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力量—南海揚 第六卷 阿拉伯海 第六十二章:裂土之王
    第六十二章裂土之王(一)

    無邊的天幕之上宛如墨汁一般的黑夜真正逐漸的消退,東方閃現出來的乳白色曙光再一次出現在一望無垠的恆河平原的盡頭,但是對於此刻正艱難行進在西行路上的印度陸軍士兵來說,那個日出的方向卻更多的代表著凶悍的打擊和無情的毀滅。在一輛輛俄羅斯生產的T-90型主戰坦克所揚起煙塵之中,這些擠在坦克車身之上的步兵們此刻只能在顛簸之中相互依靠著爭取著那一分一秒的時間假寐。在剛剛過去的那數十個小時之中,他們無時無刻不在心驚膽戰之中度過,休整和睡眠對於這支曾經的精銳之師來說已經成為了一種無比奢侈的事情。

    “到目前為止,我師在昨夜中國空軍的空襲之中又損失了坦克輛、各式裝甲車72輛。由於發生機械故障而丟棄的裝備數字正在統計……。”面對著眼前一連串的統計數字,作為印度陸軍第集團軍所屬第3裝甲師師長的瓦克爾.拉賈准將此刻只能用倍感無力來形容自己的心情。作為印度陸軍第集團軍的突擊尖刀,在印度對孟加拉展開的全面進攻之中,這支裝甲勁旅從西裡古裡走廊的預設陣地一路向南,以每晝夜90公裡的速度迅速越過印孟邊境,深深的楔入到了孟加拉的國土之內。很大程度上正是由於這支生力軍的出現,任令羽才推翻了孟加拉陸軍堅守賈木納河一線的決戰計劃。

    雖然一路突進直到達卡城下,印度陸軍第3裝甲師都可以說是如入無人之境。但是面對著達卡城防的環行防御體系,印度陸軍第3裝甲師卻在幾輪試探性攻擊之中在兵員素質、武器裝備都遠不如自己的孟加拉陸軍面前鎩羽而歸。其實說起那幾次戰斗,至今仍讓瓦克爾.拉賈准將倍感疑惑,百思而不得其解。在那幾次攻擊之中,印度陸軍投入兵力都在2個加強連左右,以標准的坦步協同戰術正面猛攻孟加拉陸軍一個步兵營防御的陣地。

    在缺乏反坦克導彈和現代化反坦克火箭筒的情況下,孟加拉陸軍竟用老式的無後坐力炮、反坦克地雷和集束手雷愣是打癱了印度陸軍最為新銳的坦克和步兵戰車的沖擊。事後在重炮火力的覆蓋下,印度陸軍才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之後,奪取了對方的陣地。在檢查了孟加拉陸軍的陣地配置之後,瓦克爾.拉賈准將便認定單純依靠裝甲部隊進行地面突擊將無力撼動達卡的城防,而他的這一建議也受到了喬京德爾的認可。最終導致了印度陸軍第3裝甲師提前撤出達卡外圍的戰線,率先撤回印度本土。

    在達卡外圍瓦克爾.拉賈准將見到是一個完全中國化的步兵陣地。在構築陣地的過程中,孟加拉陸軍便注意了假陣地、子陣地的配置,並對每個步兵班進行了戰斗編組。往往在戰斗開始的過程中,故意放開缺口誘引印度陸軍的主戰坦克進入預先設置好的“遷引區”,而同時在一線的反步兵分隊則展開反沖擊,割裂印度陸軍坦克和步兵的聯系。然後利用縱深布置的障礙物和雷常迫使印度陸軍的坦克部隊進一步脫離步兵,進入由多個反坦克小組埋伏的“伏擊區”。最終宛如落入了陷阱的蠻牛面對群狼一樣在“爆炸區”被最為原始的反坦克武器炸毀。雖然瓦克爾.拉賈准將並知道這不過是任令羽帶給孟加拉人的禮物之一—中國陸軍傳承多年的“三區打坦克”戰法。但是他卻清楚的可以感覺到自己的部隊在這種戰法幾乎無計可施。

    不過雖然率先撤出了戰場,但是印度陸軍第3裝甲師的日子卻並不好過,在離開孟加拉的領土進入印度之前,印度陸軍的每一支部隊幾乎都會飽受孟加拉游擊隊的襲擾。雖然天性善良而懦弱的孟加拉人其實並不是一個桀驁不馴、難以征服的民族,但是缺乏對占領區統治經驗和手段的印度官僚和各部隊的後勤管理機關卻讓事情變的一團糟。對於已經占領的土地,印度陸軍大多都直接劃分給各部隊實施軍管,而在戰線不斷向前延伸的情況下,印度陸軍的正規軍也無力對日益增加的土地和人口實行管理,之前被部署在印孟邊境上的邊境保安部隊便成為了這些占領區的實際統治者。

    對於這些准軍事部隊而言,顯然在廣大孟加拉的農村作威作福、魚肉鄉裡是他們唯一有意願,也有能力完成的任務。雖然喬京德爾等印度軍方的高層領導者並非沒有看到這一趨勢蔓延的威脅,一再要求各部隊整肅紀律。但是法不責眾和山高皇帝遠的心理依舊讓這種肆意妄為的罪行不僅沒有得到抑制,相反卻成幾何基數的膨脹著。

    不過比起占領軍的紀律問題來,更深層面的經濟掠奪來卻可以說是在孟加拉各地點燃地下抵抗之火的真正源頭。經濟上的互惠互利雖然無法真正解決包括民族對立在內的種種問題,卻往往可以起到延緩其爆發的作用。不過對於早已處於崩潰邊境的印度經濟來說,卻難以向孟加拉占領區的人民提供更多的經濟實惠,相反為了維持在孟加拉前線的4個集團軍的陸軍以及上百個營的准軍事部隊的行動,印度陸軍的後勤部門不但對占領區實行赤裸裸的物資強征,甚至對國內的西孟加拉邦也同樣采取竭澤而漁的手法。這就必然導致了衣食無著的孟加拉人揭竿而起。

    而面對這種在後方不斷出現的星星之火,印度陸軍的高層卻抱著只要攻占達卡便可以瓦解孟加拉人的對立情緒,或攻占了達卡便可以抽調出大量兵力綏靖地方的僥幸心理,依舊選擇依靠毫無戰斗力可言的准軍事部隊進行粗暴的清剿,最終錯過了最佳的時機,令後方的孟加拉游擊隊力量最終形成了無可遏止的燎原之勢。

    在撤回國內的途中,無所不在的各式各樣的地雷幾乎成為了印度陸軍各種車輛的噩夢。而一種被孟加拉當地游擊隊俗稱為“帕帕亞”(孟加拉語木瓜)的重型土制地雷則往往比正規工藝制造的各種地雷更為恐怖。這種“帕帕亞”一般以大口徑炮彈為主體進行改造,以一個粗制濫造的鐵桶為容具,在底部安裝上足夠的炸藥,然後再將大口徑炮彈放入其中,改裝觸發其引信便可以宣告完成。

    俄制T-90型主戰坦克壓上傳統的反坦克地雷,至多被炸斷履帶。但是一旦觸發了這種名為“帕帕亞”的炸彈,那麼劇烈的爆炸往往可以輕易的將整輛坦克掀翻,甚至直接擊穿坦克的底盤將整輛坦克炸回零件狀態。在撤往印度本土的途中,公路的兩側到處可見被拋落一邊的炮塔和燒的漆黑的坦克殘骸,這大多都是這種“帕帕亞”土制炸彈的傑作。據說這種雖然原始但卻無比高效的武器同樣來源於中國,在抗日戰爭事情,中國的民兵便用類似武器重創過日本侵略者。

    除了行進中遭遇各種爆炸物的襲擊之外,進入宿營地也往往得不到真正的休息,從用土槍鳥銃狙擊哨兵到用土制迫擊炮和手雷攻擊軍營,孟加拉游擊隊的行動幾乎從未中止過,而負責保衛這些兵站的印度准軍事部隊在遭到正規軍的呵斥之後,往往除了以粗暴的方法在附近的居民之中隨便抓幾個年輕人當眾處死以示威嚇和報復之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雖然很想停留下來為自己的友軍肅清一條安全的走廊,但是圍瓦克爾.拉賈准將卻不得不命令自己的部隊無視這些攻擊,加速向印度本土撤退,因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喬京德爾在此刻讓他和印度陸軍第3裝甲師撤離孟加拉的真正用意。

    “印度的核牙齒已經被我們的敵人無情的敲碎了,喜馬拉雅山脈根本無法阻擋中國陸軍的腳步,無論是我們山地步兵的防線還是山南的丘陵都無法長久的保護我們的側翼。”在撤離達卡戰線的前夜,喬京德爾曾如此語重心長的向瓦克爾.拉賈准將交代了印度陸軍東部戰區目前所面臨的困境。或許印度陸軍之中有人會埋怨喬京德爾為什麼會如此草率的發起這樣一場旨在針對孟加拉的戰爭,而且抽調了足以在北方依托地形構築一道堅固防線的山地步兵,將他們消耗在孟加拉的澤國之中,而印度東部的整個北方戰線處於無兵可守的狀態。

    面對著一種事後諸葛亮式的指責,瓦克爾.拉賈准將不得不為喬京德爾進行申辯其實整個印度東部的戰略局勢就是一盤死棋。北部是中國陸軍陳兵十萬的綿延雪山,南部是已經任由中國海軍檣櫓縱橫的孟加拉灣,東部是充滿敵意的緬甸,中間還有一個隨時可能倒向中國成為最佳跳板的孟加拉。無論在那個方向上,印度都沒有一個可靠的戰略依托。

    “‘故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故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在當時那樣的局勢之下,印度如果采取消極的防御態勢雖然可能可以在東部支撐更長的時間,但最終敗的卻只能比現在更慘。”在遠離戰場的中國首都北京,與喬京德爾幾乎站在同一位置的中國人民國防軍副總參謀長—胡維風中將此刻竟有些同情起這位獨自支撐著新德裡天空的同行起來—他本不必要如此,作為軍人他完全沒有必要替那些政客來收拾這個爛攤子。中國所要的不過是一個虛弱的印度,而以甘地家族為首的印度金融寡頭和地主階級幾乎已經同意了削弱自己以謀求和平。但他卻意外的跳了出來,想用激進的軍事手段將自己的祖國拉出泥潭。但是顯然印度這頭大象已經陷的太深了。

    “青藏鐵路全線通車之前,這場隔著世界屋脊的對峙不利於中國。但是在當鐵軌延伸到日喀則之後,印度便無力再維持一場與中國在雪域高原上的戰爭了,即便只是一場靜坐戰。”很多人都認為印度在山地步兵師的數量和裝備的優勢足以抵消無敵於世界的中國步兵,但是他們卻顯然忽視一個決定戰爭的最關鍵因素—後勤。當一場漫長的對峙和戰爭真的在喜馬拉雅山脈南北展開之時,雖然印度山地步兵師可以和中國的同行一樣依靠直升機和騾馬將補給從集結地域送往前線,但是加爾各答向北延伸的老舊鐵路卻未必可以象年輕的青藏鐵路那樣奔騰不息。而一旦印度陸軍各部隊進入北部的戰壕,也勢必意味著孟加拉灣沿岸地區的空虛,北京方面可以輕松的利用他對孟加拉的影響力,將眾多的地面部隊秘密部署到威脅印度東北腹心的位置。一旦時機合適,中國陸軍將從孟加拉和西藏南北夾擊,將整個印度東部撕成碎片。到了那個時候印度所面臨的局面將更為艱難。

    “‘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余。’新德裡的喬京德爾上將和胡總參謀長一樣都是機動作戰和進攻學說的信徒。預期將20余萬大軍凍死在喜馬拉雅山南麓,不如直接南下先解決了孟加拉的威脅。畢竟印度的核武庫和世界屋脊的地形即便無法阻擋中國遠征軍的到來,也可以延緩他們的腳步,只要時間掌握的好。印度完全有可能在中國介入之前夷平孟加拉。”此刻的棋局已到了官子的階段,雖然藍方還沒有最終投子認負,但是顯然勝負已分。一向很少走出自己的推演指揮室的綠方指揮官—戚度大校此刻竟也意外的走到了胡維風中將的面前。

    “的確如此!但是無論如何我和喬京德爾都沒有想到—原本一場獅子撲兔,志在必得的戰役最終竟會打的如此艱難和漫長。”看著眼前這個瘦削的對手,胡維風不竟有些好奇的問道。“這並不奇怪,因為你們的對手是任令羽—一個中國陸軍新一代中最好領悟‘間接路線戰略’理論的軍事天才。”

    戚度大校微微冷笑著,將自己手邊夾著的一本已經有些泛黃的書稿遞到了胡維風的眼前。“這就是任令羽在軍校時代最喜歡讀的書—英國軍事理論家—巴茲爾.亨利.利德爾.哈特的《間接路線戰略》。”

    巴茲爾.亨利.利德爾.哈特嚴格意義上來講是一個法國人,895年他出生於法國巴黎。只是童年時便隨家人到英國定居,雖然自幼體弱多病,但是和很多男孩子一樣,哈特十分喜歡參加各種帶有戰術趣味的競爭性活動,並最終不顧父母的反對報名參加了英國陸軍,投身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漩渦之中。在以規模浩大、傷亡慘重而著名的索姆河會戰之中,年輕的哈特三次負輕傷,不得不返回英國本土養傷。不過在養病期間哈特閒得沒事撰寫了一本名為《英軍進攻索姆印象記》的小冊子,對當時的英軍將領和索姆河會戰倍加頌揚,鼓吹“洪水泛濫式”的進攻方法,雖然並不成功,但是卻成功了完成了從一個職業軍人向軍事理論家的轉變。

    此後哈特與倡導以坦克作為主要進攻力量的“機械化戰爭學派”元老勒結成莫逆之交,共同推動新生的機械化戰爭理論。他所撰寫的《步兵教程》在德國的反響遠遠超過英、法等國。德國主張裝甲戰的將領大多采用了他的理論,以至於以古德裡安為首的一批裝甲將領自認為是哈特的弟子。

    而對後世影響更為深遠的是,哈特最早以批判的態度審視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指導。他認為這場戰爭之所以打成災難性的消耗戰,是由於戰爭雙方都錯誤地把克勞塞維茨關於在戰爭中必須徹底摧毀敵人軍隊的戰略原則奉為金科玉律。在這個觀點的支配下,哈特開始悉心鑽研戰爭史,以創制一個新的戰略理論,抵消克勞塞維茨的影響。通過對歷史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研究,哈特的“間接路線”思想逐步形成。

    所謂的“間接路線戰略”理論,就是主張把戰斗行動盡量減到最低限度,避免正面強攻的作戰方式,強調用各種手段出敵不意地奇襲和震撼敵人,使其在物質上遭受損失,在精神上喪失平衡,以達到不進行決戰而制勝的目的。他的這一戰略思想深刻的影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冷戰時代的全世界范圍的局部戰爭。四面受敵的以色列更將這理論作為國家戰略而廣為研究和運用。

    在中國軍隊之中研究“間接路線戰略”理論的不乏其人,但是真正要將這種理論運用於實際戰場之上卻鮮有其人,畢竟作為一個傳統陸軍強國,中國軍隊長期以來都奉行敢打敢拼的精神,崇尚“兩軍相爭勇者勝”。雖然也常有智取和奇襲的精彩戰例,但多為神來之筆,中國軍人骨子裡仍然堅守著“以正合,以奇勝”的古訓。

    “從干預越南內戰中的奇襲海防到閃擊河內,到中日爪哇准戰爭中的多點空降,全面開花。任令羽的每一次精彩的指揮之中,無不顯示著‘間接路線戰略’理論的主要原則。而這一次的達卡攻防戰顯然也不例外。不過以前他更多的是將自己的部下作為餌兵,但今天這個餌由他自己來作而已。”看著慢慢接過那本舊書,小心翻閱的胡維風,戚度大校又將目光轉向了眼前的戰區。

    “棄卒保車,雖敗而不亂。相信胡維風經此一役,將來的用兵恐怕將更為謹慎和老練啊!”而就在戚度大校的頭頂,通過可以監視全場的閉路電視攝相頭,中國人民國防軍總參謀長曹陽上將正面對著眼前自己所器重的這位年輕將軍的成長而欣喜。“呵呵!與任令羽的那一招‘雙倒撲’相比,胡維風作事還是有些太拘泥了。”而在曹陽上將的身後那個蒼老的聲音又再一次的出現了。“你不用擔心,只要有我在。就沒有人可以撼動你和十三翼將……。”

    第六十二章裂土之王(二)

    與北京3月的春寒料峭相比,位於印度西海岸的拉克沙群島現在卻是處於一年中最適合潛水的季節,30攝氏度左右的平均氣溫加上島嶼之上充滿了海洋氣息的潮濕空氣。陽光、沙灘、成排的棕櫚樹,這個靠近赤道的熱帶群島之上一切都顯得是那麼的輕松和從容。

    這個位於印度半島西南阿拉伯海之上的群島包括了最北部的阿明迪維群島、中部拉克代夫群島和南端的米尼科伊島,總計有25個大小島嶼,但面積僅32平方公裡。由於大多為水下火山錐周圍的珊瑚礁逐步發展而成,所以這些島嶼面積都不大,其中最大的米尼科伊島也不過4.53平方公裡。

    這個群島雖然在地理位置恰好扼守在印度洋的主航線之上,但是由於島嶼上可開發的面積太小,因而長期以來都被世界所忽視。即便是印度政府本身,雖然將其列為7個中央直轄區之一,但在獨立後的大半個世紀裡,新德裡對一些星羅棋布的島嶼實際上采取的依然是放任自流的態度。直到20世紀末,印度人在羨妒於鄰近島國馬爾代夫每年從歐美游客身上賺取的大把外匯之時才如夢初醒的發現,原來同樣的自然風光自己早已擁有,不過一直錯過而已。

    借助著印度政府大力發展旅游業的東風,這個一直依舊處於蠻荒之中不受世人重視的群島才逐漸開始獲得潛水愛好者們的青睞。為了盡快可以建成可以接待大批歐美游客的基礎設置,一向對外國投資持排斥態度的印度,首次在這些島嶼的開發之上,邀請來來自英國的開發商,一向要求奢華尊崇的英國人果然不同凡響,僅在短短的3年之內便在米尼科依島上投資修建起了兩座六星級豪華酒店。

    而此刻在其中一家名為“王子之夢”的酒店中,一池碧水的游泳池旁一個赤裸著上身、戴著墨鏡的白人男子正獨自在太陽傘下品讀著一本有些厚重的精裝大部頭書籍—“英國在印度要完成雙重的使命一個是破壞性的使命,即消滅舊的亞洲式的社會;另一個是建設性的使命,即在亞洲為西方式的社會奠定物質基礎……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那些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這是一條永恆的歷史規律。不列顛人是第一批發展程度高於印度的征服者,因此印度的文明就影響不了他們。他們破壞了本地的公社,摧毀了本地的工業,夷平了本地社會中偉大和突出的一切,從而消滅了印度的文明……”

    這顯然是一篇完成於近兩個世紀前的經典—它完成於853年7月22日星期五的倫敦,題目和內容一樣簡單而直接《不列顛在印度統治的未來結果》。但是這篇看似平淡、僅有萬余字的通訊卻因為出自於一個聲名顯赫的作者之手而廣為流傳,這個作者的名字叫卡爾.亨利希.馬克思。

    “想不到王子殿下竟然會對一個共產主義者的書感興趣。”從巴基斯坦在迪拜轉機,乘坐阿聯酋航空公司的航班,秘密抵達仍在戰火之中印度南部港口城市科欽,然後再乘坐印度航空公司支線飛機降落在群島之中唯一的擁有機場設施—阿格蒂島,還要換乘輪渡才能來到這裡。這樣的長途跋涉對於漢密爾頓公爵這樣的老人家來說實在是一種折磨,但是面對著眼前這位英國皇室身份特殊的青年,他卻依舊是如以往一樣保持著一個英國紳士應有的從容和優雅。

    “他首先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哲學家和社會理論家,你或許可以反對他解決問題的思路,卻永遠無法否定他所提出的問題。你說呢?我敬愛的漢密爾頓公爵閣下。”青年緩緩的合上了自己手上的名為《馬克思恩格斯選集》書籍,摘下遮住了大半個臉的寬大墨鏡,露出一張帥氣陽光卻依舊難掩稚氣的臉龐。雖然年僅24歲,但是他的名字卻早已在出生之時便響徹英倫三島,乃至整個歐洲。他便是赫赫有名的英國王子—謝裡.查爾薩斯.阿爾伯特.大衛、英國王儲查爾薩斯與已故的謝安娜王妃的次子、英國王位的第三位順位繼承人。

    “作為您忠實的僕人和長輩,我很高興能看到您的成長。”面對對方不卑不亢的反問,老練的漢密爾頓公爵也不禁一時語塞。“目前您親手締造的‘印度南部自治邦聯’似乎有些發展的不太順利。”從沙灘椅上起身,謝裡王子微笑著從身材火爆、皮膚黝黑的美麗侍女—來自南非的職業名模妁爾科克的手中接過那杯金黃色的雞尾酒,順勢將對方摟住懷中,用自己依舊空閒的左手褻玩起這個如黑珍珠般的美人豐腴的臀部。

    “情況有了些小變化,但是一切都還在我們的掌握之中。”面對著眼前這個依舊放浪形骸的王子,漢密爾頓公爵盡量保持著自己的冷靜,潮濕而悶熱的空氣令已經衣著正式的他多少有些頭昏腦脹。“是嗎?!泰米爾邦正在劇烈的動蕩之中,從斯裡蘭卡的叢林裡竄入南亞次大陸的猛虎組織已經轉移了他們建國的方向;安得拉邦有無數的農民正在信奉毛澤東主義的印度共產黨的領導之下割據地方。依舊忠於新德裡的軍隊和民眾正在整個南部到處制造著叛亂,而印度陸軍的機械化部隊前鋒已經進入了馬哈拉施特拉的境內,向孟買逼近。在這些的局面之下,我很想請問您—我敬愛的漢密爾頓公爵閣下,怎麼樣才叫真正的失去控制。”面對著英國皇室復興計劃的智囊和實際執行者,一直以來都表現的置身事外的謝裡王子突然變的咄咄逼人起來。

    “王子殿下,您所說的情況的確不可否認。但是這一切本來就在老臣我的計劃之中。美國第五艦隊的航母戰斗群……。”面對著一直以來都是一副玩世不恭姿態的謝裡王子,漢密爾頓公爵雖然保持著禮節上的尊敬,但骨子裡卻認定對方不過是一個貪玩的孩子。所以當此刻被對方如此直白的問責之時,漢密爾頓公爵竟一時有些無言以對起來。他一邊從自己用料考究的西服上衣口袋中取出散發出濃郁香水氣息的手帕擦拭著自己額頭上不斷滑落的汗珠,一邊只能將自己目前所能想到的對策娓娓道出。

    “呵呵!難道您現在還對那些端坐在白宮裡政客們所給出承諾當真嗎?精明的美國人何曾為了他國的利益而火中取栗,即便是他們口中親密無間的盟友,大英帝國對於美國政府而言其價值也不過是拿來犧牲的炮灰而已。第五艦隊根本不會在我們需要他的時間出現。”面對著眼前模樣有些狼狽的漢密爾頓公爵,謝裡王子回應的不過是一個嗤之以鼻的冷笑而已。

    “放棄幻想吧!我敬愛的漢密爾頓公爵閣下,要再度重現‘日不落’的輝煌,大不列顛的子民們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正憑借我們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勇氣和無畏,他們才在長達數百年的競爭中挫敗了西班牙人、荷蘭人、法蘭西人,將印度洋變成了大不列顛湖,今年我們要重返印度,戰斗和犧牲同樣在所難免。沒有堅強的武力作為後盾,您的謀略不過是空中樓閣。”將手中看似淡雅但卻入喉入火的雞尾酒一飲而盡,謝裡王子猛的松開自己懷中欲迎還拒的美人,挺起自己健壯的胸膛,用低沉但卻有如滾雷般的聲音發出了戰斗的吶喊。

    “堅強的武力……?!我很贊同您的意見,但是我卻不得不提醒您,在目前的條件下,大英帝國並沒有准備好為印度南部各邦的獨自而進行的戰爭。”實際上謝裡王子所言之種種,老謀深算的漢密爾頓公爵並非沒有想到過。拋開對美國援助的幻想,以大英帝國力量去實現在印度南部地區一系列分裂活動的藍圖並非沒有在漢密爾頓公爵的腦海中出現過。但是那也過是靈光一閃的短暫憧憬而已。殘酷的現實總是會在第一時間徹底擊碎所有的美好的願景。

    大英帝國的確曾是一個無比強大的“世界巨人”。即便在他衰落的前夜,他的外表依舊強大得不可戰勝。一戰爆發前的900年,大英帝國版圖達到.2萬平方英裡,所控制的人口占到世界總人口的/4。雖然在新的一輪工業革命中輸給美國和德國,但精明的英國人卻用完善的銀行和資本輸出為自己輕松的獲取無可估量的收入,英國所擁有的50家殖民地銀行下屬2279家分行,僅僅是利息一項便可以每年為英國帶來了億英鎊的收入,但是貌似強大的帝國卻有著無法治愈的隱疾。英國狹小的本土和相對較少的人口,使他始終無法最終同化那些被征服的土地,從殖民地來的巨大的財富常常在流入國庫之前,就被為鎮壓此因為英國的文明輸出而民族意識萌發,所導致起彼伏的起義和叛亂所需的軍事行動消耗掉了。規模不大的英國陸軍疲於奔命。更糟糕的是,國民經濟投資被殖民地資金輸出搞得供血不足,從而導致875年至884年之間工業增長率只有可憐的.5%,英國一向奉行的自由貿易政策,也隨著國力的衰弱而變得不利:英國產品不是被歐洲其他國家更具價格質量優勢的替代品擠了出來,就是被擋在高額關稅壁壘之外。

    從這個層面上來看兩次世界大戰的削弱只是英國先天不足的一次集體爆發而已,英國似乎命中注定只能是一個8~9世紀的霸主,在新的百年中只能無奈沉淪。缺乏經濟和人口支撐的英國軍隊雖然依舊自保,但前提也是以北約集體防務為支柱,以核威懾為後盾。實際上在漢密爾頓公爵的努力之下,英國政府在這次行動已經開足了綠燈了,貿著被媒體揭露而倒台的風險,工黨內閣幾乎所有精銳的特種部隊都已經不同程度的參加到了這場針對印度的政治分屍之中了。好在英國民眾的注意力都被大西洋彼岸的第二次馬島危機所吸引,無暇估計英國軍方的異常調動。但是要想象謝裡王子所說的那樣投入更多的武裝力量,英國政府顯然力有不逮。

    “好吧!我知道您想要說什麼!衰弱的大英帝國此刻無法派出那麼多的遠征軍,我們只能依靠美國人的支援。呵呵!我只能對你說,你錯了!我的老伯,在你們這些所謂的政治家躲在密室裡勾心斗角的時候,我已經為大英帝國集結起了足夠的力量。”謝裡王子此刻的情緒顯然有些激動,他幾乎是在對著漢密爾頓公爵發洩式的咆哮,他激動的聲線甚至讓身後的美女模特—妁爾科克害怕的捂住了雙耳。“好吧!我的王子殿下,我不想忤逆您的意願,目前的局勢也誠如你說的那般嚴峻。我想如果您有更好的注意,請放手去干吧!我將全力配合您的行動。”最終漢密爾頓公爵選擇了不再堅持,南亞次大陸這局棋,英國實際上在已經在中、美兩大國的打壓之下失盡了先手。如果任由這樣發展下去的話,最終的結果無疑是在新德裡政府倒台之後,中、美攝取分裂印度的絕大部分利益,而英國可能只能撈倒一些殘羹冷炙,甚至顆粒無收。竟然如此不如讓謝裡王子這樣的年輕人去放手一搏。

    “好的!我會讓你見識到我的能力!還有我聽說薩金娜這個小婊子在印度被你安排去勾引塔塔集團的掌門人……。”就在這場不愉快的談話接近尾聲的時候,謝裡王子突然將話題轉向了另一個敏感區域。“她只是殿下過去一個玩具而已……。”漢密爾頓公爵盡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平靜的回答道。但是等待他的卻是另一聲咆哮“那也是我女人!!”

    “想不到這個曾經令整個英國皇室蒙羞的野種,竟會是一只桀驁不馴服的幼獅。”走出謝裡王子的行宮,漢密爾頓公爵努力鎮定著自己的神經,從懷裡的藥瓶裡取出數片用於穩定血壓的藥劑,放入自己竟有些微微戰抖的雙唇。謝裡王子可以說是英國皇室歷史最富戲劇性的一個王子,這一戲劇性可以從他降生之前說起,他的母親—謝安娜王妃曾是英國歷史上最富人氣的王妃,當98年7月29日,他與查爾薩斯王儲在倫敦聖保羅大教堂舉行了舉世矚目的盛大婚禮之時,全世界有數億人通過電視轉播觀看了這一盛典。婚後一年多,謝安娜生下了她和查爾薩斯王儲的第一個愛情結晶—威利王子,而984年又生下了次子—謝裡。

    一切似乎是那麼的完美無暇,但是很快婚後的謝安娜婚姻生活並不如意的傳聞便被公詛於世,無論是英國皇室的繁文縟節與她自然活潑的性格格格不入的說法,還是查爾薩斯王儲對她在公共場合每每風采奪人心有不悅的解釋。最終都匯合到一個最為敏感的話題之上,那就是謝安娜和查爾薩斯王儲最終的雙雙出軌。就在謝裡王子出生的兩年之後查爾薩斯恢復了他和老情人達米拉的關系,而謝安娜的情人則盛傳有數個之多。而其中最有名的則當數曾在英國皇家近衛騎兵團服役過的陸軍少校—休斯特了。兩人的關系正式展開據說是在98年,但好事者卻考證出王妃早於982年,即與王儲結婚不到一年便紅杏出牆,與休斯特有染。

    這些人甚至挖掘出了在謝裡出世後不久,王妃曾寫給休斯特的密信,信中說“只要看看那個嬰兒(謝裡)一眼,你就知道他是我們的孩子。”而謝安娜在給他的另一封信中則溫柔地說“我真想為你生孩子。”這些證據無一例外的都指向了謝裡敏感的身世問題,這些傳聞通過各種途徑傳到年幼的王子耳中。雖然謝裡表面總是對此一笑了之,但在內心深處他卻苦惱不已,經常不自覺揣測自己生父的真實身份。而在蘇格蘭參加完外祖母的葬禮之後,王子終於像火山一般爆發了。因為他傳聞中的“生父”休斯特也前來參加了葬禮。

    根據內幕人士稱“葬禮結束後,謝裡決定當面與查爾薩斯談論此事。謝裡開門見山地質問查爾薩斯說‘我的父親到底是誰?——是你,還是詹姆斯.休斯特?’”但對方僅給出一個模稜兩可的回答。內幕人士稱“查爾薩斯沉默了好久,然後才開口說‘如果真有什麼關於休斯特的事情被瞞著不讓我知道的話,那我也不想知道。’接著,查爾薩斯王子試圖安慰謝裡。他用胳膊摟住兒子的肩膀,柔聲說道“不管發生什麼,你都是我的兒子。不管你選擇相信什麼,我永遠都是你真正的父親,而且我永遠都愛你。”

    而在一向對這一問題諱莫如深的英國皇室當然不會選擇用D鑒定來了解此事,最終這種陰影造就了謝裡王子反叛的性格,他不僅極富冒險精神,完全不害怕危險,尤其熱衷體育運動,喜歡足球、橄欖球、馬球和游泳,滑雪時更是瘋狂的直向下沖。而且吸食大麻、未到法定年齡就混跡於酒吧和夜總會之中,被稱為“派隊動物”。最終被一向治學嚴謹的溫莎伊頓公學勒令退學。但是這個使得英國王室上下大傷腦筋的“野小子”卻在英國軍隊之中得到了肯定於承認。

    當他進入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時,很多軍官都賭他一定會因為無法忍受“苦行僧”生活半途而廢。但是他卻在沒有受到任何特殊照顧的情況下,順利畢業並被授予少尉軍銜,成為了一名合格的裝甲偵察部隊的指揮官。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所參加的部隊正是他那個可能的“親生父親”

    休斯特少校曾經指揮過的英國皇家近衛騎兵團。

    第六十二章裂土之王(三)

    “達卡的天空已經基本被肅清了,第一波次出擊的戰斗機大部分已經在返航的途中,本次出擊沒有任何的損失。”在煙波浩淼的孟加拉灣之上,在安達曼群島的泊地裡進行了為期3周的戰區應急維護和保養之後,中國海軍印度洋遠征艦隊的主力—“上海”號核動力航母戰斗群又一次活躍在了戰場之上。此刻重新進入戰時工作狀態起來的航空控制室,中國海軍的精英們正在忙碌的比對著顯示屏幕上的各種數據。通過電視屏幕剛剛晉升為中國海軍大校的馬瀾艦長正密切注意著飛行甲板之上准備起飛的第二攻擊波次的戰機准備情況,以及人員和車輛的移動位置和維護。而作為航母戰斗群的最高指揮官,肩膀上已經多了一顆將星的徐傑少將則關注著目前整個戰局的態勢。

    在雷達信息的顯示屏幕之上,在雷達的工作半徑之內所有已經出動的“上海”號航空母艦艦載戰斗群的活動,以及周圍附近海域、空域、艦船和飛機的活動全都一目了然的展現著。“看來印度陸軍的野戰防空體系並不象我們想象的那樣完備嘛!”面對著此刻如臨大敵的同僚,馬瀾大校微笑的寬慰道。在“江蘇”號航母遭受重創而不得不返回國內進行大修之後,雖然中央軍委用晉升來表達對他的信任和肯定,但是作為一個軍人的責任,這本來理所當然的嘉獎卻令徐傑似乎變得比以前更為謹慎和小心起來。

    “我們投入最優秀的艦載戰斗機群為的就是掃除可能存在的障礙,在目前的條件下我們不得不在最為困難的想定下戰斗啊!通知各0-0號國防動員艦准備進入逆風位置投射戰機……。”面對著第一輪空襲的結果,徐傑少將不由得松了一口氣,畢竟在“江蘇”號被迫退出戰列之後,在遠離本土的孟加拉灣戰區中國海軍航空兵的戰力被明顯的削弱了一半以上。雖然集中了原先“上海—江蘇”雙航母戰斗群中最為優秀的艦載航空兵,但是面對著壓制整個印度東部沿海的任務,徐傑少將所面對的依舊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如何才能打好接下來的連場惡戰已經成為了在安達曼海海域休整期間,徐傑少將壓在心頭的一塊巨石。畢竟剛剛進入藍海的中國海軍在縱橫四海的無敵霸主—美國海軍面前依舊顯得相對年輕而稚嫩,但隨著戰線的延伸,中國海軍航空兵卻需要面對幾乎和美國海軍同等甚至更為艱難的任務。擁有位局全球之首的2個航母戰斗群的美國海軍擁有一套完整的並行之有效的戰備輪換規定—和平時期,每艘航母一個標准的訓練、執勤和休整周期為8個月,並各占/3時間。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美國海軍現役的2艘航空母艦均以個月為間歇,始終保持/3在海外執勤或擔負作戰任務,/3進行海上訓練,另外/3在港內休整或進廠維修保養。

    即便是僅有實際[——力/3的處於海外執勤狀態,但強大的美國海軍仍具有同時向一熱點地區布署2個航母戰斗群實行威懾,而一旦局勢由危機上升為戰爭,美國海軍的“艦隊緊急反應計劃”則可以在30天時間內向全球任何一個熱點地區同時集結和部署至少個航母戰斗群,並且有另外2個航母戰斗群可以隨時准備增援,即所謂“+2”方案。

    與財大氣粗的美國海軍相比,中國海軍目前的情況則只能用捉襟見肘的尷尬來形容。雖然在拱衛環渤海灣的中國人民海軍北海艦隊的武裝序列之中,還有一艘直轄市級0萬噸級的重型核動力航母—“北京”以及由前蘇聯常規動力航母“瓦良格”號改建而成的國防訓練艦“鎮冰”號,但是作為保衛中國沿海的最後支柱,這2艘航母此刻必須維持中國東部沿海的日常戰備巡邏,以威懾日、韓等對中國海洋利益有所染指地區軍事強國,同時擔負著必要時候抗衡部署在西太平洋的美國海、空軍強大軍事力量的來犯和入侵。目前在役的2艘“直轄市”級核動力航母之中,唯有“上海”號可以進行長時間的海外部署。

    在後來中國海軍總結2世紀自身發展戰略的過程之中,飽經了血與火的考驗後,劫後余生的中國海軍精英們最終不得不痛苦的承認—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在20世紀末期中國海軍所提出的建造艘“江蘇”級中型核動力航空母艦的“藍色方案”,才是真正適合中國國情的海軍建設方案。雖然從艦載機數量和綜合戰力方面來衡量,萬噸級的“江蘇”級中型核動力航空母艦僅能達到“直轄市”級重型核動力航母的/2,但是在投入經費和建造周期上,“江蘇”級航母卻較“直轄市”級航母有著明顯的優勢。

    “江蘇”級中型核動力航空母艦雖然在前期的研制過程中耗資巨大,卻周期漫長,花費了近200億美元才最終定型,歷時年才最終在江南造船廠下水成軍。但是在後續艦的建造過程中高昂的單艦造價卻可以迅速的得到分攤和稀釋,以江南造船重工和大連造船重工在“江蘇”級後續戰艦建造的招標過程中展開的激烈競爭來看,最終“江蘇”級中型核動力航空母艦單艘戰艦可能將低至40億美元,即便加上艦載機的采購報價,一艘“江蘇”級航母最終成軍的全部耗費也不過80億美元。但是當一個民族在闊別百年之後,重新邁向大海時,迎頭趕上的緊迫感和來自外部的壓力最終令中國海軍在2世紀初葉的建設中不可避免的選擇了盲目和冒進。

    在由國防科工委、總參裝備部等有關部門聯合召開的一系列研討會上,在在“江蘇”級航母順利建造的背景之下,各部委的專家顯然都沉浸前所未有的歡欣鼓舞之中。所有人顯然都已經不滿足於已經取得的成績,因為根據海軍部的推演,個由“江蘇”級中型核動力航空母艦為核心組建的海空突擊集群,雖然可以在近海防御作戰之中抵擋2個美國海軍的“尼米茲”級航母戰斗群的來犯。但是在遠洋決戰中,卻需要由2艘“江蘇”級航母組成的雙航母戰斗群才有可能壓倒艘美國海軍的“尼米茲”級航母。“航母是一種進攻型的武器,建造它們的目的便是走向藍水……”。在某些權威一錘定音的發言之中,原本進展順利的“江蘇”級航母建造計劃被要求全線下馬。

    原本在中國海軍中型航母采購招標中由於噸位和體型超標而落選的8萬噸級航母被重新啟用,並在總參裝備部的要求之下進行進一步的放大。在僅經過了不到4個月的修正之後,“直轄市”級重型核動力航母的設計草案便在一路綠燈的情況下獲得了通過。首艦“北京”號和2號艦“上海”號幾乎同時在大連造船重工和江南造船重工開工建設。由於時間倉促,“直轄市”級幾乎可以只是“江蘇”級的簡單放大版,而為了節省成本原本為“江蘇”級研制和生產的彈射系統、導航設備以及自衛武器更幾乎都被直接移植了過來。這種簡單粗暴的嫁接模式,最終導致的直接結果便是,“直轄市”級重型核動力航母的首艦“北京”號性能並不近如人意,在下水之後小規模的改動不斷,遲遲不能形成戰力。

    而2號艦“上海”號雖然在建設過程中吸取了許多“北京”號建造中出現的問題。但是最終下水之後,其性能也不過達到了美國海軍“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早期型的水平。在兵棋推演之中,中國海軍不得不承認一個殘酷的事實—以“直轄市”級航母為核心組建的海空突擊集群雖然基本具備了與美國海軍“尼米茲”級航母戰斗群一對一抗衡的能力,但是卻並沒有十足取勝的把握。為此總參裝備部不得不要求已經進入船台開始建設的“直轄市”級重型核動力航母3號艦“天津”號和4號艦“重慶”號放緩建設。在原有設計藍圖之上進行大規模的改進。

    可以說中印全面戰爭階段正處於中國海軍航母建設正從原先“大躍進”式的盲動期重新進入“小步慢跑”式的平穩期。“直轄市”級航母3號艦—“天津”號目前已經完成了船體建設的50%,而4號艦“重慶”號則剛剛完成了30%,指望他們可以趕上這場戰爭的話,無疑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戰爭已經變成了耗日持久的消耗戰了。

    在後續戰艦遲遲無法到位的情況下,為了彌補前線海空突擊力量的不足,中國海軍必須另辟隙徑。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英、美、德、日、意等主要交戰國采用民用船只改裝而成的“輔助/護航航空母艦”概念顯然給了中國海軍以靈感。所謂的“輔助/護航航空母艦”最早以美、英大國為了應對納粹德國海軍在大西洋上到處展開獵殺的狼群而以商船改造而成的小型航空母艦,他們被要求在運輸船隊前方展開,用艦載機偵察、攻擊德國潛艇,或引導水面艦只執行反潛攻擊。

    世界上海軍歷史上有史可查的第一艘護航航空母艦是英國皇家海軍的“大膽”號,不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它是由一艘被俘獲的德國貨輪—建造於不來梅伏爾坎船廠的“漢諾威”號改裝而來的,它的出現帶動了一種風潮,已經開始從“大艦巨炮”理論中走向“航空制勝”理論的美、英兩國憑借自身的工業實力,在不斷開工建造新型航空母艦的同時,將成批成批的商船改裝成為護航航空母艦。這種改建的工作最早極為簡單—對主甲板進行一些改裝,增加全通飛行甲板。將煙囪位置後移,根本無須建設機庫與島型艦橋,一艘商船便搖身一變成為了活躍於大洋之上的航母了。

    而隨著戰爭的延續,這些護航航母的結構也日趨合理,從設有簡易的艦橋和桅桿到加設機庫、升降機到最終安裝先進的雷達等導航系統。護航航母最終脫離在後方捍衛海上交通線的龍套角色,走入了一線戰場。雖然由於航速和裝甲等方面的限制,護航航母一般不直接參加與敵軍艦隊的海戰,但是對岸轟炸等支援任務卻少不了他們的身影。在944年0月的萊特灣大海戰之中,美國海軍更有六艘“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意外地撞上當時編組有日本最強大戰列艦的水面艦隊—聯合艦隊第一機動艦隊,而展開了一場“小狗斗大象”般的戰斗,最終竟幸運的給予了對方重創,而自身僅損失兩艘護航航母。

    而在登陸安達曼群島的“冰山再現”戰役中,中國海軍所臨時征用的超過200艘以上的中國、東盟各國民用船只更在登陸戰中表現出色。其中作為直升機起飛平台的2艘大型商船更是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輔助/護航航母的作用。其中更有艘加上滑躍甲板作為殲-3H型垂直/短距起落戰機的海上起飛平台。在“上海—江蘇”雙航母戰斗群撤回安達曼群島進行休整的同時,中國海軍已經在開始考慮將這些大型商船進一步改裝成為真正護航航母的可行性。除了船體自身的條件之外,缺乏合適的艦載機也成為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殲-3H型垂直/短距起落戰機雖然被證明具備了在小型海上平台上起降的能力,但是其尾焰的侵蝕性問題以及護航航母上糟糕的維護環境都限制了這種戰機的長期部署。

    不過在突擊塔吉克斯坦南部的法克爾俄-印聯合空軍基地的戰斗中嶄露頭角的“小鷹-082”輕型前線戰斗機給了中國海軍以一個新的選擇。這種雖然已經定型僅20年,但剛剛進入現役的武器具備起飛距離短、維護簡單等優點除了適合前線機場部署之外,也具備了在小型航母上升降的可能。而在執行了法克爾機場突襲任務之後,這種輕型前線戰斗機被正式定名為“強-9”型輕型對地攻擊機在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已經建立了小規模的生產線維持低速生產之中。

    而在接到海軍的定單之後,中航一集團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更迅速拿出了“強-9”型輕型對地攻擊機艦載型號—“強-9”H型艦載攻擊機。雖然“強-9”H型艦載攻擊機的最終型號性能相對完善,但是在目前的情況下,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僅能對已經完成的5架的“強-9”型輕型對地攻擊機進行相關的上艦改進,以便於部署在安達曼海上正在進行應急改裝的4艘“島”級輔助/護航航母之上。

    此刻4艘“島”級輔助/護航航母已有2艘可以勉強進入戰列—它們是舷號00“崇明”號和舷號0“長興”號已經進入逆風放飛位置,一架架“強-9”型輕型攻擊機正緩慢的發動雙翼之下的螺旋槳,向著孟加拉的方向滑進起飛位置,戰機的個外掛點之上裝置的57毫米火箭彈吊艙和250千克炸彈滿載著死亡。很少有會想到這些中國海軍應急發展起來的艦種和戰機在數年之後竟會成為遼闊的中國海疆之上最後的希望。

    第六十二章裂土之王(四)

    “又到了我們出擊的時候了!老伙計!”拎著自己笨重的飛行頭盔,來自俄羅斯空軍的瓦裡德爾上尉和自己的同僚們一起有些懶散的走向各自的崗位—那孤零零的停在跑道盡頭的3架灰色塗裝的米格-3M型截擊機,這裡是位於印度東北部特區阿薩姆邦北部的提斯普爾(Tezpur)空軍基地。在經過了漫長的等待之後,來自俄羅斯空軍的“殲星者”中隊終於又一次接到了出擊的命令。

    作為莫斯科向印度提供直接軍事援助的一部分,俄羅斯空軍將有2個中隊的精銳飛行員和戰機秘密被派駐到印度的境內,在莫斯科的默許之下為維護新德裡的利益而戰。當然這種慷慨並不是無償的,印度政府除了將向莫斯科支付價格不菲的裝備租用費用之外,還將給每個到來印度的俄羅斯飛行員准備條件優厚的工資和津貼,不過很顯然錢並不是萬能的。

    雖然無論是裝備和飛行員的素質,裝備著米格-3M型截擊機的“殲星者”中隊自然不能與威名赫赫、幾乎橫掃了半個馬六甲戰區的“方塊”中隊相提並論。但是在印度空軍的眾多菜鳥面前,這群來自俄羅斯的“空中兵痞”卻完全可以擺出一副皇牌的姿態。與“方塊”中隊揮灑從容的初戰一樣,“殲星者”中隊的第一次出擊便是從加爾各答近郊的卡萊孔達空軍基地出擊攔截假道緬甸對安達曼群島實施遠程空中打擊的中國空軍轟炸機群,自身也戰損了3架之多,但卻取得了擊落中國4架轟-9B型轟炸機和架轟-D型轟炸機的驚人戰績。

    不過他們的輝煌卻有如流星般短暫,從中印戰爭開始至今,“殲星者”中隊並沒有第二次出擊的記錄,更多的時候他們都不得不把精力浪費在乏味的戰備巡邏和轉場飛行之中。而新德裡對此則多少有些無可奈何。因為莫斯科所想要的並不是替印度人去打仗,俄羅斯人冒著觸怒中國的目的秘密參戰無非是想用俄制武器的輝煌戰果來勾引起新德裡那瘋狂的購買欲望而已。與俄羅斯人可以自信獨步戰場的蘇—35型戰斗機不同,米格-3畢竟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產品,雖然經過了全面的系統升級,但在中國空軍所廣泛裝備的新銳戰機面前已經沒有優勢可言。初戰的得手完全是憑借著抓住機會、突施冷箭而已。

    顯然對於自己戰機的實際性能俄羅斯人還是心中有數的,所以一直以來莫斯科都要求“殲星者”中隊盡力避戰,同時則極力鼓吹米格-3M的優良性能,要求新德裡迅速購買。不過可惜的是面對著不休止的消耗,印度的國庫顯然不足以維持新德裡所開動的戰爭機器。在中印戰爭爆發之後不久,印度政府便因經濟的全面衰退和議會的反對,中止了印-俄第二階段的軍購方案。

    不過精明的俄羅斯人並沒有因此而選擇放棄,支配著克裡姆林宮的軍火寡頭們一邊在國際對沖基金在印度金融市場中所制造的風暴中推波助瀾,用曾經奪走過俄羅斯人半個世紀財富的金融武器掠奪印度人的資產,一邊又極力在新德裡新一屆軍政府中培養自己的勢力。“印度的國庫之中已經沒有任何硬通貨儲備了?沒有關系,我們用黃金或其他貴金屬結算!印度也沒有足夠的黃金可以支付?沒有關系,慷慨的俄羅斯人會無私的幫助你們。你們可以用礦石、農產品甚至是服裝來交換我們尖端的武器。”

    但是局勢的變化,卻很快就讓莫斯科對新德裡拋棄了幻想。一個沒有了核武器,失去了整個次大陸半島南部且四面受敵的政權顯然不應該不可能成為俄羅斯的盟友。於是乎俄羅斯的各大媒體開始大肆宣揚新德裡軍政府的倒行逆施起來。並再一次的向北京伸出了代表著和平和友好的橄欖枝。

    雖然很多中國人民國防軍的戰士並不願意相信,但是事實卻往往總是那麼的無情,在整個中印戰爭期間中國從未中斷過與俄羅斯的軍火貿易。在馬六甲戰區的戰火中,中國政府總計從俄羅斯的各大軍火寡頭手中購買了超過200億美元的武器裝備,不過和印度不同中國所采購的主要是自身軍事力量之中俄制武器的替換零件和包括各種型號導彈在內的武器彈藥。對於中國的需求,俄羅斯人表現的原比應付印度人時積極。畢竟他們知道除了中國人手中有足夠的硬通貨之外,還有完全可以生產出同類產品的技術。

    “這將是我們的最後一次出擊了吧!飛完這一次我們就將被召回國內了吧。”鑽進自己飛機的坐艙,瓦裡德爾上尉充滿著倦意的對著自己身後的同僚說道。莫斯科已經對新德裡的新主人失去了耐心,他們要求印度軍方歸還所有的戰機和飛行員。但喬京德爾卻要求“殲星者”中隊至少要在印度陸軍主力成功撤出孟加拉地區之後才能離開戰區,因為在目前的印度空軍裝備序列中已經幾乎沒有可以拿的出手的戰機了。

    “准備起飛!”聽著耳機裡塔台上傳來的指令,瓦裡德爾上尉機械的操作著自己的戰機。在出擊前他已經從那個說著一口蹩腳英語的印度空軍翻譯口中了解了今天任務的主要內容由於中國海軍航空兵的復活,正在達卡外圍進行攻堅的印度陸軍正遭遇著猛烈的空中打擊。此刻印度空軍將出動東北特區各地軍用機場之上所有仍可以起飛的戰機起飛迎擊,而這其中“殲星者”中隊將是當之無愧的主力。

    “進入射程後就把導彈打完,然後返航。我可不想和占據優勢的中國海軍航空兵纏斗下去。”瓦裡德爾上尉一邊操控著自己的戰機進入跑道,一邊在心中默默的規劃著。4枚-33遠距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能在具有強大電子優勢的中國海軍航空兵面前取得什麼樣的戰果,瓦裡德爾上尉的心中顯然並沒有底。但就在他將戰機剛剛駛入跑道的剎那,一陣陣密集的槍聲卻打斷了他的思緒。對於這種突然發生的情況,瓦裡德爾上尉並沒有更多的驚慌,畢竟這裡是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邦。

    阿薩姆邦位於印度的最東部,同中國、不丹、錫金、孟加拉國、緬甸等國相鄰。面積約為7.8萬平方公裡。人口3千多萬,主要以阿薩姆人和孟加拉人為主。阿薩姆人是一個民族長期融合的產物,雖然考古學家認定這個民族的祖先起源於原始澳大利亞,但是今天的阿薩姆人面部已經有了明顯蒙古種人特征了。在很多生活習慣上也日漸受藏緬文化的影響。甚至有學者認為近代的阿薩姆人就是來自中國雲南的傣族分支。

    歷史上阿薩姆人曾長期的在這邊土地上占據著主導地位,並且繁衍出了發達的農耕文明。但是隨著英國殖民者的到來,大批尼泊爾人和孟加拉人為了鋪就大英帝國進入緬甸的跳板而被強行遷徙到了這裡。阿薩姆人所占有的人口比重被不斷打低,而社會地位更是直線下降,在飽受歧視之中民族主義的思想開始萌發,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抗爭中阿薩姆人獨立建國的訴求開始空前的高漲起來。

    從英國人手中獲得了全面獨立的新德裡政府本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這一歷史遺留問題。東北各邦不僅民俗風情上與印度斯坦相去甚遠,經濟上也相對落後,無論對於國民經濟還是國防戰略上都是一個無比沉重的包袱。新德裡完全有機會在獨立之初便給予高度的自治,以緩和當地已經日趨嚴峻的對立情緒。但是國大黨的政客們顯然被大英帝國昔日的輝煌以及剛剛萌發的大國情節沖昏了頭腦。在東北各邦的問題,新德裡選擇了照單全收,在字面上國土面積和人口增長的背後,卻為將來的後患無窮埋下伏筆。

    在度過了獨立之初相對平靜的20年時光之後,一直在地下洶湧的分離運動之火最終在20世紀70~80年代全面的爆發了出來,而導火索正是印度政府一直自詡為無上武功的、成功肢解了東、西巴基斯坦的“第三次印巴戰爭”。

    在孟加拉國成立的血雨腥風之中,有上百萬孟加拉難民逃到包括阿薩姆在內的印度東北各邦,這些難民的到來成為壓跨當地經濟的最後一根稻草。20世紀70年代後期,便在阿薩姆邦等地掀起的驅趕“外籍人”行動,最終演化成了武裝沖突。

    979年4月一個名為“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的政治派別正式進入了新德裡的視野,他們的政治訴求簡單而直接—就是要求把阿薩姆從“印度統治下解放出來”、建立獨立的“阿薩姆國”。在當時印度政府並沒有對這個毫不起眼的武裝組織給予更多的關注,畢竟在印度東北部各邦不斷發生的流血沖突中,這種揭竿而起的反政府武裝多如過江之鯽,僅在阿薩姆邦境內便出現了“卡爾比國家志願軍”、“波多民族民主陣線”以及

    “卡塔普爾解放組織”等多個政治派別。整個印度東北部有上百股分裂勢力,最多的曼尼普爾邦盤踞著20個以上武裝分裂組織。

    在已經雄心勃勃准備用武力解決一切的新德裡看來多打擊一個反政府武裝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他們卻顯然錯誤的估計的形勢,“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不僅在印度政府先後動用了8個陸軍旅和4個陸軍師所實施的兩次大規模軍事圍剿行動中堅持了下來,還在不丹南部和緬甸西北的森林地區先後建立了3個營地,將其作為訓練武裝人員、儲存彈藥以及向印度實施突襲的基地,令印度政府頭疼不已。

    雖然印度政府努力開展外交攻勢,2003年月在多次交涉之後終於獲得了不丹政府的幫助,派兵協同清剿將“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的武裝力量趕出了不丹南部,一度重創這一支長期活躍於阿薩姆邦叢林之中武裝力量,但是好景不長,就在新德裡堅信自己已經嚴重打擊了這些反政府武裝的有生力量,把這些組織主和派逼上談判桌之際。各地不斷爆發的暗殺、綁架、襲擊軍警等恐怖活動,卻明確的告訴著印度政府,他們的對手並沒有屈服只是換了一種對抗的方式而已。

    在此後的數年裡,雖然大規模的武裝突襲不復存在,但是印度東北各邦的駐軍和武裝警察卻依舊疲於奔命,而這種被冠以時髦的“反恐戰爭”的對抗形式顯然對印度軍隊來說並不熟悉。在這不斷的消長之中,印度政府又被卷入了與強大的中國對抗的旋渦。原先駐守印度東北部的各地的印度陸軍第4集團軍被調往孟加拉戰場,失去了這一有力的砝碼,印度東北部各邦的局勢正向著有利於反政府武裝的一側傾斜著。而填充正規軍調離所留下的真空的唯有一向聲名狼跡的准軍事武裝—“阿薩姆步槍隊”了。

    “阿薩姆步槍隊”可以說也是一支擁有悠久歷史的部隊,雖然在它的歷史之上更多留下的是血腥屠戮和**婦女。但是在目前的形勢之下,新德裡也惟有依靠這支軍事力量暫時先維持東北部各邦的秩序。不過即便是這個並不復雜的要求,“阿薩姆步槍隊”也顯然無力勝任。

    隨著印孟戰爭拉開序幕,東北部各邦的局勢便開始不斷惡化。不時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宛如各地印度政府統治的喪鍾一樣宣告著末日的到來,首先是廣大的農村地區失去了控制,被驅逐的各個反政府武裝開始重新在各地建立自己的根據地,一開始“阿薩姆步槍隊”還會組織力量進行清剿,但在幾次遭遇游擊隊伏擊傷亡慘重的撤回之後,當地政府不得不放棄了努力,只能集中更多的精力確保城市、軍事基地以及主要交通干道的安全。

    但隨著事態的進一步惡化,原本安全的城市和軍事基地也變的不再平靜。雖然印度政府加強了各地治安管理的力度,但是零星的暴力事件依舊不時有發生。甚至在鬧市中都發生了武裝分子襲擊巡邏隊和與安全部隊進行槍戰的惡性事件,最終當地政府不得不宣布各邦進入“緊急狀態”,關閉所有政府機關、商店和集市,並對進入各個城市的交通進行阻斷。試圖將每一座城市都建立成為鎮壓的堡壘。但是顯然這樣的行動並不能真正抵擋反政府武裝下一個階段的攻勢,因為他們已經與多年前的烏合之眾有了最根本的差別。在印度東北各邦近十萬的游擊隊身後站立著的是一支規模不大,但卻足以顛覆整個戰場格局的中國軍隊,他們的名字叫“牙旗”。

    “潛入提斯普爾空軍基地的偵察分隊已經進入了指定位置,30秒內將圖象和數據傳輸過來。”在位於阿薩姆邦西北部的叢林之中,一輛輛經過精心偽裝戰場4ISR指揮車內,已經在印緬邊境的叢林裡潛行了近一個月的榮波大校正默默的注視著各種數字化設備緊張的運轉,由偵察小組攜帶單兵雷達、激光測距測向儀等偵察設備已經目標區域內的每一細節,通過數傳電台、移動電話、衛星電話等通信系統迅速顯示到指揮中心的電腦屏幕之上。而參謀人員依托數字化指揮控制系統,對這些情報進行分析處理,以供指揮官作出最後的決策,一組組參數正通過數據鏈飛快傳輸到部署在位於提斯普爾空軍基地20公裡外的炮兵陣地之上。

    而在叢林之中門國產車載式52毫米自行榴彈炮,正根據前方偵察設備傳回的目標信息在自動調整射角、射向,將炮口指向目標,這種新型的輪式自行火炮從外型上看似乎只是原有牽引式榴彈炮和重型卡車的簡單嫁接。但實際上卻大幅提升中國陸軍炮兵部隊的戰場機動與生存能力。“牙旗”所配備的這種新型火炮是在國際軍火市場上被稱為“中國愷撒”的國產SH-型55毫米車載加榴炮的自用版,只是口徑由北約制式的55毫米改為了52毫米而已。

    隨著一聲聲急促的轟鳴,炮群以每分鍾發的射速同時向著目標地域展開了猛烈的炮擊。而這樣的炮擊僅持續了不過一分鍾,就在炮口的硝煙還未散去之際,所有的火炮又迅速轉換成了行軍狀態,消失在了密林之中,而在遠方的印度空軍基地之上,從天而降的災難已經將跑道上所有的目標炸成了碎片,包括那3架等待起飛的米格-3M型截擊機。

    第六十二章裂土之王(五)

    “……我們組織的成員正受到不丹與印度兩國軍隊的大規模聯合攻擊。由於遭受對方來自空中與地面重炮的全面打擊,加上目前缺衣少食,天寒地凍,我們的部隊正被迫向貴國與不丹的邊界撤退……我們謹此懇請貴國政府與人民給予安全通道,允許我們進入貴國領土,並暫時給予我們組織的成員生存所需的最基本待遇。”當此刻乘坐著由緬甸軍政府支援的中國產北京吉普行駛在阿薩姆邦東北部城市—薩地亞市的道路之上,“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主席—阿拉賓達.拉吉柯瓦用飽含著熱淚的目光注視著這第一座由“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武裝控制的城市,腦海裡回想起的卻是自己曾經在走投無路的情況寫出的一封求援信。

    那是2003年2月的一個冬夜,數以千計追求獨立和自由的阿薩姆人冒著風雪跋涉在不丹東北部的山脊之上,在他們的身後是000名全副武裝的不丹皇家陸軍的士兵。當時拉吉柯瓦幾乎已經絕望了,多年的努力和積累在一夜之間便蕩然無存。一直以來提供庇護的不丹政府竟然突然轉變了態度,這多少令政治上相對幼稚的“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一時間不知所措起來。下一步究竟該去向何方,即便是身為領袖的拉吉柯瓦也只能是茫然四顧。

    “向北走越過喜馬拉雅山脈進入中國,擺在我們面前的只有這一條出路了。”面對著已從三面展開合圍之勢的不丹軍隊,殘余的“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戰士的活動空間正被不斷的壓縮著,向北撤退進入中國境內似乎已經成為了唯一的選擇。在思慮再三之後,拉吉柯瓦最終選擇了以極其謙恭的語氣向中國國家領導人寫了這封“求援信”,懇請中國政府允許他們進入中國國土避難,並以傳真把信發送了出去。

    現在回想起來拉吉柯瓦多少有些懊惱自己當時的幼稚,國際社會之上有些事情永遠是“可以作但卻不能說”的,面對著對“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的每一個細微動作都嚴密監控的印度政府來說,他的這封“求援信”非但不能為自己和自己的戰士打開唯一的生路,相反卻將中國政府逼進了死胡同。當新德裡拿著截獲的傳真通過中國駐印度使館向中國政府轉達了印度政府的“關切”之時,中國政府只能鄭重的表示重視與印度現有的友好與合作關系,不會干涉別國內政—

    “中國政府不允許任何人利用中國領土從事反對別國的活動。中方將密切關注有關事態的發展。”

    不過就在印度的各大報紙競相在頭版頭條刊登了相關消息,以期從輿論上孤立“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之際,來自北方鄰國的援助卻秘密的抵達了正坐困雪山等待覆滅的拉吉柯瓦的手中,這一援助可以說是輕如鴻毛毫無價值,卻也可以說是重如泰山,足以逆轉乾坤。那不過是整整00冊翻譯成印地語版本的《毛澤東選集》。起初拿到這些厚重的書籍之時,饑寒交迫的“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戰士的第一反應就是拿來生火取暖。但是當靜下心來仔細閱讀之後,拉吉柯瓦才逐漸明白了中國政府此舉的真正用意。

    “在這個世界之上沒有任何的革命者是依靠外援獲得勝利的,一時的挫折在所難免,我們必須堅信即便是星星之火最終同樣可以燎原。”連續3個晝夜廢寢忘食的秉燈夜讀,熬紅了拉吉柯瓦的雙眼,卻也堅定了他的信念。面對著半個多世紀前那個令一個嶄新的中國崛起於東方的偉人,一向自視甚高的拉吉柯瓦第一次感覺到了自己的渺小。那經歷了千年歷練的東方智慧從字裡行間宛如甘甜的溪水一般匯集到他的心田,澆熄了那幾乎燒盡理智的焦躁火焰。重新審視自己眼前的危機。拉吉柯瓦第一次看到了希望。

    雖然在橫掃自己的營地之時,不丹皇家陸軍強悍的宛如下山猛虎。從印度政府手中獲得的包括大量防彈背心、夜視儀、無線電台在內軍事援助,更令熟悉地形的不丹軍隊在追剿的路上可以緊緊的咬住“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不放。但是殲滅自己真的就符合不丹政府的本意嗎?顯然不是,新德裡長期以來對不丹所抱有的領土野心,不丹王室早已有所警覺。所以才會長期默許印度東北各邦的反政府武裝棲身於自己南部的叢林之中。顯然雖然迫於印度政府的壓力,與印度陸軍展開聯合圍剿。但從不丹政府的利益考慮,他們所要的無非是將包括“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在內的反政府武裝清除出自己的領土,從而給新德裡和國際社會一個交代而已。骨子裡不丹王室還是希望印度東北部各邦永無寧日才好,這樣才能牽制印度陸軍在東北各地的駐軍。令新德裡無力吞並自己。

    想通了這一層關系之後,拉吉柯瓦作出了一個冒險的決定—不再向不丹北部與中國交接的山區撤退,而是全軍轉向直接沖向不丹皇家軍隊的陣地。這種被所有人認為是幾乎送死的自殺式行動,卻出現了幾乎戲劇性的結局。不丹皇家陸軍配合的在自己的陣地之上打開了數公裡寬的一個缺口,讓“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的成員借著夜色的掩護從容突圍。雖然在途中不丹軍隊也頻繁的開火,槍炮之聲幾乎從未斷絕。但那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朝天開火而已。經過了一夜的“激戰”之後,拉吉柯瓦率領著他的部隊成功的沖出了包圍圈,重新進入了不丹南部的叢林之中。

    “與中國共產黨的‘長征’相比,我們的這一次戰略轉移不過是閒庭信步而已。”雖然甩掉了不丹皇家陸軍的追擊。不過此時的拉吉柯瓦已經不再推崇這種越境攻擊的模式,他所要想作的是回到自己的國土上去,放手發動群眾建立自己的根據地。在接下來的日子,不丹軍隊繼續尾隨“送行”。直到“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的成員重新進入了印度境內。雖然暫時擺脫了困境,但是擺在拉吉柯瓦面前的道路卻依然嚴峻。印度軍隊不會放松對他們的圍剿,而建立自己的根據地又談何容易。長期以來“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所推行的“建立由阿薩姆人自己統治國家”的理念僅在激進的阿薩姆人中擁有市場。對於來自尼泊爾、孟加拉以及印度其他地區的移民來說,他們非但不是解放者,而是屠夫和恐怖分子。甚至出現了由孟加拉移民組建的“孟加拉國聯合解放陣線”武裝組織,對當地部族的驅逐行動采取以暴抑暴的方式,使當地部族和外來移民的沖突愈發尖銳。而這些阿薩姆人中的既得利益集團更宣稱“阿薩姆人民不要什麼獨立的阿薩姆,跟反叛軍談判根本就是浪費時間。”

    這也就注定了“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乃至印度東北各邦其他反政府武裝一直只能通過搞恐怖襲擊來吸引世界的注意。為此拉吉柯瓦也曾苦苦思索過,但是面對著印度東北部各邦現狀,拉吉柯瓦捫心自問僅憑自己的智慧很難有所突破。不過在不丹境內得到了中國的“援助”之後一切的問題都變得迎刃而解起來。其實印度東北部各邦的真正矛盾並不在於宗教和民族矛盾,而緣於當地落後的經濟以及印度政府所實行的私有化土地制度。無論是當地部族還是外來移民都不過是印度東北各邦這個干涸水池中艱難呼吸的兩條魚,無論他們之間如何互相攻擊,最終不過令水池變得更為渾濁而已。要真正實現自己的理想。拉吉柯瓦所要作的首先是發展生產力,為更多的人民謀取福利。

    而在以農業為主的印度東北各邦,土地無疑是最為重要的生產工具。與中國相比,印度的土地資源實際上是相對充足的。雖然國土的總體面積略小於中國,但是在印度利於耕種的平原約占國土面積的43%,加上占28%的台地和緩丘。印度全國耕地面積達到了.4億公頃,位具世界第一位。但是印度政府所推行帶有明顯殖民地與封建殘余的土地私有制的,土地集中問題依然十分嚴重,雖然經過了長期的土地改革,卻一直並未得到很好解決。印度國內依舊有大量農民沒有屬於自己的耕地。為此拉吉柯瓦首先便提出了在自己所控制的區域之內推行“耕者有其地”的“印度土改”。將原先由各地農村之中擁有絕對權勢的高種姓者手中所握有的大量閒置土地以“贖買”的方式征集回來分配給那些一無所有的農民,以這種方式廣泛的獲取民眾的。而受益的人群,

    而在與其他武裝力量拉吉柯瓦也不單純限制於阿薩姆人,來自孟加拉和尼伯爾的農民也同樣可以從“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的手中獲取同等面積的土地,這也是拉吉柯瓦從《毛澤東選集》中獲取的智慧—“統一戰線”。雖然在推行之初,這些新的斗爭策略也遭遇到了來自內部的“不同聲音”,但是經過幾年的整合和積累,“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最終逐步在印緬邊境一帶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武裝根據地,而“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毛澤東軍事思想”更令印度軍方幾乎無法依靠以往單一軍事打擊的方式來消滅這支日益成熟的政治力量。

    “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的這一系列作法很快也得到了印度東北部各邦反政府武裝的學習和借鑒。長期以來在印度東北地區分離主義運動的活躍著的主體民族,如那加人(aga)、米佐人(Mizo)、庫基人(uis)、梅泰人(Meeteis)、博多人(Bodo)也紛紛群起而效仿。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在中印戰爭開始之前,印度東北部各邦局勢的主導權已經從新德裡政府的手中轉到了各反政府武裝的手裡,即便沒有中國遠征軍的到來,最終在力量的此消彼長之下,印度政府的力量也將在漫長的拉鋸之後,被逐出印度東北部各邦。而由榮波大校所率領的“牙旗”軍團的出現,不過是為武器裝備相對落後的各反政府武裝提供攻擊印度軍方嚴密控制的城市和軍事要塞的能力。

    印度陸軍並非沒有設想過中國陸軍假道緬甸進攻其東北特區的可能。事實上一直處於動蕩之中的印度東北各邦一直都是印度陸軍預設的主要戰場。按照印度陸軍總部在戰前的推演,在中印兩國在馬六甲戰區展開激戰的同時,中國陸軍極會可能以2個集團軍的兵力從印緬邊境從南北兩個方向對印度陸軍展開鉗型攻擊。預想之中,中國陸軍最可能投入的兵力為成都軍區的第3和第4集團軍,其中重型裝備較多的第3集團軍可能從中國雲南省的保山和德宏一線越過中緬邊境,然後以緬甸的密支那為前進基地,北上進犯印度阿薩姆邦的雷多地區。而以摩托化步兵為主力的第4集團軍則可能從雲南的瑞麗地區出擊,以緬甸的曼德勒為基地,繼續向西進入印度的曼尼普爾邦。針對這一情況,印度陸軍的部署是放棄國境一線的防守,大踏步的後撤。利用印緬交界地區的地形為中國遠征軍的補給制造壓力,同時在獲得來自本土的增援之後,在印度阿薩姆邦首府—迪斯布爾和梅加拉亞邦首府—西隆一線展開決戰。

    按照印度陸軍的如意算盤,這一區域將是中國遠征軍補給的極限。而印度方面則可以以逸待勞,利用源源不斷從本土趕來的兵員和補給展開防御和反攻。最終重演當年中、美、英三國盟軍重創日本的英帕爾戰役。但是這一充滿了理想主義的設想最終沒有成為現實,先不論一向重視後勤的中國陸軍“向來不打無把握之仗”,印度東北部的戰略地位也不足以吸引中國陸軍如此興師動眾。在中國人民國防軍總參謀部的計劃之中,中國陸軍只要一個旅級單位的部隊便足以掃蕩新德裡在這一地區的統治。而這一支部隊正是中國陸軍長期雪藏的精銳—數字化步兵旅“牙旗”。

    從99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開始,在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摧枯拉朽般的攻勢面前,世界各國的軍事學者都不得不承認人類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戰爭時代。而以數字化信息技術為核心,以精確制導武器為骨干的火力打擊系統和以電子干擾設備為代表的電子對抗系統,無可爭辯的將成為軍隊未來生存與制勝的重要支柱。對“制信息權”的爭奪與對抗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交戰雙方勝負。而數字化部隊更將信息化戰爭時代舞台上奪目的主角。

    所謂“數字化部隊”是指以計算機技術為支撐,以數字通信技術聯網,使部隊從單兵到各級指揮員,在各種形式的戰斗、戰斗支援和戰斗保障系統都具備戰場信息的獲取、傳輸及處理功能的新型組織形式。作為這個領域的先行者,美國陸軍從994年擁有第一個數字化試驗營到997年便在歐文堡國家訓練中心進行了旅級規模的數字化部隊試驗演習,最終在伊拉克戰爭推出了世界第一支數字化實戰部隊—美國陸軍第4機械化步兵師。

    與美國陸軍的先聲奪人相比,世界其他軍事強國卻顯得有些追趕不及。雖然英、法、德、日等國大都成立了數字化部隊,但是卻都遠未到成熟到可以走上戰場。而中國陸軍在這個領域也只能建立了若干小規模的數字化試驗部隊埋頭猛追。而在中印戰爭之中如何磨練這些精兵部隊,為中國軍隊未來的發展指明方向則成為了中國軍隊高層無可回避的問題。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印度東北部是一個最為理想的戰場,復雜的地形地貌和犬牙交錯的各方勢力給了中國陸軍一改以往大規模的兵力集結到前沿地帶的線式作戰形態的機會,讓數字化部隊非接觸、非線式和遠程化的作戰模式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

    “牙旗”

    數字化步兵旅編制總人數為00余人,全部由來自中國大陸各軍區和台灣特別行政區的數字化試點部隊組成,下轄個裝甲偵察營、2個機械化數字步兵營、個戰斗支援航空營、個52毫米自行榴彈炮營和個22毫米自行榴彈炮營、個通信營以及個軍事情報營。按照美國軍方的演習的數據證明,數字化部隊擁有3倍於常規部隊的潛在戰斗力,而一個數字化師甚至可以達到個傳統師的作戰能力。當然中國陸軍並沒有將希望全部寄托在“牙旗”

    數字化步兵旅的身上,他的任務更多的是為中國在該地區的眾多盟友提供信息和火力上的支援。

    一次又一次精准的炮擊癱瘓了印度東北部各邦境內印度空軍仍能使用的空軍基地,在偵察打擊一體化的條件之下,“牙旗”部隊的炮兵甚至可以命中已經進入跑道滑翔過程的印度空軍戰機,而印度軍隊卻連對手是誰都還沒有搞清楚。3個高效靈活的自行榴彈炮連可以在幾個小時之內轉戰多個戰區,令印度軍方感到四處起火的恐慌。而一車一車印度准軍事武裝“阿薩姆步槍隊”的士兵從各個城市的營地出發,趕往遭遇襲擊的戰略據點,卻往往剛剛駛上公路就會進入在中國數字化步兵小隊引導下的反政府武裝的伏擊點。整個印度東北部在此刻全面的沸騰了起來……。

    第六十二章裂土之王(完)

    敬請期待下一章花謝孟買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