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伐 第二卷 河東亂 余聲#183;後記
    余聲#183;後記

    隆興五年(西曆1168年)十二月二十日,洪過破中都,偽王完顏雍自殘於宮城。

    隆興六年二月,宋朝廷告祭太廟,改中都為燕山府,以破燕山府功,晉洪過為燕山郡王。次年改元「慶元」。

    同年四月,宋燕山郡王洪過退高麗,整備軍事。

    慶元元年(西曆1170年)二月,宋燕山郡王洪過上表朝廷,以夏國無禮,佔據雲州大同府未歸朝廷,請伐夏人。

    同年六月,宋朝廷還都東京汴梁府,改臨安為南京。

    同年洪過統兵五萬下雲州,宋朝廷升雲州為大同府。洪過伐夏。

    慶元五年,宋燕山郡王洪過統兵,以宋秦王任得敬為臂助,下沙洲,使宋之邊防重歸古玉門關,俘夏國主李仁孝等宗室三千餘,解往東京汴梁獻俘。夏國亡。宋朝廷祭告天地並太廟,升洪過為燕國王。

    昔日,臨安宮中問對,陛下趙慎與燕國王洪過約:洪過麾下之兵皆驍勇好戰之人,以縱掠別國為業,非安泰百姓也,今滅大定,則天下太平,此等人不甘寂寞,必謀大亂,為防昔日陳橋之事現於今朝,過請旨西征,漫漫西域,為過之征程,過願永為大宋開疆,今洪過所求無他,「征西將軍」之號也,並空白告身數千,以賞三軍。

    慶元六年,燕王過以大遼節度使蕭克剌所請,出兵向西,先服哈密力,而後並草原諸部會盟於別失八里,得兵馬二十萬,攻西遼。

    慶元十年八月,燕王過陷虎斯斡魯朵,擒遼皇姑耶律普素完,並西遼皇帝及太后皇族千人,西遼亡。

    慶元十一年(西曆1180年)元月,燕王過於虎斯斡魯朵建王庭,改城名「西漢城」,立高台,封侯建國數十,林鍾者,完顏元亨者,劉明鏡者,韓思古者,李光宗者,阿魯帶者,唐括辯者,盧龍者,姚江者,胡雍者,劉錚者,盧不虛者,姚騰蛟者,紇石烈志寧者,蕭克剌者,僕散烏者等人,皆為列侯,獲疆土人口牲畜若干。燕王於高台盟誓,願與諸公共富貴,向西而闢土萬里,不至大海不歸。

    同年,燕王遣子直汴京,習漢學,下令曰:燕國之大,無漢學則與蠻夷何異,此後我燕國諸臣之子,必入汴京太學,此為定制。

    燕王二年,燕國並有西遼全境,與花剌子模接。

    燕王五年,燕王過以花剌子模不臣,統兵二十萬遠征。

    燕王十二年,燕國滅花剌子模,闢土數千里,臨大海,諸將請還,燕王不許,指大海曰:此一大湖,奈何為海?諸將不信,遣人親往探,三年而歸,果一大湖也,諸將感佩不已。

    燕王十三年,燕王過封小臣三千,各為大國之臣,定分封之制,燕王曰:世界之大何止萬里,此後,我燕國若無土可封,必以庶子開疆,徒守祖宗基業不足為我洪氏子孫。

    燕王二十年,以世子泰為元帥,統兵伐大食,一雪怛羅斯之恥。

    燕王二十三年,克巴格達,大食王所號哈里發者束手,送汴京,亡大食。

    燕王三十二年(西曆1211年),燕王洪過駕崩於西漢城,年八十有一,上謚號「太祖文王」。世子洪泰繼立。

    此後百年,燕國謹守臣節,年年遣使不怠,國內百業興旺文風尤盛,而四世燕王遵文王教誨不敢稍忽,麾下諸侯戮力向西不棄,百年之間拓地數千里,滅國百餘,俘其君長而獻於汴京。

    燕王戰十二年(西曆1321年),燕王親統大軍克開羅,望大海而使人探,兩年而歸,言向西海行年餘而繼有大海,此必為大海,燕王戰大喜,言:果於地圖無誤,可歸。

    燕王戰十四年,燕王歸西漢城,隨即整備兵馬軍器。

    燕王戰十五年,燕軍雄兵百萬入玉門關,望者皆降。

    燕王戰十六年冬十月,燕王圍汴京城。未幾,宋帝退位,詔天下,禪位燕王。帝洪戰續用「宋」號,史家呼之「後宋」。

    後宋傳位七帝,西域亂起,諸侯稱王稱帝者眾,洪氏不能定,坐視西域分崩,此後宋之立百年後。

    然後宋以宋制傳國,士大夫與皇帝共治天下,遂獨存,謹守玉門以自固。

    其後二十年,帝權日衰,而相權起,遂皇帝垂拱,而內閣諸相國治天下,雖絲綢之路不暢,然海路通行數萬里,向東探夷州萬里疆土,後宋又興。

    其等非史家禿筆所能備述,概略雲於此,以紀後宋成祖文皇帝也。

    第七部.宋伐,以大宋的名義(完)

    小說《宋伐》(完)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