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的發展最為人矚目,以快速指序技法技巧領引著古箏的發展,呈現出傳統箏曲、流派箏曲、充滿流派風格的現代箏曲、非常前衛的箏曲都同時並存發展的局面,同時充滿左手技法技巧、韻味豐富的箏曲也越來越被人們喜愛和重視。這是因為古箏是以韻見長的一種樂器,如何體現這一特有魅力,許多古箏大家、名家(明家)、前輩,都對此頗有感悟,語重心長的指出要特別注重左手的演奏功夫。因此,我把在學習中積累的一些有關論述奉獻給大家,供大家學習運用。
趙玉齋
左手是古箏的魂!
葉申龍
我們年輕時在學校和趙玉齋老師學箏的時候,趙老師經常講左手是古箏的魂!當時由於年齡的關係,對此還不太注意、也不太理解,後來才逐漸理解的越來越深刻,人們之所以喜愛古箏並有別於其他樂器,並不在於它的演奏速度上有多快,更重要的是在左手的韻味上,這是其他樂器所不能媲美的,所以應特別重視左手韻味技巧的學習。
閻莉
各地箏曲除了樂曲結構,調式各有不同之外,主要區別在左手的顫、揉、按、滑、揉技法,長期以來,各地區形成了十分豐富的左手技法,他給予樂曲以優美動聽的音樂韻律,使之動人心弦,賦予樂曲以無比的生命力。
如果左手演奏技術掌握不好就演奏大型獨奏曲,那麼它的風格、韻味,是不會演奏出色的。
曹桂芬
根據我們幾十年時間的實踐的體會,總結了這樣兩句話快功練流利、清脆;慢功練音色、韻味。這與戲劇、曲藝有相同之處。
彈箏右手看起來比左手忙,但曲子的風格韻味常出於左手。世界上凡是肉眼看得見的東西容易學,看不見的東西就難學。右手彈箏,手指按在那根弦上,看得明白;而左手按弦的深淺、顫音的掌握、收放的控制等等,更重要的是靠耳朵、靠感覺。韻味出於慢功。
焦金海
古箏左手的按、揉、畫、顫、點等技巧常能使苦音惟妙惟肖地闡發人們內在的思緒,從而蘊含著深厚的華夏神韻。
傅明鑒
左手恰到好處的「吟、揉、按、滑」是箏樂表現力的「靈魂」所在。「以韻補聲,聲韻相成」是古箏音樂的特點所在,左手按顫技巧運用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古箏演奏者的藝術水準的高低。缺乏了左手的按顫運用,箏樂就淡而無味,失去了光彩。
高哲睿
古箏的特點是什麼?在於其演奏中倚重的左手按音技巧的運用,及由此派生的特有韻味,箏樂風韻獨特,個性鮮明,奠定了其在民族音樂中的地位,是其它固定(或半固定)音節樂器所不能取代的。
曹永安、李汴
對於傳統的左手技巧,父親(曹東扶)尤其重視,他認為這是古箏區別於其它彈絃樂器的一個重要方面。無論是處理板頭曲,還是自己創作樂曲,他都很注意利用弦的餘音來充分發揮左手揉、按、滑、顫等技巧,使樂曲的韻味無窮。
王中山
快是技巧,慢更是技巧,當前以快代替一切是錯誤的,傳統箏應該得到重視。
高百堅
如果把右手彈弦喻為綠葉,那麼左手按弦應是紅花,故有三分彈、七分按之說。
袁莎
同樣的譜子,同樣的曲目,彈出的不同味道,是在細微之處,其微妙盡顯在左手的按滑音上,輕攏慢拈抹拂挑中深藏人無我有之韻味。
從以上這些論述中,我們不難看出,要學好古箏,彈好箏曲,讓箏曲富有音樂的表現力,必須重視左手功夫的學習,熟心體會、細心運用。切不可把左手的技巧看得太簡單了,「不就是按、揉、滑、顫嗎」。其實內涵多多,力度上的輕重緩急,剛柔緩慢,箏弦波動幅度的大小,時值的長短,其間的千變萬化,運用的精準到位十分不容易,因為樂譜上這些也是沒法標誌出來的,要便靠心境、意境、情境去理解,靠手感去隨機變化體現運用,不是只憑一般的理解就能學好的。
現在學古箏的不只是少年兒童,許多中、青年甚至老年也加入到了學箏的行列中,雖然起步稍晚了一些,但也具有其自然的優勢,理解能力好,目標比較明確,具有熱情性、穩定性,在方法上加以注意就更好了。所以中青老年的古箏愛好者應揚長避短,以短小適中、充滿韻味的慢曲子為主,以快慢結合的曲子為輔,待心有餘力也足的時候再去接觸快的大的快的曲子更為合適,因此重視左手功夫的學習,選擇一些韻味很濃的慢曲更切合實際一些,更適合中、青、老古箏愛好者的學習。
作者梁禹簡介世居奉天(瀋陽),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會員,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會員。中央音樂學院出的vd中收錄了所彈參賽(文化部主辦的第一屆民族器樂獨奏比賽青年組)曲目《四段錦》8歲始,師從葉申龍老師已有5年,深得教誨,獲益匪淺,每日練箏不輟,累計已有2萬小時以上,對各個流派進行了一些學習,先後參加過朝陽古箏藝術節、中國大風杯,全國大學生藝術節、文化部藝術大賽,出演中國民管《桃李芬芳》音樂會及省、市的若干比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