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清軍還是調兵遣將的時候,東北也在發展擴編中,戰爭,看上去一時半會還打不起來。
可就在人們以為東北軍和清軍都在積儲力量,在一死決戰的時候,清軍卻又和東北軍爆發了戰鬥,這次的戰鬥並不是說在錦州-新民一線,也不是黑龍江,因為黑龍江在一個月以前就已經被東北軍完全的攻下了,戰鬥發生的地方是在朝鮮,一個讓所有讓都意外的地方。因為朝鮮原本就有近五千的淮軍,在東北事發之後,淮軍又通過了水師想朝鮮增援了三千多的部隊。
其實在淮軍內部的爭論中,朝鮮是一個應該放棄的地區,但是由於礙於朝廷的顏面,加上現在滿清駐朝鮮的總領朝鮮事務官袁世凱的極力求援,和一再的強調朝鮮的重要性,淮軍才沒有說從朝鮮撤軍,反而通過了水師向朝鮮增派了三千的軍隊。
袁世凱,目前滿清朝廷在朝鮮的全權代表,現在正在考慮著怎麼面對從北面壓下來的那兩萬多的東北軍。由於光緒十年的時候,朝鮮發生了內亂,在那個時候,作為掌握著清廷在朝鮮的唯一支武裝力量的袁世凱,通過了強力的鎮壓,很難快就平復了朝鮮動亂,這也讓他得到了朝廷和李鴻章的賞識,但是由於滿清為了和日本以及列強所謂以和處之的意願,罷免了袁世凱,此後,袁世凱就稱病回籍,時值光緒十一年,他才由護送回朝鮮的大院君重新回到朝鮮,由於此期間果斷阻止了閔妃通過穆麟德(清廷派遣來韓的總稅務司)與俄國的勾結,袁世凱再次獲得李鴻章的賞識,於是李鴻章奏請升用袁世凱為道員,賞加三品銜,由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委派袁世凱駐朝鮮交涉通商事宜。此時袁世凱就作為朝廷在朝鮮的最高代表官員駐紮在朝鮮,在朝鮮可以說是權勢獨大,無人能比,此時可以說袁世凱已經把朝鮮當成了他自己的地盤,一個發展實力的地盤,有了朝鮮,也才有他袁世凱的未來。
所以當東北發生動亂的時候,袁世凱就極力的奉軍給趕了回去,一方面是不想讓朝鮮給其他人染足,一方面也是想讓奉軍快點叛亂,畢竟如果東北發生了動亂話,他袁世凱在朝鮮也不好過。但是東北軍的實力同樣讓袁世凱也大跌眼鏡,十幾萬的綠營加奉軍和那一萬的淮軍在短短的不到兩個月裡面就全部被東北軍擊敗潰散了。不但這樣,而且整個東北也變了主人。
一下字,袁世凱的處境就變得十分的危險,當手下人勸他想上面稟報要撤離朝鮮的時候,袁世凱是堅決反對。為什麼?因為朝鮮就是他袁世凱的支柱,沒有了朝鮮的他,就會變的什麼都不是。回去,回到天津嗎?到時候,是做一個小小的將領還是去那裡,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朝鮮對袁世凱有利的地方了。
所以,不是為了朝鮮的千萬民眾,也不是為了朝鮮王室裡的閔妃,而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利益,朝鮮就一定要保住。所以袁世凱才不予餘力的想李鴻章還有朝廷連上電報,把朝鮮的重要性從朝廷的顏面,祖宗的遺訓,和戰略的重要性不管有沒有都說了一乾二淨。這樣就弄得本來想放棄朝鮮的北洋體系的淮軍為了顧全朝廷的顏面而不得不繼續想朝鮮增援。
本來袁世凱是擔心東北軍在一打敗那一萬淮軍的時候,就會來攻擊朝鮮,整日提心吊膽,怕的就是東北軍突然南下,兵臨漢城。可是他根本沒有想到東北軍那時候已經是屬於疲憊之師,根本沒有能力繼續打下去,如果那時候,在朝鮮的那五千淮軍配合當時在錦州-新民一線的清軍出動反擊的話,佔據絕對不會想現在這樣。
幾個月下來,也沒有見到東北軍來攻擊,還以為東北軍出現了什麼麻煩的袁世凱卻收到了東北軍南下的消息,而且以來就是兩萬大軍,這一下可把袁世凱嚇的不輕,在緊急向北洋繼續要求援兵的時候,他也帶著八千多人的淮軍北上準備和東北軍來個決一死戰。現在的袁世凱已經沒有了任何的退路,現在的他就算是想撤退也是不能夠的了,如果這個時候他撤退的話,就算不死,這輩子他也別想要繼續當官了。
所以,為了未來,袁世凱必須和東北軍決一死戰,保住朝鮮。可是他自己是這麼想的,但是下面的淮軍士兵可不是這麼想的,這一年多來,由於東北軍幾乎每戰必勝的因素,使得很多的清軍已經對東北軍產生了一種恐懼感,一種害怕面對的感覺。這樣的情況即使在袁世凱為了提高軍隊的戰力,把他這幾年從朝鮮搜刮而來的家財散發給軍中士兵,也沒有能夠阻擋這樣的態勢繼續蔓延。
當東北軍的第四師和第二師的三團帶著陳冬生的秘密命令南下的時候,不但是政務院的一群官員無法理解,解釋參謀部的歐陽天也無法理解陳冬生為什麼要在東北軍還沒有真正強大的時候在去和清朝開戰。因為這個時候的東北軍可以說還是屬於那種處於危急之中,面對錦州-新民一線不斷增加的清軍,第一師的壓力已經是越來越大,已經連續爆發了幾場小規模的戰鬥,雖然說都是東北軍取得了勝利,但是從這一點也可以看的出來,第一師面臨的壓力已經快要超出他說能承受的臨界點。而這時候,新組建的第四師不是去錦州-新民一線增援第一師,而是去朝鮮,這讓他們都接受不了。
在歐陽天等人認為,朝鮮可以說是一個一無是處的化外之地,沒有重要的戰略要低,沒有可以大規模的繁華地帶,何況朝鮮的地形還是屬於那種山地地形。可以說對於東北軍來說是一無是處的地方,只要在鴨綠江上守住了,任憑清軍的那幾千淮軍已經起不了什麼發的風浪。
說實話,連陳冬生自己都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想要打朝鮮,難道是真的擔心那只有幾千人的淮軍嗎?還是其他。
難道是日本,當陳冬生心理面冒出日本這個詞的時候,心一震。陳冬生一向來都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憤青,但對於日本人,他和大多數的中國人一樣,絕對沒有好感。日本的和俄國是我們永遠的敵人,這一點,陳冬生是深以為然。
但是現在,陳冬生並不是一個憤青,所以說他並不會為了所謂的後世日本人的所作所為而在現在這個時候用幾萬將士的生命去弄那些,何況,現在的日本並不想前世的那樣,是中國的威脅,現在的日本還只是一個小島國。
現在他做的,佔領朝鮮,不是為了清軍,也不是為了日本。那是為了什麼?
歐陽天他們想了很久也沒有想出理由來,而陳冬生同樣也沒有理由,這是一種很莫名其妙的感覺,在陳冬生的潛意識裡,朝鮮是一定要拿下,不管是為了什麼,都一定要拿下。
然,迷茫的陳冬生不會為了一個迷茫的的理由而去一件事,所以,他給自己找了一個對於任何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一個絕對夠份量的理由。那就是穩定東北軍的後方,同時限制日本的發展,要限制日本的發展,就要限制日本登上陸地,這是一個很合乎民族大義的理由,相信很多人都會喜歡這個理由。
而關鍵的是,限制外加打日本,這並不需要理由。
所以陳冬生並沒有想他們解釋攻打朝鮮的舉動,作為東北軍的唯一首領,在東北軍那幾乎洗腦化的訓練當中,服從命令,忠於陳冬生。這是一個最重要的準則。所以陳冬生決定打,那是沒有人能夠反對。
這種一人說了算的感覺真的非常的好,好到讓陳冬生有些飄票然然,幾乎忘記了自己是誰。怪不得這麼多人想要當一個權勢熏天的人,尤其的皇帝。這種高高在上的感覺不是一般人能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