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力量—南海揚 第四卷 孟加拉 第三十四章:破其衛城(二)
    困守巴東的印度陸軍第57山地步兵師於2008年月3日黎明時分停止了抵抗。很多印度士兵至死都不願相信根本沒有援軍這一殘酷的現實,2天的血戰之中。印度陸軍第57山地步兵師第8旅及師部直屬各部隊總計5800人中,有超過3400人永遠留在了巴東的廢墟之中。

    而作為攻擊方,中國陸軍在巴東城下的傷亡也接近2000人,中國陸軍航空突擊第7師和第259機械化步兵師各有一個主力團被打殘。用兩軍鮮血譜寫的巴東攻堅戰成為了中印戰爭中雙方傷亡數字最為接近的一次。

    隨著鮮艷的「八一」軍旗飄揚在巴東的城市上空,印度陸軍中最為精銳的第57山地步兵師被正式清出了印度軍隊的作戰序列。「皇牌不復存在。隨著第57師的覆滅,印度在戰爭初期所依賴的精銳部隊在戰爭中已經消耗待盡。在廣袤的戰場上,印度雖然仍然擁有著龐大的地面部隊,但在中印兩國對弈的棋盤上,他們都只是一些死棋。」印度遠東戰區總指揮阿塞得.普拉什中將在他的個人回憶錄《錯誤2007年》如此描述著巴東戰役之後印度軍隊所面臨的糟糕處境。

    印度陸軍在馬六甲地區仍有超過8個師(旅)級單位,4萬人的龐大地面部隊。但這些部隊均被海洋切割的支離破碎。除去在蘇門答臘島北部的第9機械化步兵師以及馬來西亞北部的檳城地區的2師旅之外,即便是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之上的4個陸軍師(旅)級單位也被分散部署在如珍珠般散佈於印度洋之上的上百個小島之上。

    一旦徹底失去戰場的制空權和制海權,這些部隊便將失去機動能力,而成為一個個易遭攻擊的孤點。中國遠征軍可以輕易的將其個個擊破。而印度海空軍在與中國軍隊不到一個月正面交鋒之中,便因失血過多而不得不退出戰鬥。

    雖然新德里已經極盡所能開動自身的戰爭機器,彌補在戰爭開始後的這個月來的其海空軍的損失。印度航空發展局(D)及其生產夥伴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L)正加速生產L輕型作戰飛機。這種高速、具有良好加速性、並配備高性能航電設備和多種武備的輕型戰機的的生產型號被稱為「敏捷」V3輕型戰鬥機。

    印度空軍希望這些可以分散配屬、短距起降的國產輕型戰機可以迅速的填補印度空軍在馬六甲上空的損失,承擔起下一個階段安達曼—尼科巴群島近海防禦作戰的重任。

    儘管印度空軍開出了300架單座戰鬥型、20架雙座教練型L的訂單。印度海軍也需要90架該型戰機,但顯然生產這些飛機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因為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L飛機年產量從未超過2架。在他們的生產計劃中往往要一年半才能生產出裝備一個中隊的飛機。雖然進行了相關的生產動員,但除了L輕型作戰飛機以外,印度的航空工業還要同時完成HJT-3「星式」中級教練機、「薩拉斯」多用途飛機等生產任務。

    要將戰爭繼續下去,印度顯然不能依靠本國脆弱的軍工生產線。新德里的曼莫漢.甘地政府再度追加了000億美元的戰爭預算,絕大部分用於加大其國際軍火採購份額。不過戰爭初期俄制戰機和艦艇的糟糕表現,令印度軍方大為詬病。印度海空軍的高級指揮官們無視自己的所犯下的一個個致命的錯誤。客觀強調他們所使用的俄制武器,也同樣存在於中國的裝備序列之中,俄國人的背信棄義才導致了戰鬥的失利。要求政府轉向美國或歐盟採購武器裝備。

    作為國際軍火市場的「購物狂」,印度曾一度被世界各大軍火巨頭所青睞。為了爭奪印度空軍的戰鬥機採購訂單。美國人曾提出準備在印度建航空製造廠,歐洲EDS公司則表示將向印度航空工業投資20億歐元,瑞典薩伯公司甚至願意租賃戰機0年。

    但此刻面對印度軍方的大規模招標,美國和歐盟的反應卻出奇的冷淡。除了顧慮中國政府的反應之外,各大軍火生產企業都很清楚,中印兩國戰力之間的差距並不是簡單的一兩種型號的武器可以彌補的。將先進的武器裝備出口給印度,只能在國際軍火市場上,創造一個中國製造遠勝於自己的神話而已。當然冷戰之後,除了俄羅斯之外歐洲各老牌軍事強國沒有再保留其龐大的軍工生產線也是原因之一。

    所以除了獲得20架法制「陣風」F-2型戰鬥機、0架JS-39「鷹獅」輕型戰鬥機之外。印度空軍在新型戰鬥機採購領域仍不得不依靠俄羅斯軍事航空工業,俄羅斯顯然並不介意印度在軍事採購領域的「花心」。

    米格-35輕型戰鬥機、蘇-30MI型重型戰鬥機、蘇-34型前線轟炸機和蘇-39型對地攻擊機。俄羅斯人為新德里開出了以上的「菜單」,莫斯科承諾如果新德里照單全收,那麼將中國空軍逐出戰場並非難事。雖然對莫斯科的「廣告用語」將信將疑,但顯然印度已沒有更多的選擇。

    與印度的窘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軍工全面的春天。除了有計劃的整補前線部隊的戰損之外,中國軍事工業各集團積極的參與到東盟各國空軍的重建和強化工作之中。

    作為中國軍隊在東南亞地區新興的盟國,泰王國軍隊是較早採購中國武器的東盟國家之一。而隨著印-東戰爭的爆發,遭受全面重創的泰王國迫切中國更多的軍事援助。2008年月7日開始,第一架泰王國空軍所接收的F-型「梟龍」輕型戰鬥機出現在馬六甲的天空。

    隨後的日子裡印度空軍殘存的前線飛行員們開始越來越熟悉這些陌生的機型。除了泰王國空軍之外,馬來西亞、越南、印尼空軍也開始普遍的裝備了這種來自中國的輕型戰機。不過這些剛剛抵達戰場的新銳戰機仍主要擔負著戰場的巡邏和警戒任務,攻擊和攔截任務仍由中國空軍擔負。

    即便如此,面對逐漸恢復元氣的東盟空軍。印度遠東戰區開始日益感覺到壓力。在補充的新型戰機形成戰力之前,印度遠東戰區的空中力量已經銳減到開戰以來的最低谷,印度空軍在戰區所保有的戰機已不足20架。除了俄-印聯合組建的「方塊-」中隊之外,印度在馬六甲的天空已經沒有像樣的空中力量。

    又是一次充滿危險的低空突入,2架米格-27型戰鬥轟炸機的訊號清晰的顯現在印度空軍德那巴汗上尉所駕駛的蘇-35型戰鬥機的雷達屏幕上。這是一種印度空軍近期常用的戰法,由2架米格-27型戰鬥轟炸機或「美洲虎」攻擊機組成攻擊編隊。由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上的機場起飛,以保持在200米以下的超低空飛行狀態,避開中國軍隊在緬甸沿海的電子偵察向南突入馬六甲海峽,攻擊有價值的海上目標,或向北轉向進入馬來西亞檳城周遍地區攻擊中國陸軍的地面目標。

    而「方塊-」中隊的蘇-35型戰鬥機則充利用其大功率的機載雷達充當小型預警機,同時在攻擊編隊遭遇攔截和撤退時,承擔攔截任務。雖然超低空飛行和無線電靜默可以抵消中國人無所不在的雷達和電子偵察,但在突入戰區後卻極易遭到中國陸軍地面防空火力的攔截。

    雖然每次出擊之後,印度軍隊總會大肆宣揚己方的戰果。成功摧毀中國陸軍裝甲部隊集結區域、地面指揮中心、直升機野戰機場、後勤樞紐的戰報頻繁的出現在機場的宣傳欄上。但是德那巴汗上尉卻有理由懷疑對善於偽裝的中國陸軍而言,以大量精銳飛行員的生命為代價摧毀的目標中有多少是毫無意義的假目標。

    不過對於飛翔在敵方地空導彈最大射程之外的「方塊-」中隊而言,這樣的任務是鮮有危險,因為中國空軍打目前為止還沒有可以正面匹敵蘇-35的戰鬥機出現。每當印度空軍的攻擊編隊撤出戰場時,中國空軍高速追擊的戰機,一旦發現「方塊-」中隊都會理性的選擇的退避。德那巴汗甚至有時懷疑這種低空突防的戰術是不是印度空軍的釣魚戰術。

    「一定要活著回來啊。」看著雷達屏幕上那逐漸接近泰國南部陸地的那2架米格-27型戰鬥轟炸機的信號,德那巴汗暗自為自己的同僚們祈禱著。作為一名昔日的米格-27型戰鬥轟炸機飛行員,他的許多戰友仍在駕駛著這種老舊的戰鬥轟炸機。

    雖然出於保密的要求,所有「方塊-」中隊的所有飛行員都不得與印度其他中隊的飛行員有任何的接觸。但一次降落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軍用機場上,頭戴著飛行頭盔的德那巴汗剛剛走下自己的戰機,仍被一位年輕的米格-27型戰鬥轟炸機飛行員纏住了。

    「德那巴汗?是你嗎?天哪,感謝上帝,你還活著。新德里的那幫官僚說你已經死了。」這位年輕的飛行員名叫斯瓦米,剛剛認識他的時候他還是一個剛剛從空軍學院畢業的實習生。不過像所有的新兵一樣,斯瓦米有著出色的學習能力,在年後他出色的表現,讓他擔任了德那巴汗的僚機。在德那巴汗接收新德里的命令墜機假死時,斯瓦米正在與他進行一次空中對抗演習。德那巴汗在低空跳傘被印度空軍秘密的接走時,看到斯瓦米駕駛著米格-27型戰鬥轟炸機一圈圈的盤旋在自己墜機地點的上空。

    歲月匆匆的過去,此刻的斯瓦米已經成為了一名出色的米格-27型戰鬥轟炸機飛行員,他激動的繞著德那巴汗大聲的說道「真的是你!天哪,你飛的真好,和以前一樣。你知道嗎?我很快也可以飛蘇-3到幾個地勤將他無情的拉走。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