缺一不可。」
皇帝陷入沉思。
=
二世皇帝抵達大梁,下詔擴建封國,把當前的五個封國擴建為九個。
二世皇帝登基後,燕國封國隨即取消。這一次皇帝不但重建燕國封國,還另外增加了三個封國,一個是山東的膠東國,一個是兩淮的九江國,一個是江南的長沙國。不過相對應的,各封國所統領的郡縣大幅減少,基本上就是一郡之地。另外,封國王的權力大幅消減,由中央直接委派「相」主掌封國事務,而這個「相」每三年就輪換一次,盡量避免王、相聯手對抗的弊端。
封國王的資格做了重大調整,凡皇子,即便沒有功勳也可以領封國。新增加的四個封國,就是由皇帝的四個兒子在咸陽遙領。
二世皇帝並沒有取消齊、楚、吳和南海四王的封國,其意思很明顯,你們四個兄弟自己掂量著辦,如果非要手足相殘自相殘殺,那最終結果就是一無所有,反之,如果向朕低頭,遵從咸陽的命令,那麼一切好商量。
形勢突變,齊王公子驤第一個向皇帝投降了,齊**隊調轉馬頭殺向了膠東。田儋等叛賊抵擋不住,蜂擁南逃,直奔兩淮。
皇帝又下詔,凡追隨封王割據自立的郡縣官員,一律赦免。當然,官是沒得做了,統統回家去種田,不過相比誅殺九族,這點懲罰根本不值一提。
=
九月,河北、中原和山東三地的叛luan基本平息,皇帝隨即統率大軍直殺兩淮。
面對淮河對岸殺氣騰騰的二十多萬大軍,楚王公子昌的勇氣消失了,他也選擇了投降。
會盟而來的大江兩岸的叛賊雖然有所準備,但還是遭到了公子昌的「暗算」,死傷慘重。
皇帝揮軍殺過淮河,大肆屠戮,擋者披靡。
=
十月,吳王公子高投降。
同月,從江南傳來消息,熊啟、魏起、王嵩等人率軍殺進江南,擊敗了項梁和范增,佔據了長沙。
熊啟自立的消息是假的,是項梁、范增想出來的離間計,試圖借皇帝之手誅殺章邯和熊庸,動搖秦軍軍心,然後迫使熊啟就範,給他們打開進入嶺南的men戶。熊啟當然不會束手就縛,他在得到十八方鎮的接應後,成功殺進了江南。但等他佔據長沙之後,才發現形勢大變,於是斷然以南海王公子嶠的名義向皇帝投降。
到了年底,這場席捲整個江東的叛luan漸漸平息。
二世皇帝凱旋而歸。
經過這場風暴之後,二世皇帝的威信大增,中央權威大漲,相反,以封王為首的關東地方勢力遭到重創,六國殘餘也基本上被一掃而光,咸陽的休養生息之策開始在關東地區得到全面執行。
回京的當天夜裡,寶鼎寫好此次戡luan成功的奏章後,不禁捫心自問,我是否已經拯救了帝國?我是否已經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寶鼎坐在銅燈下,一遍遍地推衍中土局勢,但始終找不到答案。
=
除夕之夜,寶鼎和母親白氏,夫人趙儀和黃依,還有兩個兒子三個nv兒圍在一起其樂融融地辭舊迎新,因為心情愉快,多喝了幾杯,不知不覺醉倒了。
朦朧中,他穿越了一條流光溢彩的時光隧道,然後出現在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經過幾番拚搏,終於出人頭地,風風光光地迎娶了學姐。過年了,回家看望父母,上大學的xiǎo妹也回來了,一家人圍著xiǎo火鍋邊吃邊聊,喜笑顏開。這一刻,寶鼎的心裡只有幸福,他開懷暢飲,竟然酩酊大醉。
他再一次穿越了時光隧道,來到了戰國,走進了咸陽,和秦王政稱兄道弟,他決心拯救大秦帝國,決心幫助始皇帝實現中土和平統一的夢想。
忽然,火光沖天而起,咸陽在熊熊大火中化為灰燼。
我的帝國,我的帝國……
寶鼎叫了起來,喊了起來,無邊的恐懼讓他瘋狂,讓他崩潰。
寶鼎猛地睜開了眼睛:一輪朦朧弦月,一片璀璨星空。
哪個是夢?哪個是我的人生?
人生如夢,夢如人生。
=
===全書終===
=
感謝書友們長久以來的支持,感jī不盡,感jī不盡!
另祝書友們節日愉快,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