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巴列維,最令霍梅尼憤怒的就是巴列維毫無顧忌地引進了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大肆踐踏伊斯蘭的教義,而現在,**政府一個最大的困擾就是把伊朗人民帶回伊斯蘭教義規定的世界裡。
僅僅為了婦女重現戴上頭巾,就讓成千上萬的婦女走上了街頭示威。
共和國初建,一切都千頭萬緒,夏宮徹夜燈火通明。大會議室裡,最高領袖霍梅尼正在主持會議。
晚上十點四十七分,一個工作人員進了會議室。到了**衛隊司令德內塔將軍身邊低聲說了兩句,然後又悄悄退了出去。
等到工作人員出去了,德內塔將軍面對霍梅尼,道:「大人,真讓中國朋友說對了,美國人果然來了。」
沉默片刻,霍梅尼道:「那就按計劃做吧。」
德內塔將軍站起身來,抬手敬了一個軍禮,然後轉身出了會議室。
----
美國人將會如何應對人質危機?
這是一個課題。
人質危機一爆發,有關這個問題的研究就成立了五個課題小組。
第四小組,空軍上校劉子聰領銜的這個小組認為美國極可能派出特種兵潛入伊朗,營救人質。
第四小組經過反覆論證,最後,他們確定了三套美國人可能採取的行動計劃。
一九八零年,二月十七日,劉子聰以大使館武官的身份到了伊朗。
在巴列維時代,中國和伊朗沒有建立外交關係,雙方對此都不感興趣。
伊斯蘭**爆發,推翻了巴列維王朝,尤其是江山橋在美國開過記者會之後,中國和伊朗不僅建立了外交關係,更迅速成了最親密的盟友。
當劉子聰向伊朗**衛隊司令德內塔將軍提出美國可能派人來解救人質,德內塔將軍根本不信。
劉子聰沒有強辯,他以中國人特有的方式說服了德內塔將軍。
如果美國人果真要採取這種營救行動,直升機就是必不可少的,而要使用直升機,就可以推斷出美國人採取行動大致的時間。
四月下旬是美國採取行動最有可能的時間,若再推遲行動,天氣轉熱,黑夜縮短,將不利於直升機的飛行和秘密行動。
既沒多長時間,對付小股部隊也不需要動用多大的力量,就當是給中國盟友一個面子,德內塔將軍也會同意按照劉子聰的計劃行事。
劉子聰提出了三個美國人可能採取的行動計劃,其中之一是從東部潛入伊朗。
伊朗的西部是沙特、也門和阿曼,美國有好幾處秘密軍事基地,從西部潛入伊朗很方便,但伊朗對西部的監視一定很嚴,從西部潛入容易暴露,而東部依次是蘇聯、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如果從東部潛入伊朗,被發現的機會就會小得多。
三個預判的方案中,劉子聰的重點就是東部,而事實證明,劉子聰是正確的。
為了監視東部,秘密監視點不僅設在了伊朗境內,在巴基斯坦境內也有幾處,所以,從阿拉伯海裡的核動力航空母艦上起飛的直升機進入巴基斯坦不久就被發現了。
消息傳到了伊朗境內的監視點,等到美國的直升機從東北潛入伊朗,根本就無所遁形。
----
晚上,十點三十七分,第一架C-130軍用運輸機偷偷地降落在卡維爾沙漠的鹽鹼地上。
這裡光禿禿的,到處鋪滿了細沙,飛機是沿著臨時在地面上標出的跑道降落的。
之所以選在這裡,是因為看中了這塊堅硬的鹽鹼地面,它能夠承受住滿載油料和人員的六十噸重的軍用運輸機。
C-130軍用運輸機總共六架,是從中東一個秘密基地裡起飛的,這六架運輸機裡滿載汽油、突擊隊員和武器裝備,穿過紅海,繞過阿拉伯半島,然後潛入伊朗。
為了避免被雷達發現,在長途飛行中,尤其是在進入伊朗領空以後,採用離地面三十米的超低空飛行。
卡維爾沙漠的鹽鹼地處於伊朗中部,距伊朗首都德黑蘭的東南約三百公里。
運輸機安全降落之後,一群身穿偽裝服的「藍光」突擊隊員從飛機上走了下來。
這支特種部隊的指揮官是美國陸軍上校查爾斯?貝克威思。
查爾斯?貝克威思身材高大,十分精明強幹,他是一位秘密作戰的行家,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進行「特殊的戰鬥」。
貝克威思走下飛機之後,抬頭望了望夜空。
沙漠地區的夜空顯得格外沉寂,周圍瀰漫著淡淡的薄霧,雖然已是四月末,但這裡的空氣依舊冷嗖嗖的。
突擊隊員都是經驗豐富、身懷絕技的老兵,雖然這裡天高地闊,極其荒涼,但一下飛機,依舊各就各位,各司其職。
突然,北邊一百多米遠的簡易公路上,出現了一輛公共汽車,直向飛機駛來。
貝克威思大急,大聲命令道:「快快把它攔住」
「噠噠噠噠……」突擊隊員朝汽車的上方和地面猛開了一陣火,汽車嚇得停了下來。
突擊隊員上去檢查,發現車裡一共有四十四名大人和小孩,還好,沒有人受傷。
為防止這些伊朗人走漏消息,他們被看管起來。
寂靜的沙漠地區並不安靜,不一會兒,遠處又駛來一輛載油大卡車和一輛輕型卡車,突擊隊員又向油車的車燈開了火,但卻引起了油車爆炸起火,而且,後面的微型卡車反應夠快,趁機跑了。
貝克威思的眉頭皺成了一個大疙瘩。
飛機著陸後還不到三十分鐘,就出了這麼多的麻煩,這真是出人意料。
當初選定這個地點做為第一站是經過仔細偵察的,特別是還動用了偵察衛星攝影。
這裡雖然有一條簡易公路,但交通很不發達,附近僅有的一座中等城鎮,也因大地震以後,已基本沒有人煙存在,所以晚上應該是很清靜的。
可是,事情偏偏這麼巧,在飛機降落後很短的時間內,卻來了三輛車,結果還讓一輛車逃跑了。
太不順利了,幸好是在深夜,也許逃跑的人並沒有看清美國的飛機,也猜不到這是怎麼回事。
午夜十二點,其他五架運輸機全部到達卡維爾沙漠的第一站,安全降落。
突擊隊員們緊張地從飛機上往下卸東西,準備轉移到即將飛來的直升機上,但是,預定在十二點到達這裡的十六架海馬直升機,卻毫無蹤影。
貝克威思上校焦急地來回走動,他一向講求效率,絕不容忍拖拉和鬆懈,時間一到,他馬上與坐鎮在中東秘密基地的上級指揮官聯繫。
無線電話是由加以偽裝的電子設備發出的,不怕偷聽,聽對方說,十六架直升機已按時從航空母艦上起飛,正向卡維爾沙漠飛來,也許是中途遇到麻煩,因此耽誤了集合時間。
沒辦法,貝克威思只好繼續耐心等待。
四十分鐘後,一個直升機編隊總算到了;隨後,又過了一個小時,其他的直升機也都到了。
直升機比預定的時間晚到了一個多小時,是因為途中遇到了沙暴。
海馬直升機本來是海上佈雷和掃雷用的,這次為營救人質,專門進行了改裝,增加了油箱容積,還配備了夜航裝置。
夜晚飛行時,新安裝的紅外裝置將對飛機前方進行掃瞄,能在黑夜裡為飛行員提供前下方地面上清楚的影像,這對於在伊朗山區超低空夜航十分有利。
但是,即便有這些先進設備,遇到沙暴也無能為力。
沙暴是沙漠地區最常見最惡劣的天氣之一。
沙暴襲來的時候,遠遠看去,漫天黃沙飛騰,並迅速擴散蔓延,就像一堵鋪天蓋地、巨大無比的沙土牆一樣席捲而來,它所到之處,飛沙走石,日月無光,沙粒打得人睜不開眼,有時連十幾米以外的地方都看不清。
不用說,飛機遇上這樣的天氣是十分危險的。
沙暴使飛機看不清地面目標,造成迷航和著陸困難;再有,漫天飛舞的沙粒會使無線電信號受到嚴重干擾,使飛機上各種通訊儀器和雷達裝備降低效率,甚至無法工作。
這,還不是最危險的,最危險的是大量的沙土可能會侵入發動機和機體內部,造成一系列機械和電器故障。
不僅如此,強烈的大風也使得直升機難以操縱,這非常危險,極容易造成飛機墜毀。
所以,儘管海馬直升機裝備精良,但在沙暴面前,還是受到了嚴重威脅。
十六架海馬直升機只到了十二架,沒到的四架都出了問題,兩架返航,兩架被遺棄在了沙漠裡。
貝克威思很慶幸,制定計劃時,原本只有八架海馬直升機,是在他的堅持下,把直升機增加到了十六架。
這是有備無患。
凌晨…一十四分,十二架海馬直升機降落在了德黑蘭郊外山區的一個秘密地點。
從這個秘密地點,貝克威思率領九十名突擊隊員乘坐汽車,在夜色的掩護下,向德黑蘭趕去。
到了市郊邊上,汽車停下,貝克威思和他的突擊隊下車後,汽車被潛伏的特工開走。
時間,營救人質成功的關鍵就是時間,被沙暴耽誤了一個多小時,現在,貝克威思要爭分奪秒。
突擊隊向美國大使館快速突進。
距離大使館還有八百米左右,突然,幾道強烈的光束籠罩了突擊隊。
這是探照燈的光束,但這裡不該有探照燈。
貝克威思立刻反應過來,意識到他闖進了一個早就準備好的陷阱裡。
槍聲大作。
應該立刻投降,但沒時間投降,突擊隊本能地闖入了旁邊的一棟建築物裡。
躲進了建築物,貝克威思知道他們毫無機會,即便僥倖跑出去幾個,絕大多數隊員也必然會被打死,而這不是他想要的結果。
貝克威思想投降,投降,不過是大使館裡的人質多些而已。
干特殊任務的,大家都是聰明人,沒有人反對投降,但是,誰也沒想到,他們連投降的機會都沒有。
露頭一個死一個。
貝克威思立刻就明白了,伊朗人要他們呆在這兒。
----
華盛頓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別人就不說了,卡特總統一聽到消息,臉就綠了。
馬上就大選了,連任本就很有問題,現在,徹底別想了。
電視畫面傳了過來,大人物的臉全都綠了。
一個個本該是英明神武的美國大兵,在電視畫面裡真是太慘了,太丟強大的美利堅的臉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大人物一怒,計劃加緊進行,給薩達姆提供更多的援助,讓薩達姆早點幹。
----
兄弟鬩於牆而外御其侮。
這句話是錯的,和事實不符,充其量是一種美好的願望。
兄弟一旦起鬩,你死我活的程度比外侮可強烈多了。理由很簡單,外侮很遠,而兄弟很近。
伊朗和伊拉克就是這樣的一對兄弟。
夏特阿拉伯河是伊朗和伊拉克兩國交界處的界河,百年來,兩國一直對夏特阿拉伯河的歸屬存在爭議。
這個問題以前還不太嚴重,但自從夏特阿拉伯河成為兩國石油輸出的通道之後,問題就嚴重了。
加上兩國長期存在的民族矛盾、宗教分歧,又都想稱雄海灣地區,因此雙方的關係一直緊張,小的邊界衝突不斷。
此前,美國罩著伊朗,伊拉克雖然靠著蘇聯,但也沒有辦法。
現在,機會來了。
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後政局動盪,經濟惡化,軍心不穩,尤其是伊朗美國徹底交惡,絕對是伊拉克發動戰爭,收復失地的絕好機會。
薩達姆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
對野心勃勃的薩達姆,這個誘惑是很難抗拒的。
伊朗一爆發**,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就提出了這一計劃。
說實話,只要有一線可能,美國並不希望挑起兩伊戰爭,因為美國現在是中東格局的最大受益者,一旦伊朗和伊拉克打起來,就給了蘇聯介入中東的好機會。
所以,儘管有人質危機,這一箭也是引而不發,但是,現在不行了。
而且,挑起兩伊戰爭還有一個好處,這會讓中國人吃伊朗這塊肥肉不那麼容易下嚥。
沙特一向視伊朗為眼中釘、肉中刺,而伊拉克是遜尼派掌權,所以,沙特將是薩達姆的堅定支持者。
這樣一來,中國就難做了,而讓中國人難做,大人物們最高興了。
實際上,兩伊戰爭不用怎麼挑,只要美國表明態度就足夠了。
伊朗的武器都是美國的,只要美國不提供給伊朗武器的零部件,伊朗的實力就沒剩多少了。
現在,美國不僅與伊朗徹底交惡,還要給伊拉克武器,薩達姆要是還能忍住,那美國的大人物就集體自殺去。
----
大人物們恨,他們恨中國人,中國人又獅子嘴,張的太大了。
中國五億,巴基斯坦三億,每個月。
大人們恨中國,固然是因為中國人總是死要錢,而更令他們憤恨的是每次中國人開口,他們都不得不滿足中國人的要挾。
蘇聯佔領阿富汗,這是美國絕對不可接受的,因為一旦蘇聯佔領阿富汗,就可直下阿拉伯海,與美國爭霸波斯灣。
還有可恨的,不論他們想在巴基斯坦做什麼,沒有中國人點頭是絕對不成的,而中國人竟然拿他們的錢籠絡巴基斯坦。
太可恨了
----
一九八零年,八月二十七日,凌晨,伊拉克調集大量飛機對伊朗首都德黑蘭等十五座城市和空軍基地進行空襲。
兩伊戰爭爆發。
----
張曉平急匆匆走進了伊朗總統巴尼薩德爾的官邸。
張曉平是中國駐伊朗大使,這是伊朗總統巴尼薩德爾緊急約見。
巴尼薩德爾總統親自把張曉平迎進來,落座之後,即刻開門見山地道:「大使先生,情況你都知道了,我們需要武器,希望中國朋友能夠提供。」
「總統先生,作為伊朗人民真誠的朋友,我們非常願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提供一些幫助。」說到這兒,頓了頓,張曉平道:「不過,總統先生,有些話我們需要現在就說清楚。」
什麼朋友不朋友的,想的都是利益而已,但就算是心裡這麼想,也不能說出來,巴尼薩德爾道:「大使先生,貴國不論有什麼條件,全都可以說出來,我們會考慮的。」
「總統先生,那我就冒昧了。」張曉平嚴肅起來,道:「我們知道貴國現在很困難,我們會以成本價給貴國提供武器,還可以賒賬,十年二十年都行。」
巴尼薩德爾愣了,他對中國人已經很有瞭解,知道中國人說話一是一,二是二,從來沒有一句虛的。
他們需要的武器不是少量的,這中國人一定清楚,而如此大量的武器,又可以賒賬如此之久,即便中國人要他們拿油田來交換,條件也是太過優厚了。
可是,巴尼薩德爾感到,中國人似乎不是為了油田,但要不是為了油田,那他們還有什麼東西是中國人能看得上眼的?
看著張曉平,巴尼薩德爾有點糊塗了。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