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三金毫不猶豫地命令再次投出炸藥包,僅僅兩輪炸藥包就把營寨的大門口炸成了人間地獄。那些擁堵在門口的幾千騎兵幾乎全部被炸倒。即使沒有死,也受了重傷,在死人堆裡呻吟著。
劉玦自從戰場上響起了天雷的聲音,立刻就知道自己又敗了。他吩咐把那些巫師們全體斬,然後從營寨的後面向上黨城逃去。
冀州軍很快佔領了并州軍的營寨,劉峰並沒有吩咐追擊,而是好整以暇地把大營移到并州軍的大營內,清點繳獲的物資。
趙雲、典韋、王狗子再次向劉峰請求追擊,說是并州軍軍心已喪,追之可消滅大部分的步兵,使大部分軍隊不能逃進上黨城。
劉峰笑道:「你們不懂我的想法,并州軍一直以為自己是大漢朝最強大的騎兵。就算是西涼鐵騎也比不過自己。心一直有這一股鄙視天下的傲氣。而我就是要面對面的打敗他們,把他們這股傲氣徹底打掉。讓并州兵一提到我們冀州軍就抖,再也不敢招惹我們。」
劉峰看到趙雲他們似懂非懂,對桑炯說道:「軍師來給他們說說,軍師應該最瞭解我的想法。」
桑炯看主公把露臉的機會讓給自己,連忙清清嗓子道:「炯猜想主公的意思是,要讓并州軍怕我們,而不是要大量殺傷并州軍士。由於冀州軍隊數量不多,即使我們能夠拿下上黨、晉陽,我們也沒有兵力來守。更何況,冀州北面還有一個劉芳在與馬騰將軍對峙,主公擔心劉芳看穿馬騰的兵不是精兵而敗之,所以要盡快結束西線戰役。回軍吃掉劉芳。」
劉峰點頭道:「都是大漢朝的子民,互相殘殺,即使多殺百萬,又算什麼功勞?所以峰不願對并州兵多殺傷。只要讓并州兵害怕我們,提起我們就抖,那麼我們這次出兵的目的就達到了。你們去追擊劉玦,那些并州步軍跑不過你們,肯定會投降。你們覺得我們拿這些降兵怎麼辦?」
典韋伸手撓撓頭道:「難道打仗還不能俘虜敵軍嗎?」
劉峰道:「典韋,這在平時當然是對的,但是在現在,我們打敗劉玦之後,馬上要飛去支援馬騰,我們帶著這麼多降兵怎麼辦?」
典韋這才抱拳道:「主公想得深,韋不如也。」
王狗子道:「我猜大哥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把那些敗兵和步卒都放進上黨,加大上黨糧食消耗度,我們圍城,上黨很快就因為缺糧而被我們打下來。」
「二弟所言雖然是正確的,但是還不全面,把敗兵和步卒都放進城裡,主要不是為了消耗并州兵的糧食,而是傳播我軍的可怕,讓上黨軍無戰心,民心混亂。我軍沒有時間等劉玦糧盡。只要我軍把劉玦可以依仗的城牆給他破壞了,劉玦必然會遣使言和。到時候,我們可以不費一兵一卒拿下上黨城。然後我軍只要留一軍守上黨,大軍即可返回界橋,與劉芳一戰了。」劉峰侃侃而談。
趙雲、典韋、王狗子和桑炯等人都拜服。
劉峰命人清點戰場,今日一戰至少殺敵騎兵七千,敵軍出兵一萬騎,最後隨著呂布跑掉的不足三千。在戰場上被炸死三千,而營寨門前互相砍殺,以及最後被炸死至少有四千。加上昨天被炸死的八千騎,冀州軍已經消滅了并州軍鐵騎一萬五千騎。
而冀州軍沒有任何傷亡!這樣的勝利讓冀州軍從內心深處震撼了。以前大家都說劉峰是戰神,由於冀州軍擴軍很快,大多數士兵都是新兵,並沒有親眼看到。現在當這樣的勝利擺在眼前,冀州軍士兵對劉峰簡直是崇拜到骨子裡。冀州軍現在覺得自己已經是天下最強大的軍隊了,任何敵人都不在話下了。驕傲感、自豪感和榮譽感讓冀州軍沉浸在巨大的歡樂。
在營寨內休息了一天,劉峰率領大軍,來到了上黨城下。
上黨城,城高十丈,城厚十丈。雖然沒有護城河,但是要攻下這樣的堅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這城裡不是烏合之眾的黃巾軍,而是百戰之軍并州軍,更沒有張殷琪這樣的內應。
劉玦逃到城,現劉峰並沒有立刻追來,很是嘲笑了一番劉峰不會用兵,居然讓他有機會收攏敗兵!劉玦收攏了大部分敗兵,共得步兵六萬,騎兵一萬五千,加上城守軍一萬,劉玦又擁有了八萬五千兵馬。他底氣又足起來。
劉玦覺得劉峰並不會打仗,只不過不知道遇到了哪路神仙,運氣好得到了天雷的幫助,這才能打敗自己。真正作戰,這個黃口孺子如何是自己的對手?
怪不得劉峰以前能夠百戰百勝。擁有天雷,還能不打勝仗?
世界上總會有一些人,把別人的成功歸結到運氣上、機緣上,從而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這就是人性。古今外,概莫能外。
現在劉玦擁有了堅城,裡面有大量的糧食,有八萬多軍隊,他劉峰即使擁有天雷的幫助,難道能把堅城也炸倒?
他不知道要是劉峰擁有黃色炸藥和燃燒彈,別說這古代的城牆,就是鋼鐵城牆也能融化了。然而劉峰只有黑色火藥,還真不能把這麼厚的城牆炸倒。除非劉峰用挖地洞的方法,把炸藥放到城牆下面去炸。
然而現在的劉峰耗不起這個時間。挖一個地洞通向城牆下面,工程浩大,而且還不能被劉玦現,否則的話,劉玦只要往裡面灌水,這工程就算白費了。
對付這樣的堅城,劉峰先想到的是攻城坦克。
當然劉峰先要做的是,圍三缺一,留下上黨城的北門不圍,而包圍其他三門。接著劉峰用投石車向城內扔進去許許多多的竹簡,竹簡上是劉峰的書信。上寫并州軍無故侵犯冀州,觸犯天條,現在冀州軍請了天神相助,可用天雷消滅一切。但是冀州軍有好生之德,不願對并州軍多多殺傷,讓并州軍盡快投降獻城,否則必將打破城池,雞犬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