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天下武功出少林。」名馳中外的嵩山少林寺,就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
少林寺以武功名揚天下是在明清時期。
由於少林寺廣泛汲取了北方許多拳派的精華,又學習了福建的棍術和四川的槍術,在本寺武功的基礎上加以融會提煉,終於形成了內容博深、技藝精湛的少林拳系,全面取得了武術正宗的崇高地位。同時,由於少林武功的名氣越來越大,北方的不少拳派也托名少林以自重。這樣,少林拳系實際上就涵蓋了中國北方地區的幾乎所有的武術門派,少林武術也就成了中國北方地區武術的總稱。
目前流行於北方地區的多數拳種,如梅花、炮拳、洪(紅)拳、功(弓)力、劈掛、通臂、短打、燕青(秘蹤)、攔手、螳螂、七星、朝(昭)陽、關東、八極、戳腳、鷹爪,以及長拳、猴拳、萇家拳、岳氏連拳等等,都被認為屬於少林拳系。上述每一拳種都又分別擁有若干拳械套路和功法。據少林寺弟子講,目前僅少林寺內秘傳的拳路就有234種,器械套路37種,合計37種,另外還有許多功法,可謂集中原武功之大全了。
少林拳多走剛猛一路。中原人身高體壯,偉岸多力,性格憨厚,所以拳路多是大開大合,勁力迅猛,充分發揮臂長腿長的優勢,放長擊遠,講究「一寸長,一寸強」。中原人重心較高,因此特別注意發揮腿擊的優勢,主張「三分,腳打七分」,又有「手提兩扇門,全憑腿打人」之說。
少林拳質樸無華,很少搞花架子,其編排完全從實戰格鬥出發,來去一條線,起橫落順,即橫身而起,順身(側身)而落,在擊敵的一瞬間,使自己身體的受敵面積變到最小。少林拳要求「拳打臥牛之地」,意思是與敵接戰,或進或退,不過是兩三步之間,套路編排要合乎這種實戰需要。
在清朝,少林寺公開的傳習內容是易筋經、八段錦,以及一些傳統的導引健身術。由明末清初至清咸豐年間,少林拳術由外家拳參合內家,內外技法融溶,由原來重練外剛、主於搏人,向「內外交修」演進。
少林拳發展到近現代,運動特點表現為拳禪一體、神行一片,硬打快攻,齊進步齊退。少林的套路一般都教短小,運動路線多呈直線往返。少林拳的動作姿勢要求,頭端面正;眼注一點,兼顧上下左右;頭豎不偏,隨身變轉;開胸直腰,不能松塌;裹胯合膝,微扣腳尖,不能敞檔開膝外擺腳尖;間要下松,手臂擊出要曲而不曲、直而不直,以便曲防時含有攻意,直攻時含有守意。身法注重控制重心,動則輕靈,靜則沉穩。步架要求進步低,退步高,動作整體表現為全身上下內外協調一致。動作時,步催、身催、手催,以迅疾見功夫。
少林拳套路很多。包括有小洪拳,大洪拳,老洪拳,羅漢拳,昭陽拳,梅花拳,炮拳,七星拳,柔拳等等,對練套路有扳手六合、咬手六合、耳把六合、踢打六合等。此外,還有「心意把」等散招練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