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人力潛艇定員六個人。最少二個人就可操作這個潛艇,一個人在潛望鏡和聲納儀前,觀察並控制潛艇的升降舵和方向舵,另一個人就踩蹬螺旋槳。而最多時,可以五個人同時踩螺旋槳,不過這時的速度也不過每小時七、八公里。平時三人一班,輪流值班;戰鬥情況時,當然是大家一起上。
桅桿不僅是潛望鏡,還是換氣管。如果在潛望鏡深度,可以通過潛望鏡桿來換氣呼吸。在潛望鏡深度以下,不用氧氣瓶的話,只能潛水幾十分鐘。所以這潛艇的下潛時間是很短的。
光靠陶瓷潛艇自己的人力動力,它的活動半徑是很小的。不過在長江裡伏擊,是沒有問題的。
為了能夠擴大潛艇的活動範圍,財迷定做了二條船作為陶瓷潛艇的輔助工作船。這二條船看上去像是現在常見的帆船漁船,最多是尺寸大了一點,但實際上裡面裝了二台科輝造船廠生產的蒸汽機。可以讓這船拖著陶瓷潛艇,到達要埋伏的地點附近,幾天以後再去接它。
因為自身活動範圍小,財迷覺得這陶瓷潛艇只能叫做伏擊潛艇。它的優點是製造容易,價格低。
陶瓷潛艇和輔助船都在科輝船廠製造,潛艇在六月下旬下水,配套的機帆船八月初下水。二龍從潛艇的設計到製造,全程參加了,而且很感興趣。六月中旬,從部隊中選了三十個人,從小港村找了四個年青的漁民,加上二龍和另外二個年青技術員,組成了「海軍」,由二龍負責,開始訓練。對外叫「特別大隊第四中隊」,之前的特別大隊中已經有了特種兵中隊、反坦克兵中隊和城市偵察中隊三個中隊了。
人力潛艇開始訓練了,但魚雷還在試制中,還沒能定型生產,這是個大問題。
只有製作了機器動力的潛艇,才能真正保衛近海,但鋼鐵製作潛艇就不這麼容易了。財迷決定去一下上海最大的機械工廠,也是最大的造船廠,江南製造局去看一下。
通過共濟會會員的介紹,財迷以要加工化工機械筒體為由,去到江南製造局參觀。
在到船塢參觀造船現場時,財迷見到了作為二十一文學的人不可能想像的勞動場面。
這時的造船基本上靠鉚釘鉚接,而且是熱鉚工藝。也就是說把鉚釘加熱到發紅後再鉚接,這樣錘擊鉚釘頭容易不說,還能利用鉚釘冷卻時的收縮,讓鋼板鉚得更緊。
在造船現場,船塢旁邊放了爐子,鉚釘就在這爐子上加熱。等鉚釘加熱到通紅時,一個師傅夾起一個加熱好的鉚釘,向十多米高的船台上扔去。這船台上有一個工人拿了一個裝有木頭手把的鐵皮鬥,在空中一抄,就把這流星趕月似的熱鉚釘接在鐵皮斗中!然後另外的師傅夾了這鉚釘,放入鉚孔中,錘打起來,火星四濺。
二十多米的距離,十多米的高度!如果這扔鉚釘的人扔得不准,或是接的人接得不好,這鉚釘扔到了什麼人的身上,馬上就是工傷事故!就算是掉下來掉到下面的木頭上,也會引起火災。可是,下面連續的扔,上面連續的接,無一失手的。這工人師傅們的技術出神入化,可以表演雜技了。
財迷若不是來到這個時空,是怎麼也想像不到有這樣的造船工藝的!財迷想起有個形容勞動場面的詞,叫熱火朝天,就是從這兒來的吧?
江南製造局的設備能力,在當時算是相當可觀的。可以卷鋼筒,直徑最大可達三米五。但現在廠裡沒這麼大的鋼板,要科輝自己去訂了貨,他們可以代為加工。但就算能卷鋼筒,離能生產潛艇還遠得很!內燃機、大的電動機、船塢……
財迷在江邊的一排房子前,看到有一個水兵在站崗,就問陪同的江南製造局職工,這是為什麼?
原來有一艘海軍的魚雷艇,正在江南製造局裡維修,艇上的一些武器,卸下暫放在這倉庫裡。所以要大兵站崗看守。
魚雷艇上的武器?不就是魚雷嗎?現在已經六月份了,財迷的魚雷還沒有定型生產,要不,先向海軍借二個?反正都是為了保衛祖國。
財迷從科輝造船廠調了一條新造好的火輪和一條拖船,從保安隊調來十個訓練成績最好的士兵。半夜三更,他帶著傅家兄弟和葉展雄,以及這十個士兵,坐船來到江南製造局的船塢旁邊。天很黑,造船工人晚上是不上班的,船塢空無一人。
財迷讓傅保田帶了十個士兵上去偷魚雷,自己與葉展雄等人留在船上等。傅保田等人裝備了帶消音器的駁殼槍,但財迷讓他們不到萬不得已,不要開槍傷人。過了約有半個小時,傅保田他們就推著小車回來了。他們沒有傷人,因為這站崗的士兵坐在木箱上,睡得正香。他們只是把他捆綁了。
倉庫裡有八枚魚雷,另外有一些炮彈。財迷讓他們只要魚雷,炮彈什麼的都沒拿。
魚雷偷到後,財迷拆開了一枚,這才發現自己的技術設計走入了一個歧途。他想了很久沒法解決的蓄電池跑電的問題,人家簡簡單單地就解決了!原來,這魚雷裡的蓄電池,在沒發動前,電解液硫酸是另外裝在一個玻璃瓶中,沒放入到蓄電池鉛板中間去!這樣,蓄電池當然不會跑電了。當壓縮空氣把魚雷推出發射管時,一個擋塊把魚雷上的機關扳下。這個機關並不是財迷設想的電路開關,而是把裡面的一個玻璃封管壓碎,讓硫酸都流入蓄電池中。這樣,電機就轉動,帶動螺旋槳。這個辦法,又簡單又可靠。
二十一文學的工程師又怎樣?有些時候就是不如現有的技術簡單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