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當夏季。安南位於熱帶。在這個季節裡實在不是人過的日子。
唐舉在升龍東北的小七里灣排佈防線。他手下有一萬三千多人。其中六千人是廣西新軍。四千五百多人來自江浙。剩下的多來自閩南。此外。還有一支七千人的安南部隊也歸他指揮。廣西人對安南的這種天氣最適應。閩南人也還好。江浙籍的就有些受不了了。尤其是部分來自蘇北的士兵。在連日的濕熱酷暑中已病倒了一片。
「蒲伊啊母啊!」唐舉敞開了衣服散熱。已經有點發福的肚皮露在外頭。看起來有些奇怪。他是閩南人。又常在山地行走。自認為對濕、熱本都耐得。可來到這裡還是不習慣。這裡的天比福建更毒辣。這裡的水也讓他喝的不習慣。
但怎麼不習慣。他也還得撐下去。作為升龍北部防線的最高將領。在開戰以後他就奔跑得比普通士兵還辛苦。
小七里灣是一條半橢圓形的曲線河灣。面對東北剛好有個凹處。洮河的一條支流在此經過。連帶著方圓二十里內的湖泊。連成一片水鄉。河流與江心島交錯存在。有些江心島已經開發成了沙田。有些則還是原始森林。真是一片極好的戰場。
唐舉將自己的部下分為鳥銃團、火炮團、近戰三部、水軍三部、衝擊大隊。鳥銃團和火炮團是不用說的了。近戰三部是衛護部隊。水軍三部都是海軍轉為內陸水師。衝擊大隊是五百二十名經過嚴格訓練的荊楚刀手。乃是精銳中的精銳。這裡是沒有騎兵地。就算北方有馬運到這裡。很快也就會脫毛。跟著病死。根本不能存活。取而代之的。是從附近徵集到地上百艘小船。水軍三部駕駛著這些小船在小七里灣來回穿梭。在本地漁人的指點下熟悉這裡的水勢、地勢、擱淺處等等。
此外還有鄭屈所率領地七千名安南士兵。唐舉將之安排在了邊角上作為配合兵力。並不太倚重他們。
諸戰鬥部隊各就各位。唐舉卻得處處跑。這頭看看火炮團、鳥銃團安置的地點對不對。根據他的作戰經驗隨時調整。那邊看看近戰部隊有無懈怠。跟著又駕駛小船巡檢水軍三部。在這酷暑之下這麼奔波。讓他連戰甲都穿不上了。一開始是只穿短衣。後來短衣都穿不了乾脆赤膊。沒兩天下來全身就曬得黝黑如鐵。軍士望見。非但不覺得長官不夠莊重。反而為長官如此賣力而自我激勵振作。
李彥直不是被局勢牽著鼻子走。而是以大戰略佈局來一步步推動局勢的發展。所以早於阮信南下之前。他就已經開始佈置了小七里灣的攻防。所以唐舉地時間其實很足。殷正茂曾質疑過若阮信不走小七里灣怎麼辦。但看看地圖。沒等李彥直反駁他就自己推翻了自己的質疑阮信要想繞過小七里灣。他就必須多走好長地路才能到達升龍。在糧餉不夠的情況下這麼做很危險。而且升龍和小飛龍崗也還有兵馬。明軍又位於整個大戰場的圓心。要是阮信繞走迂行。他們仍然有足夠的時間調整應付。
天氣雖然不好。但這種不利的狀況對雙方來說是同等的。唐舉唯一擔心的是會下大雨。使明軍地火器無所用其長。那事情就不好辦了。可這裡是安南啊。在熱帶雨林氣候區域。要想連續十天半月的都晴空萬里實在是太奢望了。唐舉也只好讓鳥銃部隊和炮兵部隊都將火藥保護好。將槍炮包好。同時沒人都準備好刀劍、弓矢。萬一阮信是在雨天到達。這些部隊就要作為輔助隊伍投入戰鬥!
很顯然。阮信在謀略上根本就不是李彥直的對手。他果然帶領大軍。直撲升龍。也沒繞行。就朝小七里灣開來。他的行動。在蔣逸凡看來就像他也是李彥直的手下。一步步地按照李彥直的安排行事一般。
但是。運氣對明軍來說似乎不是特別好。阮信的前鋒距離小七里灣還有半日路程時。鳥銃團和火炮團的軍官抬頭望天。只見一片烏雲隨風飄來。趕緊下令收了槍炮。準備好肉搏的傢伙。
水師部的軍官則密切留意水勢地動向。以備出擊。
阮信是個兇猛而粗魯地大將。局勢又逼得他不得不拚命。所以他行軍的速度相當地快。一路不斷有安南情節濃郁的民壯在「驅逐明寇」的口號下聚集到他麾下。阮信從北部出發時只帶來了三萬兩千多人。結果一路附驪而來的人竟超過了出發部隊。雖然莫氏向各地州縣發佈了抵抗阮信的命令。但這些命令都沒有得到遵從。就像當初莫文明帶著唐舉進擊升龍一般。阮信這一路竟也做到了兵不留行!
隨著越來越多人的加入。阮信全軍都為之士氣大振。參軍們和部將們都說道:「這是民心所向啊!只要將軍到達升龍。振臂一呼。升龍十餘萬軍民一定會倒戈而為將軍前驅的!」
阮信也深以為然。
他和他的參軍、部屬們的這種看法。倒也不是盲目的樂觀。至少有遠、近兩個前車之鑒在:遠的是仁宣年間。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大明的軍力雖然強大。但由於吏治腐敗。一有安南豪傑揭竿而起。留守官兵便左支右絀。後來安南方面形成了一支正規的常備部隊。很快就把大明的勢力逐步排擠出去;近的就是唐舉對升龍的攻擊。既然唐舉能夠借由莫文明這個傀儡的嚮導。以不多的兵力迅速奪取升龍。那麼手握重兵、又作為更能代表的安南、更有自主能力的大將。有什麼理由打不贏這場仗呢?
到中午時分。阮信的前鋒就抵達了小七里灣。非常不幸。第一個遭遇到他們的是鄭屈!
鄭屈以前做的是宮廷侍衛。因為第一個變節擁護莫氏而官升三級。可他本人並不擅長打野戰。這支部隊又被派到這個有些危險又不甚重要的地方。全軍上下不免情緒低落。認為明軍並不打算重用自己。所以就更加懈怠了。
當有人傳言說主將唐舉赤膊巡檢諸軍時。鄭屈也有樣學樣脫光了膀子。只不過唐舉脫光了膀子是冒著酷曬四出檢閱。鄭屈卻是弄了張靠背長竹椅。找了片河風習習的林蔭。讓手下拿大蒲扇給他扇涼。將領如此。手下的士兵就可想而知了。
李彥直對此戰頗費心思。從北部邊關到升龍一路都安排了探子。鄭屈進軍的方向速度等訊息其實也沒太脫離明軍的掌控。唐舉早上就派人說阮信的前鋒很可能已在十里之內。但鄭屈等了半天沒見動靜。竟然就沒太放在心上。到了中午酷熱時便納他的涼睡他的午覺。恰好這時有塊大烏雲飄了過來。罩住了小七里灣。天氣忽而變得陰涼。鄭屈這個午夢也就越發的好了。
可惜戰爭之下。好夢不長。到了未時三刻。忽有一支小分隊從林木間竄了出來。這支小分隊是阮信的前鋒。他們闖到這裡時也只是打探消息。並非突襲。看到正在納涼的鄭屈都愣了一下。鄭屈沒穿官服戰袍。這支小分隊一時也沒看出他是敵方大將。以為是附近的一個地主。還準備跑過來探問情況呢他們這一路進軍。沿途遇到的百姓多肯合作。
可是鄭屈的人見到他們跑過來。卻以為他們是來襲擊主將!高叫幾聲:「將軍!有刺客!」
「敵軍來了!」
鄭屈從夢中驚醒。叫道:「什麼!這麼快!」從竹椅中跳了起來就逃。他一逃。在他身邊衛護、侍候的手下自然也就跟著逃。幾千人從將官到士兵。你逃我也逃。沒多久就變成一灘散沙。
阮信的前鋒本來只是來打探消息。看見鄭屈他們逃跑就本能地追趕。鄭屈的敗退就像骨牌倒下。一隊接著一隊。一營接著一營。阮信前鋒的追擊也是先追的牽動後追。前面開始追逐。後面若不跟上就容易使前面的同袍成為孤軍。
兩支軍隊。一支是散漫地往小七里灣逃。另外一支則以一隊隊出現在敗兵後面。若是小七里灣不是河島相間而是一片平川。只怕光是這批敗兵湧回來就會衝動唐舉的陣腳!
「蠢材!飯桶!」
鄭屈的表現。比唐舉的預期還要糟糕得多!
「不許救援!所有人準備好!如果為敵前驅為衝陣腳。就當敵人對付!」而埋伏在河島的小船則已蓄勢待發。
唐舉這邊惴惴不安。阮信那邊卻欣喜若狂。看著鄭屈部如見了貓的老鼠一般四出亂串。這突如其來的勝利讓阮信更加堅信此行必能直搗升龍。
「這樣的兵馬。不是我們的對手!」
「衝啊!給我衝過去!升龍就在前面了!」
沒能及時搶到船渡河的鄭屈部。有的就直接跳入水中鳧水求生。有的卻倒轉戈矛。投降了阮信的先鋒。
「敵軍已經潰敗。」阮信的參軍道:「我昨日打聽到明軍在這裡安排了重兵。誰知道卻是這樣的貨色!」
另外一個參軍說:「這會不會是假敗呢?」
「假不了!」雖然不算一代名將。但阮信對行軍打仗還是在行的。他看得出鄭屈部的潰敗並不是裝的。要不然代價就太大了。因為只靠前鋒一衝。鄭屈那七千人已有三成跳水逃生。三成被追截到。剩下三成則死傷於阮氏旗下。
阮信對小七里灣的進擊。本來另有一套安排。但現在前鋒既然跑得比他的命令還快。又取得了不俗的戰果。阮信就下令前鋒繼續前進。他自己率領中軍四萬人。準備尾隨來收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