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這些孩子們的成長,是財迷最高興的事之一!終於又與一家人在一起了,在上海準備好好過個新年和春節。葉展雄、葉廣勝作為財迷的警衛隊員,也去了東北,現在也回到了家。整個大院裡的人都處於喜慶氣氛中。
聽到名下產業的利潤高起來,也是財迷高興的事。科輝集團在經濟建設方面,以科輝的藥品和電子產品利潤最高,而其它產業也比上一年有進步。
各地的農場不光不用貼錢進去,在交給當地政府(部隊)一定稅糧後,還可以有餘糧可供應抗五軍。不過繳給當地的稅是比較合理的數額,這些當地駐軍或者政府,對抗五軍、共濟會表面上都是要客氣一點的。少數官員在背後有眼紅的、罵人的,因為他們從這些農場是拿不到好處費的,但共濟會已經形成了相當大的勢力,他們可不敢怎麼來搜刮。不過也有些官員對這些農場覺得照顧一點都是應該的,畢竟共濟會、抗五軍的抗日戰果放在那兒,建設生產方面也有一套,人家可不是光喊口號的。
原來西北的一些農場都是在二十九軍的駐地,但後來二十九軍又有些調防,例如在綏遠的一些駐地就移交給了晉綏軍。而這些晉綏軍的頭是傅作義將軍,知道這是才彌先生共濟會的農場,更是特別照顧,比以前二十九軍的過之而無不及。
共濟會農場用的種子本身就特別好,再加上農業專家去到農場,指導利用農閒的時候興修水利設施,使各農場的生產條件更好。在當時的農業生產條件和技術水平下,集體勞動的效率是有優勢的,對推廣新的農業技術也有相當大的作用。
因為西北地區共濟會農場裡的農民生活比邊上農村的農民要好,所以不斷有農民要求加入到農場,通過開荒地,或者讓有地的人把地按價折成股份入股,共濟會的農場不斷增多、增大。
以前農民有不少精力要放在防止土匪和過路的軍隊上,現在加入共濟會農場後,這些財力物力就省下了。駐軍都對共濟會客客氣氣,哪個土匪不長眼,敢動共濟會的農場?光每個村莊的民兵就讓土匪望而生畏,那個裝備和訓練水平,一般土匪是比不上的;而且各個村莊(農場)還相互有聯繫,一呼百應,就是軍隊都不一定夠他們打的。
其實只要有活路,很多土匪也放下槍,到農場來當農民,誰願意提著腦袋生活?個別慣匪不長眼,在共濟會農場頭上動土,有的當場就被民兵擊斃;也有逃竄幾天後,落在民兵和百姓共同組成的大網中。
馮庸大學的師生們加入到了科輝學校,使學校的力量更強大。上海也成了在北平之後,東北流亡人士最多的一個地方。杜重遠先生等也介紹了一些東北商界的人才來到科輝找工作。
這一年中發展得最快的還是共濟會本身了。雖然在農村,共濟會還是給一些農民有幫會的印象,這一點兒沒影響他們加入共濟會(也許還有促進作用)。但在知識分子中間,共濟會已經完全不是幫會這麼個概念了,一般都把它當作一個抗日救國組織了;最不濟的,也把他當成經濟發展和救災扶貧的組織。所以,在城鎮,有不少知識分子和工商界人士也加入了共濟會。會長才彌先生也不知道現在到底有多少會員,據說至少有一百幾十萬人。
農村供銷合作社的發展也很快,而且投資比原來想的要小得多,因為基本上是一些原來的農村的小商小販們「加盟」進供銷社來,而不用去加投資。
據說共濟會的人到全國好多地方,只要到商店,用幾個O之類的手勢,就能聯繫上當地的共濟會。然後,核實一下身份,很多事情就有人幫忙,一切都O了。
平安聯運是全國擁有職工人數最多的企業,雖然它本身的利潤並不高,但對經濟的影響很大。像農村供銷社就需要平安聯運把貨物運上運下。
黃宏林現在根本不干為平安聯運開闢運輸線路的事了,現在是各地方的人主動來找平安聯運,讓他們把運輸線通到他們那兒去!當然,要求入伙、入股的人也很多。黃宏林就以發展共濟會為主業了!哪兒還沒有共濟會組織,他就去哪兒。
值得一提的是大華聯合銀行的發展。本來是為了反擊東洋人搞亂上海金融的陰謀、挽救一些華資小銀行,才成立這麼一個銀行。說財迷當時有私心,也不過是為了把從東洋人手裡奪回的幾千萬塊錢能更好地用起來。
既然有了這個銀行,財迷就指示在全國各大城市都辦個分行,利用共濟會「商業電報」通訊的利便,和國貨公司、平安聯運的網絡,進行商業貨款轉賬業務。這樣,各地經商的人就不必帶著現金到處跑,而像另一時空一樣,通過銀行結算。開始時,以自己的國貨公司和農村供銷社用這樣的方式,後來,很多別的商人也利用大華聯合銀行來轉賬。大華聯合銀行本來就是股份制的,在各地開分行,有的就是利用當地的小銀行入股,其實就算是開個新的營業處,投資也不大,所以發展很快。形成了布點比較多的優勢。當時有中央政府背景的「四大銀行」,在全國也有比較多的點,但一下子就被大華聯合銀行給超越了。原因竟然就是他們的「政府背景」。
一些地方軍閥,對「中央政府」有相當大的戒心,在自己勢力範圍內盡力抵制中央政府的影響,這樣,對有中央背景的銀行也進行抵制或限制。而且很多商人、百姓對「中央政府」也沒有什麼信心,一會兒蔣中才,一會兒粵派的,政策也有變化。所以,「四大銀行」的發展在一些地區反而受到壓制,「中央政府背景」竟然成了他們發展的阻力。
而大華聯合銀行就不一樣了,是原來上海的一些小銀行組成的,發展到本地時,又由原來本地的小銀行入股變成的。地方分行用的是本地銀行舊人,操作上完全是按商業規則來。商業銀行嘛,最主要是要穩定、有信譽。
而各地的軍閥,對這種當地人參股、用當地人負責的商業銀行,戒心就小得多,而這樣的銀行對發展地方經濟是有利的,那就給他們方便吧。
至於這個銀行的共濟會背景,各地軍閥的戒心相對要小得多。洪幫這樣的幫會組織,在當時全國各地都是有的;軍閥對與幫會打交道,是有經驗的。關鍵的是,共濟會不聽中央政府的話,與中央政府有一點矛盾,這樣最好,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成為合作的朋友。
反過來,作為這樣一個全國性的銀行,沒有像共濟會這樣的一個背景,反而讓人覺得不正常了。這年頭,那怕你再有錢,沒有一點背景的,能開這麼大的銀行?
每個人對事物的理解,往往以自己的想法去看別人。對共濟會會長才彌先生「衝冠一怒為紅顏」,出兵怒打東洋兵,這些地方軍閥口頭上都是讚揚說「才彌先生重情重義,夠意思!」心裡多半想的是這個傢伙有點傻傻的,不就一個女人嘛!肯定有點書獃子味!這種傢伙最好對付了!
這種看法一點沒錯,與他們比財迷確實是個書獃子。至於抗五軍出兵打鬼子並不是為了女人,而是為了國家民族,這是那些軍閥們不太能理解的。
你喊口號騙騙老百姓去吧!雖然是書獃子,大小也搞了這麼大的一個幫會,生意也做得這麼大了,總不能傻到這個地步吧?
銀行布的點越多,就越有人來存款貸款、轉賬,就有更多的小銀行、錢莊來入股加盟;這樣營業點又變得更多,又促進銀行的發展。大華聯合銀行就這樣,滾雪球一樣迅速發展。
銀行的發展利便了商業,使資金來往安全利便,降低了商業運行成本;而商業的發展不光促進其它行業,還帶動了銀行的發展。這下子,商業、銀行和運輸業的全國龍頭企業,都在共濟會的控制之下了。
…………………………
這時各個銀行自己就可以印發鈔票的,大華聯合銀行也印發了鈔票。以前各銀行有的自己印,但印刷質量差一點,容易被偽造;有的委託國外印刷,成本就高一點。財迷回到上海後,指示一定要辦一個自己的印鈔廠,從紙張的生產到印刷,都要自己來。財迷不是防偽印刷的行家,但什麼在紙張上加一點彩色纖維、螢光顏料、夾金屬線等點子是知道的,這些手段在當時就算是很先進的了,再加上人力物力的投入,印鈔廠不久就建立起來了。他們造的印鈔紙和印刷的鈔票質量,不比進口的質量差,所以一些國內銀行也委託他們來印鈔票了。
財迷還給這些印刷技術人員加了一個任務他從東北帶回來一點偽滿州國銀行發行的鈔票,希望這些人能夠把上面的編號改印一下,以便把這些鈔票用出去。這才是財迷自己搞印鈔廠的主要目的。
可專業技術人員經過試驗,給才彌先生的回答是改印編號不是不以,但花的力氣、成本,比新印一張偽鈔還要高。既然這樣,財迷就讓他們試著印一點「偽鈔」看,反正「偽滿銀行」印的鈔票本來也就是「偽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