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郊。
在親衛簇擁下,袁尚來到洛陽城郊,遠遠的就可以看到城中火光黑煙,昔日熟悉的地方如今儘是白地,道路兩旁也不斷有百姓的屍體。
袁尚皺著眉,對於這種情況他能說什麼,自古以來每當亂世最遭殃的都是百姓,這已見怪不怪了。
自己能做的就是在將來盡快平定這亂世,創造一個如後世大唐般的強大帝國,要臣服四方誅滅禍害中原的胡夷。
隨行將士也無不憤慨,怨恨董卓和西涼兵的暴行。跟在袁尚身邊的黃忠、張遼等人也十分悲憤。
「可憐這一干百姓,不知何時方能歸還大漢一個安寧。」趙雲在馬上歎道。
袁尚幽幽地問道:「那你們說該如何平定這動亂之世?」
「公子是才學之士比我等看的深遠,但雲以為現今當然是誅滅董卓迎回皇上。」趙雲理所當然地說。
「從黃巾之亂起天下就有了禍根,你們都是從各個州郡而來,也知道有些地方橫徵暴斂,百姓過得並不比這裡好,再者經過前翻交戰你們認為聯軍有力量誅滅董卓嗎?諸位也看到了沙場上各位郡守大人互相推托的事了。」
趙雲有些不服氣道:「但不是還有像孫堅大人和袁車騎、劉平原這樣忠君為國的英雄嗎,現在已經打到洛陽再進一步就是長安了。」
袁尚也怪不得他們會這樣想,畢竟他們是武將而不是眼光高遠的謀士。
張遼有些會意道:「公子所的是此次西涼軍不戰自退是有所圖謀?」
趙雲和張遼是袁尚極力拉攏培養的對象,他希望能將他們發展成「智將」,這樣培養他們戰略戰術上的思維是很有必要的。
袁尚分析道:「前次大戰孔刺史所部幾乎全滅,前日曹孟德部因急進追擊,中了董卓部將徐榮的埋伏,兵馬也傷亡殆盡,聯軍主力看似並未受創,但時日一久,這二十多萬人的軍糧從何處來?韓冀州不可能長期供應軍糧。其二,進駐洛陽我軍將處於進退不得的境地,進則面對雄關函谷,我方補給困難且消耗兵士,退則先前的功業盡廢。」
「其餘兵馬確實不甚堪用,可孫太守與我部還是能一戰的呀。」趙雲還是有些不死心道。
袁尚幽幽看了一眼趙雲道:「孫太守?到了洛陽你們就會知道諸位將軍郡守的行動了,局勢並不如大家想的簡單,這亂世從現今才開始吧。」袁尚頗為感歎。
幾人被他的情緒感染,各懷心事地向殘破不全的洛陽而去。
入夜,洛陽城內。
孫堅帶領著軍士掃除宮殿瓦礫,又於太廟基上,草創殿屋三間,請眾諸侯立列聖神位,宰太牢祭祀。
是夜星月交輝,孫堅看到紫微垣中白氣漫漫,歎道:「帝星不明,賊臣亂國,萬民塗炭,京城一空!」
難道自己就一直歸屬那小人袁術嗎?不,當今天下大亂自己一定能打出一片基業的。
傍有軍士稟告說:「於殿南撈起出婦人屍首,雖然日久其屍不爛,宮樣裝束,項下帶一錦囊。取開看時,內有朱紅小匣。程普將軍請大人過去看。
孫堅來到後跟程普等人見過禮後讓軍士點起火把,開啟一看,原來乃一玉璽:方圓四寸,上鐫五龍交紐;傍缺一角,以黃金鑲之;上用秦篆八字云:「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孫堅連忙詢問幾個心腹。
程普有些激動的說:「此傳國璽也。此玉是昔日卞和於荊山之下,見鳳凰棲於石上,載而進之楚文王。解之,果得玉。秦二十六年,令良工琢為璽,李斯篆此八字於其上。二十八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風浪大作,舟將覆,急投玉璽於湖而止。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華陰,有人持璽遮道,與從者曰:『持此還祖龍。』言訖不見,此璽復歸於秦。明年,始皇崩。後來子嬰將玉璽獻與漢高祖。後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將璽打王尋、蘇獻,崩其一角,以金鑲之。光武得此寶於宜陽,傳位至今。近聞十常侍作亂,劫少帝出北邙,回宮失此寶。今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此處不可久留,宜速回江東,別圖大事。」
孫堅臉色變了又變,想及聯軍種種,神色決絕道:「汝言正合我意。明日便當托疾辭歸。」
商議已定,密諭軍士勿得洩漏。他們沒有看到旁邊一名兵士的頭低了下去眼中露出貪婪喜悅的目光。
長安,翰墨書鋪後院。
柳財帶著一名二十出頭體格健碩神情有些呆滯的青年見到了徐光。
呆滯青年撲向徐光懷裡就痛哭道:「母親,沒有了,沒了……」
徐光驚恐地看著自己的兄弟徐厚,不敢相信地用眼神詢問柳財。
後者歎息了聲歉意道:「是在下辜負公子所托沒有照看好令堂。」
徐光嘶啞著聲音問道:「這到底怎麼了?」
柳貴搖搖頭道:「董卓逮捕洛陽城中富豪,加以罪惡之名處死,沒收財物,驅趕剩下的數百萬百姓,遷徒長安,他還命西涼兵在後逼迫,馬踏人踩,互相擁擠,一路上缺衣少食,百姓不斷死去,沿途堆滿屍體。」
頓了頓他又說道:「令堂因為不捨得一個首飾跟西涼兵搶奪,結果被害了。還好徐厚將那西涼兵殺了,我們逃過了一劫,也算為令堂報了仇。」
徐光紅著眼嘶喊道:「不,我與董賊勢不兩立,公子他們不是到了關外了嗎?什麼時候能殺到長安來,」
柳貴趁機說道:「兵事難料啊,不過你真想復仇就替公子辦好事,讓他早日壯大以誅除董卓。」
洛陽城中,聯軍大營。
洛陽已是一片白地難得有可住人的建築,聯軍統帥部就在紮起的大營中。
眾郡守州牧也都聚坐一堂。
袁尚差人打聽得知,孫堅在昨夜令本部收拾輜重行裝就知道有好戲看了,今天他特意帶來趙雲、張遼、黃忠等人。
兩列主席是沒有他們的位置的,他們拜見過袁紹後就到了外圍站立。
廣陵太守張超對袁紹說:「袁三公子起筆討董檄文才氣逼人,又於少年之際統兵討伐奸逆,真少年英雄也,有乃父之風,請盟主賜坐。」
餘下幾人也乘機恭維了袁紹父子一番,袁紹被拍得輕飄飄,於是讓袁尚在外圍坐下。
當袁尚拜謝眾人坐下後,感到有道目光射過來,抬頭一看原來是劉備,他身後站立著關羽張飛。
而袁尚背後站著的典韋許褚不比關張遜色。
劉備微微笑了笑,向他拱了拱手,袁尚也依此還了禮。
片刻後孫堅帶著程普、黃蓋、韓當還有他十六歲的兒子孫策進到大帳裡。
袁尚頗感興趣地看著意氣風發英氣逼人的少年孫策,這位就是後來的江東小霸王了吧,確實儀表不俗。
孫策看到同齡且名氣頗大的袁尚時也留了心。
「堅抱小疾,欲歸長沙,特來別公。」孫堅向眾人施禮後對袁紹辭別道。
袁紹早料到他有此一說,笑道:「我知孫太守疾乃害傳國璽耳。」
孫堅臉上變色道:「此言何來?」
「今興兵討賊,為國除害。玉璽乃朝廷之寶,公既獲得,當對眾留於盟主處,候誅了董卓,復歸朝廷。今匿之而去,意欲何為?」袁紹義正詞嚴地說道。
「我處何有玉璽?」
袁紹步步緊逼說:「那建章殿井中之物何在?」
眾人見袁紹這樣說當真信了個一半,孫堅死撐道:「吾本無之,何強相逼?」
袁紹冷笑道:「作速取出,免自生禍。」
孫堅心裡驚恐卻指天為誓道:「吾若果得此寶,私自藏匿,異日不得善終,死於刀箭之下!」
這個時候的人還是很信誓約的,於是眾人都為他辯解說:「文台如此說誓,想必無之。」
袁紹身後的郭圖喚出了那高密的軍士問孫堅:「打撈之時,有此人否?」
孫堅惱羞成怒怒,拔所佩之劍,要斬那軍士。袁紹也拔刀喝道:「你敢在本將軍面前斬人麼?」
袁紹背後顏良、文丑皆拔刀出鞘。孫堅背後孫策、程普、黃蓋、韓當亦掣住環首刀,火拚一觸即發。
眾人一齊勸住。袁紹有些猶豫,如果殺了孫堅不說他的部眾會不會倒轉槍頭攻打自己,這聯軍恐怕也會立即解散。
就在他猶豫不決間,孫堅隨即帶領程普等人上馬,回到營中拔寨離洛陽而去。
趙雲、張遼等人不禁有些失望,想不到被視為英雄的孫堅會是這種人。
(今日第一更,晚點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