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申公豹黑夜施法,將朝歌城天光遮住,分不出白天黑夜,直到時過卯時,朝歌兵士開門,邑考讓士兵飲了申公豹的符水,士兵能夜視如白晝,遂率士卒兵將趁黑悄無聲息進城,一舉繳下商軍兵械,佔領了朝歌。
不說紂王跳摘星路身亡,卻說邑考佔了朝歌城,上號文武王,傳檄天下,檄文到了商地各州郡,各郡按兵不動,也不表態,邑考遂聽從其師圓日勸告,任命申公豹為封丞相,遊說天下,勸告各郡歸降。
申公豹果然是個幹才,不過半月,便用各種手段讓各地州郡歸降了邑考,只留下幾個重要關卡的總兵還在猶豫,觀望風向。
申公豹遂建議邑考大封各關總兵,先行整頓軍務,只等他日幾教了結封神因果,二周歸一,在處理這些事情,邑考聽議,安守國土,所領諸侯和州郡內均無有戰火,百姓安生。
卻說邑考在朝歌得了一半天下,上號文武王,消息傳到西岐城中,子牙和武王頓時大驚,子牙長歎不起,良久方啟奏武王道:「今無道商君已滅,擅起戰端,反害天下黎民百姓,今日我便上山一趟,問過老師後,再做應對。」
武王准其奏,子牙遂令部下嚴守關卡,自己則騎四不像往崑崙而來。
上了崑崙山,子牙正要在山門等候童子通報,卻見白鶴童子出來道:「老爺已經等你良久了,速速快去吧。」
子牙忙進了玉虛宮,上麒麟崖,便見元始天尊端坐崖上,子牙跪拜行禮道:「見過大老爺,弟子子牙受命封神,如今天勢大變,不知如何自處,特來請老爺解救。」
天尊道:「子牙,五百年必有聖人出,期間必有名世者。你如今便是帝王之師、那名世者,當不必疑惑。天機雖然大變,卻有其道理。你只需下山準備軍務,去封神台上拜過封神榜後,便自有人來助你打開局面。待時機到時,為師也要下山走過,了結了這場因果,你這便去吧。此去切勿擅起刀兵,記得爭是不爭,不爭是爭。」
子牙見天尊今日說話無限朦朧,猜不透其中玄關,又不好再問,只好出了玉虛宮,上了四不像回西岐,依照天尊所說,起香於封神台,祭拜起封神榜來。
過的三日,子牙正在相府靜坐,卻聽府外有喧嘩之聲,出來看時,卻見眾多燃燈和玄都大法師來了。子牙忙出來請二人進府。
燃燈道:「道友,今日教中有緣法之人盡來了,明日我軍便可起程,往三山關下駐軍,要朝歌那邊答話,若是他們願意歸降則可,不然便依照天意,見過高低之後,再作定奪。」
子牙道:「軍國之事,如此了結,恐有不妥,請問其他道兄是何意思?」
當下玄都法師上前道:「子牙,天意讓商歸周,今日商已滅亡,兩周之事,不當大戰,使天下百姓受害,以幾教門人鬥法分出高低,歸為一周,此如周滅商,也乃是天意也。」
子牙見二人齊聲勸告,只好覲見武王,稟告此事,武王聽了,也只好默默點頭應允。
子牙得武王應允,次日遂率軍帶領闡、人二教道友,出兵往三山關而來。
話說消息傳到朝歌,邑考召眾人相商,圓日道:「天數如此,合當以教爭定人間,只是如今時機還是不好,你可令鄧九公率軍與三山關阻擋,申公豹從旁協助,只等時機成熟,自有天命傳到,那時決一高低,天下立定。」
邑考受命,遂封鄧九公為戰前元帥,率軍阻擋西岐大軍,有申公豹前去督軍。
卻說申公豹令旨後,自思天下奇人異士甚多,便想前去說服一些,前來助邑考,日後好論功封賞。
這日游至夾龍山飛雲洞,跨虎飛來,忽見山崖上一小童跳耍,申公豹下虎來看此童兒,卻是一個矮子,身不過四尺,面如土色。
申公豹道:「那童兒你是那家的?」
土行孫見一道人叫他,上前施禮道:「老師那裡來?」
申公豹道:「我往海島來?」
土行孫道:「老師是截教是闡教?」
公豹道:「闡教。」土行孫道:「是我師叔。」
申公豹道:「你師是誰,你叫甚名字?」
土行孫答道:「我師父是懼留孫,弟子叫做土行孫。」
申公豹又道:「你學藝多少年了?」
土行孫答道:「學藝百載。」
申公豹搖頭道:「我看你不能了道成仙,只好修個人間富貴。」土行孫問道:「怎樣是人間富貴?」
申公豹道:「據我看你,只好披蟒腰玉,受享君王富貴。」
土行孫道:「怎能得夠?」
申公豹道:「你肯下山,我修書薦你,咫尺成功。」土行孫道:「老師指我往那裡去?」
申公豹道:「薦你往三山關鄧九公處去,大事可成。」
土行孫謝道:「若得寸進,感恩非淺。」申公豹道:「你胸中有甚本事。」
土行孫道:「弟子善能地行千里。」
申公豹道:「你試行我看。」土行孫把身子一扭,即時不見,道人大喜。忽見土行孫往土裡鑽出來,公豹問道:「你師父有困仙繩,你要去,帶下兩根去也成的功。」
土行孫道:「我知道了。」土行孫盜了師父懼留孫的困仙繩,玉壺丹藥,逕直往三山關來,他自去別處了。
話說邑考王命所過府州縣司,不止一日。其日到了三山關驛內安歇,次日,到鄧九公帥府前。
鄧九公同諸將等,焚香接旨,開讀詔道:「大王有召:著令三山關鄧九公為戰前元帥,率領關中兵馬據守關隘,切勿擅自出戰。」
鄧九公接了王旨,點將祭旗,嚴守關隘,這日正在操練兵馬,忽報:「有一矮子來下書。」
鄧九公令進帥府,見來人身不過四尺長,至滴水簷前行禮,將書呈上,鄧九公拆書觀看來書,如申公豹所為,乃是土行孫效勞麾下。
鄧九公見土行孫人物不好,欲待不留,恐申道友見怪,若要用他,不成規矩,沉吟良久,也罷,把他催糧應付三軍。
鄧九公道:「土行孫!既申道兄薦你,我不敢負命。後軍糧草缺少,用你為五軍督糧使。」
土行孫初來乍到,不明官職,受命而去。過不得幾日,卻聽的關下人馬沸騰,原來是西岐兵馬已經到了關下。九公出關來看,見子牙率三軍,有黃飛虎、哪吒、楊戩等大將在側。
卻說關下黃飛虎見得關上兵馬鼎盛,軍容肅然,不由歎道:「鄧九公,將才也。」
子牙卻笑道:「將才好破,左道難破。」遂往關上喊話:「那位是鄧九公?今日我大軍已在關下,何故不出關一戰?莫非傳聞英勇之鄧九公徒有虛名麼?」
九公在關上聽的卻恥笑道:「人說西岐聖主,下有丞相姜子牙,仁善節度,為民請命,今日看來不過是假傳!如今殷商已滅,你不歸順大公子,反而擁立公子之弟為武王,擅自征伐,可見你獨夫好戰之心也。」
子牙關下聽的此話,大笑道:「汝不過乃一世俗之人,怎瞭解天下密事?當年本相承天命伐商,今日亦是受天命將兩周歸一也,匹夫不知,不需多言,若敢出城一戰,便讓你知道我的厲害,不然他日攻破關隘,便是你命喪之時。」
關上鄧九公聽的這話,憤懣不滿,立即傳令:「那員戰將先往西岐陣前,見頭陣一番?」帳下先行官太鸞應聲願往。調本部人馬出營,掩開陣勢,立馬橫刀,大呼:「搦戰!」
子牙見九公派兵出戰,記得天尊說不起兵端之事,如今兵戈已在陣前,不接便只能退兵,無奈之下只好問左右:「誰見頭陣!」
有南宮領令,提刀上馬,吶喊搖旗,衝出陣來,見對陣一將,面如活蟹,海下黃須坐烏騅馬。
南宮見來人威武,大呼道:「來者何人?」
太鸞答道:「我乃三山關總兵、如今戰前鄧大元帥麾下正印先行太鸞是也。今奉效西征討賊,爾等不守臣節,招納叛亡,無故造反,特強肆暴,壞朝廷之大臣,藐天朝之使命,殊為可恨。特命六師,除叛惡,爾等可下馬受縛,解往朝歌,盡成湯之大法,免生民之倒懸。如再執迷,悔之無及。」
南宮笑道:「太鸞!你知聞大師、魔家四將、張桂芳等,只落得焚身斬首,片甲不歸,料爾等米粒之珠,光明不大,蠅翅飛騰,去而不遠,速速早回,免遭屠戮。」
太鸞大怒,催開紫驊騮,手中刀飛來直取,南宮縱騎合扇刀,急架相還,兩馬相交,一場大戰。來往衝突,擂破花腔戰鼓,搖碎錦繡旗,來來往往,有三十回合,南宮馬上逞英雄,展開刀勢,抖搜精神,倍加氣力。
太鸞怒發,環眼雙睜,把合扇刀賣一個破錠,叫聲,「著!」一刀劈將下來,南宮因小覷了太鸞,不曾在意,見一刀落將下來,南宮著忙叫聲,「不好!」將身急閃過,那刀把護肩甲吞頭削去半邊,絲絛繩割斷了數寸。把南宮嚇得魂飛天外,大敗進城。
太鸞趕殺周兵,得勝回營,見鄧九公道:「今逢南宮大戰,被末將刀劈讓肩甲吞頭,不能梟首,請令定奪。」
鄧九公道:「首功居上,雖不能斬南宮之首,已挫周將之銳。」
卻說南宮進賬子牙且言失利,幾乎喪師辱命,子牙道:「勝敗軍家之常,為將務要見機,進則可以成功,退則可以保守無虞,此乃為將之急務也。」
次日,子牙傳令調五方隊伍,大壯軍威,炮聲如雷,三軍踴躍,喊殺振天,來至關下,請鄧九公答話。
探子馬報關內,九公吩咐太鸞:「先調大隊人馬出城,我親自會鄧姜子牙。」三山關連珠炮響,兩扇門開,一簇人馬擁出。
鄧九公出關細看,只見陣前兩大紅旗飄飄迎風,旗下一隊人馬,分為前隊,有穿紅的周將,壓住陣腳,又有兩青旗飛揚一旁,引一隊人馬,立於左隊。有穿青周將,壓住陣腳。
再往四周看時,果然總共湊成赤青白黃黑五行之列,九公暗歎子牙兵勝,便要下令兵將出關迎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