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小虎隊的動感節奏,劉文正的童年歌謠,伴隨著我們從少年步入青年,從花開到花落,從春去到秋來。
正如人們常說的那樣,一首好歌,能夠影響一個人一輩子。回想父輩們高唱「歌唱祖國」,激勵了人們為社會主義事業前赴後繼,反觀今日,周傑倫的歌曲「蝸牛」作為愛國主義歌曲列入學校的校歌。一石激起千層浪,可謂「冒天下之大不韙」,頓時各大媒體報紙雜誌網絡都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而討論的議題就是流行歌曲是否適合成為校歌,由此我想,只要是積極向上的,內容健康的歌曲,為何不能推廣傳唱呢。但也有人說,流行歌曲豈能登大雅之堂,更不用說作為校歌了,讓大家齊聲學唱。但如今我們這些年輕人,不都是整日與周傑倫為伴,孫燕姿為伍,既然都喜歡他的作品,為什麼不能認同呢?
我對流行歌曲並不反感,但有一點值得肯定,這樣的舉措與往常相比進了一大步!我們的社會還是一個比較傳統和保守的社會。儘管人們的價值觀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但在一些傳統觀念和現代思想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家長還是會告訴我們要選擇前者,這其實跟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歷史和思想有關。在今天社會面臨大轉型,文化面臨大發展,傳統的思維模式正在逐步與國際接軌,為什麼我們不改變一下思維方式呢?
眾所周知,金庸是非常出名的武俠小說家。我也是讀他的作品長大的。可以說,他的作品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太好的地方。但總體來說,還是精華多於糟粕。他裡面有許多人生感悟和做人道理。有一段內容大家都印象很深,在「神雕俠侶」中,當楊過得知郭靖夫婦是他父親的仇人後,就產生了報復心理。正在他準備對郭靖下手的當天,他陪郭靖視察襄陽城。當時,郭靖對他說了這一番話:「人們都稱我為大俠,殊不知能稱俠義二字,有兩層含義,其一,憂國憂民,救民於水火之中,此為俠之大者。其二,救苦救難,助人於危難之中,此為俠之小者。」當時的襄陽,四面臨敵,郭靖夫婦救民於水火之中,可稱為俠之大者!於是,楊過頓時羞愧不已,不忍下手。這段情節,深深地感染了我。並且直到現在,還在影響著我為人處事的方式。
因此,不能將流行文化一棍子打死,要審視與辨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