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創大漢 正文 第一百零三章 商業轉型
    就在浪思凱旋回北海幾天,所有人還在沉醉於勝利的喜悅,或親人戰死的悲傷時,邱家商會向長浪軍提出了一項轟動一時的買賣。

    「邱家商會交出梅香城三分之一經營權,和北海鹽業的專營權,換取在江東和揚州,官府和何定南所有的戰利品,包括土地和貨物。」

    這項買賣,很明顯是對邱家商會很有利。長浪軍在江東和揚州的戰利品中,有銀子和黃金四千萬兩,大小土地萬多處,市價大約是八千萬兩左右。先前貿易戰,何定南和官府積壓了大量貨物,以北海價錢計算,大概也是八千萬兩。

    邱家擁有梅香城三分之二經營權,而三分之一代表,一年大概可得三千萬兩,邱家商會一年從販賣海鹽中,有一千多萬兩盈利。

    正常來說,這項交易必定沒有結果,但是在北海的所有人,竟然全部都表示贊成,並大力在民論會和商聯會呼籲,希望長浪軍同意這項買賣。

    對於北海的人來說,那些江東揚州的土地,他們除了知道那兒的地名外,所有東西對他們是毫無意義的,他們完全沒有從中取得任何利益。至於貨物,長浪軍的正常做法,也是交給邱家商會作買賣,兩者之間再分帳罷了。現在只是直接將貨物送給了邱家,對於北海的人來說,根本沒有分別。

    邱家商會交回三分之一梅香城經營權,令長浪軍的收入每年暴增三千萬兩,這樣自然令北海的人直接受惠。交回制鹽業的專營權,更令所有人可以自行販售,不用經過邱家這個中間人,利潤自然更高。至於四千萬兩銀子,一年就賺回來了。這些都是北海的人實質得到的利益,同時可以收回梅香城的控制權,令邱家不再是梅香城的主事人,令不少商人感到滿意。

    為了促成這項買賣,有些人更以大肆宣傳邱家在這場戰爭的功勞。

    「邱家商會在戰前捐贈了六千萬兩給長浪軍,自然應該分得一些好處。若果沒有這六千萬兩增強實力,誰勝誰負還是未知之數……」

    於是在商聯會和民論會同意下,程林和其他主要官員接受了這筆買賣。浪思因為是清梅丈夫的關係,為了避嫌而沒有作出任何意見。程林想到邱家商會,過去為軍隊付出了很多銀子,就算是投桃報李吧,反正那些都是戰利品。另一位負責北海財務的楊文,更是萬二分同意,長浪軍在北海多了錢,自然有錢撥給他去用在老百姓身上了。在和海琳商量後,海琳也同意了這項交易。

    順利交易後,清梅便著手開始新的經營模式,那就是以生產貨物為主要的收入來源。北海目前只出產海鹽,其他東西全是從各地運來的,民生用品,也是各地運來原料後再加工的。珠寶首飾算是北海的特產,只是它的重要性,沒有那些民生用品重要,而且又不能大量生產。

    清梅提出交易,是看中了江東揚州的生產工場。這幾個新佔領的城市中,有極多原來是何定南的的私人產業,或屬於官府的工場。先前江東的律法中,海鹽是由官府製作和販賣。同時,何定南和他的家族,擁有大量的絲綢製作工場,或茶葉種植地等等,這些全部都落入了清梅的手中。

    貿易戰中,因為大量的貨物積壓賣不出去,很多工人失業,令這些工場陷入停產狀態。隨後戰亂頻頻,梁錫又沒有理會這些賺錢的工具,導致大部份地方都荒廢了。原料在官府還有很多,製作絲綢和海鹽的工人,及種植茶葉的農民,全部都被邱家商會重新僱用,務求盡快維持原狀。江東揚州本來就根基深厚,兩地生產力經過幾個月的復產,很多工場都已經從新踏上軌道了。

    另外,江東揚州處於黃金地段的商舖,客棧,飯館等,不少是屬於何定南及他家族的,在何定南死後就沒有人來打理了,戰火洗禮後,很多地方暫時關門大吉。有見及此,清梅從北海運來大批大批的貨物,令所有店舖恢復營業。先前清梅在貿易戰吃下很多物資,現在可以運來這兒銷售了。原本邱家商會,在梅香城的人,全都到來協助經營,令江東揚州兩地,原來混亂的商業秩序,逐漸恢復過來。

    那些邱家商會新釀製的梅花酒,全部搬過來在這些地方製造。北海工人的工資,實在太高了,並不適合作為生產梅花酒的基地,地價也較貴。江東揚州有很多沒有工作的人,要找工人是極容易的事,而且邱家商會在交易後,在兩地擁有很多土地,建立釀酒工場的成本低得多。

    至於和張超的交易,呵呵,清梅不大賺一筆,怎可以稱得上是帝國第一大奸商?確實,清梅從張超那位運來原料後,製作了二十萬桶梅花酒,留下十萬桶梅花酒後,其餘全部按照買賣合約,全部運到鄴城交給張超。張超不相信清梅沒有動手腳,他親自前去驗貨,試酒,卻找不出有任何問題。

    「莫非,林夫人轉了性,變得老實起來?」張超和王平心裡不住的問。只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張超將梅花酒公開銷售,把定價放在每桶六十兩銀子。不出所料,高官及皇親國戚,商人和平民嘗到這種一品好酒後,全部大讚不絕,立刻買貨的人不少。單單頭十天,就售出了五千桶。而且只是在鄴城,華北其他地方的商人,酒館,富有的人,收到梅花酒的消息,已經從各地湧過來,向張超搶購這種極優秀的梅花酒。看情形,大概半年就可以將十萬桶梅花酒賣光了。

    張超也想不到,那位冷血殺手也有慷慨的時候,至少到現在,張超已經是穩賺不賠了,賺錢順利的程度,連張超都有點不相信。不過他一面賺錢,一面越加疑惑,究竟清梅在弄什麼鬼呢?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正常來說,和清梅作買賣,絕對沒有可能這麼順利的,不被敲詐已經很幸運了。於是,他派人到邱家商會,和江東的梅花酒銷售據點,打聽一下消息。果然,在他收到情報後,不禁一陣氣結。

    在江東,從邱家商會得知,邱家酒莊也是只得十萬桶梅花酒,定價也是在每桶六十兩,沒有違反和張超的協議。不過同時,邱家酒莊卻出產了另一種酒,名叫菊花酒。全個酒莊大概有五十萬桶。這種酒比較便宜,每桶定價十五兩銀子,而且每桶菊花酒比梅花酒的容量大得多,一桶梅花酒可裝十五瓶,一桶菊花酒則可裝五十瓶酒,計算下來,絕大部份平民百姓都負擔得起。華北的商人,也向揚州江東邱家酒莊進貨,到華北來銷售。

    有人特地買來菊花酒,給張超嘗嘗。張超王平嘗了後,已經知道被清梅怎樣利用了。這種菊花酒,張超王平喝得出,也是從那兩種主要材料製作出來,只是數量少得多,釀製時間短得多,少了幾樣配料,令菊花酒的質素比起梅花酒差了一大截。不是喝酒的大行家,絕對分不出來。同時菊花酒顧名思義,張超王平感受到菊花的氣息,就像真的是另一種酒而已。

    梅花酒太好喝了,菊花酒雖然和它相差很遠,但也是中上之選。以梅花酒的價錢,只適合商人、富人,或家境較好的人負擔。菊花酒卻十分大眾化,比起較貴的梅花酒,菊花酒的銷路更好。其實兩者並沒有牴觸,梅花酒適合高消費人仕,菊花酒適合平民百姓,各有各的市場。

    張超王平終於明白,製作二十萬桶梅花酒,遠遠用不了二百萬兩材料,清梅就是在這兒動了手腳。清梅用上剩餘的材料,製作另一種菊花酒賣錢。而且按消息稱,不計算張超那價值兩百萬兩材料,整個釀酒成本,大概是三百萬兩銀子。若果邱家酒莊將十萬桶梅花酒和五十萬桶菊花酒全數賣光,計算下來賺了超過一千萬兩,比起張超的四百萬兩利潤,這個算盤實在不錯。

    張超王平佩服清梅之餘,也不禁放下心頭大石。他以為清梅是敲詐他一筆的,原來只是賺錢賺得比他較多而已。張超不再將這件事放在心上,事實上,他確實賺到了他想像中的利潤。和冷血殺手作交易,這個結果,已經比他想像中好的太多了。

    本來何定南將江東揚州發展得不錯,只是在先前貿易戰中,失去了大部份商人的心,連江東商人對他也很失望。其後梁錫更橫征暴儉,令商人損失慘重,加上戰亂,這些商人失去了作生意的機會,令他們很不滿。

    江東的商人,幾年來和北海沒有多少瓜葛,很多時到北海都受到冷淡對待。先前在貿易戰中被邱家商會和各地封殺,損失不少,後來更被長浪軍侵佔了他們的家園,按常理,他們都不應該喜歡這班侵略者的。不過事情恰恰相反,江東的商人,比以前更加活躍,而且時常北海商人經常打交道。

    邱家商會雖然封殺過他們,但他們知道這些都是何定南一手造成的。長浪軍稅率較低,法制清廉,商人們可以申訴他們的意願,提供一個很好的營商環境。最主要的是,他們已經是長浪軍領地的人了,這個是不可改變的事實。商人比較看重利益,先前是對長浪軍有些不滿,只是他們也要吃飯,也要作生意,也要養妻活兒的。

    邱家商會帶起了江東的經濟,讓他們知道,在長浪軍統治下,會比起何定南更好。邱家商會比起以前,更願意和他們結交,合作,令他們開始放開懷抱,忘記了他們是曾經敵對過,去幹他們的老本行了。

    清梅和邱家商會在江東和揚州的活動,無形中重新建立兩地的商業秩序。清梅把繳來的錢,全數用作聘請工人,收購原料,製造工具等等,令本來死氣沉沉的經濟,重新注入活力。邱家運來的貨物,令兩地的的物資開始增多。同時,由於江東和揚州已經是長浪軍領地,和北海的貿易次數頻繁,也帶起了兩地的物資上的流通。

    其實清梅在江東建立生產工場,並不是沒有困難的。資金是最大的困擾,邱家商會在貿易戰中元氣大傷,很多時都是靠銀號來周轉。縱使得到戰利品四千萬兩銀子,但還不足夠她大規模的擴張,所以她只能一步一步來。投資在生產貨物,早期回報通常比較慢,除了邱家酒莊外,絲綢,海鹽,茶葉等,出產的數量比她預期差。清梅現在所能做的,就是將賺到的錢,再投資進去,慢慢建立起生產能力。

    只是這個經營的模式,卻比做轉口買賣穩定得多,也不怕受到其他人的制肘。邱家商會在知識學院吸納了不少商業人材,他們可以發揮所學的東西,管理著這個生產巨輪,令整個商會的生產能力逐步上升。只要有時間慢慢發展,一定比做轉口生意更有前景。

    北海大部分人沒有理會邱家商會這個改變,在他們看來,在江南,西北,華北等地買貨,運到梅香城賣給其他商人,比起要買地,開設工場,招攬工人,生產貨物等賺錢快得多了。可是也有少量的人,從北海來到江東揚州兩地,幹著和清梅一模一樣的事。生產力需要大筆的投資,同時早期回報較慢,令其他北海商人取笑他們。不過他們卻這樣的反駁。

    「你見過林夫人做過虧本生意嗎?跟著林夫人干,必定有賺無賠的。」看來,清梅成為別人的賺錢的路標和明燈呢。

    在幾個月內,清梅使出渾身解數,在江東揚州兩地,建立起大大小小生產工場,絲綢,茶葉,酒,再加上本來一直生產著的海鹽,令邱家商會開始擁有自己的貨物,慢慢脫離依靠轉口的收入。由自己的工場生產,自己的船隊運輸,到最後販售,利潤自然比起以前多很多。販售這些貨物之餘,同時吸納著其他勢力的資金,令屬於全個長浪軍人民的財富有實質性的增長。再加上江東揚州人民找到工作,令社會從戰亂後穩定下來,投入邱家商會這個生產巨輪當中。

    清梅同時著手處理,在城市中心的土地。那些在土地處於黃金地段,在販售貨物給平民百姓的主要渠道。土地的價值,直接影響一個地方的經濟,要土地價值提高,主要是看人流。若果那個地方人流多,土地租金提高,土地便會隨之而升值。清梅現在算得上是揚州江東的大地主,土地升值對她是百利而無一害。要建設工場,也有千多處好選擇,不用為買地而發愁。所以她想到一個好方法,來提升地價……。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