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力量—南海揚 第五卷 印度洋 第五十章:困獸猶斗(五)
    上午7點左右,一長列載有步兵的軍用卡車在數十輛印度陸軍的T-90S型主戰坦克的掩護下抵達印度議會大廈的附近,印度陸軍的兵力再一次大大增強。龐大坦克驅散了從各地趕來的擁護議會的示威者,把他們趕出議會大廈旁的廣場。而駐守在議會大廈附近各制高點之上印度國家安全警衛大隊的觀察哨和狙擊手也一個個被滲透而來的印藏特種邊境部隊的戰士拔除。一場血腥的總攻即將進入到最終的階段。

    接著,印度陸軍坦克迅速突破了第三道障得,向縱深地域挺進,在這個階段大廈內的印度國家安全警衛大隊的士兵開始嘗試用無後坐力炮阻擊這些隆隆向前的鋼鐵怪獸,但是顯然這這種級別的反坦克火力並不足以抵擋印度從遙遠的北國來的地面裝甲。接近8點左右,印度陸軍再度完成了對議會大廈的全面合圍。在外圍,則實行嚴格警戒,禁止行人和車輛靠近議會大廈。

    即便如此喬京德爾此時的心情也是非常緊張的。此刻他已調集了幾乎手中所有的機動力量,部署在總統府、國防部大樓以及附近的所有關鍵地點以防不測。接著,他再度發表電視講話,呼籲新德里市民和所有印度公民一起他採取的「鎮壓叛亂」的行動,並聲稱新德里的叛亂格很快平息。他明確的所有人承諾,自己和印度軍隊沒有準備打一場內戰,印度軍隊曾希望達成協議,在首都保持和平,但是首都所發生的一切是「有預謀的武裝叛亂」,「不能饒恕他們」,因為他們向自己的人民和領袖舉起了屠刀,印度軍隊和警察只能「盡快鎮壓他們」,解除他們的非法武裝。最後喬京德爾還宣佈在全國各地禁止那些參與此次騷亂的社會組織舉行集會、遊行等活動。

    而在議會方面,眼見印度軍隊合圍之勢已經完成,議會大廈內的局面已是十二萬分危險,這些政客的心情的緊張程度自不得言,一度信心十足的印度副總統兼聯邦院議長謝卡瓦特急忙給國防部打去電話表示願意重新開始談判以爭取時間,但是他所得到的是一個含乎其辭的回答「部隊已經出發,即將執行任務。」

    十分之後,T-90S型主戰坦克接到了射擊的命令,他們必須開始炮轟議會大廈。粗長的坦克炮管口在激烈的炮聲中聳動著,一團團桔黃色的巨大火焰噴湧而出,伴隨著霹耳欲聾的響聲,一發發炮彈從各個擊中了如圓形城郭一般的磚砌的議會大廈的上層,紙張和文件不時從窗口飄出,宛如新德里不曾下過的飛雪,四濺的碎玻璃在清晨的陽光下散出幾道寒光,每分鐘內都不時有幾發炮彈擊中議會大廈,火舌不停從窗口衝出來,滾滾的濃煙沖天而起。但即便如此印度陸軍坦克部隊仍然在繼續向前挺進向議會大廈繼續。頓時,自動步槍的零星槍聲、重機槍的點射聲、坦克炮的間歇射聲交織在一起,與天上數架盤旋的武裝直升機的噪動遙相呼應。不一會兒功夫,議會大廈已是干瘡百孔,彈痕纍纍,到處有濃煙四處奔竄,將大廈頂端的印度國旗涅沒在煙霧霧之中……

    猛烈的炮擊持續了近一個小時,各部隊的步話機裡才傳來命令,指示坦克和裝甲車停止開火,因為印度陸軍方面的特種部隊即將進入白宮。被稱為「星峽冰川上的先鋒」—印度空軍第4直升機中隊米-7型戰機和「印度豹」直升機此刻也開始小心翼翼的接近議會大廈的頂層準備實施機降。輕武器射擊的聲音此刻突破的坦克炮火的壓制再度活躍起來,在燃燒的議會大廈的外圍,印藏特種邊境部隊的步兵匍匐在草坪上艱難的前進著。雖然議會大廈一直上沒有停止抵抗,但由於缺乏重武器,不能對印度陸軍的坦克構成直接的威脅,使議會大廈幾乎就成了印度陸軍坦克炮的訓練靶子。但是此刻白刃相見的近距離交火仍給進攻者帶來了不小的傷亡。

    在坦克炮擊結束之後。印度陸軍開始不斷用高音喇叭喊話,要求議會大廈的保衛者立刻放下武器。喬京德爾也呼籲議員們無條件投降,並答應保障放下武器者的生命安全。而在議會大廈附近的街道上以及樓房頂上,此刻聚集了數萬名市民。他們大多是議會方面的者,甚至各黨派的骨幹,但此刻面對發生在身邊的流血戰鬥,他們大多已經失去了再戰的勇氣,他們有的神情激動,有的表情目然,有的目光憂鬱。只有幾百人冒著生命危險衝到戰場,但是流彈不長眼睛,時有靠上去的無辜群眾被擊中,聲嘶力竭的呼救聲中救護人員在急促的奔跑著。

    印藏特種邊境部隊的戰鬥力在此刻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他們迅速突破了印度國家安全警衛大隊的防線,攻入了議會大廈的底層,雖然激烈的爭奪和槍戰仍在繼續,但是誰都不難發現議會方面的大勢已去。在印度陸軍同議會方面的防衛這交火超過4個小時之後。喬京德爾的誘降終於得到了正面響應,印度副總統兼聯邦院議長謝卡瓦特要求政府停止開火,隨後有一些滯留議會大廈的議員們放下了武器打著白旗撤出。但此刻印度軍隊認為,印度副總統兼聯邦院議長謝卡瓦特的讓步「為時已晚」,議會方面再已失去了討價還價的權力,所有議會內的人員應該「無條件投降」。

    數分鐘之後,南德拉喬格中將親自乘坐一輛黑色轎車來到前線,向從議會大廈裡出來的一些議員。南德拉喬格中將交給這些議會中怯懦的政客一張紙,據信這將是一份最後通牒,總統和軍隊要求議會無條件投降,否則就要毫不留情消滅他們。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裡議會裡面的槍聲明顯地稀落下來。一批批投降者陸續走出白宮,舉手投降,他們在印度陸軍特種兵的監督下被裝進軍車運走。在大部分議會者投降的同時,大約有50名印度國家安全警衛大隊的士兵突然衝出議會大廈。企圖突破包圍圈,但是立刻被密集的火力逼了回去。議會大廈裡重又響起零星的槍聲。

    到了此時,喬京德爾顯然已是勝券在握。在這場一邊倒的交火已經進入了完全結束的時候,議會大廈內的抵抗,除了顯示一下戰鬥到底的決心和勇氣之外。已經變得沒有什麼意義了。一位頗具新聞敏感的美國電視台記者——他是最後走出議會大廈的幾個人之。在最後的時刻來臨之前,採訪了印度人民黨的黨魁萊克斯曼。萊克斯曼仍然穿著一身迷彩服,他從肩上卸下背了許久的自動步槍然後平靜說道「我是一個政治家,並不是一個軍人,這裡沒有人願意作戰,只是在這些軍人企圖殺死我們之後,我們才開槍反擊我們曾試圖派議員代表同他們談判,但遭到了軍人們的猛烈炮擊。喬京德爾那個法西斯已經下達了命令,不要活捉議會領導人,要就地槍決……我不會離開這裡,我將用自己的生命捍衛印度人民的自由和民主。」相當於大多數的人來說,萊克斯曼無疑是平靜的。仍在議會大廈內的議員們此刻已經絕望了,在他們的談話中已經沒有多少邏輯性可言的,只剩下近乎語無倫次、歇斯底里的喊叫中。

    就在這最後的採訪結束幾分鐘後,議會大廈被印度陸軍徹底的攻佔了。在沒有進行最後的武裝抵抗和自裁的情況下,印度副總統兼聯邦院議長謝卡瓦特和萊克斯曼被逮捕,隨後被印度陸軍押往位於印度德裡聯邦特區的中心的提哈爾監獄同他們一起帶到那裡的還有曼莫漢.甘地內閣的國防部長費爾南德斯、外交部長辛哈、財政部長辛德勒、國家計劃發展委員會副主席潘特以及總理國家安全顧問兼首席秘書傑斯帕伊,以及在議會軍事行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退伍少將岡拉夫.阿亞等人。

    但是意外的是曼莫漢.甘地本人和副總理兼內政部長阿德瓦卻意外的並不在逮捕的名單之列,這並是因為喬京德爾對這個前任印度總理網開一面,而是因為這個尼赫魯-甘地家族的繼承人,早已為自己準備好了退路,當得知自己對印度總統府採取的暗殺行動破產之後,曼莫漢.甘地便立即意識到軍隊很快就會對議會大廈放起攻擊,在沒有照會任何人的情況下,他和副總理兼內政部長阿德瓦便喬裝易容悄悄的溜出了議會大廈,通過事先安排好的撤退路線,在天亮之前就已經離開了新德里。

    這一路上曼莫漢.甘地並不孤獨,印度國家特種作戰大隊的精英將沿途為他提供保護。這一支部隊從一開始就被曼莫漢.甘地留作預備隊。在他們的保護之下,曼莫漢.甘地在議會大廈遭遇強攻的同時已經平安的回到了尼赫魯-甘地家族的政治老巢—印度北方邦。尼赫魯—甘地家族之所以在印度政壇佔有如此顯赫的地位,除了由於賈瓦哈拉爾.尼赫魯與其父莫蒂拉爾、其女英迪拉一家三代緊緊追隨聖雄甘地,為印度的民族獨立與自由作出了極大貢獻。更是由於其在印度北方邦盤根錯節的政治勢力。

    印度北方邦的北部與尼泊爾和中國的西藏相連,東接比哈爾邦,南連中央邦,西臨旁遮普,西北是喜馬偕爾邦,西南是拉賈斯坦邦,其面積為多平方公里,不僅是繼中央邦和拉賈斯坦邦之後的印度第三大邦。人口佔全印人口的六分之一,擁有近2億的人口印度全國人口最多的一個邦。該邦土地肥沃,是印度主要農業區之一。又是印度重要的工業邦之一,主要工業有紡織、制糖和食品業。工業城市眾多,瓦臘納西生產的紗麗等聞名印度。

    除此之外北方邦還是印度的兩大聖河——恆河和朱木拿河流經地區,它在印度宗教文化上佔有重要地位,是印度教、佛教和伊斯蘭教的活動中心。印度教的聖地遍佈全邦。釋迦牟尼成道以後,首先在北方邦的鹿野苑傳道,並以北方邦為中心開展傳教活動。穆斯林的基地也在北方邦。北方邦在印度的政治和宗教文化生活中一向處於重要地位。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是印度獨立後的第一任內閣總理。他於889年月4日出生於北方邦阿拉哈巴德市一個婆羅門貴族家庭。其父莫蒂拉爾.尼赫魯是國大黨元老,同時也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大律師。在900年時,尼赫魯一家居住的大宅院裡就已修建了游泳池和網球場。莫蒂拉爾靠他的智慧、自信與奮鬥,走向了法律生涯的頂峰,為他的4個孩子提供了最好的教育。有著務實與堅忍不拔品性的莫蒂拉爾,是國大黨內溫和派的領袖人物。憑借在北方邦的絕對控制力尼赫魯一門父、女兩代人,先後當了30多年印度內閣總理,成就了輝煌一時的「尼赫魯王朝」。此刻成功的潛回北方邦,對於曼莫漢.甘地可以說是蛟龍入海,雖然暫時受創,但仍然保持了東山再起的本錢。

    軍隊成功的攻佔了議會大廈之後。喬京德爾立即宣佈以新德里在當晚點到次日凌晨5點將繼續實行宵禁。雖然議會大廈這顆釘子被拔除,印度副總統兼聯邦院議長謝卡瓦特和萊克斯曼被逮捕等政治對手被逮捕了,喬京德爾控制新德里的目的基本上實現了。但這決不意味著喬京德爾可以從此高枕無憂了,相反,他還有許多善後的工作作要做,還有許多爛攤子要收拾,更重要的是曼莫漢.甘地的成功逃脫,另喬京德爾的一系列行動功虧一簣,誰又能保證,這個以強大政治家族為依托的對手不會在短暫的雌服之後變得更加強大,捲土重來呢!

    不過此刻喬京德爾並沒有更多的時間和能力去斬草除根,遼闊的北方邦畢竟不是狹小的新德里所能相比。無數的村落和城鎮給了曼莫漢.甘地最好的隱蔽點,即便出動大軍進行地毯式的搜捕也未必可以一舉逮捕對手,何況喬京德爾此刻首先要面對的是印度所的糟糕局面。回到總統府之後,喬京德爾所見到的是毫無喜悅可言的阿卜杜勒.卡拉姆總統和負責印度目前國家經濟事務的印度首席經濟學家—賈達夫博士。雖然成功的奪取了政權,但是如果不能將印度帶出足以將這個龐然大物滅頂的泥潭,那麼這一切又有什麼意義。

    「我們所面臨的首先是糧食和能源的問題!」憂心重重的賈達夫博士不得不再度開始了他的老生常談。單就發展農業的條件來說,印度一直讓亞洲其他國家包括中國在內都羨慕不已擁有面積最大的耕地,氣候條件優越。作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也一直為本國能夠自給自足和擁有豐厚的糧食儲備而驕傲。但是實際上在進入2世紀以來,印度的糧食已經不足以應對更為龐大的人口卻不斷增長的人口。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除了印度人口日益增加之外,印度政府對農村的重視不足和農業科技的落後無疑是最為關鍵的誘因。

    印度政府在進入2世紀以來,片面追求經濟的發展速度,實施的經濟政策多以城市為中心,農業投入嚴重不足,導致農業生產力日益降低,糧食生產利潤很低。印度局面所迫切需要穀物和豆類的產量在過去20多年裡並沒有明顯的增長,很多原來種植穀物的農民都改種植花生、棉花等經濟作物。即便是印度的「糧倉」—旁遮普邦,農民為了多賺點錢,大量轉產利潤更高的經濟作物,生產糧食的人更少了。

    而最近幾年印度氣候莫測,導致糧食年年減產。印度農業基本上還是「靠天吃飯」。雨季來得早些,就能有個好收成;雨季來得晚些,印度農民就只能「跳舞求雨」。最近幾年天公不作美,糧食年年減產。而印度還是全球變暖的最大受害者,糧食產量損失最嚴重。提高糧食生產就必須通過增加對灌溉、水資源管理的投資,改善糧食多樣性以及平衡進出口。而這一切又都迫切需要大量基礎投入和外匯儲備。

    比其糧食的危機來,以石油為主的能源危機更是印度現在迫切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印度總人口為0.5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但其石油儲量只佔全球儲量的0.4%。而印度更是石油消費大國,每天石油消耗為200多萬桶,居世界第六位。而這一切還是在和平發展的狀態之下,隨著印度進入戰爭狀態,一方面是國際石油禁運的步步進逼,一方面是國內消耗的日益加大。印度的能源儲備正面臨逐漸衰竭的危險。

    「我是一個軍人,在我的字典裡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戰爭。」喬京德爾此刻堅決的回答道。如果印度全面接受中國的和平建議,那麼通過國際進出口,印度仍有可能艱難的度過目前的危機,但是顯然這一條道路在政治上難以被喬京德爾這樣的激進派所接受,而剛剛過去的金融風暴也令印度的外匯儲備空空如也,一切或許真的只能乞靈於戰爭之神了。

    第五卷:印度洋完

    敬請關注:下一卷:阿拉伯海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