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信在空間裡美景繁花看得多了,都有些審美疲勞,可真在外面看到滿山遍野的果樹開花,他心底還是不由得被震撼了一把,這才是最濃郁的春天氣息。
最讓他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水泥地壩邊那棵承載著他很多回憶的端午李,被他澆過幾次空間水之後,竟然枯木逢春般開出不少白色的李花來。
方爸方媽見了也不由得嘖嘖稱奇,要知道這李樹去年也就開過幾朵花,但都沒結成果實,方爸都有將其砍掉當柴燒的念頭。
方信並沒解釋什麼,他給這棵李樹澆水,純屬緬懷童年的美好時光,死馬當活馬醫罷了。沒曾想空間水的效果竟然如此神奇,能再品嘗到這李子的味道,對他來說,也是一種莫大的欣慰。家裡的李樹足有十幾棵,但只有這棵李樹,才是方信記憶中的珍寶。
九九艷陽天,除了李花外,桃花開得更艷。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方信家之前有五棵油桃樹,據方媽說,家裡的果樹往年開花結果都不多。但今年的情況就大不一樣,幾棵桃樹都開著滿樹的桃花,絢麗繽紛的桃花,落在貪吃的方信眼裡,就變成了一個個紅潤鮮脆的桃子。
三棵櫻桃樹,也都相繼開出滿樹漂亮的花朵來,今年的櫻桃肯定不會少。櫻桃是家裡果樹成熟最早的,也是最受小孩子們歡迎的水果,小孩子心思簡單,自家沒有家裡又捨不得買的話,那就自己動手。
方信小時候調皮搗蛋沒少干過壞事,他曾跟小伙伴們一起去偷人家的櫻桃,掰過人家的玉米,掏過白地瓜,扯過人家的花生,還做掩耳盜鈴地把苗籐給埋回地去。這樣的把戲人家到地裡一看,自然看得出來,遇到脾氣好點的一笑了之,脾氣不好的則在地裡破口大罵。
其實方信還算蠻乖的孩子,有些孩子的惡作劇更讓人無語,他們把人家的南瓜挖開一小塊來,在南瓜裡面放上死老鼠之類的,甚至有人在裡面大便。然後將小塊的南瓜塞回去,由於南瓜分泌的油比較多,可以自動黏合好並慢慢長回去,基本不影響南瓜的成長。采摘回去後,不仔細看還不看不出端倪來。但把南瓜剖開來的話,就惡心到不少人,這些惡作劇的孩子少不得被人罵。
一般情況下,小孩子偷拿人家東西都是要被家裡人責罰的。
但也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正月十四這天晚上,不管大人小孩都可以光明正大地做賊,去偷別人種在地裡的青菜,也就是家鄉這邊習俗中的“偷青”。被偷的人家基本都不會計較,如果被罵的話更好,據說越是被罵得狠,被罵走的衰運就越多,來年的財運什麼的就越旺。
絕大部分人也就隨便偷幾棵青菜拔幾棵蒜苗之類的,討個好兆頭就是。當然,也有心黑的或者和對方有恩怨的,把人家一塊菜地都給糟蹋掉或者全部偷光,這一來引發的後果也很兩極分化,要不就死死忍著不罵,要不然可以罵他十天半個月不帶消停。
方信還記得他在鎮上念高三那年,下了晚自習之後一伙同學就去偷青。一伙人才剛到菜地,站在教師宿捨樓上的老師們,借著月光看見菜地的隱約的人影後,便紛紛開罵。那菜地原本是荒地,被學校發動學生利用上課以及課余時間,肩挑手提地平整出來後,被老師們用來種菜。方信他們膽子也大,聽到罵聲之後,嘻嘻哈哈說是應了偷青的習俗,繼續頂風作案,一人一把,從菜地裡偷了白菜蘿卜蒜蔥香菜等,從容逃離現場,去同學租的房子裡洗淨後燙了火鍋吃。
今年元宵沒在家鄉過,方信錯失偷青,還頗覺有些遺憾。
新種下的果樹基本都要等到明年才能開花結果,但原有的果樹開了這麼多花,已經給了方家上下莫大的驚喜。方爸方媽也念叨著,這下可夠家裡吃的了。
家裡的果樹開這麼多花,方爸方媽並沒有怎麼懷疑,以往他們兩人在家的時候,家裡的農活都忙不過來,哪裡有時間仔細打理這些果樹。再者,他們兩人不可能天天守著果樹,很大一部分水果都被貪嘴的小孩子摘去吃了。兩人也就更沒心情打理這果樹,沒把它們砍掉已經算很不錯的。
方信這個閒人回來後,為了滿足他那張好吃的嘴巴,精心照顧,勤施肥,細剪枝,這些方爸方媽都看在眼裡,只認為是他們過去太疏於管理,現在精心打理之後,開出滿樹的花朵也不足為怪。
至於其他人怎麼想,方信並不想去理會,說是技術也好運氣也罷,和他的關系都不大。
對方爸方媽來說,不管是桃李還是櫻桃,這才剛開花,都得等上幾個月時間才能吃上,還是做好眼下的農活,給玉米育種比什麼都要緊。
但對擁有神奇空間的方信來說,則不存在這問題,想吃什麼馬上種下,過不了一段時間就可以一飽口福。
空間裡的一眾果樹在開花之後,又是另一番景象,累累碩果已經懸掛在樹枝上,尤其是那紅彤彤的櫻桃,鮮脆得像要滴出水來一樣,分外誘人。方信抽空將其全部采摘下來,采摘的過程中,他吃得自然不少。可他再嘴饞,也只能偷偷在空間裡吃,這時候要真把櫻桃拿出來,問題就大條了。可也不是沒辦法拿出來,等外面的櫻桃成熟時再拿出來孝敬父母就成。至於外面那些櫻桃,能賣掉就賣掉,賣不出好價格的話就自己消化得了。
方信現在的生活很有規律,半天時間在外面地裡勞動,半天時間呆在家裡工作,其實是趁著父母不在家,跑進空間裡瞎忙活,偶爾到外面地裡轉轉,就說是電腦前坐久了需要解放眼睛呼吸新鮮空氣。晚上就在電腦前裝模作樣工作,大都是聊天看小說或者查閱種植相關的技術資料。方信對自己的最低要求是,最起碼要能說出一套套的理論來,好忽悠住別人。
半天在外面勞動的時間,方信就背著大背簍,裡面裝著薄膜,玉米種子和小板凳,去幫著父母去給玉米育苗,也就是農村裡所說的搓苞谷坨兒。
一般在過年前後,這邊的農民們就會把材料准備好。選在比較平整的地裡,挖些地裡上好的粘土出來,然後挑些糞水和草木灰過去將其混在一起,用鋤頭或者腳踩成泥團,過程就類似將面粉揉成面團。弄好之後堆在一起,用薄膜蓋起來備用,方信覺得這過程也像是在發酵。
搓苞谷坨兒的時候,則在泥堆的旁邊,將地鏟平,然後就用到了之前就發酵好的泥堆。
先將其捏成雞蛋大小的泥巴坨,然後用手指在上面捏出一個孔洞來,一個個泥團捏好之後,並排放好。
方信坐在小凳子上,開始還捏泥團玩泥巴玩得不亦樂乎,可沒一會之後就覺得有些倦怠。他洗干淨手後,便換一種工作,也換一種心情。
他現在做的是將兩三粒玉米種子放進每一個泥團的孔裡,現在他放的雜交玉米種子。他要種的那些糯玉米種子則單獨在一片地方育種,采用這種方法育種,好處是成活率高,缺點就是工作量大,所以,往往都是在要種的地邊育種,以減少勞動量。往年家裡田埂上種也都是玉米,方信回來後,方媽便打算在田埂上少種一些玉米,多種些花生。
放玉米粒的工作顯然比搓苞谷坨快得多,方信放好種子,又去幫著搓苞谷坨,如此反復,直至將泥堆的泥巴全部用完為止。
種子全部放好後,又去土邊的坎上鏟一些細小顆粒的石骨子過來,將其撒在玉米種子上面,這俗稱的石骨子是丘陵地區一種常見結板的土壤,營養成分十分貧瘠,極易風化。
然後幾個人配合著在兩側插上竹片,鋪上薄膜,將薄膜用泥塊壓上,好讓玉米種子盡早發芽。
看著這些小一號的溫室,方信忽然湧過一個念頭,是不是搞些溫室來種植。可下一刻,他就打消了這個念頭,現在的事情已經夠他忙的,再搞溫室的話不更得累死。而且溫室大都在秋冬搞,現在馬上就到夏季,氣溫只嫌高,腦子抽風了才在這時候搞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