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937 正文 第163集 瀛台的囚犯
    連日來空蕩蕩的街道,沿街緊閉的門窗,荷槍實彈巡邏的近衛師士兵、守在路口的敦實的重型坦克,確實給了廣武、還有大清金字塔頂端的那百十個高官權貴家庭以不小的安全感但是多日來的戒嚴,已經導致北京城內的經濟近乎崩潰。

    )百姓不准出門,無法自行謀生。家中餘糧耗盡,無法出去買。整個北京城處於人為饑荒的邊緣。

    廣武的頭腦很清醒,他知道安全感歸安全感。眼下雖然安全,但只是暫時的。僅僅是這「不許百姓上街」,就難以長期實行下去。這十幾天「安全」換來的,是北京已經成了一個處於爆炸邊緣的鍋爐。不說別的,再過幾天大多數家庭家中餘糧耗盡,面臨餓死的時候,那麼就算是機槍坦克,也阻止不了暴民湧上街頭了。

    到了這個節骨眼上,連平時根本不敢給自己提建議的幾個近臣們,現在也大著膽子,拐彎抹角地向自己進言: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廣武自己也完全明白。他和幾位近臣商量了一下,決定採取暫時的、逐步的放鬆措施,至少讓北京老百姓不至於因為飢餓鋌而走險。

    於是,在12日早上的《大清日報》頭版,全版登載了廣武皇帝最新的「愛民德政」:即日起,凡是符合條件的家庭,均可憑身份證尾號,上街買菜了!

    詳細規定是這樣的:每個漢族市民都可以在自己身份證最後一位數所對應的日期、在規定的時間段內、到規定的菜市場、按照規定的價格,自由自在地購買規定的糧油菜品。比如張三的身份證號組後一位數是「7」,那從今往後,他都可以在每個月的7號、17號、27號三天出去採購。當然,要在規定的時間段內。一般都不能超過一個小時。

    北京城內的滿族市民只需要排「單雙號」上街即可。也就是身份證號的最後一位是單數,就可以在單數的日期上街採購,雙數的話就在雙數的日期出門。

    北京城內的外國人不在戒嚴令的範圍之內。只要是外國人,都可以自由出行,不受限制。

    ……

    之前分散在全北京城的若干個小菜場,現在幾乎被關閉殆盡。只留下四個最大的菜市場,由官方統一控制,統購統銷,按照官方價格出售。

    廣武這是一舉兩得。一來維持了戒嚴的基本狀態,二來也能最大限度的搜刮民間的金銀。現在,廣武對於保住大清基業已經不抱希望了,他已經在籌劃外出流亡了。現在,他要盡可能地把整個大清的財富搜刮乾淨,然後轉移到海外。

    最大限度的搜刮民間,這也是下面朝廷官員的共同需求。他們雖不一定要像廣武一樣流亡海外,但是南明承諾只要主動投降,就保證北清官員的既得利益。那麼現在能多撈一點是一點。南明來了就沒法撈了。

    《大清日報》像往常一樣塞到了每一家的報箱裡。大街上的宣傳車也緩緩開動著,大喇叭裡播放著皇帝陛下的「愛民德政」。除了內容本身,還有若干封在北京的「外國友人」的來信,都是熱情洋溢地盛讚皇帝陛下的這一偉大的愛民舉措。他們「羨慕地」說,即使是在歐美,這種戒嚴中還能允許百姓上街的情況,也是十分罕見的。「外國友人」們勸告大清的百姓,一定要懷著感恩的心、幸福而平靜地生活。因為要不是皇帝陛下,大家怎麼可能有機會上街買菜。而他們親眼所見,南明的百姓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活活餓死……是大清廣武皇帝陛下救了全城的百姓……

    北京城的百姓們本來都不太鳥這份《大清日報》的。經常是好幾天才打開報箱,取出一大摞報紙,然後往那兒一扔,該糊窗戶糊窗戶,該擦**擦**,反正一般沒有病的都不會去看。送報紙的差人也不管,反正只要交錢了就行。但是今天,滿大街的大喇叭廣播不停傳進窗戶,好像說的還是報紙上的事。這一下,報箱裡積攢多天的報紙,都被人們取出來翻看了。

    被關在家裡十幾天、就要斷糧的北京老百姓們,這一下彷彿是久旱逢甘霖,全城頓時一片歡騰。很多老年人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直接在家中對著皇宮的方向跪下,顫巍巍地叩頭,口稱「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還有很多人從窗口向外喊著「皇上萬歲」。

    當然,那些老年人大部分是真情實感。而趴在窗口向外喊「萬歲」的,有多少是被安排好、喊給街上的外國人看的,就不得而知了。

    12日中午,大街小巷上出現了第一批被准許上街採購的市民。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打著整齊的橫幅,喊著整齊的口號。橫幅上寫著:

    「恩同再造」、「吃水不忘挖井人」、「叩謝吾皇,叩謝朝廷」、「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買菜」、「國有廣武,生活不苦」、「吃上葷腥,全靠大清」……

    大街上,零星的外國人和外國記者站在路邊,用複雜的眼神望著這種隊伍。外國記者的拍照收到了嚴格的管制,別的不能拍,只能拍這種打著感謝橫幅的隊伍。如果拍了不該拍的,則旁邊一定會衝出來「流氓」,搶掉他們的照相機。

    ……

    各路市民漸漸的都行進到了四個大菜場內。菜場內一共有十種商品:蔥、姜、蒜、大白菜、白面、玉米面、高粱面、鹽、豆油、蜂窩煤。其他的一樣沒有。而且價格也是由官府定的:玉米面兩角一斤,白面七角五分一斤,大白菜一元一斤,鹽兩元一斤,豆油四塊五一斤。

    當然,這裡說的幾元幾角都是指清洋,是銀元。「一元」就是那種七錢四分的一枚銀元。「一角錢」就是指一角銀毫子,是一種小銀元,十枚毫子等於一塊大洋。而且,菜場裡的官商明確規定:不收紙幣,只收現大洋。

    剛剛歡天喜地到這裡的老百姓們,現在開始叫苦不迭。官商不收紙幣這在他們意料之中,可既然用現大洋,竟還是那麼高的價格——一斤豆油等於原來全家人一個月的生活費了。

    最近一年,京師造幣廠開足馬力日夜印刷鈔票,清洋的紙幣不斷貶值,吃穿住行等一切東西的價格都在飛漲。但要是按現洋算價的話,漲幅則很有限。很多地方都或明或暗地開始拒收紙幣。尤其是各大壟斷官商,雖然名義上仍然接受紙幣,可一般沒背景的小老百姓,誰也沒那個本事用紙幣從官商那裡買來東西,一律得拿現大洋。而且官商找錢的時候,如果買者是老百姓,則一定會找給他紙幣,不收還不行。

    因為廣武政變上台之後,深感根基不穩,生怕下面的統治機器不穩-定,不忠於自己,於是除了大撒特務、半公開默許賣官鬻爵、用拉攏軍政官員之外,還使出了一條各大獨-裁者維護統治的最後手段:用印鈔票的方法從老百姓手裡搶掠財富,然後補貼給統治階層。

    具體手段就是多印鈔票,然後把這些鈔票用各種名目優先發給政府官員、軍警系統等統治階層。統治階層花這些鈔票的時候,這些大量鈔票就會流入市場,使紙幣貶值,同時拉高各行各業的價格。但是這時候,統治階層的鈔票已經花出去了,而且換回了實實在在的物質財富,他們只賺不賠。而損失會轉嫁到底層百姓身上。因為老百姓手裡的鈔票會同時貶值,而他們什麼也沒得到。這個過程等於從老百姓口袋裡直接拿錢、然後分給統治階層,使全社會財富快速往統治階層集中。和明搶唯一的區別,就是中間用了「貨幣貶值」這個障眼法而已。而缺乏信息的老百姓,也只會把這歸咎於「自己命不好」、「自己沒本事」上去。

    ……

    北京紫禁城的西側,從北到南分佈著三個相連的環湖皇家苑囿:北海、中海、南海。其中在南海的湖心有一座圓形的島。這個島很小,直徑不過一百多米。島上綠樹蔥蔥,中間有幾間宮殿。在後世,這個島可是大大的有名——瀛台。

    但是在這個時空裡,光緒戊戌變法取得成功,並沒有像標準歷史裡那樣,被慈禧太后幽禁在瀛台。所以現在「瀛台」這兩個字並沒什麼特殊意義,不過是皇家園林中無數景點名稱中的一個罷了。

    但是就在廣武上台之後,瀛台裡還是住進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這個「客人」的身份一點也不比光緒皇帝遜色。他就是被廢黜掉的嘉德皇帝,現在的「慶國公」。

    廣武政變之後,原皇帝嘉德就在朝野上下的視野中消失了。不管是「嘉德」這兩個字也好、「慶國公」這三個字也好,都像「十四格格」這四個字一樣,成為了大清的眾多違禁字眼之一,被吸進黑洞,徹底從廣播、印刷品、以及人們的公開談論中消失了。很多人都在猜測,先帝大概已經被殺死了。

    但是實際上,廣武並沒有直接殺死嘉德。他只是把嘉德秘密囚禁在瀛台上。那個時空的慈禧和這個時空的廣武都選中了瀛台,並不是巧合。瀛台作為幽禁重要人物的地方,的確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首先四面環水,離岸最近的北側也有百米左右的湖面,另外的東西南三側,湖面更是寬達兩百多米。進出都要乘船。另外瀛台的面積大小正合適,一萬多平方米,既能夠安排下必要的人員和衛兵,又不至於大得監控不過來。最重要的是,瀛台處在南海皇家園林裡,警衛森嚴,安全性沒的說,而且隔壁就是皇宮,宮內的手握大權者可以隨時掌握瀛台囚犯的情況。

    自從廣武上位之後,整個南海園林就被重兵封閉起來。湖心那個小小的圓形島,更是成了最最神秘的禁地。整個大清帝國准許踏上瀛台的人,一共不超過三十個。周圍湖岸上的禁衛軍重兵把守,如臨大敵,但是那些官兵們握著荷槍實彈,整天眺望著碧波遠處的那一座綠樹簇擁的小島,卻不知道為什麼要把守這座島,不知道島上發生了什麼。

    ……

    瀛台的中央蓋起了一座結實低矮的水泥房子,沒有窗戶,只有一個黑幽幽的門洞,像一座碉堡,和周圍的玉砌雕欄很不相符。門洞上一扇又厚又小的鐵門,鎖的非常結實。

    門口,兩個高大的士兵面容冷酷,守在兩旁。鐵門上有一扇小窗,小窗上裝著幾根粗鋼條。二月份的天氣,北京的寒風嗖嗖的滲進去。裡面刺鼻的臭味不時地散發出來,有時還伴隨著幾聲虛弱的咳嗽。

    鐵門上釘了一個木牌,上面四個小字:

    ——慶國公府。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