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路錢程 第四卷 三教 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蜀郡楊二郎
    首發

    二十一章

    從這一天開始,無名之軍就日復一日地在這片沙場上展開操練,金一將已經能夠施展出的變化,統統設法化在軍陣之中,一面操練一面摸索,從中又生發出無數用來,有許多都是他自己施展七十二變時所無法體會到的。

    大周的府兵制,是無須朝廷提供軍餉和裝備的,自己準備這些東西並且參與每年的訓練和出征,乃是府兵們肩負的義務,否則他們也沒有權利依照均田法從朝廷無償受領土地。這些昔日的沙門道士,如今也已經成為府兵,因此在這片沙場上操練時,也不用金一付出多少錢財。

    不過為了振奮士氣收攏軍心,金一也做了些功夫,每天晚上都用些草藥,熬幾大鍋湯藥出來。雖然所用的方子都是些大路貨色,但仗著藥材好,這些藥湯的效果可就好得出奇,不止能消除勞頓,更是大大有益於修道之士,幾天下來,就連辛道士這樣對於金一頗懷舊的人,也開始覺得這樣下去倒也不錯了。

    他們在這裡緊鑼密鼓地操練,外面的世界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滅佛之事,在中並非絕無僅有,當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晚年,就曾經幹過一次,不過那一次的滅佛,手段極為激烈,不但要將寶剎伽藍盡數夷平,經卷典籍悉數焚燬,甚至要把持戒的和尚僧侶全都入獄,那一次的滅佛,沙門的鮮血幾乎染遍了中土北方的大地!

    在那道滅佛令的背後,可清楚地看到天師道對於佛門的排斥。當時身為天師道師君的寇謙之,在這滅佛之事上出力甚多,也因此造成了佛道兩門其後的長久對立。

    如今周天王文道詔書一出,立時又令人想起了當年太武帝的那一次滅佛,但其既除佛又滅道令許多僧人大惑不解。而此詔之出,周境內的道門居然半點都不反抗,乖乖地打破山門開放產業,將治下的百姓都交給了朝廷納入編戶是讓那些有意頑抗到底的僧眾沒了借口。

    月初二日,周天王宇文座長安玄都觀,召集境內所有的大德高僧與有道高士論佛道精義。此舉的目的,乃是在於明辨佛經道經的初衷,並非教人合團共修,無視朝廷的權威和統治,為其滅法詔令正名。

    那場辯論,自然是激烈無比,來自蜀郡的僧道育,甚至直指著宇文鼻子大罵:「大家不敬三寶後定會下阿鼻地獄!」類似的咒詛當真是不絕於耳,旁邊守衛的大周兵將幾次都忍不住出聲呵斥,甚至有意將不敬天王的僧道育拉出去砍了。

    宇文泰然自若。任憑這些僧道唾飛濺。我自巋然不動。自有那些已經暗中接受朝廷收編地僧人道士出來與他們大唱對台。將佛門和道門管治百姓。不受朝廷約束地種種劣跡全都揭發出來後來更是演變成了佛道兩家地對台戲。彼此之間地舊恨全都激發出來。相罵不絕。

    原本手握權地機構。內部必定會有許多不潔之事。世俗如此道兩門卻也不例外。但此種事體與佛道兩門所宣稱地世外境界一對應。就份外地那麼不協調。等到眾僧道冷靜下來發覺上了宇文地當時。卻為時已晚。

    眼見火候已到文熱打鐵下詔。宣稱佛道兩門持戒不嚴適宜再治理萬民。只合精研禪理道法。將佛道兩門地勢力與百姓產業分割開來。這才是宇文真實目地所在。

    這一場大辯論之後。除佛滅道便成定局。先佔了形勢又佔了道理。宇文舞起手中地權力。將擋在他面前地各地佛道勢力盡數削平。他採取地手段。多半都是量才取用。將那些對於滅法詔令較為積極配合地山門道觀都封了大小官職。盡量保證其利益不受到大地損失。因此而被封為刺史一級地僧道就達到十餘人之多。

    那些不肯順從地僧道。宇文亦沒有大加殺戮。只是沒收其田產百姓了事。僧道本是寄生地階層。本身不事生產。一旦失去了這些產業和勞動力。單單是狂念「阿彌陀佛」和「無量天尊」有何用處?到最後還是世俗地生存**戰勝了對於佛理至道地忠誠。乖乖地將身上地衣和道袍換成了大周地黑衣。

    短短個多月地時間。滅法詔令從長安席捲大周全境。南到江陵西到巴蜀。北到五原東到河東。所有地山門道觀都改換了門庭。有些直接堂而皇之就掛上了新地刺史府招牌。看上去頗有幾。

    而對於那些威望素重的高僧大德和有道高士,宇文個都不放過,半強迫地將他們全都遷入了終南山的玉樓觀,美其名曰繼承周穆王設立玉樓觀,以尊處仙人的古之美意,為這些高僧名道提供一個清修參禪的絕佳去處,以便將被世俗慾念玷污了的禪理至道發揚光大。還別說,這樣的大道理頗壓倒了一些人,玉樓觀的名聲也頗能鎮住另外一些人,於是半推半就,玉樓觀中的諸多大小境界,便都被這些僧道所佔據了。

    當玉樓觀大門關上的那一刻,親自相送到此以示禮敬的宇文恨不得放聲大笑:「天下僧道入我彀中矣!」

    當滅法之事告一段落,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個月之久,宇文才將出征洛陽的事真正提上了議事日程,由此發出的招兵點將詔令,將大周境內幾乎所有的名臣大將盡數調集到長安來。在這當中,自然少不了新近加官的儀同金一。

    渭水河濱是關中的膏腴之地,亦是交通要道,連日來經由金一這片領地西去長安的大小將吏絡繹不絕,這當中甚至還包括從南方的江陵和巴蜀前來關中的人。

    這一日,金一正加緊操練士卒,心裡卻在想著明天進長安的事,忽然遠方擔任斥候的突厥狼兵鳴起號角聲。長孫晟就站在金一身邊,聽得號角聲響,辨明了其中的信息,便稟報:「儀同,有外來大將求見,問可否放行。」

    金一所在雖然是交通要,不過這麼大一片不毛之地,還真沒多少人願意從這裡走,況且他們在這裡操練,動靜甚大,遠遠一看就知道有軍旅在此,因此大多都是從旁邊繞行而過。

    有人求見的,那就是專門衝著金一而來了。

    雲大將,那是長孫晟和這些狼兵約定好的,凡是大過金一的官員,統統稱為大將。

    金下令放行,自己卻仍舊指揮著兵將操練。這一日所練的是盤龍陣,偌大沙場上一條青色的巨龍飛舞,演出氣象萬千,不但引動了風雲變幻,就連陣法周圍的天氣都為之異變,一會兒龍捲風狂吹,一會兒大雨傾盆。不過那片沙場也當真詭異,不論下了多少雨,全都被吸得乾乾淨淨,一點痕跡都不留下,甚至連濕氣也不會多一點。

    操練了兩個多月,無名軍上下對於金的指揮已經是心悅誠服,誰也不曾見過,軍陣能夠顯示出如此強大的威能,有些已經近乎神力所為了。

    金一正操控那條巨龍演練新的變化之術,將龍身與烏雲相結合,倏隱倏現變幻莫測,猛地聽見有人叫了一聲好:「好!真是好陣法,這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法門!」

    什麼人竟能識得這陣法?這可是從七十二變中脫胎而出的法術!金一雙翅微斂,在半空穩住身形朝下望去,只見遠遠地站定一隊人馬,身穿的都是白袍,為首一人長鬚飄灑,銀髯如雪,身形卻筆挺得猶如標槍一般,乃是一員老將。

    而叫好的人,卻是這老將身邊的一員白袍銀甲的小將,其人**一匹良馬,看神情竟險些能趕得上超光和絕地的神駿。在那馬前,有一隻黑色的大狗,神態懶洋洋地,似乎隨時都會躺下打滾曬太陽一般。但不知為何,金一卻有種感覺,這條狗的眼睛一直在盯著他,如同芒刺一般!

    將目光下移,到了那小將的鞍橋上,只見那裡掛著一柄奇形兵刃,看上去像是陌刀,卻比陌刀寬而厚重,在前端的直刃兩邊,又斜出兩道尖刃來。當金一的目光凝注在這件兵器上時,他身上那根毫毛竟出現了從所未有的異象!

    「嗯!」金一腰間倏地一硬,那毫毛不須他捻動道訣,竟爾自行變成了鐵棒的模樣,而且原本是黑沉沉的棒身,也開始發出淡淡的毫光來。甚至連金一心田處的那根金箍棒,也開始放射出道道烈焰!

    「是那柄奇形兵刃的緣故?和我的鐵棒有什麼淵源麼?」金一心中警鐘大作,慢慢收起了陣法的變化,喝令全軍散去各自休息,這才斂起雙翅收了變化,降落在地上,跨上了超光,提起鐵棒上去迎接。

    他並不大懂得大周的許多規矩,因此在會見此類官員時,都要帶上李大白。哪裡知道,他和李大白剛剛靠近那隊官員,李大白的眼睛倏地化成雙瞳,口中驚呼道:「楊二郎?!」第二十一章完(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