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力量—南海揚 第五卷 印度洋 第五十章:困獸猶斗(一)
    已經不再屬於印度的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上,一隊隊的中國海軍陸戰隊和陸軍的士兵正列隊走在布萊爾港的斷壁殘垣之間。整個群島範圍內的地面戰鬥已經徹底結束了。在付出了包括3000多個名字的陣亡名單之後,中國遠征軍最終牢牢的掌控住了這個馬六甲海峽西側的大門。此刻曾經擠滿野戰醫院裡的傷患已經陸陸續續的通過修復的機場轉運到後方的東盟各國去了,參戰各部隊也已經制定了明確的換防時間表。

    參加「冰山再現」行動的中國海、陸、空三軍將於本月底完成中印戰爭爆發以來的第一次輪換和調防。中國—東盟聯軍第兩棲登陸攻擊集群所屬中國陸軍第3集團軍各部隊將於近期撤離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在馬來西亞北部城市檳榔嶼地區重新集結。中國陸軍第3集團軍自中印戰爭爆發以來,所轄2師3旅便沿著湄公河一線展開,全軍越過老(撾)泰、柬(埔寨)泰邊境進入泰國。

    在此後的戰爭中第3集團軍全力出擊,成功圍殲了克拉克地峽的印度傘兵部隊,突破印度軍隊對馬來西亞和泰國兩個戰區的阻斷行動,逼迫印度陸軍放棄了對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長期的圍攻。而在馬來西亞北部的邊境地區,中國陸軍第3集團軍更與印度陸軍3個師級規模展開了戰爭爆發以來最為慘烈的裝甲對撼。並最終擊潰了印度陸軍主力,一舉收復了馬來西亞北部重要城市檳榔嶼。在對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登陸戰中,中國陸軍第3集團軍面對著並非自己所擅長的兩棲登陸戰,仍然全力以赴,在D日的成功登陸之後,中國陸軍第3集團軍參戰各部隊作為第二攻擊梯隊,在此後天的血戰,成功的攻克印度陸軍在島群內部的各要塞地域,為最終順利奪取整個群島立下汗馬功勞。

    「終於要返回國內了!想嫂子了吧!」看著布萊爾港內一艘艘滿載著戰士和技術裝備的登陸艦艇,中國人民國防軍印度洋戰區司令胡維風中將此刻面對著身邊的中國陸軍第3集團軍軍長李光漢少將笑著說道。「呵呵!總司令見笑了。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這次回去還要安撫一雙雙孤兒寡婦,還真不知道應該如何去面對!」李光漢少將苦笑著答道。中國陸軍第3集團軍此次出國作戰,雖然縱橫千里,但是傷亡也超過萬人。雖然也清楚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道理,但是畢竟面對著一個個烈屬堅強但卻是無比悲愴的目光,李光漢少將此刻仍不免有些忐忑不安。

    「唉!這也是難免的事情。第3集團軍出境作戰以來,總計殲滅、俘獲印度陸軍超過7萬人以上。人說『傷敵一萬,自損八千』,第3集團軍整次作戰和敵軍的交換比已經達到了7以上。絕對是打出了我軍的國威、軍威了!」胡維風中將知道此刻李光漢少將心中的難免有些不滿和鬱悶,所以也就笑著寬慰他說道。

    「如果戰爭就此結束了,那麼第3集團軍是凱旋歸國,可是現在硝煙依舊,我軍卻要打包回國!這難免有些仍戰士們感到窩囊。」李光漢少將忍不住長歎一聲說道。其實他的所有不滿都在於從此刻開始第3集團軍對於這場戰爭或許只能成為一個過客了。而頂替他們位置竟是同一個軍區的老對手—中國陸軍的「叢林猛虎」—第4集團軍。

    中國陸軍第4集團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抗日戰爭。937年8月日薄一波在山西太原國民師範學校成立組成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總隊(即「山西新軍」),後編入八路軍太岳軍區,參加過著名的「百團大戰」和反「掃蕩」鬥爭。解放戰爭中編入晉冀魯豫軍區第4縱隊,馳騁中原。淮海戰役後以4縱、22旅和國軍起義部隊廖運周師合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軍,軍長李成芳將軍。在第4兵團建制內參加了渡江戰役和解放兩廣,進軍雲南,成為劉鄧旗下的主力部隊。

    五十年代後第4軍一直戍守西南邊疆,看守南大門。在六七十年代的援越抗美時期,該軍不僅擔負著滇越鐵路和公路的守衛任務,保證援越運輸線的暢通,而且還曾有兩個團去越南幫助搶修被美軍炸毀的重要橋樑、工廠,在後方的戰略要地負責阻擊美軍、南越特工隊的偷襲,為越南戰爭的最後勝利立下過汗馬功勞。也可能是與越南的這個緣分,二十多年後,在變兄弟為仇敵的那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與越軍展開了一場該場戰爭中最為艱苦卓絕的戰鬥。

    這場戰鬥就是984年進行著名的奪取法卡山和老山的戰鬥。984年4月28日,第4軍第40師、第49師分別對老山、者陰山一線越軍展開大規模拔點戰鬥,經一日激戰,40師一部7分鐘佔領2.高地,5小時20分攻上老山主峰,下午,兩個主力營向船頭、八河裡東山方向推進,佔領敵0餘個高地。49師在師長廖錫龍帶領下,以陣亡不到百人的輝煌戰績,佔領者陰山全線,推進至松毛嶺前沿,全殲敵兩個連,毀滅性打擊敵兩個營,擊潰敵三個團,敵傷亡數字不詳,這是因為我縱深重炮部隊對敵縱深增援團隊炮擊,使敵傷亡重大,但傷亡數字不詳。後來戰史評價兩山血戰,以老山戰場最激烈,最殘酷,以者陰山之戰打得最有魅力。戰後,悍將廖錫龍升任第4集團軍軍長,當選「84年十大風雲人物」,數年後,又晉陞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

    中越兩山血戰之後,中國陸軍第4集團軍就獲得了「叢林猛虎」的稱號。所下轄的第49師、第40師都是我軍當時名副其實的一流叢林作戰師。原本第4軍隸屬於昆明軍區,第3軍隸屬於成都軍事,各有天地,本沒有主從之爭。但是八十年代中國陸軍裁軍00萬,八大軍區改為七大軍區,被裁掉的一個軍區就是4軍所在的昆明軍區,第4軍由此改換門庭歸屬成都軍區。一時間之間在成都軍區形成了一山不容二虎的局面。

    由於長期以來我國國防工業沒有將研製適宜熱帶山地作戰的特殊裝備作為自己的任務,因此在集團軍的改制中,作為擔當熱帶山地叢林作戰的第4軍仍然以傳統的步兵為主,並沒有改組為多兵種的合成軍。九十年代,為了貫徹打局部戰爭的新戰略思想要求,陸軍編成內將24個集團軍分為甲類乙類,將甲類軍改裝為快速反應部隊,劃分的主要根據以該軍的戰史和任務而定。由於第4軍擔負熱帶叢林的山地作戰任務,作戰目標比較單一,又通常陸軍的坦克裝甲車等大型機械化裝備並不適宜,因此第3集團軍被編組成為了甲類集團軍,而第4集團軍則被列入乙類集團軍,就此淪為二類軍。大多數時候所負責的只是中越、中緬邊境的防禦任務,真有戰事發生將由我軍唯一的山地快反師—第3集團軍所下屬的第49師由川入滇,而真到了此刻所有在滇的中國陸軍第4集團軍軍部隊將全部成為第49師的後備。

    雖然此刻由第4集團軍來替換第3集團軍,有依靠這支叢林戰部隊來綏靖地方,來鞏固戰果的意思。在第3集團軍中,甚至有將第4集團軍稱為「武警集團軍」的怪話。但是作為集團軍總指揮—李光漢少將卻清楚戰區司令部這一舉動很大程度上是認定第3集團軍在此前的一系列戰役損失慘重,特別是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登陸戰中,在灘頭戰鬥和後續的巷戰中第3集團軍損失了大量機械化重型裝備,必須調回國內進行休整。

    「李軍長多慮了!其實此次抽調第3集團軍回國,並不單純是馬放南山。而是中央軍委另有良謀。第52步兵山地旅這次也將隨同貴軍一起返回國內。相信李軍長不會不明白此中的深意吧!」胡維風中將微微一笑,雖然對於風雲變幻的中國西南邊境胡維風還不能預測到下一個階段究竟會發生什麼,但是無疑將擁有大量技術裝備、機動性較強的第3集團軍中撤回成都不僅可以在國際上創造一種緩和的態勢。更能在下一個階段的西南戰局的多種可能出現的情況中有備無患,立於不敗之地。

    「您的意思是說……。」聽到胡維風中將此刻的一番話語,李光漢少將頓時來了精神。他的雙目之中彷彿已經看到了中印兩國北部邊境之上那一座座巍峨的雪山,一條條深邃的溪谷。或許新的輝煌正在遼闊的戰場上等待著自己和擁有傲人歷史的第3集團軍。

    「呵呵,不管怎麼說,第3集團軍應該好好利用這次中場休息的機會,抓緊時間休整部隊。同時也要枕戈待晨,畢竟印度目前國內的局勢還不明朗。很可能出現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情況。」胡維風中將太瞭解李光漢這員悍將了,此刻所透露的任何信息,都會被他牢牢的抓住,回到成都之後第3集團軍可能將在數周之內便可以回復到最佳的戰鬥狀態。

    「不是已經簽定了《和平協定》了嗎?」李光漢少將一邊摩拳擦掌,一邊笑逐言開的開玩笑道。「困獸猶鬥,何況是一個一心想令自己的聲音震撼世界的一方大國呢!」胡維風中將伸出自己的右手,緊緊的握住李光漢少將的右手,在此刻胡維風中將已經看到了八一軍旗飄揚在那喜馬拉雅山脈南坡的戰略要道之上。

    「我們此刻站在這裡,面對著印度海軍悠久的歷史和光榮的先輩起誓,我們將誓死保衛遼闊的印度洋。」瀕臨著孟加拉灣波濤的印度海軍基地—維沙卡帕特南,一片蕭條的港區外數百名印度海軍的軍校學生此刻正站在由一艘退役的老舊潛艇改建而成的印度潛艇博物館前,用火熱的誓言揭開自己進入印度海軍實戰序列的第一步。從此刻開始這些昨天仍在印度曼多維海軍學院學習的年輕人將登上各自的戰艦開始在遠洋上的搏殺。

    印度海軍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年9月,英國人在印度成立了第一個東印度公司海軍中隊,並在海上多次擊敗了葡萄牙人,隨後英國在印度海岸之上建廠造船,從而為東印度公司的海軍配備艦艇,為日不落帝國在印度洋和遠東地區上與法國、葡萄牙等國海軍爭奪海上權益的重要助力。830年,東印度公司海軍首次更名為印度海軍,並將原始的風帆戰艦逐步更新為蒸汽動力艦船,892年又更名為皇家印度海軍。在二戰中,皇家印度海軍與英國海軍一起征戰於世界各大洋的戰場之上。

    但是當94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續獨立之後,一度強大的皇家印度海軍原本應該被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分割,但是吝嗇的英國人給印度只留下了2艘護衛艦、艘輕型護衛艦和少量掃雷艇、拖船等,其所有人員的花名冊總共不到20頁。而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們的對手更為弱小,在94年英國人離去的時候,巴基斯坦根本還沒有談得上可以用於海上作戰的力量。

    儘管如此當時的印度總理尼赫魯還是意識到擁有一支強大海軍的重要性。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印度海軍的經費預算和艦艇的規模均有了穩步的擴大和增長,948年印度政府在國家百費待興之際,竟第一時間購買了名為「德裡」的英國海軍退役巡洋艦。在953年印度海軍舉行第一次海上閱兵時,印度海軍已經初步擁有25艘軍艦的海上戰力。

    唯一不同的是在這段事情,由於缺少海軍高級軍官,印度海軍總司令和艦隊指揮軍官仍只好由英國皇家海軍的軍官來年擔任。先進的艦艇和裝備可以用錢買到,但是忠誠於自己祖國的海軍人才卻只能通過成體系的海軍軍事學院來培養。而曼多維海軍學院,正是印度培訓海軍初級軍官的學校,它成立於99年月,位於南部的可城。

    曼多維海軍學院主要招收的是畢業於印度初級國防學院的海軍指揮專業學員,其主要任務是為海軍培養和輸送年輕指揮官。學院設有指揮、海軍航空兵等專業,學員先在學院內進行課堂專業理論學習,然後用22周時間到訓練艦上實習,訓練科目有航海技術、導航、電機工程和通信技術等。訓練結束經考核合格後,發給艦艇值班軍官證書,授予指揮專業少尉軍銜。授銜後,還必須參加在柯欽舉辦的為期52周的專業訓練,爾後再分配到各部隊任職。印度海軍規定,只有指揮專業畢業的軍官,才有資格擔任艦(艇)長和岸基各級指揮機構主官,包括海軍參謀長。此刻從曼多維海軍學院抽調大量的學員進入一線工作,並非單純是為了補充上一階段戰爭的消耗,更因為印度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核心成員—喬京德爾上將迫切將更多新鮮血液注入並不忠誠於自己的印度海軍,他急於需要將更多迫於壓力而向自己低頭的印度海軍元老們從他們的崗位上拉下來。

    印度海軍按印度半島東、西、南部和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及附近海域分別劃分為東部、西部、南部和遠東4個地區海軍司令部。其中西部海軍司令部設在孟買,所轄西部艦隊,編有印度半數以上的驅逐艦、護衛艦和潛艇,負責阿拉伯海的防禦,其主要基地有盂買、馬哈拉施特拉、卡蒂亞瓦爾、瓦傑拉巴胡以及新建的亞洲最大海軍基地—卡達姆巴基地。而東部海軍司令部就設在維沙卡帕特南,下轄東部艦隊,其主要基地有加爾各答、維沙卡帕特南及馬德拉斯海軍站和維爾巴胡潛艇基地,其轄區為東部沿海及孟加拉灣。南部海軍司令部設在科欽,下設海軍航空兵司令部,並同時負責海軍院校訓練。

    在印度海軍遠東司令部所在地—安達曼—尼科巴群島落入了中國軍隊的控制之後,尚存的印度海軍3大司令部已經不得不擔負起了保衛整個印度洋的重任。印度政府一度認為只要印度海上力量足夠強大,扼守通往印度洋的兩個最為重要的咽喉要地—阿拉伯海方向的曼德海峽和馬六甲海峽,就可以有效的控制整個印度洋,而當敵對力量突破這兩個海峽之後,印度海軍也仍必須控制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以保障印度東西兩翼的安全。

    為了保護印度的安全,逐步完成對印度洋的控制,印度以本土為中心,將印度洋劃分為「絕對控制區」、「中等控制區」和「軟控制區」三個戰略區域。其中「絕對控制區」主要是制印度專署經濟區以外300海里以內的印度洋海域,在東部包括整個孟加拉灣,在其西部則主要包括阿拉伯海,在其南部則年包括沿海岸線00海里以內的印度洋海域。在這個區域內,印度海軍的戰略任務是取得制海、制空權,確保印度本土、沿海島嶼、專屬經濟區以及近海的安全。「中等控制區」則是「絕對控制區」以外300—00海里的印度洋海域,印度海軍在該區域的戰略任務是保衛遠海島嶼、海上通道和商船隊,對該區域進行監視,戰時控制霍爾木茲海峽、保克海峽,特別是馬六甲海峽等印度洋主要通道。而「軟控制區」為印度半島以外700海里的印度洋海域,印度認為有必要把海軍的勢力擴展到從海灣到好望角的廣大海域,為印度遠洋商船隊護航,為未來駛出印度洋成為世界級遠洋海軍作準備。

    不過此刻所謂「軟控制區」已經成為了泡影,中美兩國的聯合絞殺已經切斷了印度遠洋商船在世界範圍的行動。印度國內的絕大多數航運公司此刻已經處於半停頓的狀態。而隨著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失守,印度海軍在「中等控制區」內的行動也已經倍受制約。失去了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之後,中國海軍的「上海-江蘇」雙航母戰鬥群已經在印度洋內縱橫馳騁,整個印度半島幾乎都在這個航母戰鬥群的打擊範圍之內。「上海-江蘇」雙航母戰鬥群進入印度洋之後的第一擊就令印度西部艦隊在自己的港區內遭遇了重創,此後印度海軍就視「上海-江蘇」雙航母戰鬥群為臥榻旁的猛虎,惶惶不可終日。

    雖然《中印馬六甲及印度洋地區和平協議》簽定之後,中國海軍「上海-江蘇」雙航母戰鬥群一度駛離印度洋中部的攻擊陣位,撤抵安達曼—尼科巴群島附近。進入短期的戰區休整,接受補給。但即便如此強大的「上海-江蘇」雙航母戰鬥群的存在,仍然足以令印度近海毫無安全可言。此刻擺在印度海軍面前只有一條路,那就是不惜一切代價擊沉或者重創中國海軍的航空母艦,否則的話印度將永遠置於中國海軍航空兵的機翼之下。

    作為印度東部最重要的兩大港口—加爾各答和馬德拉斯之間唯一的天然港口。維沙卡帕特南的港區可以停靠0—5萬噸油輪。這座城市的歷史始建於08年,幾乎與印度海軍的歷史同樣悠久。這座城市的商業區沿公路兩側分佈,工業區集中在港口附近,其造船與煉油工業都十分發達,擁有印度國內多所大型的造船廠。當然還有化肥、煉鋁、碾米、黃麻等工業。同時維沙卡帕特南還是印度鐵錳礦石出口的大宗。唯一的缺點是這座港口容易淤堵,需要經常疏浚。即便如此維沙卡帕特南基地也沒有足夠深的航道供即便是「維拉特」號那樣的輕型航母進出,這裡的航道不是直的,中型艦艇甚至都無法調頭。

    此刻剛剛在印度斯坦造船廠內接受修復和保養的工作的印度海軍「尼赫魯」號航母也不得不停靠在港口外,這給官兵登艦離艦,補給淡水、燃料及電力,排除船上污水都帶來很多不便。在馬六甲海峽的海戰中一枚中國制的-80反艦導彈正面擊中「尼赫魯」號航母艦體中部水線。此刻要想真正重返戰場,「尼赫魯」號航母必須進行為期2個月以上的入塢修理。但是由於戰局的需要,「尼赫魯」號航母僅進行了不到一個的修理工作就倉促重新上陣。在過去的幾個星期裡,「尼赫魯」號航母已經基本恢復了日常的航行和訓練,甚至在孟加拉灣內與中國海軍的「上海-江蘇」雙航母戰鬥群周旋了一段時間。

    「相信他應該已經想好了吧!」在印度海軍「尼赫魯」號航母的艦橋之上,昔日印度海軍遠東艦隊司令的塔布拉斯中將此刻已經事實上掌握了整個印度的海軍的命運。他此刻等待著那個自己寄寓了無盡希望的年輕軍人給出他所想要的答案。而這個年輕的軍人正是胸前佩帶著「馬哈維查克拉」勳章的印度海軍潛艇指揮官—薩克胡亞中校。

    薩克胡亞中校很熟悉眼前這艘由一艘退役的老舊潛艇改建而成印度海軍潛艇博物館。因為他曾經在這艘潛艇上服役過,這艘已經退役的潛艇名為「庫爾蘇拉」號,它曾經是印度海軍的主力艦艇—「F」級(Foxrot「狐步」)常規潛艇。作為前蘇聯海軍的「紅色海狼」的第二代,「F」級常規潛艇由前蘇聯紅寶石設計局設計,20世紀50年代末期成軍,又被稱為4型。在當年無論是攻擊能力、下潛深度還是續航力,「F」級遠遠優於西方國家海軍的同期常規動力潛艇,前蘇聯和華約各國海軍都曾大量裝備。

    印度獨立初期,還經常能從英國購得一些二戰以來的多餘軍火,其中甚至包括9年2月從英國購得的一艘「尊嚴」級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但是隨著冷戰的升級,印度在第三世界所奉行的所謂「不結盟」政策,由於拒絕加入任何軍事同盟而無法再從英國等西方國家再得到大量的幫助和。而印度政府也不得不另覓他徑。

    在南亞次大陸之上,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的海上軍備競賽自也在獨立之後,在陸地邊境烽煙滾滾之中同時展開了。但出人意料的是在海軍建設方面,雖然在水面艦艇的噸位和數量上,國力貧弱的巴基斯坦難以與印度海軍等量齊觀。但是在新銳的水下戰場上無論是在戰略選擇和武器採購上巴基斯坦都遠勝印度一籌,95年巴基斯坦率先從葡萄牙人手裡轉手獲得了法國製造的「桂樹神」級常規動力潛艇,構成了對印度海軍的水下威脅。為了抗衡巴基斯坦海軍的潛艇威脅,印度隨即向英國提出採購「奧伯龍」級潛艇的請求,雖然這種並不先進的潛艇在拉美國家已經大量裝備,但是在美國的壓力之下,英國政府還是對印度的定單予以了回絕。

    而此刻正值中蘇交惡,而在92年中印邊境自衛戰中輸得一塌糊塗的印度自然想到了蘇聯,而蘇聯也正在尋找一個同盟以抗衡中國,印度無疑是一個最為現場的候選對象。於是當印度海軍轉向蘇聯提出類似的要求,印蘇雙方經過了多輪的談判之後,兩國政府一拍即合。最終於97年達成了為期20年的《和平友好協議》,蘇聯向印度海軍提供8艘4型「狐步」級柴油動力潛艇。因為印度海軍當時迫切需要這批潛艇來抗衡日益強大的巴基斯坦海軍,所以首批的4艘「狐步」級潛艇直接從蘇聯紅海軍的太平洋艦隊和黑海艦隊中調撥。97年2月第一艘「F」級常規潛艇便抵達了印度海軍軍港,並迅速列裝,參加了99年的印度海軍海上閱兵禮。

    而從那一刻開始8艘蘇制「F」級(Foxrot「狐步」)常規動力潛艇便組成了印度海軍的水下艦隊的主力,不僅承擔保衛印度洋海平面以下印度海權的重任,而為印度海軍潛艇部隊輸送了數以百計象薩克胡亞中校這樣優秀的潛艇指揮軍官。「想不到能在這裡再次見到你!」此刻站在薩克胡亞中校身後,曾經同在一艘潛艇上服役過的印度海軍少將尚卡爾望著眼前平靜的躺在沙堤上的潛艇,作為駐維沙卡帕特南的印度潛艇部隊司令部,尚卡爾少將曾在印度海軍所擁有的大多數型號的潛艇上工作過。但是毫無疑問「F」級常規潛艇是他跟薩克胡亞中校共同的起點。

    「想不到現在還有水兵們駕駛著這些『水下桑拿房』在印度洋上與中國人的狼群搏殺嗎?」見到自己昔日的上司此刻薩克胡亞中校多少有些懷舊。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印度海軍便開始裝備俄制「基洛」級和德制209/500級常規動力潛艇。老舊的「狐步」級柴油動力潛艇正開始逐步退出現役,但是目前僅有「維拉」號、「卡拉恩吉」號和「瓦格裡」號3艘仍在服役。「瓦格裡」號歸屬於印度西部艦隊,駐泊於孟買。在目前還算平靜的阿拉伯海上還不需要他,但是隸屬於印度海軍東部艦隊第8潛艇中隊的「維拉」號和「卡拉恩吉」號,此刻則已經駐地維沙卡帕特南海軍基地出發。在孟加拉灣與中國海軍周旋。

    「F」級潛艇的水面排水量950噸,水下排水量2475噸,艇長9.3米,艇寬7.5米,理論上的最大潛深為250米,但是隨著艦齡的增加,最大下潛的深度也日益下降。水下最大航速只有5節,雖然它在不重新添加燃料的情況之下最大續航能力可以連續航行000海里,連續在水下作戰4天。但在這樣的情況下它卻只能保持0節左右的緩慢航速。此刻包括「維拉」號和「卡拉恩吉」號在內,有7艘印度海軍的常規動力潛艇正在孟加拉灣與中國海軍進行著一場驚心動魄的水下角逐戰。

    這場角逐戰實際上早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戰役開始之前就已經在孟加拉灣展開了。當中國海軍航空兵突襲印度西部的卡達姆巴海軍基地和孟買海上油田開始,印度海軍就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只要中國海軍的「上海-江蘇」雙航母戰鬥群繼續存在於印度洋上一天,那麼印度海軍非但無力支援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守軍,甚至連自己本土的領海和領空都無法保全。

    如果按照印度海軍中將塔布拉斯原先的計劃,集結印度東、西兩大艦隊的主力。由剛剛完成了修復工作的「尼赫魯」號航母與印度海軍西部艦隊的「維蘭特」號輕型航母組成個雙航母遠洋戰鬥群,即便印度海軍在實力上仍無法正面抗衡中國遠征艦隊,但至少可以形成一支足以一戰的水面戰鬥集群,仍能有效的牽制對手。甚至可以尋找機會策應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激戰。但是印度西部艦隊司令海軍中將馬德文德和海軍參謀長庫馬爾上將保守的「存在艦隊」理論卻令印度海軍失去了唯一的一次機會。中國海軍航空兵的乘夜突襲,令原本保存完好的印度海軍西部艦隊在自己的軍港之內遭受了重創,此刻印度海軍只能依靠數量龐大的常規動力潛艇和缺少護航艦艇的「尼赫魯」號航母小心翼翼的游弋於中國海軍航母戰鬥群的邊緣。

    曾計何時美國海軍曾在全世界範圍內鼓吹常規動力潛艇的無堅不催。五角大樓向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海軍強國公開宣稱,「狹窄的海域和淺海是常規動力潛艇最好的獵場,即便是大洋深處無所不在的狼群和黑洞也足以吞噬包括大型航母戰鬥群在內的一切力量。」一時間之間,迫切感受到美國軍事壓力的各國海軍普遍開始裝備大量的常規動力潛艇以抵消國力所導致的與美國海軍對抗之上的巨大失衡。而美國海軍在一次次演習和大洋角逐中的拙劣表現,和不遺餘力的投入淺水近海反潛戰研究的熱情,更令各國對美國人的教條深信不已。

    但是現實無疑是殘酷的,就如同美國人在冷戰時代一度宣稱「航母無用論」,但其面對兩洋的造船基地卻不停的上馬這一艘又一艘更大更先進的航母。當美國人不厭其煩的宣佈「常規動力潛艇」的威脅之時,美國海軍卻沒有建造一艘常規動力潛艇。這一切的本身已經足以說明所有的問題。

    的確在狹窄的海峽、港灣和水文複雜的淺海之內,大型水面艦艇的確是脆弱的目標,常規動力潛艇可以利用近海固有的混亂水聲背景,巧妙的躲藏於水下的攻擊陣位上,對水面艦艇發動突襲而致命的襲擊,這些攻擊往往是無法預知和躲避的。但是在這個領域,大型水面艦艇的終結者並非只有潛艇,裝備有大威力反艦導彈且具有隱身性能的導彈快艇和遠程岸基反艦導彈同樣可以完成這一系列的攻擊任務。

    但在遠洋之上常規動力潛艇的弱點更將暴露無餘,印度海軍所投入的3種常規動力潛艇之中水下航速最快的是德國生產的209/500級常規動力潛艇,極限也不超過22節,而且還僅是一個理論數字,在實際海戰之中根本難以達到。在搶佔了有利的攻擊陣位之後,常規動力潛艇當然可以悄無聲息,關掉所有的發動機坐沉於海底,等待他的敵人送上門來,但在潛行的過程之中,卻極易被擁有完備的反潛手段的對手所發現,比如強大的航母戰鬥群。

    所以印度海軍所採取的戰略只能是張網以待,將數量龐大的常規動力潛艇提前部署到中國海軍可能進入了預設海底戰場,以狼群作戰最為標準的大弧線展開。然後由「尼赫魯」號航母為誘餌吸引中國海軍進入危險的口袋陣中,這個戰略看似天衣無縫,但是在實際的運用之中,卻頗多限制。首先「尼赫魯」號航母不能遠離印度岸基航空兵的保衛之外,否則缺乏護航艦艇的航母很難依靠自身的艦載機獨自抵擋中國海軍兩艘航母的全力一擊,其次「尼赫魯」號航母還要小心的保護己方的潛艇,因為沒有艦載機的保護,設伏的常規動力潛艇是很難逃脫中國艦載反潛直升機的搜索和打擊的。

    即便「尼赫魯」號航母每次出擊,中國海軍都會如同惡狼一樣緊緊咬住這艘擁有印度海軍最後海上決戰能力的巨艦,但是這似乎並不代表著中國海軍指揮官的短視,相反中國海軍根本不畏懼印度常規動力潛艇的這種所謂的埋伏,擁有強大實力為後盾的「上海-江蘇」雙航母戰鬥群所要作的不僅是吃掉「尼赫魯」號,更有信心將所有的伏擊兵力也一掃而空。

    「我們參戰的潛艇都是以魚雷為主要武器的,這就好比讓使用匕首的步兵去對抗裝備著重甲長矛的騎兵。」負責印度海軍潛艇部隊指揮工作的尚卡爾少將,當然知道今天薩克胡亞中校來找自己的原因。連續多次的小規模接觸戰,已經令印度海軍的這一戰略徹底的破產,雖然「尼赫魯」號航母到目前為止每次還能全身而退,但是新補充的艦載機兵力卻被中國海軍航空兵消耗的所剩無幾了。而參戰的潛艇部隊情況則更為糟糕。到目前為止已經有2艘德制209/500級常規動力潛艇「沙爾基」號和「山庫爾」號被擊沉了。

    德制209/500級常規動力潛艇和前蘇聯F級潛艇一樣是以魚雷為主要攻擊手段的潛艇。魚雷最大的缺點就是射程近、速度慢,而且對潛艇來說還有一個問題非常致命那就是若使用熱動力魚雷,其航跡會非常明顯,像一條條指示線,明白無誤地直指潛艇的藏身之處。而受魚雷性能的先天制約,潛艇部隊若對一支敵方艦隊發起攻擊,必須先要向對方運動、靠近,以佔領魚雷發射陣位。雖然現代潛射魚雷的射程已經達到50-70公里,但這個距離仍在艦載反潛直升機的搜索範圍之內,這對攻擊的潛艇來說無疑是極其危險的。

    以常規動力潛艇對水面艦艇編隊的魚雷攻擊為例。由於水面艦艇編隊速度快,常規動力潛艇水下航速慢,且受蓄電池電量的限制,潛艇不可能、也不具備在敵編隊後方借助敵聲納盲區進行追擊式攻擊的能力,潛艇必須力爭迎頭突擊,佔領小舷角射擊陣位。為此,要求潛艇以大深度和大航速航行,才不容易失掉戰機,否則將造成攻擊困難。

    而頻繁的機動會使潛艇的水聲反射面加大,高速機動會使自身增大,潛艇的隱蔽性會因此受到削弱甚至喪失突破後,潛艇要上浮到發射深度,升起潛望鏡進行最後的觀察,以便發起攻擊。從以往的經驗和戰例來看,在與水面艦艇交戰時,潛艇在此階段發現的概率非常大,造成了許多艇毀人亡和攻擊失敗的例子。

    由於大、中型軍艦生命力較強,擊沉一艘驅逐艦以上的軍艦通常需要命中2—4枚魚雷,若是航空母艦這類目標,命中的雷數還要增加了。為了充分發揮魚雷武器的威力,增多命中雷數,潛艇一般採取近距離多魚雷齊射的方式,對那些高價值的目標,比如航母則必須達成徹底擊毀敵艦的戰術企圖。俄制常規潛艇艇首發射管一次齊射最多可以發射枚魚雷。此時,若對方編隊發起反擊,潛艇基本處於無還手之力的悲慘境地—重新裝填魚雷是件頗耗費時間的麻煩事,潛艇為逃避對方攻擊所進行的規避行動也會使潛艇無法處於有利的發射位置。

    其實,在現代作戰條件下,面對反潛探測與反潛攻擊能力強大的水面艦艇編隊,以一艘常規潛艇憑區區幾枚魚雷單槍匹馬地向對方啟發攻擊無疑是自尋死路。潛艇要想達成攻擊敵方艦隊的戰術企圖,必須以多艘潛艇組成「狼群」,並在己方水面艦艇和航空兵的配合下進行多兵種的協同作戰才有可能得手。

    潛艇在進行魚雷攻擊後,通常要進行戰術規避以逃避敵方水面艦艇的反擊,並且要進行水下重裝魚雷,為自己的反擊和再次突襲作準備。此時,常規潛艇的處境是非常的糟糕的,航速慢、蓄電池電量有限,既跑不快也跑不遠,反擊手段基本喪失,從潛艇對水面艦艇發起的魚雷攻擊與撤離這兩個階段看,潛艇始終身處險境。

    作為潛艇兵,如果你的潛艇能跑得快擺脫敵人的追擊是一回事,如果你眼看危險來臨卻跑不動則是另一回事。相信許多人都作過這樣的噩夢深厚的危險追擊而來,你卻跑不動,眼睜睜的看者距離越來越近,直至最後你被噩夢驚醒。身為潛艇兵薩克胡亞中校當然明白這樣的恐怖,所以今天他將代表印度海軍向尚卡爾少將「請出」印度海軍最後的鎮山之寶,雖然他們只是被租借而來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