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行無忌闖三國 正文 第九十一章 孝子(求推薦收藏)
    張德聽完事情的經過,呆在了那裡,雖然歷史已經有了改變,可是現在好像又回到了遠了的軌道。董卓進京,立劉協為皇帝,雖然這次少帝失蹤了,袁紹仍然當了渤海太守,要是按照自己所熟知的歷史,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就要來臨了。

    到時候自己應不應該參加呢?十八路諸侯討董卓雖然將董卓逼出了洛陽,可是大家到最後誰也沒有得到什麼實質性的東西,反而弄得矛盾重重,乃至後來引起了諸侯大戰,天下大亂,百姓流離,生靈塗炭。

    不過現在應該還不是自己考慮要不要參加討董軍的時候,現在主要的事情是,給張讓辦喪事。

    自從張讓死後,張讓的乾兒子、乾孫子們要麼是受到了牽連,要麼就是找地方躲起來,更有者乾脆跟張讓斷絕了關係,更別說給張讓辦喪事了。況且給張讓辦喪事可不是那麼容易的,畢竟張讓是十常侍之首,宦官名聲本來就不怎麼樣,要是現在給張讓辦喪事,豈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恐怕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罵自己,也說不定直接有人來討伐自己。

    但是,張德毅然決然的給張讓操辦起了喪事。陳宮曾經勸過張德,不要給張讓辦喪事,現在最主要的是擺脫閹黨這個尷尬的身份,可是卻被張德頂了回去,張德當時說:「我雖然只是張讓的義子,可是義父待我勝過親子,要是連喪事都不給義父操辦,那我張德與禽獸何異?」

    有句話叫百善孝為先,在古代,特別是在士大夫掌權的時期,人才都是靠舉薦得來的,而且當時舉薦人才並不止看你的才能和學問,還要看家世,更重要的是看德行,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孝道。

    「孝」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自從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孝道便成為中國國的封建社會衡量人的一個標準。所以張德為人子女,當為父母盡孝,陳宮就是有一萬個借口,也不好阻止。

    六藝書院。

    孔融和管寧又在一起下棋,這時後黃敘過帶,道:「學生黃敘見過兩位老師!」

    孔融一看是黃敘,點了點頭。示意黃敘旁邊等著,黃敘也不敢造次,便站在了旁邊。

    自從黃敘被接到北海以來,便拜到孔融門下,本來孔融不想收,可是孔子門生向來是有教無類,所以孔融還是手下了黃敘。黃敘論天資不能算是極佳,但算也是中上,加上臥床多年,沒有接觸俗世,因此當時的黃敘就好像一塊沒有雕琢的美玉。所以孔融教導起來事半功倍,而且黃敘遺傳的黃忠的優良基因,每次六藝考核中,射箭都是第一,連教射箭的老師都自愧不如,所以孔融還是很喜歡這個學生的。

    (六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饞蟲不多做解釋了!)

    過了許久,孔融和管亥的棋終於下完了,孔融喝了口茶,問黃敘:「黃敘,你今天來有什麼事情麼?」

    黃敘說道:「老師,今日學生前來,是想請假三日!」中國自古講究尊師重道,所以黃敘想請假,從道理上,是要請孔融批准的。

    孔融問道:「哦,是因為何事要請假啊?」

    黃敘答道:「太守大人的義父張讓去世了,如今正在辦喪事,三日後出殯入土(衣冠塚),所以學生要去弔孝!」

    孔融聽了一皺眉頭,心說張讓不就是個宦官麼!孔融平生最恨宦官,所以孔融聽說自己的學生要去給一個宦官弔孝,心裡面十分的不高興。

    黃敘跟隨孔融多年,自然知道孔融心中所想,便道:「學生幼時有病在身,多年不治,後遇到一位奇人異士,幫學生治病,可是所需藥材十分難求,多虧了張侯爺和太守大人幫忙,找齊了藥材,學生才能治好病,活到今天。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和何況是救命之恩!所以於情於理,學生都要去弔孝!」

    孔融一想,黃敘說的很有道理,張讓對黃敘有救命之恩,如今張讓辦喪事,黃敘近在咫尺卻不去弔孝的話,於情於理不合不說,也說明黃敘這個孩子品行不端,知恩忘報!於是便點頭答應了黃敘。

    黃敘走後,管寧看著孔融面色不善,知道孔融又在想張讓喪事的事情。便道:「先生,你覺得太守張德這個人怎麼樣?」

    「哼!」孔融只是哼了一聲,沒有說話。其實孔融也知道,張德上任以來,廣佈屯田,興修水利,百姓豐衣足食,這些年大家都城張德為「張北海」,民間老百姓當中張德的聲望不錯,所以,孔融也覺得,張德的確是個好官。可是張德畢竟是張讓的乾兒子,所以孔融心裡面雖然認同張德是個好官,嘴上卻不說出來。

    管寧心說,孔融一直有自己哥哥死那個心結,現在張德的出現,正好是個機會把這個心結解開,便道:「十常侍人人痛恨,自從十常侍死後,大家都對十常侍避之不及,恐怕殃及池魚,唯有張德敢為張讓大辦喪事,可見,張德是個孝義之人!」

    孔融聽了並沒有說話,而管寧見孔融算是默認了,便接著道:「先生,其實人與人各不相同。呂不韋雖然把持朝政數十年,可是在這期間,秦國的確強大起來;高祖雖然出身市井,不也一樣能成就大業!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都是外戚,但是北擊匈奴,保我大漢社稷。張德雖然是宦官之子,閹黨之流,可是卻勤政愛民,孝義兩全,先生,無論權臣也好,市井也好,外戚也好,閹黨也好,總會有忠孝節義之輩,先生切不可因為其中一二人過錯而一概論之!」

    管寧的意思很明白,閹黨中也有好人,雖然當年孔褒死於宦官之手,可是孔融並不能因為這個就痛恨所有的宦官。

    孔融自然聽明白管寧的意思,管寧還是再勸說自己將哥哥的事情放下,可是自己怎麼能夠放的下,不過管寧說的確實有道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所以孔融立刻下拜道:「多謝幼安兄提醒,融受教了!」

    ——————————————————————————

    發完這章饞蟲去火車站了,出差今明兩天可能更新會少點,請大家原諒,週末回來多更點補上!另外推薦快五位數了,各位讀者大大幫忙頂上去吧!25W點擊才四位數推薦太丟人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