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術是道教應用咒語祈請神明、詛咒鬼蜮的一種方術。被認為可以感通天帝,役使鬼神,達到除邪消災、逢凶化吉的目的。h8e3^tm0m的bFTLJ\e
咒語導源於巫覡。《尚書#83;無逸》有「厥口詛祝」,《正義》曰「以言告神謂之祝,請神加殃謂之詛。」其書面形式,最初發現於東漢墓葬中,與符菉連為一紙,表明在東漢時符菉與咒語已經合併使用。故道教在承襲符菉術時,同時也承襲咒術,此後道士作法時,符咒並用一直成為定制。道教在長期傳習過程中,對咒語作了很大的發展,創製了各式各樣用於各種場合的咒語。它們散見於眾多的符菉、道法書中,又有一些咒語專書加以結集。如《太上三洞神咒》十二卷,即收有長短咒語七百三十六首,數量是很多的。e的jiGTfjmDW
道教咒語與符菉一樣,使用十分廣泛。有用於治病者,加《咒棗治病咒》《咒水治咽喉咒》《治寒病咒》等。有用於內丹修煉者,如《淨口咒》《淨身咒》《淨天地咒》《安魂定魄咒》《坐煉咒》等。有用於驅逐邪祟者,如《六合咒》《役遣咒》《禳童稚多災符咒》等。有用於雷法者,如《起風咒》《起雲咒》《起雨咒》《起雷咒》等。就其語言內容而言,有向天神或大神祈求者,大多為陳述心願、頌揚威德之詞;有向一般神靈進行呼召役遣者,大多為命令之語;有向鬼蜮進行詛咒、呵責者,大多為斥責,威嚇之詞。其語言形式,大多為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組成的韻語(以四言為最多),少數為長短不齊的無韻語,還有一些夾有梵文譯音或純為梵文譯音的咒語,如「唎吽囉吒」等。咒語的文末,一般都以「急急如律令」作結。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一說「急急如律令,漢之公移常語,猶今雲符到奉行。張天師,漢人,故承用之,而道家遂得祖述」。2茲舉道書所載數例,以見一斑LeRd2。的XUtaQY
《天蓬敕咒》天蓬天蓬,萬神之宗。威嚴大道,遊行太空。坐南斗內,立北斗中。紫微大帥,天皇賜功。……金闕玉房,大有神功。怒動天地,日月失光。氣吞五嶽,傾摧四方。順吾咒者,速來伏降。違吾咒者,傾死滅亡。急急如律令。3《淨身神咒》靈寶天尊,安慰身形。弟子魂魄,五藏玄冥。青龍白虎,隊仗紛紜。朱雀玄武,侍衛我真。4《致雨咒》五帝五龍,降光行風。廣佈潤澤,輔佐雷公。RR4orWS4HebfL
五湖四海,水最朝宗。神符命汝,常川聽從。敢有違者,雷斧不容。急急如律令。5道士唸咒,有出聲的念,有不出聲的默念(稱心咒、密咒)。唸咒時,常配合掐訣。所謂掐訣,即將手指的指根、指節、指頭、指甲背等處,分別與天干、地支、五行、七政、八卦、二十八宿相配,按五行相生相剋的關係,或模仿某種形象,作出伸、屈、拉、勾、交等各種手勢,即成各種訣。《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二十六云「訣有七百餘目」,「凡掐訣者,所以通真制邪,役將治事。」意謂以此手訣,上通神真,役使神將,治伏群邪。p7miGjL4itLLXBoF
咒語的思想基礎,與符菉一樣是鬼神論。但也有人認為氣功師如運用這一形式與存思,行氣相配合,或許有助於集中精力,誘導意念,使其容易進入氣功能狀態。不過,這也有待實踐的檢驗。_LsVf3e[er3F9
註釋W。mDs4DeQfRDDB0
《十三經註疏》第222頁,中華書局,980年的Y7ttQeQ,bQm
2《筆記小說大觀》第冊08頁,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983年jVXsqmTm^lmGj`
345《道藏》第2冊第7頁,第冊499頁,第2冊55頁,第4冊04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