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峰接過紙一看,現上面寫了四詩,都與自己有關係。他們分別是《上邪》《秋暝》《菩薩蠻》兩,還有一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都端端正正抄寫在一張紙上。
劉峰內心狂跳,***,這個老皇帝真是神通廣大,自己《上邪》和兩《菩薩蠻》都是在孫瑛床頭吟誦的,那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是送別張水將軍而說的話,怎麼這個看起來如此衰老的皇帝都知道了?那自己在黃縣做的那些事,暗自擴軍裝備鋼製武器的事情,他知道嗎?這要是都知道了,自己今天怕是死路一條了!劉峰頭上的冷汗都冒出來了。
再一想,不對,皇帝老兒應該不知道自己在猛虎營做的那些事,否則怎麼會那麼大老遠把自己召喚到長安來?直接下旨剿滅就得了。皇帝也是要面子的,怎麼能先下旨褒獎,把人招到京城再定罪?那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嗎?任何一個皇帝也不會幹這事!
《上邪》和兩《菩薩蠻》應該是孫瑛告訴孫登,而孫登為了給自己揚名,而傳播出去的,至於張水,看來在遼東也堅持下來了,對自己有些感激,也把自己贈給他的那句話傳播開來了。
想到這裡劉峰心定了一下,道:「啟稟萬歲,《上邪》《秋暝》和『枕邊盡千般願』這《菩薩蠻》,還有這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都是下臣胡亂拼湊的句子,實在不敢入陛下慧眼。而這『花強妾貌強』的《菩薩蠻》是下臣年少時在一個山洞洞壁上看到的,下臣所做的《菩薩蠻》就是仿照此而作,實在貽笑大方。」
那個躺在場上的臉色慘白的老人,居然露出了笑容,對著高童耳朵說了幾句,高童立刻說道:「陛下聖旨,你倒是謙虛,這些都是好詩。」
劉峰趕緊磕頭:「謝陛下誇獎!」
高童再道:「陛下聖旨,劉峰你於大漢朝立下大功,這黃縣紙、這詩句將給大漢化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加上你的軍事才能,你倒是一個武雙全的人物!更難得的是你為人處事很是得體,常侍和太僕都對你稱讚有加。現加封劉峰為領軍,率領猛虎營與禁衛軍一起守衛皇宮。」
啊?劉峰聽到此處差點沒暈過去!領軍是禁衛軍高級軍官,現在的衛尉弘農王劉襄手下有兩名領軍,每人下轄四名護軍,每名護軍統領四百禁衛軍。禁衛軍一共三千二百人。而劉峰手下帶來的猛虎營就有四千人。而皇帝給劉峰的官職只不過是領軍,那麼他要不要聽從衛尉的命令呢?還有皇帝怎麼能這麼輕易就把皇宮的守衛權交給自己呢?
只聽高童再說:「劉峰受衛尉劉襄節制,但猛虎營獨立成軍,不得與禁衛軍混編。」
皇帝沒有把自己的猛虎營打散,看來也就是用自己完成新老交替的工作,之後還要把自己趕走的。很顯然皇帝受到五狼的影響較大,認為自己是忠於陛下的,也是支持劉原即位的。而對弘農王劉襄身體他有點不放心,害怕自己一旦去世,劉襄挑不起大梁來,而不能讓劉原安全上位。所以皇帝要帶病臥床親自考察一下劉峰,很顯然劉峰給他的印象不錯。在皇帝心目把一個在京城毫無勢力的劉峰安排守衛皇宮,他只能選擇支持皇帝,否則常侍們就將把他碾碎了!
然而天祐帝不知道的是,劉峰的猛虎營的戰鬥力實在太強大了,而且劉峰已經暗自站到了百官一邊。對於最後一定會失敗的宦官,劉峰是絕對不會陪他們去死的。
劉峰當然要裝出惶恐不安的表情,磕頭連聲道:「下臣才學淺薄,實在不敢當此大任,萬望陛下收回成命。」
高童的聲音又響起來:「陛下聖旨,劉峰不必謙虛,你從揚州到青州日行四十里,滅了楊陵,救了黃縣,從青州道長安居然日行一百里,出朕的想像太多。如此強軍,怎能守不好宮門?一切按照規矩來即可。另外,朕再給你一道密旨,一旦弘農王劉襄因病不能視事,禁衛軍由劉峰統領。」
啊?劉峰幾乎要驚呆了。這道密旨就等於說劉襄如果不能視事,那麼劉峰就是實際上的衛尉。衛尉負責宮警衛,這個職位有多重要,不用說劉峰也知道。人心都是肉長的,劉峰已經下定決心要和皇帝立劉原的旨意對著干的,但是皇帝居然如此信任自己,而且是第一面就委以如此重任。劉峰一衝動差點就把百官那邊給賣了。
最後強壓制住自己的衝動,拚命給陛下磕頭,嘴巴裡嗚嗚咽咽也不知道說些什麼。而這種情況正是皇帝陛下要達到的效果,在皇帝看來這個從小失去父母的孤兒現在失禮,很顯然是對自己突然會有如此機遇,已經激動得說不出完整的話來了,簡直是感激涕零,對皇帝必然是忠心不二了。皇帝陛下心很是滿意,這劉峰還是城府淺啊。
然而劉峰做出這樣的表現,是在掩飾自己內心的羞愧,以及在嘴巴裡嗚嗚咽咽念道的是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為了大漢民族的繁榮昌盛,自己只有對不起皇帝陛下的知遇之恩了。皇帝陛下要是知道劉峰是這樣想的,那一定會直接被這個大逆不道的傢伙給氣死,當然氣死之前會讓人把劉峰碎屍萬段,並且滅九族!方解心頭之恨!
當劉峰告辭出來,聖旨立刻就明天下。什麼劉峰公忠體國,神勇善戰,多次立功,又製出黃縣紙,為大漢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其人詩歌絕佳,武雙全,特旨升劉峰為領軍,率領猛虎營與禁衛軍一起負責皇宮安全。
這道聖旨立刻就引起了大漢朝政壇的震動。因為誰都知道負責宮安全是多麼重要的事情。而劉峰一個毫無根基的泥腿子居然一躍成為領軍,這還得了?立刻大漢朝長安城內絕大部分夠資格上奏的官員,都寫了上奏書,反對這一聖旨。連與劉峰關係密切的太僕郭懷也上書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