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條魚雷射入水中,每一次魚雷入水,都要砸出一朵白色的浪花,隨著浪花的消失,從海面上看去,一道白色的線俯衝向深海,直到什麼都看不到。
卡28直升機的VGS-3型拖曳聲納放到海裡,準確對海下目標進行定位,並把親潮號潛艇的參數輸入到自導魚雷內的計算裡邊。
直升機測定完目標,高高的拉起,圍著海面盤旋了一下,把一枚重型自導反潛魚雷丟進大海裡。卡28直升機內的章魚反潛系統自動化程度比直9型反潛直升機要強很多,可以更精確的鎖定目標。
自導魚雷進入海中以後,靠自身重力下沉了幾十米,然後魚雷的上瓦斯蒸汽動力推進系統正常的運行起來,魚雷頭內的制導艙內的被動聲納先跟蹤到親潮號微弱的噪音,開始向這艘下沉中的潛艇進行跟蹤,制導艙內的主動聲納開機,鎖定了潛艇,並對其進行連續追蹤。
親潮號潛艇躲避開直9反潛機丟下的防制型M4型324毫米魚雷,也躲避開驅逐艦護衛艦上打來的國產型白頭魚雷,可對付這種復合制導俄羅斯魚雷,實在是太困難,潛艇上的魚雷誘餌彈全部釋放完,潛艇除了靠下潛,增加潛航深度外沒其他辦法。一般的輕型反潛魚雷只能殺傷潛深400米以下的潛艇,只有航程大的重型反潛魚雷才能在這個深度把潛艇廢掉。
沒有魚雷誘餌彈的日本潛艇指揮官心裡大罵著設計師,小心的指揮著潛艇下沉。本來潛艇可以帶好多誘餌彈,可日本設計師已經習慣了吝惜材料,他們總喜歡把東西設計的很小巧很輕巧。日本的任何產品最大的特點都一樣,就是建造時候節約材料,不過這不全是設計師的錯,資源匱乏的國家是造不出傻大黑粗的東西的。
潛艇設計時候考慮到節約材料,隨意把每個部分設計的都很緊湊,這是說好聽了叫緊湊,說不好聽那叫狹窄。潛艇本身噸位小,空間緊張,存放魚雷干擾彈的艙就更小,所以只能應付一兩次的魚雷密集射擊,第三波的攻擊到來後,潛艇就兩手空空的只能被打。
傻大黑粗的俄羅斯魚雷發出巨大的噪音,日本潛艇上的聲納兵能從聲納顯示器上清楚看到一個噪音分貝很大的東西迅速靠近潛艇。
潛艇上的很多水兵只聽見一聲沉悶的金屬撞擊聲,之後是一聲很低的爆炸聲,接著潛艇尾艙被炸開一個轎車頭部大口子,海水迅速灌入潛艇,把尾部動力艙的水兵衝到一邊。
其實潛艇被一枚魚雷襲擊沒這麼慘,除非那是單殼潛艇,俄羅斯一般都製造雙殼潛艇,這樣雖然設計起來費事,建造起來週期長,但潛艇異常結實,內部噪音也被兩層艇殼隔離的差不多,不容易暴露自己。
日本潛艇的設計缺陷再次暴露出來,單薄的艇殼像本田車的車殼一樣薄,根本經不住俄羅斯魚雷那500公斤戰鬥部的轟擊,艇殼被炸出一個超大的口子,潛艇一下失去了動力和電力供應,迅速的沉入海底。這艘用出口產品稅堆積起來的『高技術』潛艇被高技術的魚雷幹掉,反正這艘艦艇的建造經費不是日本人出,是中國人出的。中國民間購買了無數的日貨,日本靠賣那些破爛貨沒少賺中國的錢,這些錢有用來建造這些破爛兒,這些破爛兒又被中國人勒緊褲帶買回來的俄羅斯武器炸掉,合下來是中國拿錢塑造一個對手,在苦心攢錢把它打爛。
帶著四艘傷艦向基地撤退的東海艦隊水面戰艦部隊迅速回收了直升機,他們也不知道到底幹掉那艘日本潛艇,反正水面艦隊的航行速度比常規潛艇快的過,不管打中沒打中,先撤出來再說,好幾百個傷員等待治療,越早回到基地越對他們有好處。
艦體嚴重損壞的50艦被拖著航行,艦長高海站在被炸飛了炮塔的主炮炮座旁邊,看著甲板上黑洞洞的一個大洞,他想這艘破船最好是直接退役,要再修好了用,那誰還喜歡用呢?
中國的舊艦應該通通退役,重點把江湖和旅大級剔除掉,這樣的舊艦雖然幾經翻新和改進,但是綜合戰鬥力始終和其他艦有差距,一起出海,90年代後下水的船都有柴燃聯動的發動機,高速航行打開燃氣輪機,可以一下就衝出去或者退回來。
舊的軍艦只有大馬力柴油機,進攻時候跟不上現代級之類的新艦,撤退的時候也容易被甩掉,這樣直接影響到艦隊的戰鬥力,編隊內的高速戰艦不得不掩護這些火力單一的速度緩慢的舊艦,限制了他們發揮自己的戰鬥力。高海也想,如果這艘船退役,上邊一定會給自己安排到一艘好一點的軍艦上,不過70、7號驅逐艦不是東海艦隊的,自己就別打這兩艘現代級驅逐艦的主意。另外8、9號驅逐艦也是南海艦隊的,自己也沒登上那種新艦的機會。
現在南海艦隊形成了主力驅逐艦高低搭配,除了那艘旅海級之外,其他四艘一艘比一艘強悍,新下水的區域防空型驅逐艦5號和號更別惦記,那是強化北海艦隊防空能力的主力艦,不可能給東海艦隊。
自己未來能上那艘艦當艦長呢?自己的護衛艦艦長也干了好幾年了,該動動位置,肩膀上也該加個星星,總戴著柏耀平剛出名時候的肩章,也不是啥光彩的事情,人家都嗖嗖的升起來,自己還是原地踏步,這次上邊怎麼也該念自己處置得當,掩護艦隊脫離危險,並對敵人進行輕微的打擊,應該讓自己順利的當一艘驅逐艦的指揮官吧,要不給個兩槓三星的肩章激勵一下也好。另外最讓他難過的是525號和52號護衛艦也沒來到東海艦隊服役,難道自己注定要在舊艦上干到退役麼?
最麻煩的是這次戰鬥自己沒什麼傷,要是有個傷也好,至少可以騙一枚獎章或者一個個人二等功,可惜了,中校軍官當到那年是個頭呢?
回到江衛級上服役也沒什麼樂趣,即使拆下雙37炮換上SA--導彈,整艦的戰鬥力也比江湖強不到那裡去,防空能力弱小的艦注定會犧牲在低強度的海戰中。
海面的戰鬥告一段落,空中的戰鬥才剛剛開始,中日空軍已經迎頭相遇,空軍的40多架SU-27在一架A-50預警機的指揮下迅速搶佔高度,用機上的00E雷達鎖定了一批日軍F-5J戰機,從日軍機群的北邊壓了過來,與日機群保持00多公里的距離。
海軍航空兵精銳部隊的20多架SU-30M戰機在另一架空警2000預警機的指揮下向南飛行一段,然後忽然向北飛去,直接威脅日機群的側翼,加上98團的殲十戰機正面向日機壓過去,空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倘若日軍戰機立即向東飛,飛出中國專屬經濟區,也就沒事,這場衝突也就能告一段落,可頑固的日軍指揮層,絕對不會放棄這個殲滅中國精銳航空部隊的機會。
在日本看來,中國飛行員年平均實際飛行時間都不到一百小時,最多的八十個小時,最少的那就太難想像,日本飛行員平均訓練時間可以達到近二百小時。日本使用了近三十年F-5J,擁有使用三代機的豐富經驗,中國的經驗也只有日本的一半而已,怎麼想,也想不出打不贏中國的理由。所以上至首相,下到航空隊飛行隊的指揮官,沒有人考慮到導彈的因素。
日本的F-5J戰機上沒有遠程空對空導彈,每架F-5J只攜帶兩枚AIM-9L響尾蛇導彈,還攜帶4枚AIM-7M導彈,他們認為這些武器足夠使用。因為軍隊內部的情報部門為了不讓日本飛行員害怕,根本不告訴他們中國有霹靂2導彈,也不告訴他們中國擁有R-77導彈。
兩個飛行隊的F-5J直直的衝向迎面飛來的殲十戰機,日本飛行員自信的啟動自己的雷達,去捕捉中國戰機。
「他們來了。」榮波看著機艙內的綜合多功能顯示器,數據鏈傳回預警機發來的雷達圖像,正顯示一百多架日本戰機飛過來,其中有四十多架速度慢的-3偵察機,剩下的是40多架速度比較快的F-5J戰機。另外還有幾架RF-4EJ戰機尾隨機群,他們不帶武器,是帶照相機看中國艦隊被殲滅後的熱鬧的。
駕駛長機並指揮整個編隊的大隊長梁桂命令「別激動,冷靜,保持冷靜,不要逞能,明白麼?」
「明白。」榮波小心的駕駛著飛機,看著藍色的天空,忽然他看到一排細細的白煙從兩邊平行跟上來,就在他戰機的左右兩邊。這是一群海航的殲7E型戰鬥機正跟在殲十旁邊,掩護他們的側翼。他仔細一看是白色的塗裝,就知道是海航的其他兄弟們也殺出來,看來東海艦隊內的其他師都不甘寂寞,都紛紛出戰,都想來撈幾個敵機打,沒有那個飛行員不想當2世紀的第一個王牌,也沒有那個指揮員不想把自己的部隊變成王牌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