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世明皇 第七卷遼東攻略 第二十四章 朝鮮局勢
    與遼東毗鄰的朝鮮,原為周初箕子的封國,曾被戰國燕人衛滿所據,也曾讓漢武帝征服設置州郡。漢末扶餘人高氏趁亂建國高句麗,到五代十國時,王建取高氏而代之;大明洪武二十二年,高麗大將李成桂再來了一次歷史重演,建國後,改用古之國號--朝鮮。先時,高麗國王貪心未足,常遣兵過界與明交惡,大明忙於消除蒙古人的威脅而無暇顧及。李成桂傾向與明和平共處,向大明表臣服,貢方物求封。是以太祖下詔及誥文封李成桂為朝鮮權理國事,建文帝時賜金印封李氏為朝鮮國王,此後朝鮮一直為大明之藩屬。

    李氏朝鮮自建國後,仰慕大明中原文化,其政體國家體制都是仿我大明設置,只是名稱互不相同罷了。朝鮮全國郡縣共分為慶尚、全羅、忠清、黃海、平安、江原、京畿八道,這朝鮮的『道』便是等同於大明的行省。京畿道略有些不同,其含漢城、開城兩府,皇城就在漢城府。

    漢城既是都城,本應是最繁華之所,但漢城附近鄉野卻不如其他道的府縣。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起於天啟七年,皇太極命阿敏、濟爾哈朗、岳托等人率軍東征朝鮮,勢如破竹的攻到了王京漢城。國王李倧迫於女真的軍事壓力,跟女真簽訂了和約。女真人撤兵之前,曾在漢城附近擄掠三日,京畿道遭到破壞。有這樣的一個『兄弟』之邦,漢城又建在平原之無險可守。待李倧重回漢城後,基於戰略安全的考慮,便將朝鮮的重心南移,修建及加固南漢山城作為以後抵抗的基地。在這樣有意識的指導下,京畿道附近恢復得較緩慢。

    不僅如此,朝鮮國中也生活著不少的漢人,自從薩爾滸一戰失利後,遼東有許多漢民逃到了朝鮮避難,不僅深入到漢城,甚至有些還到了南方的全羅、忠清兩道。因為兩族世代好,而且在壬辰倭亂,大明曾全力出兵援朝,是以朝鮮下對流亡在朝鮮的漢民都極為善。在朝鮮嚴森的戶籍管理制度下,漢民仍舊可以較自由的往來。對於從遼東逃亡出來的漢民,朝鮮更是廣開門戶接納。不過這樣也使女真人的探子有可趁之機,容易混雜期間刺探到朝鮮國內的消息。

    大明的使團到岸登陸不久,女真人便已經得到了消息。姜曰廣他們是打著為朝鮮國王慶賀生辰的旗號而來,坊間也是這般傳聞,就光大明賜下的禮物就運了滿滿的十二艘小號福船。不過禮物是什麼倒沒有人說得清,因為船到岸後,朝鮮國王李倧就派來都城御營廳軍,將所有禮物都打包封好運往南漢山城。

    姜曰廣一行人受到了朝鮮極高的禮遇,李倧命世子李溰出城迎接。經過盛大的歡迎儀式後,正使姜曰廣跟副使鹿繼善被迎入仁政殿。李倧事前就接到密函,知道大明使團不單單是為了給他慶賀生辰,況且歷代朝鮮國主生辰,大明都未派使者道賀。此番由朝六部侍郎領團,太常少卿為輔,自然事關重大。

    為了慎重其事,平日處理朝政的仁政殿,除了李倧,只有世子李溰,李倧第二子鳳林大君李淏,以及領議政李貴相當於大明首輔,左右議政李適跟金自點等於次輔。聽著李溰的介紹,姜曰廣已經知道能留在殿內與聞的都是朝鮮國位高權重的核心人物。

    不過介紹到李淏的時候,姜曰廣微微皺了下眉頭。朝鮮向來以『小中華』自居,其禮法典制都是跟大明相仿,朝鮮國主中,以嫡長子為尊,其他王子雖然被封為大君,但都沒有實際權力。大明建文帝時,成祖發起靖難之役,其後大明對王爺都管制極嚴,不僅設有宗人府,還在鳳陽設有監城看押有罪宗室。李成桂建國後,也曾發生過兩次宗室動亂,李成桂之子李芳遠發動王子之亂,不僅逼迫李成桂退位,還從兄弟手中奪得王位。此後,除了世子,王子有了諸多限制,頭一條便是不能從政。如今使團談及到的都是機密,李倧讓李淏出席便大不合常理。姜曰廣以前出使過朝鮮,又自認為儒家正統,對李倧的做法頗不以為然。

    李淏在哥哥的指引下躬身行禮,姜曰廣身旁的鹿善繼打量了眼李淏,這位二王子儀表堂堂,身儒雅讓人望而親近,略有些鷹勾的鼻子讓他看起來更加英姿勃勃。雖然年紀尚幼,但能夠在朝使官面前進退有矩,可見此子大有不同之處。相對而言,世子李溰雖年長幾歲,但在風采就比其弟差了許多。難怪李倧溺愛的眼神時不時落在他身,也會讓他隨侍在旁。

    姜曰廣沒有像鹿善繼打量得這麼仔細,都只是略略而過。眾人落座後,李倧滿面含笑道:「姜大人,孤有」說著偏了下頭,似在回憶姜曰廣次是什麼時候來的。

    「父王,有八年了!」侍立在旁的李淏小聲提醒道。

    對於李淏的插話,李倧不以為忤,而是笑道:「對啊,已有八年了。姜大人風采如昔,孤王也就心安了!」

    姜曰廣回禮道:「下官不敢勞大王掛念!」他說著頓了頓,又接著道:

    「大王,此番下官奉聖命而來,一則是為大王祝賀生辰,二則是與大王商議如何共同聯防女真韃虜。下官離京之時,皇曾聖諭微臣,說女真韃虜雖然近幾年未曾南下進攻朝鮮國,但恐其無法西征而率兵南下來犯。大明可阻其於西方,然東南方向只有皮島一鎮,兵不過兩萬,一旦韃虜來襲,則無法禦敵於國門外。」

    李倧拱手合禮道:「皇帝陛下的恩典遍澤朝鮮,敝邦下都銘感於心。朝鮮乃大明屬國,原為一體。韃虜若來侵犯,敝邦自當舉全國之兵迎敵。」

    姜曰廣道:「大王說得是,大王對大明忠順之心天地可鑒,朝鮮文明之地豈可落入蠻愚韃虜之手!」姜曰廣說到這,環視了一周眾人後,話鋒一轉道:

    「但大王也應該知道,女真人茹毛飲血,全是凶蠻之徒。如韃虜仗著人多勢眾遽然來襲,恐難以抵擋。皇命我等前來,便是想著事先做好計劃,敵襲之時斷不會無法應對。如此『丁卯胡亂』方不會再一次重演!」

    朝鮮國君臣聽到丁卯胡亂幾個字頓時不自然起來,鹿善繼甚至發現小小年紀的李淏握緊了膝頭。丁卯胡亂便是指天啟七年天聰元年、仁祖五年,皇太極命阿敏、濟爾哈朗、岳托等人率三萬女真騎兵攻朝,朝鮮被迫簽訂和約納供,京畿道附近也是在那一次被破壞,朝鮮下都以此為辱。最後領議政李貴幹笑了一聲道:

    「有大明援助,敝國自當不會讓女真韃子得逞。大明在遼東駐有數十萬將士,袁督師厲兵秣馬,量韃子也不敢飲馬鴨綠江。」

    其他幾個參政也附和道:「正是如此!」

    姜曰廣不善軍事,女真會不會打朝鮮,他也是聽從皇的旨意,就他本心而言,大約也跟李貴想得一般。袁崇煥在遼東帶著二十萬人馬,他不信敵酋皇太極敢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抽兵攻朝,除非他是不想要瀋陽了。不過皇說了,他只能按旨意辦事。

    姜曰廣正想著怎麼將話題扯回到防禦,一直沒有說話的鹿善繼開口道:

    「大王,天啟七年之時,袁督師亦在遼東,韃子騎兵瞬息而下,即便大明救援也難以趕至。敵酋皇太極用兵常出人意料之外,其人又得賊子範文程襄助,崇禎二年,韃兵突入長城北面,兵烽直指京師,全仗聖英明神武,方敗敵於遵化。是以,我等不應掉以輕心。」

    鹿善繼說的是事實,朝鮮方面雖覺得女真應該不會調兵南來,但也無法斷定女真人不會攻打朝鮮。李倧點頭道:

    「使說得對,有道是有備無患!」

    姜曰廣也發話道:「正是如此,我大明得知韃子的大貝勒代善突然病死,這些年代善一直勸阻皇太極用兵,如今其人一死,無人可制衡敵酋,是以憂心皇太極對朝鮮動兵。我皇遣下官等至,便是為了這般。」

    李倧既然發話,朝鮮的官員自然不能再提反備戰的論調,右議政金自點道:

    「不知使將如何防禦女真韃子?」

    這個問題自然不是姜曰廣能答的,他示意了下旁邊的鹿善繼道:「如何防禦,鹿大人早已胸有成竹。鹿大人早年曾跟隨孫承宗大學士在遼東抗擊韃子,並多有建功立業,這個問題就請鹿大人作答!」

    眾人的目光一下子都集在鹿善繼身,鹿善繼不緊不慢道:

    「在朝鮮防禦女真人,說到底就是一個字--守!在各處關隘、大城集中兵力駐守,同時堅壁清野,拉長與敵攻防戰線。一旦女真騎兵到了義州,便請大王發駕到南方島嶼指揮抗戰。漢城不足以守,可留一王子代駐南山漢城,各路勤王之師無需集結,只需守住各州道首府。這個是戰時的舉措,現在要做的是將朝鮮百姓逐漸遷往南方,特別是全羅、忠清兩道。」

    鹿善繼說的,他們朝鮮君臣大都可以理解,一直來他們也是這麼做的。只是讓他們不懂的是,朝鮮軍隊不集結迎戰,反而是死守城池。

    「這個」李倧有些猶豫的置疑,這時李淏出言道:「父王,兒臣想問使大人一個問題!」

    鹿善繼道:「王子請問!」

    李淏得到李倧的應允後,才施禮道:「小王方才聽了鹿大人的防禦策略,想冒昧的問一個問題,那就是單純的防守,如何讓女真人退兵?難道是讓韃子自己撤兵嘛?!」

    李淏說得很是恭謙,他不是在置疑鹿善繼的方略,而是在詢問自己有沒有猜對。鹿善繼自然明白,他一笑道:

    「王子說得不錯,就是讓韃子自己撤兵無功而反。女真人因為也要耕田打獵,自然無法在農忙之時出征,以這數十年來看,女真人最常在冬季,春耕之前出戰。下官估計,女真人若攻朝鮮,必然也是在這個時候。女真善騎兵,糧草輜重無法多帶,天寒地凍,極不利於對峙持久,女真便會拋開其它各道,直撲王京漢城。」

    說到這,眾人都恍然。李淏神情一動,似乎想到什麼要再問,但最後還是沒有說出口。鹿善繼卻繼續解釋道:

    「如女真人不知大王已離開險境,一昧的攻打南山漢城,那麼久攻不下後,女真人面對糧草枯竭,必然會從朝鮮本地打穀草。讓各處緊守關隘,便是讓女真人得不償失,攻下之後也無糧可得。如此,女真人師老兵疲,我大明皮島將士設伏斷其歸路,朝鮮各軍將士尾隨其後,便能建功立業。」

    李倧、李淏皆被這個方略所震撼,甚至有點在想像最後如何痛擊女真韃子,一洗前番舊怨。此時一直在傾聽的世子李溰出聲道:

    「小王覺得如此一來,任女真人在國內橫行,不知有多少無辜平民遭劫。」

    李淏不等眾人反應便出聲道:「世子殿下,使大人不是說了嘛,現在就將百姓往南遷,這樣不就可以降低百姓傷亡。不然等到戰時,百姓們在往南奔逃,情勢更難收拾。」

    既然是兩兄弟相爭,鹿善繼就不好說話了,何況在他的方略中,確實沒有完全考慮朝鮮的子民。是戰爭就會死人,這是不可避免的。

    世子李溰卻並不應二弟的回答,反而向李倧道:「父王,現在朝鮮未有跡像要攻我國,若我邦自亂陣腳,就光遷民便造成北方田地荒蕪,南方需要開墾,百姓需要安置等等問題。如不能妥善處理,兒臣恐怕韃人未至,民亂已生。」

    聽到李溰這麼說,李倧也有些動搖,畢竟世子說得也有道理。他猶豫了會後,便對姜曰廣他們道:

    「此事關係重大,孤不能一言而決,孤自當召集群臣商議,必會想出妥善辦法。兩位使大人遠途勞頓,先回館驛休息,孤隨後設宴款待。」

    大明雖然是朝鮮的宗主國,但使者也無權對人家國主指手畫腳。既然李倧這麼說了,姜曰廣跟鹿善繼只好告退出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