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風雲錄 第一卷 崛起 第274章 公開承諾
    第274章公開承諾

    秦王政下令採納武烈侯的西南策略,中樞即刻擬定具體實施方案,武烈侯則到西南全權負責實施此策。

    中樞的具體方案主要體現在中央政策以及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協調上,而武烈侯是西南策略的執行者。

    秦王命令一下,中樞動起來了,武烈侯更要緊鑼密鼓,全力以赴。

    中樞當前的頭等大事是華陽太后的喪禮,而華陽太后有遺命,她要與孝文王合葬,這就使得喪禮程序更複雜,但因為無須給華陽太后做陵墓,少府因此節約了一筆巨大開支,整個喪禮的時間也大為縮短,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中樞實施西南策略。

    秦王政很快召見了墨家鉅子蒲溪子,拜託他發動墨家子弟在大秦境內展開救災義捐。

    在王國錢糧陷入困窘之際,中樞不用法令的形式加賦增稅,而是利用墨家在民眾中的影響力和普通庶民的善良發動義捐,這在大秦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中樞最初反對此策,因為此策會一定程度上會削弱秦王和官府的威信,並讓一直受到壓制的墨家借此機遇而復興,但相比起來,中樞更不願意為了一個沒有成功希望的策略而臨時加賦增稅招致民眾的怨恨。

    秦王政召見墨家鉅子托付以國事,事實上這就是向中樞、中央府署和地方郡縣傳遞一個訊息,墨家發動的義捐是大王的命令,從上到下必須全力配合。如此一來,墨家在大秦的政治地位就提高了。政治地位的提高意義重大,這不僅代表墨家子弟有機會入仕,而且墨家的學術也會逐漸影響到國策。

    秦王政之所以召見墨家鉅子,不僅是因為時局需要和武烈侯的強烈要求,更重要的是這兩年墨家學術的變革有利於大秦的統一大業。另外,在武烈侯的推動下,墨家在南陽學府和中原大學府都公開收徒授學,其子弟越來越多,影響力日趨擴大,所以大秦也需要適當改變一下對墨家的態度,一味壓制終究不是正確的策略,必要的拉擾和扶助還是有利於大秦政局的良性發展。

    在秦王政召見墨家鉅子的同時,武烈侯也在梁囿行轅召集中原軍政官長們議事,具體解說西南策略,並部署具體的實施方案。

    眾人對武烈侯拿出的這個策略讚歎不己。沒辦法,如此高招也只有天才才能想得出來,其他人望塵莫及。

    趙高詳細解釋了西南策略,分析了其中的利弊得失和諸多不確定因素,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中原不再會因為這場災難而陷入危機。

    中原的救災已經初見成效,郡縣官長的全力以赴,五萬軍隊的投入,數千名工匠和近百名墨家子弟的日夜奮戰,中原巨賈們不遺餘力的支持,再加上災區民眾們夜以繼日地辛勤勞作,受災田地的災情基本上得到緩解,然而,由於武烈侯對未來預測極度悲觀,中原的軍政官長們不敢有絲毫懈怠,尤其是三川、碭郡和東郡三地,更是做好了與乾旱打持久戰的準備。

    從目前的救災情況來看,中原今年糧食欠收已成定局,但不至於釀成大饑荒的惡劣局面。如果河北災民蜂擁南下,依靠中原官民們的齊心協力,把災民安全轉送到南陽絕對沒有問題。

    「庶民的情緒如何?」寶鼎最關心的就是中原庶民們對秦人的態度。

    「凡事有失必有得。」碭郡太守王昕歎道,「近一年來,我們雖然沒有加重中原庶民的賦稅,也沒有過度征發徭役,更沒有招募他們去打仗,但彼此間的仇視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全消散,然而,這場災難卻幫助了我們。武烈侯的遠見卓識和不惜代價救災的決心,讓中原秦人不得不傾盡全力幫助中原庶民救災。庶民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秦人不是傳說中的虎狼,相反,秦人的仁義遠遠超過了韓魏兩國的大王和官僚。庶民們因此改變了對我們的態度,甚至那些一直對我們恨之入骨的士人也不再以仇恨的目光看著我們。」

    「本來我們一直擔心河北災民的南下會混亂中原,讓我們所有的努力一夜間化作烏有,但武烈侯又拿出了西南策略,徹底解決了中原危機。中原不再有危機,那麼當我們戰勝了這場可怕的災難之後,我們必將贏得中原的民心,大秦從此可以牢牢控制中原。」

    寶鼎略感意外,旋即又大為高興。中原庶民飽受戰亂之苦,現在總算看到了過上安穩日子的曙光。誰給他們希望,他們就擁戴誰,這是人世間的真理。

    「只是,我們現在非常擔心,我們本可以得到的一切,將因為你的離去而轉瞬丟失。」

    王昕的話讓大帳內的眾人忽然沉默下來,氣氛頓時變得有些壓抑。

    武烈侯離開了中原,那麼中原就是一塊大肥肉,咸陽的各方勢力都要來搶。不管是軍隊統率還是郡縣官長,都有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調離中原,武烈侯前期所做的努力很快就會煙消雲散。

    這倒不是最嚴重的問題,畢竟現在宗室、楚系和老秦人在朝堂上都有一定的實力,中原這塊大肥肉不可能讓大王和關東人獨吞了,必要的平衡還是需要的,所以最嚴重的問題不是中原常備軍和地方郡縣的控制權,而是中原好不容易出現的穩定局面可能被咸陽瞬間摧毀。

    中原為何在短短時間內基本穩定下來?其根本原因就是武烈侯堅持實施「與民休養」之策,一旦武烈侯離開,中原缺少一個可以用各種辦法說服和影響咸陽的中堅人物,那麼其結果可想而知,尤其讓人憂慮的是,假如大王派來一個親信大臣頂替武烈侯在中原的主政位置,那對中原可能就是一場災難。

    明年中原是攻打趙國的主要力量,咸陽不可能錯過攻打中原的最好機會,可以想像,咸陽為了拿下趙國必定在中原大肆搜刮財富,大量征發徭役,最終可能導致中原怨聲載道。這種局面不是中原軍政官長願意看到的,因為這直接損害了中原財富,而中原財富與他們的個人利益密切相關,即便是做為關東系領軍人物之一的蒙氏,也在中原獲得了驚人的收益,這個收益和武烈侯在中原實施的一系列政策有直接關係。

    武烈侯在中原連番佈局,對趙燕齊楚四國做了大量的秘密部署,這些部署從長遠來說是為了統一大業,從眼前來說就是為了拿下趙國。在中原軍政官長們看來,武烈侯肯定有辦法輕而易舉地攻佔河北。一直以來武烈侯都是這樣幹的,以最小代價獲取最大戰果和利益,大家都跟在後面獲得了難以想像的好處。武烈侯一走,這種好事還有嗎?顯然,在今日的大秦,沒有人的才智可以與武烈侯比肩,更沒有人可以取代武烈侯。

    寶鼎也沉默不語。

    他也不想離開中原,錯失攻佔趙國的機會,但問題是,誰能代替他實施西南策略?誰願意不惜代價地拯救無辜生靈?誰瞭解今日在西南的成功將直接關係到未來帝國的命運?所以他必須離開中原,必須親自趕到西南主持大計,即便因此而失去滅趙的功績,他也是心甘情願。

    只是他忽略了一點,今日的中原已經把他和這些軍政官長們,還有中原巨賈們的利益牢牢捆在了一起,他的離去將損害大多數中原軍政官長們和巨賈們的利益,其後果不是他所能控制的。

    「武烈侯,西南策略的實施大約需要多長時間?」東郡太守公子莊問道。

    寶鼎沉吟良久,說道,「一切順利的話,至少一年時間。」

    「如果不順利呢?」公子莊追問道。

    寶鼎想到了一年多後的第二次大饑荒。如果第一次大遷徙成功了,咸陽在面對第二次大饑荒的時侯,肯定還是如法炮製。此策最大的好處就是把災難轉嫁到西南邊疆,至於災民們是否能因此得以拯救,那不在咸陽的考慮之列。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利益,絕不會顧及考慮到千千萬萬庶民的死活。

    「如果不順利的話,至少需要三到五年。」寶鼎歎道,「這是我最樂觀的估計。」

    「武烈侯是不是過於悲觀了。」王賁笑道,「西南蠻荒之地,地域遼闊,一旦墾荒,可以得到不計其數的土地。只要咸陽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此次南遷的災民肯定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度過最艱難的日子,接下來就是收穫的季節。」

    「凡大亂必有大災。」寶鼎搖手道,「不是我過於悲觀,而是天道如此。大亂之時,無辜生靈伏屍盈野,天怒人怨,大災隨之接踵而至。諸位如果不相信我的話,請拭目以待。」

    帳內眾人暗自驚駭。這個時代對神靈極度膜拜,對神秘的天道更是極其畏懼,巫祝和占卜之術因此大行其道。墨家的前身就是巫師。武烈侯被西羌的大薩滿稱之為天之驕子,是神靈在人世的使者,而武烈侯的罕見天賦和其所創造的一切奇跡又正好印證了這種傳言,所以很多時候,尤其是現在,中原的這些軍政官長甚至包括咸陽的很多官員都對武烈侯感到敬畏。此刻武烈侯直言不諱地預測還有大災,這讓眾人在將信將疑的同時不由自主地對未來產生了一種恐懼。

    「中原一定要堅持與民休養之策。」寶鼎說道,「這是預防和應對更大災難的唯一辦法。」

    「但是武烈侯即將離開中原。」穎川太守隗藏無奈歎道,「你走了,中原還能堅持與民休養之策?」

    「武烈侯可以不走嗎?」河內太守大聲問道。

    他對武烈侯以大遷徙之策化解中原危機,拯救無辜生靈的做法佩服到了極致,在他看來,如果武烈侯走了,中原根本就辦法應對接踵而至的第二次大災難。年復一年的戰爭把中土摧殘的奄奄一息,即便是富裕的中原,如今也是貧困不堪,根本經不起一場大災難的洗劫。

    寶鼎知道自己必須表態,否則自己尚未離開中原,中原就已經變得人心惶惶,而這將嚴重影響到西南策略的實施。

    「離開中原之前,我會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寶鼎鄭重說道,「我不會把一個爛攤子留給大家,我更不會讓大家有任何損失。這是我的承諾,我說到做到,無論難度有多大,我都會兌現自己的諾言。」

    眾人的焦慮和擔心立時一掃而盡。武烈侯做出了承諾,局面馬上就不一樣了。

    蒙武和馮毋擇互相看看,眼中露出擔憂之色。武烈侯手段犀利,以驕人的戰績和驚人的利益捆綁中原軍政官長和巨賈富豪,短短時間便把中原變成了自己的地盤。這時候大王和關東人打算乘著武烈侯南下之際控制中原,恐怕是一廂情願之舉,最終可能一無所獲。

    咸陽知道了武烈侯對中原軍政官長做出的承諾,該做出何種反應?武烈侯肯定有對策,否則不會在這種場合下公開做出承諾。蒙武和馮毋擇暗自決定,警告自己的族人,請他們無論如何不要在此刻進入中原,否則十有八九要遭到重挫。

    中護軍魏起隨即做出具體部署。

    大河一線的四個郡河內、三川、碭郡和東郡馬上做好河北饑民大量湧入的準備。

    南陽、穎川兩郡則配合大河一線四郡做好轉移災民進入大江一線的準備。

    各郡徵調少量地方軍,沿南遷主要大道做好保衛工作,防止饑民鬧事,確保沿途郡縣的安全。

    在孟津假設浮橋,確保河北災民順利渡河。

    馬上在洛陽、宛城、大梁和江陵四地囤積糧食、衣物、藥材和帳篷,確保災民在遷徙途中可以吃飽穿暖,維持最基本的生存條件。

    寶鼎最後告誡這些軍政官長,這是關係到國之存亡,百萬災民生死的大事,容不得絲毫失誤,請大家務必全力以赴。

    =

    送走軍政官長,寶鼎又召集護軍府主要官員商議南下的事。

    目前河北的大饑荒正在形成,災民還沒有大量南下,寶鼎要等到災民轉徙基本完成之後才起程趕往大江一線,所以護軍府要一分為二,一部分官員先期南下安排災民渡江和攻打長沙的事。

    魏起長期擔任南郡太守,熟悉大江南北,當然是先期南下的第一人選。

    「你帶著護軍府大部分官吏先行南下趕到江陵。」寶鼎說道,「曝布和熊庸帶著五千虎烈軍隨同南下。南邊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時間緊張,你們明日便起程南下。」

    魏起等人躬身領命。

    寶鼎把南下諸事詳細交待,最後問道,「可有疑問?」

    「巴蜀兩郡何時運糧到江陵?」魏起問道,「巴蜀的軍隊要徵調多少?」

    「咸陽拿出具體實施之策後,會以最快的速度命令巴蜀兩郡向江陵運送糧食和物資。」寶鼎說道,「至於軍隊,我已經在第二份奏章中有所說明,我希望咸陽能從巴蜀兩郡徵調一萬精兵趕赴西南戰場。」

    魏起微微皺眉,說道,「南陽和南郡可以各調一萬精兵,黔中郡大概可以徵調三千人左右,加上虎烈軍,我們可以投入西南戰場的兵力只有四萬三千人。」

    「江陵還有樓船士。」曝布提醒道。這個時代的水軍又叫樓船,水軍將士則稱樓船士。

    「江陵只有兩萬樓船士,規模小,武力有限。打長沙還可以配合我們作戰,但一旦深入西南蠻荒之地,他們就沒辦法幫助主力了。」

    「這個兵力足夠了。」寶鼎說道,「此次西南作戰,對我們的未來非常重要,一定要確保勝利,為此我們只用自己可以絕對控制的軍隊。」

    「武烈侯,這個兵力嚴重不足啊。」曝布急忙說道,「西南對我們來說是個完全陌生的地方,而百越各族不可能毫無抵抗之力,所以兵力的多寡至關重要。武烈侯,我建議從中原抽調軍隊南下作戰。」

    「絕對不行。」寶鼎斬釘截鐵,「中原的兵,一個不要。」

    魏起和眾人面面相覷,驀然意識到此次西南作戰,很可能是武烈侯的又一個佈局,而這個佈局,很可能和武烈侯在統一後與咸陽進入直接對抗有莫大的關係。

    難道武烈侯打算把西南打造成他的根基之地?聯想到楚系的根基在大江一線,而隗氏和琴氏的根基在巴蜀,夜郎國則與西南接壤,假如武烈侯把自己的根基之地放在窮山惡水的西南,放在一個遠離中土腹地的地方,和楚系熊氏、巴蜀隗氏琴氏,還有夜郎國結成同盟,那結果是什麼?答案呼之欲出。假如他和大王反目成仇,在未來的帝國中心無法立足,他可以果斷遠避西南,如此可進退自如,即便進取不足,自保卻是綽綽有餘。

    這種想法只能放在心裡,畢竟西南是蠻荒之地,以武烈侯之才,除非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否則他絕不會退守西南做困獸之鬥。

    「武烈侯當真要招募災民作戰?」熊庸苦笑問道。

    「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當然要召集災民作戰。」寶鼎說道,「我們的糧食極其有限,軍隊越多,消耗的糧食就越多,一旦糧食供應不上,西南攻略必定半途而廢。」

    寶鼎不想再在這件事上糾纏不休,斷然說道,「現在很多事情我們都無法做出準確推斷,所以還是走一步看一步,無須多想。你們即刻南下部署一切,在我抵達江陵之前,你們不但要把災民安全送到江南,還必須完成攻擊長沙的所有準備。」

    魏起等人轟然應諾。

    =

    =

    =E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