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崇欽
鄙人於宣統三年春辭卻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教授一席,改就京師大學堂之聘,至*七年秋,前後首尾共八載有半,目睹北大自馬神廟一院擴充至三院,而學生由本、預兩科三百五十餘人,漸漸達到一千三百餘人,可雲盛矣。惟鄙人對於該大學八年之關係,約略分為兩個時期:民元至民三初所謂改組時期,民三初至民七所謂發展時期。在改組時期,發生更換校長計有五次之多。二年春,為校長問題,全校學生宿於教部者二日。鄙人不忍坐視學生之學業荒廢,以師生之感情竭力勸導,幾至舌敝唇焦,歷八小時之久,而學生等於是相率回校。無何,馬相伯先生辭職。二年冬,何時先生堅辭校長職務,部中改派胡仁源先生署理,並派鄙人充預科學長。維時政治方面力圖振新,幾有蒸蒸日上之勢,而學生等亦得安心求學,別無他願,政治與學校宛然成為風馬牛矣。其時北大為全國唯一獨立最高學府,其餘各學院乃系專門學校,而現在新立各校尚未產生。查北大之預科,即前清時代京師大學堂時名曰高等學堂,雖與本科同一地點,實則內部之組織完全獨立。元年間,始變名預科,而事實上與獨立之精神依然存在。二年夏,由西齋北部移至譯學館舊址,為預科地點。內設二部,稱一類、二類。一類即文科,復分英、法、德三系,二類即理科,均三年畢業,俱有文官考試資格。學生初時僅有二百餘人,迨至六年夏間,竟達九百餘人。四年,謀德、智、體三學起見,建設樂群會、新劇團,以冀學生得正當之娛樂而利*行;又修改兩*場為演講廳,謀智學之發展及表揚學業之成績;至《歡學季刊》,以中、英、德、法四國文字為標準;並掃除考試積弊,而以獎罰兼施。鄙人亦自出資斧,制金牌以獎勵學生之品學兼優者。是年,傅斯年生得獎,諸生群以為榮。體育一門,各校素不重視。惟體育之發展,與國家之強弱殊有密切關係。鄙人倡議預科建設運動場,練習柔軟體*以及運動各技,每年春季,開運動會一次,眾皆贊成舉行。復提倡運動聯合會。四年秋,開第一次各學校聯合會於端王府舊址,即工大之兩空地,諸生愛國情殷,不乏有志之士。適值五年夏間,日本有廿一條之逼迫,憤時事日非,特創設學生軍軍事訓練會,全校學生悉數加入。每晨課前,蒞場訓練,敦請美國陸軍大學畢業陳魚君為訓練官。綜以上種種,如新劇團也,出刊物也,運動場也,學生軍也,北大具先著祖鞭,為各校前驅。若以校址擴充一方面言之,二年夏間,得譯學館舊址為預科地點。三年間,教部將德勝門外京師大學堂新校址約計二百餘畝,所有講堂、宿舍業已建築過半,售於陸軍部為講武堂,事後僅以二萬元撥給北大,改造目下第二院東北洋樓一所。五年夏間,預科學生五倍於前,原有東、西齋舍、八旗先賢祠等宿舍不敷學生寄宿之用,因之校外公寓有如林立。查學生僑寓在外,漫無約束。鄙人有鑒於此,為學風計,為學校發達計,不辭勞瘁,奔走四月,先向英美銀行疏通借款,以冀建造大規模之宿舍;後幸得法友與法使康德商妥,得其援助,向義品公司借到大洋二十二萬元,建築第一院大樓為學生寄宿舍,再改造第二院及第三院西北一字樓。六年春,蔡孑民先生長校。秋間,預科制度改為二年制,各班附設於相屬之各系。而鄙人是年秋間適就唐山交通大學教務長之職,惟因第一院大樓工程尚未竣畢,有所接洽,以三日留平,仍服務北大。七年秋間,為時所限,只得辭去。惟念鄙人既與北大有八年之關係,而於發展一切,不敢掠為己美,似不無稍竭綿薄耳。茲值北大卅一週年紀念之期,特此略述梗概,為北大光榮歷史四分之一,以誌慶祝,並盼北大物質上教育上發展,將來成為英國之牛津、劍橋,美之哈佛、耶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