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資料集 武術篇 六合螳螂拳
    六合螳螂拳是在六合拳的基礎上,融合了螳螂拳技法,吸收了眾多拳種的優點,經兩個世紀數代人的歷練,以其獨特的技擊風格,成為中華武林中的一朵奇葩。

    六合螳螂拳屬螳螂拳一大流派,是中國武術的瑰寶,受到國內外武術愛好者的青睞。其風格特點比較明顯,步型穩健紮實,多以雞步、大猿式為主,重心在後,適合於技擊變化,此法為母、一法多變。拳法多以錐子捶為主、掌是以瓦壟掌為主,勾是三指捏勾;動作開合收放,長短起落,短中寓長,柔中寓剛。

    六合螳螂拳主要流傳於山東的招遠、龍口等地民間,域外的日本、美國、俄羅斯、西班牙、台灣等國家和地區也有習練者。因其武功多在民間,其習練者以強身自衛為目的,以不輕易示人、不炫耀武技為美德,且多以務農為主,文化水平不高,舊時習武「師父言傳身教,徒弟洗耳恭聽」,非有德、智、仁、孝、義者難學此藝,為師者不到萬不得已時,是不會輕易「倒貨底」的,故習練者日寡,雖近些年有所改觀,但也不容樂觀,能得六合拳真諦者依然稀少。

    「六合螳螂拳」命名最早由黃縣(今龍口)傳人所為,六合螳螂拳傳誦已久、已基本由武林界公認了,而發源地招遠川林家、招城一帶,趙同書一脈所傳的拳法,至今仍叫「陸合拳」,少有稱「六合螳螂拳」的。趙春合老師家中原有林世春師祖所傳的拳譜,那時就叫「陸合拳」,可惜拳譜戰爭年間丟失。趙老師生前曾多次對徒弟們說「如有人問你們學的什麼拳,就說『陸合門、滄州陸合拳』」。至趙老師八十大壽,眾弟子為其攝影留念時,也寫有「六合螳螂」字樣時趙師起初不悅,而後也默認了。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招遠才順應了武林界「六合螳螂」的定名。

    追根溯源,六合螳螂拳的傳承,風風雨雨走過了二百多年,留下了一個個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今講述如下,以餉讀者。

    六合螳螂拳的創始人魏德林(780—873年),山東萊陽城西魏家溝人。因其先天一隻手五指相連,故又稱「鴨子巴掌魏三」。少年時期學藝於河北滄州,據說拜在金、龍二位六合大師門下為徒,因其資質聰穎、悟性極好並勤學苦練而深得老師厚愛,練就一身絕藝,對拳腳、器械樣樣精通,尤以輕功最為卓絕,他飛簷走壁,翻牆越溝,有「飛毛腿」稱號,傳其晚年尚能日行八百里。受教數年後便代師授藝。24歲出師回鄉途中,為增長技藝,到處訪友。曾闖過七十二處「功夫屋子」,未遇對手。回到萊陽後與當地名師李某(綽號李二巴狗子,據傳為王郎三代正傳)相遇,二人多次交手,未分勝負,後二人結為好友。李邀魏教其子孫,並與其相互切磋,取長補短,豐滿自我,交流技藝,串換拳法,使李的螳螂、魏的六合各自增進了一些技法。一段時間後,魏便開始闖蕩江湖,主要遊歷於東三省,專與貪官污吏作對,劫富濟貧,一生殺傷無數,被官府通緝,闖蕩江湖六十餘載,譽滿長城內外。

    晚年的一天,魏棲身於瀋陽一家商舖二樓倉庫內,結識了當時為富商當更夫的山東黃縣(今龍口)北馬鎮人李維琪,並由李供其吃住和保密,後二人由老鄉變為朋友,由朋友變為師徒。李後回黃縣以授徒為生。時招遠川林家村有一批習武者,以林世春、林佩道為代表學藝於李。一年冬天,魏從東北返鄉,在龍口下船,途經北馬來到李維淇家中,談起晚年生活,魏說前業已洗手不幹了,欲安度晚年,李建議其教徒頤養天年,魏同意。後由李帶林世春、林佩道正式拜魏為師。事後,魏提出去川林家定居,二林說北馬生活比較富裕,怕川林家山瘦地薄安排不好老師的生活,魏說只要地瓜、豆腐充飢即可(時魏已滿頭白髮、口無顆牙),二人當即表示能辦到,魏隨遷居川林家。

    魏一生浪跡江湖,為人怪癖,俠氣極重,警惕性高,從不讓人近身,晚上和衣而睡,平時少言寡語,高興時教武也能講解不休,只是從不言師名,有問者必遭其斥責,其早年是否傳過藝,已無法考證。魏是否有難言之隱確實令後人犯疑。

    到川林家後,或三五日即去,或年半載回,或朝見其臥床,午卻不見其人,來無蹤去無影,前後十餘載。期間,曾到山東棲霞縣教過拳,當魏最後回到川林家物色衣缽傳人時,林佩道因家境富裕而抽上大煙,只有出身貧寒的林世春仍苦苦練功,遂承其衣缽。年餘後,魏無疾而終,享年九十三歲,靈柩由林世春等弟子護送回萊陽故土安葬,一代宗師被深埋黃土。

    六合螳螂拳的第二代傳人林世春(82—-92),山東招遠市川林家人,其祖父養有傳授「羅漢拳」師,林自幼習之,酷好至極,不恥下問,見魏之拳法優於羅漢拳,後拜魏學藝十餘載,仍捨不得所學的「羅漢拳」,出師後結合所學改編,揉以六合真意,將其改編為「六合單捶」,即「羅漢短打」取名「短捶」,成為很重要的一塊看家拳,是六合拳原有的九套成為十套「金不換」絕技,林師祖卓絕的武功自然成為招遠六合拳的奠基人。武功造詣為當時東三府(即登州府、萊州府、膠州府)第一把手,威震武林,名揚魯省,其德藝智堪稱為一代武術大家。

    林以務農為主,一生沒有去過大城市,後被黃縣大財主「丁百萬」家聘為護院武師,在眾多武師中首屈一指,令盜賊聞風喪膽,無人敢近。林在黃縣丁家期間,苦苦練功二十餘年後,功達純青,七十歲方回故里。在其傳人中,多是至親族人,不輕易傳人。林師祖晚年曾在招遠縣城北關趙同書(關門弟子)處居住,回川林家數年後無病而終,享年八十七歲。愛徒為其樹碑立傳,以示致哀。六合螳螂拳發源地為招遠川林家村,現有民國初期(97年)林祖師先生的後代和徒弟們為其立的墓碑。

    (89—-939),招遠市招城鎮北關東村人,早年習長拳,因與林文蔚是朋友關係,28歲時得到其推薦拜在林祖師門下為徒,嗜武如命,堅持不懈,勤學苦練,受教十餘年。至林師祖八十四歲(時年趙同書四十一歲)時,趙將其接至招城家中居住,尊師如父,早晚伴其左右,深得林師惜愛。趙為學藝家境漸貧,連祖上留下的數畝好地都賣光了。林祖師在招城期間精化了早年教拳拳路,去偽存精,傾心教授。趙更是虛心好學,刻苦鑽研,得其全部精髓,這就是招遠拳法更精練,更實戰的重要的原因。林師說趙有三寶,即「三捶、鐵刺和單刀」,並評說「北有林文蔚、丁子成,南有趙同書」。趙一生以開餐館和授徒為生,為人藝品俱佳,出師後武功超群,多次遇上門訪友者,未曾負過。其武功已達爐火純青地步。趙好打抱不平,在黃縣(今龍口)懲過地霸「十虎」,被當地人送一綽號「神拳趙同書」,在招遠捉過飛賊,為百姓除過害,被縣長獎賞。七十一歲不幸因病逝世。(台灣張祥三先生著的六合螳螂拳

    (90—-994年),招遠市招城鎮北關東村人,十六歲學藝於祖父趙同書,得其真傳。二十八歲開始授徒,937年,正逢抗日戰爭爆發,趙師在游擊隊王性初部當武術教官,為游擊隊培養訓練了大批殺敵勇士,後因鬼子瘋狂掃蕩,游擊隊轉移,趙回鄉後以開武館為業。趙師練功刻苦,歷經戰亂,文革仍堅持不懈,直至晚年還刻苦鑽研拳術,為維護地方治安發揮餘熱。寫有《六合門拳法和器械》小冊子,留下了六合拳錄像帶一盤,被眾弟子視為珍寶,趙師思想解放,性格開朗,授徒打破舊傳統,一生擇善授徒二、三百人,為六合螳螂拳的發揚光大作出了突出貢獻。

    今年五十六歲,招遠市羅峰辦事處北關西村人。為人性格開朗,正義感強,雖武功高強,但從不張揚,是個武癡,連金都招遠行外的人知他底細的也寥寥無幾。張十八歲從師溫國襄師父,二十五歲又拜趙春合為師。嗜武如命,堅持不懈,三十年如一日,刻苦鑽研,精心揣摩,去虛承精,使得今天六合螳螂拳的拳藝更精練,更實戰。二十多個得意弟子隨其習武。他教拳以用為本,充分強調出手不狠藝不高,心狠手辣方為上。

    目前,張玉坤正與隋國仁、霍世文、劉洪志、李光彬、張玉海、李光緒、張玉軍、冷大策、郭玉軍、閆明山、王紹光、張萬義、吳祥寶、江曉波、孫欣、李兆賢、張學慶、邵成果、王才善、溫德貴、刁志敏、林洪權、孫國榮、劉清芳、尹明勝、李偉華、徐明敬、鄭松合、鄭志強、冷培暖、冷秀全、溫傳妮、溫永梅等師兄師弟們,為繼承和發揚光大六合螳螂拳進行積極不懈的努力,使這支武林奇葩永傳不衰,流芳百世,使它在中華武壇上更加鮮艷奪目,永放光芒。

    六合螳螂拳主要步法

    六合螳螂拳其樁法以練弓馬步、前提後拖步為基礎,以練三捶基本功為入門拳。

    拳譜講「有人會打撲拉鑽,走到天下打一半」,充分強調練好基本功三捶的重要性。

    其主要套路有、左右圈2、接手圈3、撩陰掌4、鐵叉手(鐵刺)5、插花手、鏡裡藏花7、照面燈8、閃手奔9、雙封0、短捶

    對練有螳螂對三捶、磨盤手對三捶

    器械有六合大槍、六合刀、六合棍

    六合螳螂拳技要

    六合螳螂拳的技法總起來講十二個字勾、掛、鋸、挫、彈、刨、蹬、蹺、肘、角、頂、橫。

    六合螳螂門器械

    六合大槍以勾、扎、崩、攔為主

    六合單刀以劈、撩、掄、扎為主

    六合棍(五虎擒羊棍)以點、掃、劈、撩、崩、帶為主

    六合螳螂拳拳理六合螳螂拳除技術內容和其他拳種不同外,在風格上也更有特色拳勢穩健紮實、迅猛凌厲、勁力精巧合一,具有閃、展、騰、挪之妙處。

    其主要特點、簡單紮實,動作一招一打,先招後打,後發制人,節奏分明。

    2、動作嚴密緊湊,講究出手如穿箭,回手如拉鑽,遇見攔路虎,合贏戰,要求兩肘不離肋,兩手不離心。發拳時,擰、轉、鑽、翻、纏絲法,手眼身法步緊密結合,以腰為軸,發力集中。

    六合螳螂拳所謂六合,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為內三合;肩與跨合、肘於與膝合、手與足和為外三合。動作強調步到拳到,手腳並用,一發即至。有不招不架只一下,犯了招架二三下。拳諺有「疾上還加疾,打倒還嫌遲」。要求氣沉丹田,舌間上頂,頭要直,身自然,做到手眼身法步,身形姿勢正確,強調眼快不如手快。

    六合螳螂拳以實練實打實用為一體,以遠用拳手腿法,近用肘攻膝頂,快攻直取,以速為先,以活為上。

    強調出手不見手,把式才到頭,把式到頭,捆封底漏。俗話說不怕老虎就怕漏。例如「反搜」一招,對方上右步出右拳猛擊我胸部,我上右步左手勾其右拳的同時起右圈捶猛圈對方左面部,左捶同時直擊其肋,輕則劈倒,重則劈傷。

    近些年來,有人認為「六合螳螂」屬軟螳螂,以柔為主,很少有爆發力,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是沒有道理的,就連純內家太極拳,每個招式都有很大的爆發力,試問六合門的老前輩們,他們闖江湖、下戰場,出手傷人,殺敵致殘,如果沒有很大的爆發力,能辦到嗎?真傳六合螳螂是實戰的武術,不是舞術。

    六合螳螂拳快似閃電,變化多端,招招狠毒,獨此一家。做到隨手而出,隨手而入,招的招,打的打,招打一家,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在打法使用上講快速突然,用法講究「一不登山,二不騎馬,就地發來就地打」。

    在戰略技擊上講要有必勝的信念和膽量,臨危不懼,勇往直前,六合為一體,打敵如走路。有膽敢打必成功。刻苦練出一膽二力三技術,才能發揮出真工夫來。

    在戰術上講,強調提打快攻,搶佔有利位置,穩准快狠,出手不留情,前手跟後手,跟上後手難逃走。一交手就逼對方無還手之力,以靜待動,遇敵不慌,沉著冷靜。見手遇手直裡捶,以氣摧力,身體一抖就能產生巨大的爆發力,使對手措手不及,不見形影,出其不意而擊之。上下協調,敢打敢進打破身勢無遮攔,速間必勝,平時練習定要注意攻防意識,做到練時無人如有人,用時有人似無人,長期揣摩、苦練、實踐,招式打出要準確,掌握火候。出手有近遠,出拳分長短。把式把式全憑架勢,把式如山,身似游龍,有高有低。六合螳螂拳剛中帶柔,柔中帶剛,剛柔相濟,陰陽奇正,變化莫測。

    總之,六合螳螂拳是一種快速凌厲,打法多變,實用價值高,技擊性極強的一種象形拳術。

    六合螳螂拳對提高人體生理功能和提高免疫力是極好的,長期練習對身心保養健體都大有好處,學練此拳老少皆益,身體強弱者都可練習,可去病強身、延年益壽、防身自衛、保家衛國、為社會和人民多做貢獻。願六合螳螂拳這支武林奇葩在中華大地上發揚光大、欣欣向榮、朝氣蓬勃、永放光彩。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