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掉落地面,總是奶油那面著地。
事情如果會變得更糟,那就肯定會越來越糟糕。
越是覺得資金緊張,葉楓感覺花錢的地方就越多。
「徐先生,」葉楓看著對面慢條斯理飲茶的徐榮村,心裡非常焦急:「愛棠公使已經決定月底出發,前往中國了。」
「哦,是嗎?那在下也終於可以回去了!」徐榮村如釋重負地放下手中的茶杯。
「徐先生,法國在這個時候讓他們的公使出發,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在法國這麼長時間,徐榮村的目光依然沒有進步,這讓葉楓很失望。
「意味著什麼?」徐榮村不解地望著葉楓:「難道說法國對我大……中國的政策要變?」
「當然要變,關鍵是怎麼變。」葉楓見徐榮村的樣子,就知道對方是肯定想不出的,只好接著道:「克里米亞戰爭中,法國在海外收縮兵力,現在戰爭結束了,這些兵力又會空出來。」
「難道說法國會同我中國開戰?這……應該不會吧?」徐榮村被葉楓駭了一跳,隨即搖了搖頭:「兩國遠隔萬里,我覺得不會。」
「英國同中國也遠隔萬里,為什麼還會有鴉片戰爭?」葉楓大聲反問。
他內心很焦躁,對東方的事情總處在矛盾中,作為前世的中國人,既然回到了這個時代,他很想做點什麼。
作為一個後來者,他更知道,要改變這個國度在近代的命運,就必須發動一場變革。
最好的例子,就是隔壁的日本,通過幾年後開始的明治維新,迅速成為近代強國。
反面的例子,就是中國自己,同樣是幾年後開始的洋務運動,遮遮掩掩,猶猶豫豫,喪失了近代最後一次強國的機會。
對近代這段歷史的總結,後世有很多,那些學者專家的意見,葉楓不知道,只是在網上,大家都認為不推翻清王朝的統治,怎麼做都不行。
葉楓也不知道這個觀點是不是正確,不過他能想到,如果自己帶著錢和技術貿貿然過去,想拯救什麼的話,那多半是要失敗的。
在前世,葉楓就知道官僚力量的強大,更何況在晚清?和一個腐朽頑固的官僚系統打交道,他覺得自己實在沒有那個能力。
但他還是想做點什麼,無論是前世的身份,還是這一世,他身上似乎也流著中國人的血脈。
「愛棠這次去中國,將和英國、美國一道,提出修約。」葉楓盡力將眼前的形勢分析給徐榮村聽:「如果修約不諧,必然導致戰爭的發生。」
歷史上,第二次鴉片戰爭就在1856爆發,中間打打停停,一直到1860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城,洗劫圓
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二次浩劫,首都被佔領,洗劫圓明園更是千古恥辱。
葉楓想改變這一切,但他知道自己個人的力量實在有限,他需要幫手,需要志同道合者。
「對英人和法人來說,修約和戰爭的目的,不是土地,也不是最終的戰爭賠款,而是經濟上的利益,比如市場的開放,產品傾銷、非法貿易和資源掠奪,徐先生認為,這會對中國造成什麼樣的影響?」葉楓試圖用簡單的道理,向徐榮村說明西方國家的目的,同時也試圖站在一個新的角度,來解析國家的行為,並尋找折中的道路。
「徐先生作為一個商人個體,自然可以選擇合適的項目,搶在前面跨出國門,甚至和洋人合作做生意,不影響發財大計。但從整體上來說,弱國的商人群體,利益是無法得到保證的,英人正是憑藉著堅船利炮,每年從中國掠奪走無數白銀。以後,還會更多。」
「從長遠來說,中國的市場會成為大量洋貨的傾銷地,國家也會因為鴉片貿易而窮困,資源會被西方國家掠奪和壟斷,中國的商人只能成為附庸,即便徐先生成為中國最富有的人,後代也未必還能享受這份利益。」
弱國無外交,弱國同樣沒有國際貿易,所謂的貿易,只是單方面的經濟掠奪。
徐榮村是個精明的商人,自然能聽懂葉楓的意思,正如葉楓所說的,作為商人個體,他依然可以發財致富,但必然要捨棄一些東西,比如獨立性。
見徐榮村猶豫,葉楓就知道對每個人來說,永遠要考慮自己的利益,就好比他自己,也沒有奮不顧身地投身到國內的革命事業中去。固然有這樣那樣的原因,但如果換做一位意志堅定
或許不會去考慮個人得失和成敗榮辱。
葉楓想起矛盾的《子夜》,那個極度悲情的民族資本家吳甫,在舊時代的中國,雖然苦心經營,卻還是不免破產的故事。
他將這個故事改編了說給徐榮村聽,吳甫和趙伯韜都是典型的商人,他們都把自己發財致富的願望放在民族利益的上面,不同的是,前者想建立自己的經濟帝國,後者完全投靠了外國資本。
吳甫倚仗自己的土地和實力,曾經不可一世,吞併了好多小資本,但在外國產品的傾銷和經濟封鎖下,還是遭到了失敗。
至於趙伯韜,雖然仰仗洋人的勢力取得了成功,但永遠只是洋人的一條走狗。
通過這個故事,葉楓給徐榮村指出了兩條路,一是保持自主,和洋人既合作又競爭,就像吳甫;或者徹底倒向洋人,依靠洋人賺錢,正如趙伯韜。
這個故事放在這個時代,顯得異常真實和迫切,吳甫和趙伯韜這樣的人物形象,也很生動。
「然則,徐某作為一個商人,面對這樣的大勢,實在是無力得很。」良久,徐榮村長長歎了口氣:「正如葉先生所說,無論選擇哪條路,對商人來說,恐怕很難有好結果。」
徐榮村認為趙伯韜也沒有好結果,葉楓感到非常欣慰,從財富上來說,趙伯韜是成功的,但趙的行為,徹底投靠了洋人,總是無法擺脫走狗的色彩。
葉楓的講述很成功,或者說他的記憶不錯,將《子夜》中趙伯韜醜陋的一面充分表現了出來,徐榮村自然能看到這個人物的真實情況。
徐榮村不認同趙伯韜,說明他內心還是像吳甫那樣,做商人還是有商人的人格和理想。
「你我一兩個人,能做的事情確實有限,哪怕有億萬家財,身居宰輔也不行。」徐榮村說這樣的話,未必不是有明哲保身的意思,但葉楓很理解,生存有保證,才能希望更多。
葉楓同樣感到無力,寄望於一己之力改變歷史,尤其是一個國家、一個嚴密的官僚體系、一種頑固的思想文化,都要比任何一項發明都困難。
「那麼,徐先生到底會如何選擇呢?」葉楓將問題直接提了出來。
「或者,吳的步伐過於急進了一些,我還是想嘗試著做做看。」徐榮村猶豫了良久,才緩緩說道。
這個答案在葉楓的意料之中,徐榮村依然選擇了明哲保身,而不是葉楓沒有說出口,卻早就擺在他面前的第三條道路:改變這個國家的現狀,改變葉楓在《子夜》中假定的那個環境。
葉楓無奈地笑了笑:「那就祝徐老闆生意興隆了。」
這個答案並不符合葉楓的願望,但他還是給了徐榮村很多的幫助,其中包括安全火柴的配方,以及一套從瑞典運到勒阿弗爾港口的生產設備。
另外,葉楓又托施懷雅兄弟從英國購買了一整套的棉紡設備,還招募了幾個落魄的工人,這些都是送給徐榮村的。
作為交換,葉楓希望徐榮村能夠協助自己在國內的「印書計劃」和「教育計劃」,特別是後面一件事,他希望徐榮村從國內選拔各年齡層次,特別是思想開放的學者、青年,以及幼童,送到歐洲進行學習。
對於這件事,徐榮村爽快地答應了,但對於印書計劃,卻諸多猶豫,畢竟,清朝的歷史上發生過血腥的文字獄.
而葉楓提供的書籍,科學、歷史和思想文化幾乎各佔了三分之一。
那些思想,甚至那些科學理論,很容易被清朝的統治者判作異端,而歷史部分,也大多借史發表議論,說了很多犯禁的話。
這些書籍由外國人出面自然不怕,如果換成中國人的話,恐怕再多的腦袋也不夠砍的。
徐榮村只答應從旁協助,愛棠對此倒是很感興趣,只是希望增加傳教書籍。
這點要求並不過分,但將這件事交給愛棠和霍普,葉楓並不放心。
關鍵是缺少一個合適的代理人,霍普不是中國人,而且過於年輕,做做生意還行,其他的事情還不能指望。
還有就是,這些事無論讓誰來做,他必須在這個月籌措一筆資金,對剛剛買下工業宮的諾貝爾公司來說,這筆錢的數字並不小。
缺錢還缺人,這些要從哪裡來呢?葉楓非常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