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章來到凌雲志的身邊,低頭看了一眼公子職,頓時明白發生了什麼。小聲道「主人,屬下清點了一下,我們現在只剩下十一名護衛了。」
易蒲累得躺在地上休息了一會兒才反過乏來,爬到公子職的身邊,對凌雲志瞪眼訓斥道「怎麼還不救治公子!?凌雲志,如果公子出現任何不測,你要負全責的。」
竇章望著公子職的死屍,心中一動,聞言不待凌雲志說話,一劍斬掉易蒲的頭顱。
眾人大驚,不知他為何要殺掉易蒲,雖然他對主人不敬,可也罪不致死,難道…?眾人紛紛拔劍指著竇章,防止他傷害主人,仇戈更是神妙無比地將長劍架在了竇章的脖子上。
凌雲志先是一愕,深邃黑亮的眼眸閃過銳利的鋒芒盯視著竇章,兩人對視了一會兒,凌雲志一揮手,示意眾人不必緊張。
竇章適時丟掉長劍,淡淡地說道「主人,這人不得不死。」
凌雲志從竇章的眼神中讀出了他想幹什麼,臉上一片平靜,讓人看不出他的真實想法,淡然說道「這裡仍然非常危險,我們得加緊時間離開這裡。」
竇章掉頭偷偷一樂,然後說道「主人,還是將這兩人埋了為好。」說罷,不等凌雲志吩咐,指揮護衛將公子職和易蒲的屍體埋入土中。
凌雲志默默地看著眾護衛掩埋屍體,沒有言語。
眾人趁著夜色馬上開始了趕路,凌雲志忽然以只有竇章一人能聽見的聲音說道「只此一次,下不為例。」聲音冷峻,透出一股濃濃的殺氣。
竇章身子一顫,心中寒氣直冒,他當然明白主人話裡的意思,當著主人的面自作主張,這是任何主子都不能容忍的。主人既然發出警告,說明已經原諒了自己這次。
一行人很快消失在夜色之中。
薊城攻防戰如火如荼地進行了五天,雙方每天都有慘重的損失,土築的城牆上染滿鮮血變成了紫紅色,空氣中更是充滿了難聞的血腥氣。
七月十六,子之坐在大殿的高台上,望著高台下惶恐不安的文臣武將,心中極其煩躁,,現在的形勢極端危急,如果援兵再不到的話,以城中殘餘的不足兩萬兵丁想要頂住姬平、姬和聯軍的再次進攻根本是不可能的。面對如此危局,滿朝文武束手無策,讓子之的心火蹭蹭上升,恨不得殺掉幾人來洩心憤才好,當然他不會傻的於此時做出如此不智之舉,喘息了幾下,勉強平抑住怒火,說道「有誰能告訴孤,援軍都行進到什麼地方啦?什麼時候能到達薊城?」
大殿中一片沉寂,眾文武大臣戰戰兢兢,無人搭言。
「報…報,圍城叛軍終於撤退了!」一個尖細而驚喜的聲音從大殿之外傳來,不久,一個太監從殿外連滾帶爬地衝了進來。
殿中眾人聞言如在夢中,半天子之才首先反應過來,也顧不得責罰這名太監的無禮了,急忙問道「什麼?你再給孤說一遍。」
那名太監喘息了一下,這才想起不經通報闖入朝會那可是殺頭的死罪啊,臉色蒼白急忙跪下,戰戰兢兢地說道「請大王恕罪,奴才罪該萬死,奴才罪該萬死。」連連磕頭。
子之這個氣啊,忙說道「孤恕你無罪,快說,把你剛才說得再重複一遍。」
太監這才鬆了一口氣,也顧不得抹頭上的冷汗,急忙說道「啟奏大王,守城將軍派使通報,圍城叛軍已經快速撤退。」
眾文武大臣這次反應過來了,大殿中的氣氛一下活躍起來,人人臉上都透露出驚喜之色,交頭接耳地紛紛議論。
子之聞言,臉色陰晴不定,似喜若憂,看了一眼文武大臣,問道「叛軍為何忽然撤退?難道是我們的援軍已到,還是對方耍的什麼陰謀?」
眾文武大臣面面相覷,不敢妄測,文臣隊列中出來一位老臣,道「大王於其在此妄測,不如上城一觀,查敵之實,方可萬全。」
子之聞言有理,遂率領眾文武大臣走出宮殿,來到城牆之上,在眾軍兵的保護下探頭向城外眺望,負責指揮防守的禁衛軍將領緊跟在子之的身邊。
遠處營帳依舊林立,就是不見兵丁走動。
子之問道「何時發現叛軍撤離?」
禁衛軍將領恭敬地回道「啟奏大王,末將今晨見叛軍沒有如常攻城,為防敵陰謀,加緊了守城部署,結果一上午也未見叛軍動靜。末將心疑,遂派出探馬打探,已證實叛軍大營虛設,空無一人。」
子之君臣在城頭探視良久,子之忽然大笑,道「上天助孤,於危急時刻解圍城之困,哈哈。來人,再派出探馬,探查方圓百里,一定要找到叛軍的去向。守城各軍不得懈怠,防敵陰謀。馬上派人聯絡各路援軍,令其火速集結薊城,否則軍法處置。」
太子平、公子和兩路攻城大軍昨天結束攻城以後,分析攻防雙方的實力變化,約定今晨一戰而下薊城。計議未決之時,忽然接到探馬回報,子之的三路增援大軍從不同的方向而來,距離這裡只有一天的路程了。眾人一陣驚慌,攻城會議變成了撤退會議,會議一結束,留下營帳迷惑城中守軍,兩路大軍毫無聲息地連夜撤出了營地,急忙遠遁,各自朝著勢力地盤快速逃逸。
翌日,隨著三路增援大軍的到來,子之也明白了太子平與公子和在薊城唾手可得的情況下為什麼會忽然遠遁,心中大為後悔,如此天賜殲滅太子平與公子和的良機就這麼白白地被浪費了。
讓太子平與公子和從容遠遁返回勢力範圍,意味著內戰進入了持久戰之中。
子之收拾心情,重賞有功之臣,安撫百姓,修繕城牆,整編軍隊,進行善後工作。
太子平率軍回到武陽,公子和率軍回到方城,各自整軍備戰,修繕城池,儲備糧草,防範子之的反撲進攻。
薊城攻防戰就此結束,從而拉開了燕國內戰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