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明槍暗箭
連日的細雨使得包括拉脫維亞東南部在內的大片東歐區域變得潮濕而泥濘,在這樣的天氣條件下,汽車和畜力車輛的運輸效率均大打折扣,以至於部署在前線的德軍野戰部隊只能依靠艱難修復的蘇俄鐵路線來維持自己的後勤供應——要知道這並不是單單十幾個師、幾十萬人的後勤補給。根據德軍的官方統計,在1941年10月間,德國陸軍在東線共部署有261個師,僅一線戰鬥部隊就達到了320萬,佔到這個國家武裝部隊總人數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並相應配備了4100餘輛坦克、近8000輛裝甲車以及4.3萬門火炮,再加上意大利、羅馬尼亞、匈牙利等國參戰部隊,龐大的軸心國軍隊不僅在規模上與蘇軍第二次動員後的一線部隊持平,其所擁有的機械化車輛以及作戰飛機方面更是分別達到了蘇軍的2.4倍和1.7倍,考慮到他們的後勤補給線要比蘇軍長得多,後勤壓力也要大得多
長款的灰色軍外套穿在擁有寬闊肩膀和矯健體態的軀幹上頗顯軍人的陽剛與帥氣,擦得珵亮的皮靴踩過草地,輕盈的步伐仍然帶起了點點泥星。作為一名已經離開了指揮崗位的空軍元帥,羅根默默審視著這安靜卻不乏生氣的機場。持續的雨天並沒有完全阻止德國空軍為前線作戰部隊提供戰鬥支援,就斯陶夫匹爾斯機場的情況而言,戰鬥機仍能夠保持三分之一強的出勤率,對氣候和機場條件要求更為高的轟炸機則只能保持較低限度的出勤。在永備機庫和臨時搭建起來的停機棚裡,許多飛行員和地勤人員都在孜孜不倦地進行設備維護和檢修。當然了,機場、飛機等設備硬件處於更低檔次的蘇軍航空兵在這樣的天氣往往只能象徵性地保持「存在」。
「長官,您好」
「長官好」
「長官,向您致敬」
「長官好」
……
「好,好,稍息吧」
雖然思緒剛剛還纏繞著政治的糾葛中,但看到停機棚裡這些朝氣蓬勃的面孔,羅根恢復了往日裡的平和與友善。就年齡和軍銜而言,29歲的空軍元帥在德國軍隊是獨一無二甚至可以說是無法複製的,可這並不意味著眼光有多麼的高不可攀——仍未獲得飛行執照的羅根,對於職業飛行員尤其是戰鬥機飛行員充滿敬意。他知道,由於長期處於一線,這些空中精英所承擔的精神壓力甚過於其他兵種,就連專門為作戰飛機提供維護與修理的地勤人員也不輕鬆,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他們往往要從天亮忙到天黑,入夜之後還得輪班搶修受損戰機。
「你們這是在進行例行檢修吧……噢,這架『埃米爾』保養得不錯哎,這些就是『雷霆II』使用的新型發射掛架?」
看著眼前這架發動機蓋被完全打開的羅根很自然地和官兵們閒聊起來。從1940年末期開始和FW-190逐漸成為閃耀戰場的明星,但在波蘭以及西線戰役期間大放異彩的E型戰鬥機並沒有就此「退居二線」。在數量上,它們在德國空軍戰鬥機部隊的主力位置無可撼動,而憑借牢固穩妥的空中防守反擊戰術,它們中的大部分都成功渡過了蘇俄進攻之初的紅色狂潮。在扭轉戰略局面之後,這些綜合性能依然優秀的戰鬥機在各條戰線上繼續著穩定的發揮,並逐漸將作戰重心從空中驅逐轉移到了奪取制空權與對地火力支援兼顧。恰逢此時,德軍利用「鐵拳」火箭筒技術改進而來的航空火箭彈「雷霆」列裝和Ju-87B成為首選的發射平台。儘管後者的射擊穩定性要略勝一籌,但前者在速度、機動以及戰場自衛能力的優勢十分明顯,於是到了1941年後期,部署在一線的Bf-109E幾乎都加裝了專門的航空火箭彈發射掛架,搭載30毫米的「雷霆I」或是45毫米的「雷霆II」用於空-空、空-地作戰。
「是的,長官自從列裝新式火箭彈開始,我們已經在作戰行動中擊落蘇俄戰機3架、擊毀坦克4輛,甚至還擊傷了一列火車」
年紀與羅根相仿的空軍中尉應該就是這架飛機的飛行員,他驕傲地指著發動機側後位置代表戰機的圖標,將這些戰績歸功於「我們」也即是整個空勤小組。
羅根滿意地看了看對方所佩戴的一級鐵十字勳章,心中亦品味著另一種「滿足」:德國火箭專家們的技術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不是自己在航空火箭的研製和投產上施加了關鍵的影響,他們的精力恐怕還集中在耗費大、見效慢並且戰略意義並不十分突出的彈道火箭以及採用火箭推進技術的「海軍臼炮」上吧
「夥計們,你們幹得非常漂亮」
羅根不但嘴上誇獎,還掏出兩包從斯圖登特那裡摸來的進口香煙分發。
「謝謝您的誇獎長官呃……國防生產委員會總監閣下,我能否向您提出一個建議?」中尉飛行員接過香煙,既興奮又有些躊躇地說。
國防生產委員會總監儘管不涉及軍事指揮,但在兵器生產方面還是有一定發言權的。羅根點著了煙,道:「說來聽聽」
「『雷霆』的威力很不錯,攻擊方式也優於傳統的航空炸彈,從實戰經驗來看,目前最大的缺憾在於它們的準度還不是很理想。有時候,火箭彈發射出去是走曲線的,如果能夠像機關炮彈一樣精準,我這至少要加上4輛坦克和10輛卡車」中尉看了眼發動機側後的圖標,語氣中有那麼幾分期盼和不甘。
羅根積極地回應說:「這一點我們在測試中就已經注意到了,而且『雷霆II』也在尾翼方面進行了強化和改進,但是非制導火箭彈的命中率仍然局限於一個較低的水平,這在短期內……恐怕難以獲得質的提升」
「非制導」這樣的專業術語,顯然不是眼前這位德意志第三帝國軍人聽聞並且能夠迅速理解和消化的。放眼歷史,二戰時期德軍工程師們製造出了不少令人驚訝的「超前武器」,例如成功擊沉意大利艦艇的無線電制導炸彈,但這種技術在1941年時尚未成形,況且就技術特點和成本而言,它也是不適合用於航空火箭彈的——即便如此,在羅根的遊說和解說下,以恩斯特.烏德特為首的一批技術軍官堅信航空火箭彈的廣闊應用前景,而就初步的運用結果來看,它們也確實能大幅加強戰鬥機的對地攻擊能力和心理威懾力。
除了嚴謹的軍事話題,羅根接下來還和這些空軍官兵們聊了一些更為生活化的話題,但沒過多久,托比亞斯就火急火燎地從指揮部方向趕來。最近幾天的經驗已經讓羅根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他知道,再意外的消息也可能在如今的形勢下應運而生。
拉著羅根走到一旁,托比亞斯迫不及待地口頭報告道:「頭,剛剛收穫柏林方面發來的電報,臨時國家元首宣佈了一批任命,您的名字也位列其中」
「哦,是麼,是什麼好職位?」羅根這話不乏反諷之意。
「駐英佔領軍總督」托比亞斯說。
「哦?」羅根閉上眼睛想了想,如果這是一份正式且合法的任命,它無疑是令人充滿期待的。目前總共有一個半集團軍大約20萬人駐紮在不列顛,其中不乏戰鬥經驗豐富、武器裝備精銳的主力作戰部隊。更重要的是,不列顛與歐洲隔海相望,可以相對遠離國內的糾葛紛爭,如若長期經營,未必不能當個逍遙的「土皇帝」。
不過,羅根眼下的心思顯然不在於享受或是執掌一方兵權,他旋即問道:「那馮.倫德施泰特元帥呢?」
儘管沒能拿到紙質稿,托比亞斯仍然脫口而出:「本土防衛部隊總司令」
「有關於馮.博克元帥、凱塞林元帥和斯圖登特元帥的任命嗎?」羅根又問。
托比亞斯放慢了語速:「我看到的電報內容是馮.博克元帥被委任為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佔領軍總督,東線總司令的職務交由馮.維茨勒本元帥擔任。凱塞林元帥被委任為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佔領軍總督,由斯圖登特元帥出任空軍總司令職務整個電文內容很長,後面還有關於各集團軍甚至各軍指揮官的任免」
面對這種情況,羅根知道具體的任免內容已經無關痛癢了,關鍵是赫斯公開進行如此大規模的人事調動,必然會擾亂德軍在東線乃至全盤部署——此前固然有一大批重量級的將領們宣佈接受馮.博克元帥的號召,拒不接受來自柏林的人事和作戰命令,但這些人絕非東線乃至軍隊的全部。在這種權力變革的關鍵點,總會有許多平時過得並不如意或是想走捷徑的選擇伺機而動,對於這些人,恰恰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