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風雲錄 網友上傳章節 第369章 決戰之前
    第369章決戰之前

    秦王政下令,馮毋擇、李信率十萬大軍由燕南戰場南下中原。王賁、麃浚率十萬大軍由代北戰場趕赴中原。

    北方戰場四十萬大軍轉眼南下二十萬,剩下十五萬大軍鎮戍代北,五萬大軍鎮戍燕南,整個北方戰場就此轉入被動防禦。

    新年之前,寶鼎在上谷逐鹿召集兩地封君和軍政官長,具體商議北方戰場的攻防策略。

    與此同時,秦王政和中樞也在商討中原決戰一事。

    此仗關係到中土命運,大秦命運,關係到統一大業能否完成,不得不傾盡全力。

    首要之務就是這場決戰由誰指揮,中原戰場上的最高統率是誰。

    武烈侯公子寶鼎是最佳人選,當初就是他運籌帷幄指揮大軍滅韓吞魏拿下了中原,此後又是他指揮中原軍民歷盡艱險戰勝兩場天災,贏得了中原人心。當中原陷入危機之刻,又是他從代北千里迢迢趕到中原,以重建韓魏之策一舉扭轉了危局,給大秦贏得了寶貴的喘息時間。

    今日武烈侯無論身份、地位、戰績還是威望,都足以統率大軍指揮中原決戰,但他的功勳不能再加了,威望也不能再升了,假如再給他增加實力的機會,咸陽怎麼辦?這一次如果不是咸陽一而再再而三的妥協,尤其在基礎國策上的妥協,武烈侯會在軍隊的控制權上予以妥協?會在統一進程上予以妥協?會支持咸陽發動中原決戰,並任由咸陽一次性從北方戰場抽調二十萬大軍南下?

    今日的北部邊疆綿延數千里,北虜諸種陳兵塞外,虎視眈眈,形勢非常嚴峻。北方戰場之所以在非常艱難的情況下贏得今日局面,主要就是靠武烈侯的謀劃和四十萬大軍的強悍武力。現在咸陽一口氣從北方戰場抽調半數主力南下,武烈侯是否還能維持北方戰局已經是未知數了。

    這時候,唯一能支撐北方戰局的也就是武烈侯。秦王政和中樞之所以向武烈侯做出妥協,這也是原因之一。放眼看看朝堂,誰有本事支撐北方戰局?誰敢於支撐北方戰局?誰主掌北方戰場才能讓秦王政和中樞感覺放心,以便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一門心思地去進行中原決戰?唯有武烈侯而已。

    除了武烈侯,還有誰最適合指揮這場決戰?武成侯王翦。

    軍中德高望重者還有桓齮,但桓齮打過敗仗,也老了,無論是戰績、威望和年紀,都不適合重新出山了。還有司馬鋅、白覽、公孫豹,他們也老了,而且屬於過去式,如果不是為了幫助老秦人重新崛起,他們根本不會重出江湖。

    太尉麃公、中尉張唐和王翦、蒙驁都是同一個時代的人,但他們從未做過最高統率,也從未獨自指揮過大戰役,而且他們的年紀也大了,已經不合適指揮這樣一場關係到大秦命運的生死決戰。

    最後還剩下一個蒙武。或許是因為蒙驁的光芒太過耀眼,蒙武雖然戰績顯赫,但才華不顯,而敗於李牧之手更是讓他聲名和威望遭受重挫。今日矮子裡面拔高子,能夠給王翦做替補的也只有蒙武了。

    中樞一致舉薦王翦指揮這場決戰。

    秦王政也傾向於王翦,這場決戰不能敗,也敗不起,所以這時候不能考慮其他因素了,哪個本事大用哪一個。

    秦王政派使者趕赴頻陽,請王翦進京,請他重新出山。

    王翦無論在國防策略上還是統一戰略上,與武烈侯的觀點基本一致,他根本不同意進行中原決戰,他也看不到這場決戰有取勝的希望,但秦王政一旦開口,直接下了命令,就像當年昭襄王叫武安君白起去指揮邯鄲大戰一樣,那就不能不去了,不去就是公開抗令,就是挑戰秦王政的權威,他就沒有迴旋餘地,所以王翦無奈之下,往榻上一躺,裝病。老夫病重,心有餘而力不足,你另請高明吧。

    秦王政知道王翦的心思,他也不想強行下令引發一場風暴,重蹈當年的覆轍,所以與中樞大臣反覆商議後,請太尉麃公、駟車庶長公子豹趕赴頻陽,以探病為由勸說王翦重返朝堂,指揮中原大戰。

    新年之後,麃公和公子豹趕到頻陽。兩人知道王翦的脾氣,開門見山,直接問他,你要什麼條件?

    幾十年的袍澤了,王翦也不隱瞞,直言不諱,「給我六十萬大軍,一年的糧草武器,這一仗還可以勉強打一打。」

    麃公和公子豹面面相覷。六十萬大軍,一年的糧草武器,有這個條件還用得著請你出山?一個蒙武就綽綽有餘了。

    「到三月份的時候,中原戰場就可以集結三十五萬軍隊。」麃公說道,「另外還有東南和江南的軍隊,再加上水師,東南戰場也有十萬大軍。這是咸陽目前所能調集的所有軍隊了。」

    王翦搖頭,問道,「這一仗打算怎麼打?」

    「以偏師兩路夾擊楚國,把楚軍拖住,然後以主力攻擊齊軍。」

    王翦笑了起來,衝著麃公和公子豹躬身為禮,「如果以此策進行中原決戰,我需要八十萬大軍。」

    公子豹忍不住了,質問道,「我就不明白,武烈侯都同意決戰中原,甚至任由咸陽從北方戰場抽調二十萬大軍南下,為什麼你卻不同意?這一仗為什麼不能打?」

    王翦撫鬚而笑,「武烈侯同意了?何時同意的?有何為憑?」

    公子豹怒氣上撞,張嘴就想嘲諷兩句。麃公急忙阻止,搶在他前面說道,「武烈侯雖然沒有明確表示同意,但他既然沒有公開反對,又任由咸陽調遣二十萬大軍南下,那足以說明他對中原決戰還是有一定的信心。」

    「信心?」王翦不屑地撇撇嘴,「他不是對決戰有信心,而是不願意與咸陽鬧翻,更不願意讓某些居心叵測的人誣陷他擁兵自重罷了。他早在年初就一次次上奏,勸諫咸陽暫時不要進行中原決戰,其理由闡述得非常清楚。我回到咸陽也反覆說過不能倉促決戰,但你們聽進去了嗎?你們根本不予理睬,一門心思要實現統一大業。」王翦說到這裡用力搖搖手,「算了,我不說了。我老了,身體不行了,的的確確沒有能力指揮這場決戰。」

    公子豹冷笑,「你老了?我看你身體很結實,再活個十幾二十年不成問題。」

    王翦搖搖頭,「不是我矯情,也不是我故意推托,我的確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麃公和公子豹看到王翦態度很堅決,知道再勸也沒用,隨即也就不勸了,徵詢他對決戰的一些看法。

    「如果一定要進行決戰,我有兩個建議。」王翦說道,「一是請武烈侯到中原指揮,二是以主力攻打楚國,以偏師阻擊齊軍。」

    王翦的這兩個建議都沒有得到咸陽的採納。秦王政和中樞仔細考慮後,放棄了王翦,任命蒙武出任中原戰場的最高統率,馮毋擇副之;任命公子騰為東南戰場的最高統率,楊端和副之,並命令兩地馬上進行中原決戰的準備。

    年初,蒙武、馮毋擇、李信三人趕赴咸陽,與秦王政、中樞共議決戰策略。

    大秦動用四十五萬大軍進行中原決戰,這在大秦歷史上也是罕見,而且其意義非凡,勝了就可以完成中土的統一大業,在政治上也可以贏得絕對優勢,但如果輸了,那就是一場災難。倒不是說打輸了,大秦的統一大業就此停滯,最多也就是統一進程受到挫折而已,但打輸了在政治上就完全被動了。

    打輸了,中原決戰是不是就不打了?還是要打,但蒙武、馮毋擇、李信等人就沒有機會了,武烈侯公子寶鼎和王翦等老秦人將率必然會取代他們的位置。假如最終由公子寶鼎和王翦等人打贏了中原決戰,完成了中土的統一大業,公子寶鼎的功勳就非常卓著了,王翦等老秦將率就不必說了。雙方聯手,既掌控軍隊,又掌控國防戰略,由此進一步加強了他們對朝政的控制,到那時,公子寶鼎完全可以把握國策變革的主導權,而秦王政和咸陽宮就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對他妥協忍讓了。

    這就像當年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和魏國的信陵君一樣,在他們權勢最為鼎盛時期,大王和中樞雖然不至於淪落為擺設,但朝政被他們所把持是不爭的事實。不過有一點不得不承認,這三位君侯在掌控各自王國的朝政期間,都幫助各自的王國取得了短暫的輝煌。尤其是平原君,在趙國生死存亡的一刻,帶領趙人浴血奮戰兩年多的時間,最終在魏楚合縱軍的幫助下擊敗了秦軍,護衛了國祚。反之,當君王想方設法遏制和打擊他們的時候,當君臣之間矛盾最為激烈的時候,都給自己和王國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損害,這其中最明顯的例子還是平原君,長平大戰的時候正是君臣矛盾最為激烈的時候,這種矛盾直接造成了廉頗的罷職,而廉頗的罷職正是長平大戰的轉折點。

    武烈侯公子寶鼎正在成為這樣可以主宰王國命運的權臣顯貴,而這與秦王政、與法家大臣集權中央的理念完全相背離,是他們無法容忍的事情。

    中原決戰就此成為大秦的轉折點。打贏了,不但統一大業可以完成,秦王政和法家大臣們也能完全控制和主導國策的變革,不至於處處受到權臣的掣肘,這也是咸陽急於發動中原決戰的重要原因之一。

    秦王政把蒙武、馮毋擇和李信召回咸陽共議決戰,就是想充分聽取前方將率對此仗的看法,確保決戰的勝利。

    蒙氏和馮氏是秦王政的左膀右臂,信任和恩寵蒙武和馮毋擇是理所當然的事。李信受到重用,卻是因為右丞相隗狀在此次決策中對秦王政的絕對支持。

    巴蜀人和隴西李本為一系,雖然隴西李官拜九卿進入權力核心層與武烈侯、老秦人的幫助有直接關係,但這是建立在武烈侯、老秦人和巴蜀人密切合作的基礎上,如果沒有三者之間的精誠合作,三者都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崛起和復興。

    不過隨著武烈侯的權勢越來越大,對朝政的影響力越來越明顯,尤其其逐漸掌控國策變革的主導權之後,對朝政的干涉程度已經危及到了老秦人和巴蜀人的利益,所以老秦人中的一部分貴族,還有巴蜀人,包括留在朝堂上的部分楚系力量,都在此次決策中選擇了支持秦王政。

    秦王政也需要他們的支持,尤其需要巴蜀人的支持。現在楚系熊氏已經遭到全面壓制,但楚系畢竟枝繁葉茂,其勢力深入朝野內外,無法連根拔除,所以秦王政和熊氏彼此妥協,由巴蜀人出面掌控楚系力量。形勢發展到今天,武烈侯已成為咸陽一大威脅,王子們也封君封國,立儲迫在眉睫,不出意外的話,中原決戰之後,公子扶蘇肯定要被冊封為儲君,因此秦王政與楚系之間最為激烈的矛盾已經不復存在,相反,現在兩者之間有了共同的利益訴求,都要確保王統,確保公子扶蘇的儲君之位,確保中央掌控權柄,於是兩者自然就重新走到了一起。這是巴蜀人和部分楚系力量堅決支持秦王政發動中原決戰的直接原因。

    武烈侯在此策上最終選擇妥協,也是因為巴蜀人和部分老秦人對秦王政的支持,事實上他現在已經沒有能力阻止中原決戰了。

    =

    蒙武還是一如既往的謹慎,而馮毋擇因為這段時間不但主政河北,還征戰於北方戰場,在軍政事務上與武烈侯接觸頻繁,對武烈侯的治國理念和代北策略理解深刻,所以他現在其實也不贊成倉促進行中原決戰,但馮氏是秦王政的股肱,既然秦王政和中樞一定要發動決戰,他只有無條件服從。

    李信在軍中屬於少壯派,和王賁、司馬斷、章邯、蒙恬、蒙毅、熊庸、曝布都是同時代的人,這幫人雖然隸屬於不同的派系,但機遇都非常好,在戰場上連番建功,迅速崛起於軍中,現在都是獨當一面的統軍大將。少壯派氣勢如虎,根本不把關東諸侯國放在眼裡。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在近幾年的征伐中,秦軍橫掃關東,先後吞併了韓魏趙燕四國,可以說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比如王賁,他就贊成中原決戰,雖然武烈侯和王翦反對決戰的理由也很充分,但他認為齊楚兩國根本就不是秦軍的對手,只要秦軍主力進入中原,絕對可以擊敗合縱軍,可以摧枯拉朽一般橫掃敵寇。

    李信就是這幫少壯派的代表,他信誓旦旦地告訴秦王政,中原決戰有絕對勝算,不要說投入這場決戰的總兵力達到了四十五萬,即便只有二十萬,也足以摧毀齊楚,一統中土。

    秦王政和中樞大臣們自然不會幼稚到相信軍中少壯派的豪言壯語,但這幫少壯派是大秦的未來,是軍中的絕對主力,只要這幫人有信心,有決心,那此仗至少增加了三分勝算。

    秦王政把王翦所提的兩個建議拿了出來,徵詢蒙武等三位統率的意見。

    王翦明確拒絕去中原戰場,但他推薦了武烈侯,可見他並不看好蒙武。這就是秦王政的激將法了。你們看看,王翦瞧不起你們,認為你們打不贏這一仗,你們是否要為自己爭口氣?

    是人都要爭口氣,秦王政的激將法果然起到了作用。

    不過蒙氏曾兩次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被敵人翻盤,打了敗仗,第一次蒙驁甚至把性命都丟了,而第二次蒙武的戰敗直接導致秦王政控制軍隊的佈局徹底失敗,讓老秦人「以退為進」的策略得以實現,乘機東山再起全面控制了軍隊,以致於秦王政和咸陽宮直到如今還是在政治上屢遭掣肘。這一次又是秦王政的佈局,秦王政不但要利用這場決戰控制軍隊,遏制武烈侯,還要實現高度的中央集權,所以這一仗只能贏,不能敗。

    蒙武的壓力太大了,過大的壓力導致他異常謹慎。王翦的第二個建議引起了他的關注。

    王翦的意思是齊國實力強,楚國實力弱,集中優勢兵力打楚國的把握比較大。把楚國打敗了,齊楚合縱隨即失敗,決戰的目的也就達到了。此次決戰秦國的財賦非常緊張,能夠支撐的時間不長,所以王翦認為要速戰速決,而速戰速決當然要挑一個實力較弱的對手。打敗了楚國,齊國獨自抗衡秦國就非常難了,只待時機合適,秦軍就可以發動滅齊的大戰。

    王翦的策略說白了還是不同意決戰,還是力求先行創造吞楚滅齊的條件,先把整個中原牢牢控制住。

    秦王政和中樞的目標根本不是中原,而是統一大業,他們要利用這場決戰摧毀齊國的武力,先把齊國打得傷痕纍纍奄奄一息,然後橫掃江淮,把楚國趕到江東苟延殘喘,這樣一來,中土除了江東吳越之地,其他地方盡數落入大秦的手中,統一大業就此完成。

    蒙武覺得王翦的建議有道理,請秦王政和中樞慎重考慮。

    秦王政沉吟不語。右丞相隗狀則一口拒絕。中樞已經做出了決策,不可更改。

    =

    =

    =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