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力量—南海揚 第四卷 孟加拉 第三十一章:英雄當烹(五)
    歷史永遠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即便是你親身經歷過的事件,對於大多數的普通人而言,也不過是管中窺豹—所見、所聞、所想往往與事情的真相差之千里,所以一些所謂的「黑幕」、「內幕」之類題材的報告文學才會倍受青睞。

    絕多數的香港居民並不曾想過2008年月2日的午夜時分,死亡距離他們是那麼的接近。當第一枚印度核動力潛艇所發射的潛射巡航導彈進入香港上空時,中國人民國防軍廣州軍區已經進抵深圳的電子戰團,已經在鹽田區的梧桐山山巒之上秘密展開。在所有硬殺傷手段已經用盡的基礎之上,電子干擾等軟殺傷手段就成了攔截來襲的目標的不二選擇了。

    突破中國海軍防空攔截網的印度潛射巡航導彈幾乎全部均為俄制SS——2型潛對地巡航導彈。畢竟以印度陸軍「普裡特維-」(大地)短程地對地導彈改進而成的「薩加裡卡」巡航導彈還缺乏實戰的考驗。

    不過作為一種戰略型巡航導彈,SS——2潛射巡航導彈雖然有著優良的突防能力,但卻也有著其本身難以克服的缺點,那就是其原有的俄制TEROM(等高線地形匹配)制導系統難以滿足局部戰爭中精確打擊的要求,精度誤差高達百米以上。所以在印度軍方的要求之下,俄羅斯在出口印度的SS——2潛射巡航導彈上進行中制導段採用GS/IS作為慣導的輔助導航系統的改造。

    儘管GS/IS在正常工作的情況下具有很高的精度,但它的抗干擾能力很差,對於接收信息的可靠性難以進行驗證,還有可能被信號模擬(電子欺騙)所誘騙。一般巡航導彈所用GS/IS接收機的信噪比多為54dB,很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太陽電離層暴和蓄意干擾等。

    而有俄羅斯生產的簡易GS干擾系統所輸出00mW的全向天線干擾機,就可以對m範圍內使用GS的巡航導彈和其它精確制導武器造成嚴重干擾。不過為了提高對GS/IS制導巡航導彈實施遠距離干擾的效果,而理論上需建立多層次、分佈式、立體式、小功率GS干擾體系。不過在這樣的危機時刻,中國軍隊已經沒有那麼的時間了。

    部署在梧桐山上的中國人民國防軍廣州軍區電子戰團同時打開了數部輸出功率為00W的全向天線干擾機,強大的干擾信號足以使000公里範圍內所有軍有、民用的GS受到嚴重的干擾。這一夜,遙遠的武漢都出現GS系統民用碼無法可用,或可以正常接收到衛星信號而無法進行定位的情況。

    而受到干擾的俄制SS——2型潛對地巡航導彈此刻也紛紛失去了方向,原本瞄準香港繁華的銅鑼灣和北角等地的2枚導彈均墜毀在太平山南麓和黃竹坑。而飛往柴灣的巡航導彈則撞在了柏架山上。

    不過另外3枚SS——2型潛對地巡航導彈卻躲過了干擾朝著中環、西環和尖沙咀的方向飛去。

    首先命中的是攻擊中環的SS——2型潛對地巡航導彈,攜帶著500公斤烈性裝藥的常規彈頭的巡航導彈徑直的飛入高層建築的密集程度堪稱世界第二的中環上空。正面擊中了號稱香港地標的中銀大廈的第7樓以上斜面。

    作為世界華人建築師貝聿銘的的顛峰之作,不少香港發行郵票、明信片亦常以中銀大廈為觀景之一發行。大廈的三角幾何形狀,就好比一個一個藍色的水晶疊在一起。據說,以風水角度來看此大廈,其三角幾何形狀,就像一張張鋒利的鐮刀向外揮舞,對鄰近的大廈以至前港督府發出很大的殺傷力。為了避開中銀的刀鋒(中銀外形像一把利刃),當時的港督府還頗動了一番改動風水的腦筋。

    顯然這枚潛對地巡航導彈採用的是末段數字景象匹配,即利用導彈上的「景象匹配區域相關器」獲取目標區域景物圖像,然後把目標及其周圍的景象與彈體計算機存儲的原攝影景象進行比較,從而確定目標的位置,在「驗明正身」確認目標無疑時再進行攻擊,因而這是一種高度精確的末端制導方式。而攻擊的高度也可見印度軍方的「良苦用心」。

    中銀大廈7樓高級職員專用餐廳兼宴客廳是中銀大廈第一個有斜面屋頂的樓屋,斜面達7層樓高,平時在北側的休閒廳,工作員工透過玻璃天窗可以仰視到大廈的上部樓層。如果以人體來作比喻的話,7樓就相當於一個人的腰間,其上便是柔軟的肋部。

    巨大的爆炸夾雜著無數的有機玻璃碎片在中環的上空飛濺開來,象徵著香港的摩天大樓在午夜裡熊熊的燃燒起來。如果是在白天,這將是一場不下於9.的災難。中銀大廈內的中國金融界人才將蒙受巨大的傷亡。不過印度顯然並不想過度的刺激中國,他們所要作的不過是顯示力量而已。不過作為印度的盟友,日本卻期待著另一個結局。

    與高樓林立現代化的中環相比,香港的西環則是本地最為色彩濃厚的地方,這裡不論何時這裡總是熱鬧非凡,熙熙攘攘的商家,還有陡長的階梯巷道,似乎從來沒有一刻歇息。這裡是香港百多年殖民歷史的起點—84年英國人第一次在水坑口街插上英國國旗。

    飛往西環的SS——2型潛對地巡航導彈的目標選定在愛德華七世風格的西港城,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市場之一,前身是舊上環街市北座大樓,大樓建於90年,以紅磚砌成,花崗石作地基,底層入口有大型圓拱,具有歷史價值。西港城雖然沒有軍事價值,卻也香港的標誌之一。此刻在西港城周圍的多條街道上,日本防衛廳情報本部代號為「酒吞童子」的特種攻擊小組正在嚴陣以待,只要導彈擊中西港城,他們便會立即引爆車上的裝載著VX神經毒劑的炸彈。

    「立即轉移陣地。所有「酒吞童子」的特種攻擊小組的車輛立即前往紅磡海底隧道集中……。」突然所有的日本特種攻擊小組的專用手機上傳來了本次「百鬼夜行」行動總指揮官資部利良的密碼短信。雖然有些匪夷所思,但軍人的天職只有服從。「酒吞童子」的特種攻擊小組的車輛不得不立即發動,開往紅磡海底隧道。

    「這不可能,是誰在下達命令。」同一時間在資部利良的「黑塚」指揮車上,「命令的發佈者」資部利良驚奇的發現自己的所有車載通信頻道均已經遭到了屏蔽。而與此同時,4架中國人民國防軍駐港部隊的Z-9B型武裝直升機已經飛抵了中環的上空。在它們身後是8架滿載著中國人民國防軍廣州軍區特種部隊的米-7軍用運輸機。

    軍用直升機上密集的火箭彈和機載機槍火力壓制著日本防衛廳情報本部各僱傭兵作戰小組的任何反擊。慌亂中從各自的汽車上取出美制最新型「毒刺」FIM-92單兵便攜式肩射防空導彈的僱傭兵往往不等作好發射準備,不是被直升機上的狙擊手擊斃,便是被掃射的機槍火力打成馬蜂窩。

    隨著地面的反擊火力逐漸被壓制,滿載著中國陸軍特種兵的米-7軍用運輸機中環的夜空中懸停,在離地8米的空中,中國特種兵們採用多路滑降的戰術,打開艙門,甩下一根根繩索,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條件下抓住繩索快速垂降。迅速抓繩、下滑、降落,在著地的剎那立刻投入到攻擊中去。

    「媽的!又是功虧一簣。」中國陸軍的自動步槍在昏暗的街燈下收割著生命,即便是再剽悍的僱傭兵也能看出此刻,勝負的天平已經傾斜向了對手。「指揮官,快走!」不等資部利良反應過來,一枚拉開了引信的手雷便在他的身邊炸響,好在他的一個助手奮力將他推進了車裡,而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無數的殺傷破片。

    「開車,快開車!」資部利良一邊向駕駛座上的助手命令道,一邊單手舉起自己手中的-74自動步槍,伸出車窗向車後胡亂的掃射著。

    同一時間,在維多利亞港海面以下的紅磡海底隧道中,滿載著VX神經毒劑炸彈日本防衛廳情報本部代號為「酒吞童子」和「茨木童子」2個特種攻擊小組的2輛各式汽車正聚集在這裡。他們剛剛不約而同的抵達,此刻正面面相覷。

    紅磡海底隧道(簡稱紅隧或舊隧),是香港第一條過海行車隧道,於972年8月通車,耗資港幣3億2千萬元興建。目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4線行車隧道之一,也是香港最繁忙、使用率最高的道路。海底隧道南端出入口位於奇力島(又稱燈籠洲),因工程關係該島已與香港島連接。北端出入口所在的土地位於紅磡以西,亦是填海所得來的。隧道使用舊式設計,只有雙程雙線行車,早於通車0年後行車流量已經飽和,往港島方向每天上下午尖峰時間(尤其是早上8點至0點)出現擠塞情況已是家常便飯。

    但此刻這裡卻寂靜的可怕,不僅沒有看見原本負責這裡代號為「骷髏」的作戰小組的身影,連香港交警的屍體也被清理的乾乾淨淨。就當所有人都感覺到一絲不妙之際。一排排身著防化服的中國步兵同時出現在了隧道的兩端……。

    夕陽西下,老人平靜的講述著當年那些驚心動魄的歲月。對那些歷史早已淡忘或並不知情的記者們追問道「那這位陳萬將上校後來的命運呢?」馮吉河少將苦澀的一笑答道「大局已定,英雄當烹。」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