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江,全長423公里。以藕池口為界,又分為上荊江和下荊江。下荊江段河長240公里,但直線距離僅80公里。江水在這裡繞有16個大彎,素有「九曲迴腸」之稱。江中多淺灘,河槽經常擺動,枯水期不能保證標準航深。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從河流學的角度看,其中,上荊江由於河水的流向與河床構造運動一致,因此增強了河流的縱向流速,河岸沉積物膠結程度對較緊密,因此相對比較穩定;而下荊江河水流向則與河床構造運動呈垂直相交,橫向環流的沖刷作用非常厲害,再加上河岸沉積物比較鬆散,因此很容易被流水掏空,因而,經過一段時間後,逐漸發育成為典型的「自由河曲」,即蜿蜒性河道。
那「九曲迴腸」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關於「九曲迴腸」的形成原因要從遠古時期講起。
遠在先秦時期,長江出江陵*廣闊的雲夢澤後,荊江河槽淹沒於江漢平原古雲夢澤所在的湖沼中,河床形態還不明顯,荊江以氾濫漫流的形式向東南匯注。
到秦漢時期,由於長江泥沙長期在雲夢澤一帶沉積,以江陵為頂點的荊江三角洲開始慢慢形成。江水呈扇狀分流,向東、南方向擴散。處於高度湖沼階段的下荊江,開始出現一些分流水道,如湧水、夏水等。
魏晉南北朝時期,荊江兩岸出現許多穴口和漢流,使江水流量分洩。三角洲向東南發展的同時,雲夢澤主體被迫向下推移。據《水經注》記載,在今石首境內的下荊江河床已開始形成。
唐宋時期,隨著雲夢澤的解體,上荊江河段穴口淤塞,荊江統一河床最後塑造完成。當時,在荊江兩岸仍有二十多個穴口,加上江北有揚水、夏水、鶴水分流,對下荊江流量起著調節作用。因此,史稱「宋以前,諸穴暢通,故江息差少」,可見當時河床仍然比較穩定。
南宋以後,是荊江河道變化最大的時期。南宋時,金兵佔據了北方,漢族人民大規模南遷,沿江築堤圍垸,擴大墾殖,荊江兩岸穴口幾乎完全堵塞。堤垸制止了河流在洪汛期向河灘漫溢,這樣就把水流限制在河床裡,經過一段時間後,由於泥沙的大量沉積,河床遠遠高於最初狀態。到明代這些穴口又重新被洪水淹沒。
到隆慶年間,政府組織人員疏浚了其中的調弦口穴。水流經過彎道時,由於環流離心力的作用,凹岸在主流的沖刷下,逐漸崩坍後退,泥沙則在水流較緩的凸岸淤積,河灣逐漸延長。下荊江就這樣以增長河曲的長度來適應日益增長的流量。另外,再加上人們在河曲凸岸新近沉積的沙灘上築堤垸,進行墾殖,又進一步鞏固了凸岸的河床。原來單一順直形迅速向蜿蜒河形方向*,河流的曲度越來越大。經過歲月的鑄造,最終形成了「九曲迴腸」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