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風雲錄 第二十一章
    當下李世民登兩儀殿接見眾臣,吉兒躲在御座的屏風之後聽他們君臣對答。

    見過君臣之禮,李世民先說罷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齊王李佑及漢王李元昌謀反之事,道:“朕三個兒子、一個弟弟竟都先後做出這樣的事來,朕實在是心灰意冷,活著還有什麼意思?”說著說著,忽撲在榻上,竟抽出腰間佩刀向胸口猛刺下去。

    長孫無忌在一旁聽著,看到李世民說話之間神色已是激動之極,早有不安之感,此時見他忽有此一舉,忙一個箭步沖上去,一手執著他持刀的右臂,一手已奪過佩刀。但臣子在皇帝面前不能手持兵器,他略一遲疑間,轉頭見李治站在一邊早嚇得傻了眼,便將刀柄往他手中一塞。李治迷迷糊糊的順手接過了那刀子。

    吉兒在屏風之後聽到這擾攘之聲,雖不太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卻也猜到了幾分,一顆心砰砰亂跳,不由得想:“原來他真的如此不願立李治,事到臨頭還是想鬧出些枝節來。我……我這般逼他,是不是錯了呢?我這樣只顧著為了恪兒,是不是對他太自私了呢?”

    長孫無忌跪下道:“皇上千金之體,豈可行此愚夫愚婦自殘肢體之舉?皇上雖是感懷兄弟、父子之情,但若因此而令後世無知小兒誤以為皇上這是昧於私情而輕賤這關系社稷之軀,豈不有損皇上聖賢清名?”

    吉兒一聽,不由得暗暗感慨,想:“果然這天下最摸透李世民腑肺的就是長孫無忌!他知道世民最重身後令名,一提這玩意兒世民就會屈服。唉,偏偏世民對他還這般深信不疑,他還豈有不將世民控制於股掌之理?”

    果然聽得李世民道:“朕為一時沖動所制,致有此妄行,諸位莫要見怪。”

    眾臣忙連聲謙謝。

    又聽李世民歎道:“只是朕確是為立儲之事所苦,眾卿家對此事有何見解,何不直言?”

    殿內靜了一忽兒。只聽長孫無忌堅決的聲音響起:“朝中大臣對此事的見解,皇上早應明白,又何必再出言相詢?只是立儲之事非同小可,當由皇上一人聖躬獨裁。應該是皇上先坦陳心中見解,讓臣等領受旨意才是。只要是合於聖賢之道,臣等自然凜遵所命、萬死不辭!”他這話說得雖是委婉,分明卻是在暗示:我們都是同意立李治的,就只你李世民自己不肯,還在多方阻撓罷了。你做皇帝的若是一意孤行,我們做臣子的當然也沒有辦法抗旨,但你不聽勸諫,那就是不合聖賢之道了。

    長孫無忌話音落下,殿內又是一片沉寂。吉兒只覺這寂靜中似含無盡的殺機,鎮得人喘不過氣來。她在心中暗暗的祈禱:“答應他吧,世民!答應他吧,世民!”

    似乎已過了一輩子那麼長,才終於聽到李世民沉郁的聲音響起:“朕欲立李治為儲。”她長長吁了口氣,這才發現自己雙手不知不覺間已捏成兩個拳頭,這時輕輕的松了開來。

    卻聽長孫無忌冷冷的道:“臣等領受聖意,如果有誰膽敢反對或再起異心,請皇上授臣以鎮壓懲處之權!”

    吉兒聞言大驚失色,想:“天!你這不是在公然威脅世民?以他那剛強激烈的性子,又怎肯如此受人要脅?”她知道說不定李世民馬上就會發作出來、推倒前言與長孫無忌翻臉。二人一旦撕破了面皮爭吵,李世民便決不會再立李治為太子,長孫無忌也一定從此深恨李恪。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她急中生智,“吭哼”的咳嗽了一聲。這時殿中正一片死寂,各人的神經崩得正緊,這一聲咳嗽雖輕,但立時人人都聽見了,目光一齊向屏風方向望去,心中都是驚疑不定,想:“怎麼屏風後面有人在偷聽?這等機密之事怎能被不相干的外人聽去?若這人不是不相干的人,怎地我們不知道?他怎麼又要躲在屏風後面,如此鬼鬼崇崇?”

    眾大臣心念未完,已聽到李世民心平氣和的道:“雉奴,你舅父已經答應你了,還不快快叩謝他?”

    那邊李治順從地向著長孫無忌納頭而拜。長孫無忌忙伸手扶起他,道:“一切全賴皇上聖意獨斷,臣只是奉旨行事,何功之有?”

    李世民當下命長孫無忌起草聖旨,立李治為太子,並任命長孫無忌為太子太師、房玄齡為太子太傅、徐世績為太子詹事、褚遂良為太子賓客,並一律加授“同中書門下三品”(注:即為實質宰相)。

    諸事完畢,長孫無忌等退下去頒布聖旨,李治正想也跟著辭退,卻給李世民留了下來。李世民回頭叫道:“楊妃,你出來。”

    吉兒一怔,想:“為什麼還叫我楊妃?”但李世民已叫了出口,她欲再假裝不在場亦不可得,只好從屏風後轉出來,一抬頭間,只見李世民身邊垂手恭立著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果真生就一副蒲柳之姿,臉色如長孫無垢一般幾乎蒼白如紙;眼睛細長,倒還有幾分象李世民,但眼神躲閃怯懼,哪裡有半點他父親少年時的那份奕奕神采。她見過李家的人並不算多,計有李淵、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等,樣貌形相雖不盡相同,但都是身強體健之人,李世民和李元吉兩兄弟多在戰場之上,更是頗有驍悍之態。但眼前這李治一副弱質纖纖之貌,當真比女子還要柔和溫婉,無怪乎李世民會對他如此放心不下。

    李世民一手拉著吉兒,對李治說:“她是誰,你知道吧?”

    李治道:“是。楊妃娘娘是吳王恪哥哥的母親。”

    李世民道:“恪兒與你是骨肉至親,雖說不是一母同胎,但為人君者,對天下百姓尚且要視為子民,何況是自己兄弟?雉奴,你今日就當著我和恪兒生母之面發一個誓,要與恪兒一生相親相愛,不可做出半件有虧兄弟之情的事來。”

    吉兒腦中轟的一下,已見李治跪倒在自己面前,舉起右手,望著李世民,道:“兒臣要怎樣發誓?”

    李世民道:“你跟著我這麼說:‘皇天在上,後土在下,我李治今天當著父皇和李恪生母楊氏之面立下此誓:在我有生之年,一定善待哥哥李恪,保護他一生平安喜樂,決不聽信奸言離間兄弟之情。若有違此誓,教我在生時眾叛親離、為世人唾棄;死後為千夫所指、遺臭萬年。’”

    李治聽一句就跟著念一句,吉兒心下一片亮堂:李世民知道李恪的生母是她,李治卻以為她是那楊妃蕊兒。李世民要李治當著自己面前立誓一生保護李恪周全,自然是要自己安心,不僅在李世民在世之時會保全李恪,便是他去後也有李治依此誓言使李恪免於劫難。吉兒恍悟到他這番深意,感激之心真是何可言宣?轉頭望向他,只見他朝著自己微微一笑,不由得觸動心中塵封已久的情懷,面上一陣緋紅。

    李治立完誓,猶跪在地上,李世民道:“你如今是皇儲,日後更是身為一國之君,須得知道一諾千金,既立了這誓,就決不可食言了!”

    李治應了,李世民這才讓他起來。

    李世民轉頭看著吉兒,低聲道:“怎麼?你可放心了?”

    吉兒點點頭,以低得只有他二人能聽到的聲音道:“時到如今,我終於相信你待我之心了。”想到李世民剛才為長孫無忌所逼時,只為了自己一聲咳嗽的請求就壓住了心頭怒火,維持立李治原議;又如此煞費苦心的要李治當面立誓,只為了消去自己對李恪生死安危的憂慮,那確是全心全意的為自己打算了。

    李世民眼中光彩一閃,但隨即轉作黯然,道:“只可惜,已是太遲了,是不是?”不待吉兒答他,神色一振,道:“過去的事,那就不必再提了。你還有什麼放心不下的事嗎?只管說出來好了。”

    “你肯如此為恪兒,我還有什麼不知足的……”忽想起蕊兒曾托她為武媚求情之事,忙轉口道:“不過,我倒還真有件事要說的。”

    “什麼事?”

    “武媚那女孩,你還記得嗎?”

    武媚!

    旁邊站著的李治一聽到這名字,便如吞下一個火球似的,全身滾燙,手腳都微微發顫,耳中轟鳴不已,李世民和吉兒再說什麼他已聽不見了,一瞬間仿佛回到了他第一次見到武媚的那一天。

    那天他入宮向父親請安,正逢父親早朝未完,還在與大臣議事。他繞到殿後進去,打算在屏風後等待父親議完事再出去。

    他才一進去,便見屏風後靜悄悄的只有一個女子背向著他坐在那兒,再沒別的人了。他雖只見到她苗條的背影,卻也看得出她正專心致志的傾聽外面的說話。她聽到他進來的腳步聲,微微的側過頭來,面上現出大不耐煩的神色,似是對他這個時候闖進來打擾了她聽外面的君臣議事很不高興。然而,當她的臉龐整個轉過來,看清了進來的不是什麼宮女太監時,一絲吃驚之色閃過後,秋波一轉,隨即綻放出嬌媚的一笑。

    她這一笑,便如一朵花兒突地盛開,說不出的光彩照人、明艷不可方物。他心頭猶似給一個鐵錘重重敲了一下,眼前一陣眩昏,除了她那張巧笑嫣然的臉外,什麼都看不見了;腳下也似山搖地動,四周景物發了瘋一般在他身邊急旋。他瞠目張口,身子搖搖晃晃,馬上便要站立不穩跌倒在地。她輕輕巧巧的縱身一躍,腳不沾地似的來到他面前,左手抓著他的右臂,右手扶著他的左肩,那紅紅軟軟的小嘴啊,竟貼到他耳邊上,不發聲的送出氣息來,道:“晉王,您可要小心啊!”當真是吹氣如蘭,連她身周的空氣仿佛也給染上了一層香氣。

    他只覺她那軟綿綿的身子挨到自己身上來,她的臉就近在咫尺,她那一縷縷柔絲在微風中吹拂到他面上,撓得他從心底裡癢出來。天啊,這是真的嗎?這天仙般的女子在跟他說:“晉王,您可要小心啊!”他這是在發夢嗎?他只想伸出手來撫摸她那花瓣般的臉蛋,但他象是給人施了咒語,連一個小小的手指頭都抬不起來,全身如沉冰坷似的冷,只有右臂和左肩被她那雙小巧玲瓏的手兒抓著、按著的地方烘爐一般的燙熱。

    他還在迷迷糊糊之間,忽然感到她的小手放開了自己。他一驚之間,神志清醒了大半,這才聽到屏風外面腳步聲雜沓,原來父親與大臣已議事完畢了。那女子如狸貓似的輕靈,一把抓起旁邊的拂塵,三步並作兩步的沖了出去,再也沒回頭看他一眼。這時他才明白過來,這女子是侍候早朝的宮人。他悵悵的望著她消失的背影,心中不知湧起一股什麼樣的滋味。

    此後,他開始有意無意地打聽這女子的姓名。他平日性情溫婉,在宮女面前也從不擺架子,她們都敢跟他說些宮中的飛短流長。因此,他沒廢吹灰之力就知道了這女子的事情。原來她叫“武媚”(“真是漂亮的名字啊!”他一聽到這名字就這樣在心裡贊歎,“那不是跟‘嫵媚’這詞兒一樣嗎?除了這詞兒外,還哪有別的詞兒更能形容她那一笑百媚生的樣子?”),封作才人,曾經有段時候受過父親的寵幸,但很快就給冷落了。他聽了,心中那悵悵之感就更強烈了。

    原來如此啊!她既侍寢過父親,那就已是父親的人了,自己與她……終是無緣啊!

    他知道不該再想這無望的女子,但豈能說忘就忘?那些宮女聽他問起過武媚,以後一有她的什麼閒言雜語便說與他聽。他心中暗暗的歡喜,卻不敢顯露出來,聽她們說時,便只木然著臉聽,惟恐被她們發現了他內心的隱秘。到一人獨處之時,才將她們說的關於她的話一句一句的追憶,細細的回味,忍不住偷偷的笑出來。

    有時隔好久都聽不到她的消息,急得他猶似有貓爪子在心裡抓撓,卻不敢主動的開口追問。急得狠了,他便會暗地裡生起宮女們的氣來,想:“定是你們嫉妒她的美貌,所以連提她一句都不肯!”漸漸的,他還聽到她們說她的壞話,這個念頭就更生根了。那些宮女常常一說起武媚,就不屑的道:“這個古怪的小妮子!”

    有一次,他終於忍不住了,鼓起勇氣說:“為什麼你們總說她古怪呢?”他幾乎還想說“她那麼美麗可人,怎會是古怪?”但始終沒敢說出口。

    那些宮女便搶著七嘴八舌的道:“她當然古怪透了!侍候早朝的值班是最辛苦不過的了,人人都不願去,偏生她就歡喜得不得了,搶著跟別人換班都要去。”

    “侍候早朝有什麼辛苦?”他不解的問。

    “哎呀,晉王,您不是我們怎知道這其中的苦處?早朝五更開始,可我們既是侍候的人,便得提前半個時辰准備各種上朝用的拂塵、痰盂、羽扇等物事。我們自己還要預留時間起床、穿衣、漱口、洗臉等等,這一算起來,豈不是四更時分就要起來?夏天的時候那還罷了,到了冬天的時節,天寒地凍的,誰願意在暖烘烘的被窩裡鑽出來?就算不是冷的時候吧,這麼早起來,誰不困哩?但是侍候早朝,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才行,若只顧打盹,一個不小心沒聽到皇上傳叫,豈不是大不敬的死罪?皇上他們說的又都是些什麼國家大事,我們小小女子哪裡懂得?越聽就越悶,越悶就越困,要不半途中打起盹來可真不容易呢。”

    他聽了也大表同意。他自小體弱多病,對於冬天裡五更不到就要起來上早朝之事深以為苦;對於父親與眾大臣們議論不休的種種所謂國家大事也是一知半解甚至不知所雲,頗覺厭煩。

    那些宮女又說:“可那武媚偏偏十分喜歡侍候早朝。有時我們嫌太辛苦了,想躲一下懶,找人換個班,本來不是她的早班,可只要跟她一說,她從不推卻的。她甚至主動的問我們要不要和她換早班,這豈不是古怪之極?”

    另一個宮女道:“還有更古怪的呢。你看她侍候早朝聽皇上他們議事時那副入迷的樣子,倒似她很懂得這些國家大事似的。別人走進去跟她說句話,她還擺出一副大不高興的樣子,好象她在做著什麼要緊的事情,是我們打擾了她似的。哼,她以為她自己是什麼人?尚書將軍嗎?”旁邊的宮女們便跟著哄笑起來。

    他聽這些人說話如此尖酸刻薄,心中大不樂意,但回想那天他見著她的樣子,確乎是她們說的那樣,也頗感奇怪,道:“這個……真的有點古怪,卻不知是什麼緣故?”

    一個宮女冷笑道:“那能有什麼緣故?當然是她一門心思想討皇上歡心,只想在皇上面前表現自己有多伶俐能干,好讓皇上看別人便如木頭人似的,只有她一個才了得。哼哼,她定是還在想望著當初受皇上寵幸時的風光呢,以為這樣故作姿態就可以令皇上對她回心轉意。其實這宮裡誰不知道她這是癡心妄想?皇上才不會喜歡她這樣古古怪怪的人哩!”

    他聽了心中更是不快,只想她們不要再說了。可是這些可憐的女人,平日百無聊賴的,除了在人家背後說說壞話,好象也沒什麼事可干了,這時忽講開了個話頭,有了一個共同毀謗的對象,哪肯不說個痛快才收口?爭先恐後、加油添醋地大肆將武媚日常種種與眾不同之處形容得極為不堪,聽得他心口處象是堵著什麼東西,最後終於坐不下去,推說身子不適,趕快開溜了。

    他漸漸的不能忍受那些宮女們對她的詆毀,但又不敢在她們面前為她辯白一句,只怕會洩露了心底的想法。本來他自來身子嬴弱,父親並不苛求他每天都入宮侍候,但這時他只想再見著她的面,三天兩頭的頻繁地去向父親請安,但此後好久都沒再見著她。

    就在他快要絕了指望,以為從此以後再也不可能見到她的時候,他忽然又在一個奇怪之極的機會裡得償所願了。

    那天,他一入宮,就聽說父親得了一匹西域進貢的駿馬,正在御花園裡試馬。他才進園中,遠遠已見到一大群人圍了個大圈子看熱鬧。他走近去,只看到那匹驍悍的‘獅子驄’那副怒鬣奮張的樣子,便已心驚膽戰,不由自住的直往父親背後躲,只想趕快離開,以免這馬若突然發起瘋來會將自己踏傷。然而,就在這個他正要退縮的時候,他聽到她清脆的聲音響起:“臣妾有辦法馴服它!”

    這嬌柔的話音在他腦中卻猶如響過一聲霹靂,一霎間,雖是有那麼多人在場,在他眼中卻只見到一個武媚。他只見到她那片曾貼在他耳邊的紅唇在顫動,迷迷糊糊的覺得她似乎在長篇大論的說著什麼東西,傳入他耳中卻都成了那天的那句:“晉王,您可要小心啊!”

    她比他記憶中的更美麗上一百倍!她昂首挺胸的立在那裡,他饑渴的目光落在她那烏黑柔軟的青絲上、高高隆起的胸脯上、潔白如凝脂的纖手上……那包裹著她的薄紗裙緊緊貼在她身上,他似乎隱隱可以看到、甚至能夠摸著下面的肌膚,手心裡竟生出膩滑冰涼的感覺。

    但那還不是最令他傾倒的啊!而是一種東西,一種在她身上迸發出來的東西,令他油然而生只想跪下來對她頂禮膜拜之感。那是什麼東西呢?他仰望著她,看到她全身沐浴在金燦燦的陽光之中,仿佛那是從她身上發射出來的熱力。突然之間,他明白了ˍˍ是力量!在她身上充滿了力量,在她每一寸肌膚中都似隱伏著無窮的力量,隨時就會爆發出來,能將天地間的一切事物都摧毀!力量ˍˍ這他最缺少的東西,這他心裡一邊在害怕一邊又在渴求的力量!他自出生以來,從沒見過有誰象她這樣渾身充滿了力量,除了父親!但是在他心中,父親高高在上,有如天神,他只有敬畏崇拜的份兒。可她,她不僅充溢著這他渴慕著的東西,還是比父親更容易親近的人。對了,她是人,卻有著神才有的力量!他需要這力量,他需要她!剎時之間,在他心底湧起了一股從沒有過的堅決ˍˍ他要她,他要她!不僅僅是因為他是一個情竇初開的少艾而她是一個方當妙齡的美人!他一定要得到她,就如飛蛾為了光明一定要撲向火焰!

    他不知道此後幾天是怎麼過去的。他只知道自己除了在想她,除了在想得到她,便再也不能有別的想法了。但其實除了想,他也真的不能做別的什麼了。他是下了決心要得到她,但他怎麼能得到她?他一想到這點,心底便發虛。沒有,他什麼辦法都沒有!他甚至不能隨心所欲地見她,他連跟她說話的機會也沒有,他也不知道她是否了解他對她的心意,更不必說了解她對自己的心意了。

    他一天比一天更發狂的想得到她,卻又一天比一天更明白他沒法得到她。開始時,他還只是在白天裡想,到了後來,他連夜裡也夢見她了。那天夜裡,正睡得迷朦之間,他忽地發覺自己被一條蛇纏著,那柔軟冰涼的蛇身一圈圈的繞著自己的身子,蛇頭慢慢的從他胸前一直蠕動上來。他嚇得半死,只想掙扎出來,但夢魘困住了他,手腳都似不屬於自己了,怎麼也動彈不了。他眼睜睜的看著那蛇頭伸到他面前,嘴一張,吐出一條血紅的信舌。他幾乎要尖叫出來,但那蛇頭忽然幻變成武媚的笑臉,只有那一條血紅的蛇舌仍是長長的伸著,美艷中透著說不出的詭異。他驚懼稍減,卻仍是動彈不得,只見武媚紅唇中夾著那可怕的蛇舌,一點點的湊到他面上來。他不由自主的一張嘴,與她的唇合到一塊,那蛇舌在他口中擾來擾去,倒似也是一條活著的小蛇。一股熱流從他喉頭處一直向下沖到胯下去,全身忽兒悶熱不堪、忽兒冰寒若雪。耳邊只聽得呻吟似的囈語:“晉王,您可要小心啊!晉王,您可要小心啊!……”不知過了多久,口中那小蛇似的信舌忽直向他喉嚨深處鑽去,堵得他氣也喘不過來。他用力地嘔吐,但怎麼也嘔不出那信舌,喉頭象被鐵鏈一點點的鎖緊,到最後一絲氣息都吸不進去。他大驚失色,用盡九牛二虎之力要推開緊緊摟著他的武媚,但她雙手有如鐵箍似的套著他雙臂,他什麼氣力也使不出來。

    “啊、啊、啊、啊喲!”突然之間,他終於叫了出來,猛的從睡夢中醒來,什麼武媚、蛇舌全不見了,眼前只是一片漆黑。忽又覺身下冰冷濕漉,伸手一摸,兩胯之間竟是一片粘粘稠稠的東西。他又羞又驚之余回想夢中的一切,不覺又是一陣心頭燥熱。

    這樣的夢發了好幾夜,鬧得他白天起來都沒精打采、神情呆滯,惹得父親又上上下下的打量他,道:“怎麼了?是不是又病啦?”嚇得他只顧一個勁的低頭。

    直到有一天,他聽宮中的老宮女說起“鬼交”的事來,旁邊的小宮女們聽得又是恐怖又是興奮的尖叫,他這才猛然醒悟:“我夜裡那些,是不是就是‘鬼交’?”他又聽那老宮女說到“鬼交”會逐漸攝盡夢者的陽氣至死,大驚失色之下晚上再也不敢一個人獨睡,召來妻妾侍寢,這才終於漸漸的消減了對武媚的癡迷。

    李治自個兒在這裡回思武媚的事想得迷迷惘惘,那邊李世民一聽吉兒提起“武媚”二字,當即雙眉一軒,道:“她的事與你何干?”

    吉兒聽他口氣霎時變得冷冰冰的,不覺一呆,道:“她算起來是我的侄女。”

    李世民凝視她雙眼好一會兒,才道:“我很討厭她!”一邊說,腦海中一邊浮現起那天馴馬的情景,武媚那笑臉又無比清晰的在眼前蕩漾。

    那其實是一張很漂亮的面孔,但不知怎的,他一想起這笑臉就感到說不出的厭惡憎嫌。那隆起的眉骨,那入鬢的鳳眉,那一副心高氣傲之相,怎麼越看就越覺眼熟?好象他在很久很久以前曾在另一個人面上見到過這個樣子……不,不是樣子,是神情,是一模一樣的神情。到底是在哪裡見過這副神情?

    他苦苦凝思。在哪裡?在哪裡?“眉骨隆起,鳳眉入鬢,一副心高氣傲之相;但面色蒼白,容顏憔悴,一手捂住胸口,不時急喘一口氣……”是了,他想起來了,是冰兒!是她!怪不得他一時想不起來,這件事已隔了這麼久,再說冰兒一面病容,與武媚的朝氣蓬勃之態大不相同。但是那副神情,那副心高氣傲的神情!一模一樣,一模一樣!

    “你討厭她便討厭罷了,又何必這樣折磨她?”吉兒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李世民略略從記憶中收回思緒,斬釘截鐵的道:“這件事,你不要管!”

    “為什麼?”吉兒聽他口氣如此的硬,不由得心裡也有氣了,“我為什麼管不了這事?你若真是如此恨她,那就一刀將她殺了好了,干嘛非得這樣將她折磨得人不象人、鬼不象鬼?”

    “這些國家大事,你何必要插手?”此言一出,李世民自己也吃了一驚,想:“怎麼是‘國家大事’了?她一個小小女子的生死,怎會是‘國家大事’?”他忽隱隱記起,自己曾跟長孫無忌這般評說過冰兒:“這女人若竟是男子,只怕這天下亦復非我大唐所有!”心裡竟莫明其妙的打了個寒噤,想:“其實,我是不是應該索性一刀將她殺了更干淨利落?”口中卻道:“若非是蕊兒求情,我早就將她一刀殺了,如今留著她一條性命,已是看在蕊兒的份上。”

    “她一個小小女孩到底有什麼地方得罪你了?就算是她出言不慎,冒犯了你,那也用不著下這樣的毒手吧?瞧你這如臨大敵的樣子,倒似是怕了她什麼似的。”

    李世民便似給人刺著了要害之處,勃然變色,道:“誰說我怕她了?她一個小小女子,還能厲害都哪裡去?我便是不怕她,才用不著殺她。你不必再說了,你們楊家為什麼非要這樣與她武家糾纏不清?”

    吉兒心底一凜,知道難再勸下去了,懶懶的道:“你何必這樣動怒?我不過是不想你這樣欺負一個弱質女流,傳了出去,對你那‘名君’之譽有什麼好處?”

    李世民聽她意含譏嘲,更是不懌,一轉眼見身邊的李治一副癡癡呆呆、神不守捨之態,不由得一腔氣惱都遷怒到他身上,喝道:“雉奴!”

    李治給他大喝一聲,登時從癡想中清醒了幾分,忙應道:“兒……兒臣在!”

    “你又怎麼了?面紅耳熱的,不是又病了吧?”

    “沒……沒有。”李治羞懼交加,連兩條腿都打起顫來。

    李世民不由得向著吉兒抱怨道:“你瞧他這副樣子,我倒願那武媚能將一半硬氣分給他,那我也可以少操些心了!”

    吉兒大驚,想:“你怎麼能這樣當著他臉說出這樣傷他自尊的話來?”卻見李治滿面驚慚,慢慢地垂下頭去,但臉上並無不安或憤恨之色,似是他早慣了這樣給父親瞧不起,已有些麻木不仁了。她心中暗暗歎息:“這李治確是與長孫無垢一般的性子,半點不象世民啊。”她怕李世民還要說出什麼責備李治的話來,忙道:“晉王在這兒侍候了很久啦,想來有些累了,不如讓他下去歇息一會兒吧?”

    李世民點點頭,對李治道:“你退下吧。”

    李治躬身退出。

    李世民看著他遠去的背影,對吉兒歎道:“你說我怎能放心將這偌大的江山交托到他手上?”

    吉兒安慰道:“他年紀還小,有些怯氣是難免的。”

    李世民皺眉道:“這不是年紀小的問題。我象他這個年紀時,真是要有多頑皮搗蛋就有多頑皮搗蛋,我可寧願他桀驁不馴一點教我頭痛,也不想見著他這副萎靡不振的樣子。”沉吟了一會,又道:“幸好他是無忌全力扶持上來的,無忌將來一定會好好輔助他。哼,無忌剛才竟敢這樣對我說話,真是敦可忍、敦不可忍?”但隨即歎了口氣,“不過,他這也是為了我好。”

    吉兒暗暗納罕,想:“他這是為了你好?只怕他這是為了你死後他好把持朝政吧。怎麼你一生多疑,對這長孫無忌偏偏卻深信不疑?”轉念一想,已是恍然,想:“對了,這世上任何人只怕都免不了會受另一個人蒙蔽。我自己始終不能接受父皇是昏君的事實,突利始終不能相信李世民這個‘大哥’對他是別有用心,李世民也無法想像長孫無忌會對他另懷私欲。更何況他還對長孫無垢抱愧於心呢?”

    只聽李世民又道:“只是無忌長於理事,卻拙於用兵,若我生前不能平定四疆,我何能安心?嗯,西域之中的大國,突厥、吐谷渾、高昌都已被滅,但近年來新崛起的薛延陀也十分厲害,朝中大臣主張以和親的法子來安撫薛延陀的真珠可汗薛夷男,我也已同意將新城公主下嫁給他。但後來右繞衛大將軍契芯何力獻計,說薛夷男年已老邁,活不了幾年,即使以公主和親也只能保得住一兩年的平安。還不如現在賴婚,讓西域諸國知道我大唐已與之失和,不敢再跟他們來往,使他們陷於孤立無援之境。待他一死,他兩個兒子為了爭奪可汗之位,一定會大起干戈,我們不必動一兵一將就可以制服他們。他這計策確是大妙,我打算采納。若連這薛延陀也滅了,西域就再無一國可與我大唐相抗衡了。”

    吉兒聽得直皺眉頭,道:“你這麼說,也太出爾反爾了吧?你若一早就不想與薛延陀締婚,那就不要許下言諾;既然已經許諾,卻又恃著中國強大而如此背信棄義。就算你日後真能將薛延陀滅掉,也是勝得不光彩。大唐為天朝大國,應以仁義懷柔異族,使他們心悅誠服歸附才是。你這樣做,不但失信忘義,更是霸道橫蠻!”

    李世民不以為然的道:“這些事情你不懂!你說我這是霸道,當年大唐積弱、突厥強大的時候,又是怎樣待我們的?這世上就是這樣弱肉強食,我不亡人,人便來滅我,惟有先下手為強,趁他們還未強大到可以與我們分庭抗禮之時先搞垮他們。若果單憑什麼禮儀信義就可以征服蠻夷,何以到今天中國強大他們才來臣服?”

    吉兒道:“我記得你以前在雁門關之圍後曾這麼評說過我父皇,你說:‘他曾許諾凡守城將士在解圍後都可升賞,如今竟然反悔!以突厥的蠻夷之邦尚且知道言必信行必果,不送你回來就不能攻打雁門關;你父皇卻公然出爾反爾。他連君子都不配當,別說是一國之君了!’如今你自己又如何?你這樣賴婚,不也是‘公然出爾反爾’?你還配不配當君子?配不配不當這一國之君?”

    李世民頓時語塞,囁嚅了好半天才強道:“這……這……這是我那時年少無知才說出這樣天真的話來。”

    “原、來、如、此!”

    李世民聽她語氣中滿是嘲弄之意,更是不快,卻又不便向她發作,只道:“吉兒,你一介女流之輩,哪裡懂得這些事情?你不要再這樣處處與我作對了,好不好?”

    吉兒心頭一凜,想:“他這話,怎地與我父皇那天的話這般相像?莫非坐到那位子上的人,都免不了會變成這個樣子?”

    只聽李世民又道:“薛夷男這真珠可汗的名號是我封給他的,他兩個兒子若真的在他死後為爭汗位各不相讓,一定會來求我裁決。到時我就故意將他二人都立為可汗,教他們繼續爭下去,再無余力與我大唐為敵,就如當年頡利和突利一樣。”他說到這兒,忽地察覺失言了,忙望向吉兒,卻見她睜著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看著自己,一副錯愕之色,不覺一笑,道:“吉兒,我以前這樣算計突利,你不生氣的,是不是?”

    吉兒長歎一聲,黯然道:“我生氣又能怎麼樣?只盼你以後再也不要這樣算計他這老實頭,我已心滿意足了。”

    “只要他終生臣服於我大唐,不起半點異心,我便只看在你份上,也不會為難他什麼。何況還有燕兒的遺言呢?”

    吉兒無精打采的道:“那我是不是應該叩謝你的皇恩浩蕩?”

    李世民頗感沒趣,道:“你非要這樣諷刺我不可嗎?我這可是為了誰?還不是為了雉奴?他這樣的氣度,哪裡象個強國之君?我若不能將這江山打得太太平平的才交給他,教我怎能放心?”見吉兒不再作聲,又道:“西南一境可懼者只有吐番一國。聽說吐番新立的贊普叫松贊干布,是個年輕有為的少年。他在貞觀十四年派了宰相祿東贊來進貢求親。我見那祿東贊為人極是精明干練,有意將他收為己用,封了他右衛大將軍的官職,還打算把琅邪公主的外孫女嫁給他。誰知他堅決推辭,說他在吐番早有發妻,不敢有棄;而且他家主人還沒有見到公主,他身為使節不可先娶。我雖不曾親見松贊干布的為人,但他能延攬到象祿東贊這樣的人才,還對他如此忠心耿耿,可見他必非尋常人物。吐番既有賢主在位,又君臣上下團結同心,我軍若與他們開戰,恐怕討不了好處去,還是和親更為劃算。我已封了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兒為文成公主,嫁往吐番。聽說那松贊干布對文成敬若天人,看來只要此人在位,當可保我國西南一線平安無事。”說到這裡,便默然不語了。

    吉兒道:“既然西域、西南都已安定,天下已然太平,你應該可以釋懷了吧?”

    李世民雙眉緊鎖,道:“但是,東北一面卻仍未平定!”

    “東北一面?”

    “遼東三國的高麗、百濟、新羅仍未在我大唐版圖之內。”

    吉兒心中一震,喃喃的重復了一句:“遼東三國?”

    “不錯。遼東三國表面恭敬,但始終不奉我大唐號令,甚為可慮,我早想將之覆滅,只是一直苦無良機。這些年來我下令以金銀贖取當年遼東之役中被俘的漢人回國,這些人在高麗住了很多年,對那兒的情形很熟悉。據他們所說,我軍若要攻打高麗,安市城是必經之地。那安市城城主叫楊萬春,不但驍勇善戰、智計百出,而且深孚眾望、極得人心。有他守衛邊疆一日,我軍要打入高麗恐怕殆非易事。我正愁無計可施,誰知去年高麗國發生內變,東部大人淵蓋蘇文在京師平壤發動政變,謀害了高麗國王榮留王高建武,立了高建武的弟弟高藏為寶藏王作他的傀儡,自稱為‘莫離支’,控制實權。此人性情凶暴,只靠武力壓制國人,其實不得民心,很多封疆大吏都不肯承認他的官位,那楊萬春就是其中之一。這真是天賜良機!若我軍以替高建武復仇為名出兵攻打高麗,不但名正言順;而且淵蓋蘇文既已與楊萬春反目,一定不肯派兵支援他。楊萬春再怎麼智勇雙全,以他區區一城之兵,豈可敵我大唐傾國之力?一旦破了安市,高麗就無險可守,我軍豈不是長驅直入,一舉便可滅了這高麗國?”

    吉兒聽他越說越高興,心中卻越來越感厭煩,道:“你不要這般得意忘形。你可別忘了,我父皇的江山就是亡在三次遼東之役上的。”

    李世民面色瞬間變得慘白,隔了好久,才低聲道:“我知道你們一定會這樣聯想的。要攻打高麗,確是有不少難處。高麗一地,位處東北,冬天來得早去得遲,氣候嚴寒,我軍極不適應。若真要與他們開戰,三月至九月的夏秋兩季是最好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在這短短的六個月內一鼓作氣滅掉高麗,否則就處境險惡了。要在六個月內滅亡一個國家,那是談何容易?最好是能與百濟、新羅兩國合作,我們在北方正面與高麗作戰,他們兩國就在南方背後鬧得高麗後院失火、不得安寧,那就事半功倍了。嗯,不妨跟他們兩國說,若他們能助我軍滅掉高麗,就分高麗的一半土地給他們,不就能挑引起他們的貪欲了嗎?”

    吉兒聽到此處,對李世民的厭惡實在到了忍無可忍的境地,剛才的感懷眷戀之心蕩然無存,想:“他再怎麼真心愛我,我終究是看不慣他這種為人處事的方式。我們終究不是同一種人!我便是一時之間為他的真情所動,但要長久的融洽相處,還是不可能啊!”她心灰意冷之極,道:“這些國家大事,我不想再聽了。”

    李世民一怔,住了口,這才見她面上一副懨懨之色,道:“你又怎麼了?”

    “恪兒的事既已了結,我的心事已了,我該走了。”

    李世民悵然若失,道:“何必一定要這樣急呢?”

    吉兒搖搖頭,也不再說什麼,站了起來,道:“我走了,以後……真的再也不會踏足中原一步了。”

    李世民一驚,道:“為什麼呢?只要你肯來,我總是願見你的。你若要走,我……我又何曾有攔阻過你?”

    “以前我不肯來中原,確是為了怕你。但有了今天的事,什麼心結都應解開。我不想再來這兒,只為了怕見恪兒,只怕一個不小心讓他知道了我的身份,可就害他一輩子了。”見李世民說不出話來,又道:“再見了……哦,不,你我今生不會再見了!”

    李世民心中一酸,想起這句話不是自己以前曾對她說過的嗎?怎麼如今卻變成是她對自己說出來了呢?他心頭一片茫然,卻見吉兒已翩然而去,只余那支步搖仍在案上,微微的顫動。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

    吉兒這天起得很晚,起來時已差不多是中午的時分了。她懶懶的推開窗戶,仰首望向天邊,只見天氣有些兒陰沉,一片黃黃褐褐的雲塊飄來移去,一忽兒將太陽遮住,一忽兒又蕩了開去,弄得天色一忽兒陰一忽兒睛。空氣中充滿著抑郁的氣味,吉兒深深吸一口氣,卻似仍排解不了這天地之間的憂苦之意。

    她隱隱聽到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放眼遠眺,似乎見到一匹驛馬在遠處一掠而過。她心不在焉的想:“中原那邊有什麼緊急的聖旨要頒下來呢?這個時候下旨,只怕突利來不及回來吃午飯了。”

    她在窗前磨蹭了一會兒,也不見突利回來,便戴了帷帽,悄悄的一個兒出了門,往他的都督府行去。

    快走近都督府時,忽見一大群突厥人呼天搶地的一邊哭喊一邊向她這邊走過來。她心中掠過一陣莫名的恐懼,趕上幾步迎上去看。那些人披頭散發,一手拿著刀子一類的利器,往自己面上刺去,只刺得血流披面,形相甚是可怖。吉兒一顆心猛烈的抽搐起來,那陣恐懼之情如潮水般直湧上來,不由得雙手捂住了臉,慢慢的跪倒在地,從喉間擠出一句:“天啊,這不是真的!”

    她在突厥住了這麼多年,怎麼不知道突厥人這種以刀刺面的風俗意味著什麼?只有族中權位最顯赫的人逝世時,才會以這種自殘肢體的禮儀來表示族人心中的悲痛與崇敬之情啊!

    雖已猜到是怎麼一回事,但她的心不能相信,仍是匐匍在地上,只聽到耳邊的哭喊聲越來越大,似乎消息在飛快地四處傳播,知道此事的人正不斷增多,全都湧了出來哭叫:“天可汗!天可汗!”

    這時,忽覺有人挽住了她的手臂,她抬起頭來,迎上了突利滿面的熱淚和哽咽的一句:“大哥他……”

    “啊!不要說,不要說!”吉兒忽暴怒起來,伸手捂著他的嘴,“我不會相信,我不要相信!”她感到面上一涼,忙伸手一摸,掌中全是冷冷的淚水,心頭一震,緩緩的彎下腰來,伏在突利的懷裡良久良久,幽幽的道:“突利,我的誓言破了。”

    “什麼誓言?”

    “我曾發過一個誓,這一生不會再為他流半滴眼淚,可是如今……我哭了!”

    突利無言,二人擁在一起,象是一生一世都要這樣擁抱下去!

    貞觀二十三年八月,李世民葬於昭陵,與早已安息於該墓中的長孫無垢合葬,廟號“太宗”。尾聲

    永徽六年九月(注:永徽是李治的年號)。

    太極殿內,太尉長孫無忌、中書令褚遂良、司空徐世績正在向當今天子李治奏報政事。

    殿中各人都默然不語,只有長孫無忌在高聲道:“吳王李恪謀反之事,有司已查明屬實,皇上秉公辦理,應將之處死,以示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李治面色蒼白,顫聲道:“恪哥哥謀反之事,當真……當真是實有其事?”

    長孫無忌厲聲道:“皇上這麼說是什麼意思?難道是臣故意誣陷他不成?”他一邊說,一邊額上太陽穴突突亂跳,想起了與李世民生前那次令他大為尷尬狼狽的對答。

    那次李治接連病了好幾個月,一直沒有起色,李世民大感焦躁之間,急召他入宮,劈頭第一句就是:“雉奴如此體弱多病,豈可勝任一國之君日理萬機的重擔?朕已下了決心,要改立恪兒為太子,你怎麼看?”

    他大吃一驚,馬上道:“此事萬萬不可!”

    李世民盯視著他雙眼,冷冷的道:“是不是因為恪兒不是你的外甥,所以你就不肯輔助他?”

    他再也沒想到李世民會如此露骨地揭破他的私心,一時之間又羞又怒又怕,滿面脹得通紅,口中卻強道:“皇上既是如此看待臣,那又何必問臣的意見?只管一聲令下廢立太子,將臣也治罪好了!”

    他這一番激憤之言果真嚇住了李世民,他半晌不語,終於道:“你這分明是在逼朕陷於不義之地!”

    他聽李世民的語氣松動了,心中暗暗舒了口氣,忙道:“臣豈敢?皇上將廢立之事如此兒戲待之,才是自陷於不義之地。皇上當年在臣下面前多番流露以李泰代承乾之意,才致承乾謀反之禍,難道到了今天還要重蹈覆轍?太子仁厚,乃守成之良主,自立為儲君以來未犯一錯,如今若只因小小病痛而廢之,四海之內,有誰能服?太子有神靈呵護,一定可以逢凶化吉、遇難呈祥,這一點點小病,很快就能痊愈。舉棋不定、優猶寡斷,敗亡之兆也,何況是立儲這樣的大事?”

    李世民沉吟不語,最後揮手命他退出,此後不再提及改立李恪之事。幸好李治不久也病愈康復,他那一直懸在半空的心才放下地來,但以後每每一回想到李世民那句尖刻的追問,總是不禁羞憤難當,暗暗在心裡發誓要報復李恪:“好小子,你只管得意,總有一天教你死在我手上!”

    如今機會終於來了!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為了與其長子房遺直爭奪家產不成,竟致負氣陰謀作亂,他便乘機將李恪也栽了進去,指稱李恪是房遺愛的背後主使。

    這時李治聽到他這麼說,嚇了一跳,忙道:“舅父何出此言?朕絕無懷疑舅父之意。”

    長孫無忌面色一緩,道:“既是如此,便請皇上下旨處死李恪,以儆效尤!”

    李治遲疑道:“恪哥哥犯上作亂,確是他的不對,但朕與他畢竟一場兄弟,豈可自殘骨肉?依朕看,只需削了他的王號,將他貶為庶民,這懲罰也已足夠了吧?何必要多傷人命?”

    長孫無忌神色一凜,道:“不臣謀亂乃十惡不赦大罪之首,豈可如此輕判?皇上雖是心懷仁慈,但若如此回護這等奸惡小人,只怕天下再沒有人會敬畏皇上的威嚴,全都鋌而走險起來作亂了。”

    “舅父此言太過了吧?先皇在世之日常常叮囑朕說,民猶似水,可以載舟,亦可覆舟,豈可不畏?應是為君者畏民,不是為民者畏君。一國之君當以德服眾,而不是濫施酷刑威嚇百姓。”

    長孫無忌聽得又好氣又好笑,心想:“你這小娃娃,真是將李世民當作是什麼天神來拜了,他說什麼你就聽什麼,還記得這般牢靠,在這個時候搬出來與我為難。”口中卻道:“皇上英明。但先皇也曾言道,為君者不可‘徇私情、背公道’,否則難求吏治廉平之至境!。”

    李治默然良久,又道:“舅父所言固是至理,但先皇在世之日曾對朕千叮萬囑,要朕善待恪哥哥。朕也已當著先皇和楊妃之面立下重誓,須當終生保護他平安喜樂,決不聽信奸言離間兄弟之情。恪哥哥誤聽小人擺布,犯下此彌天大罪,誠然是他的不義;但朕既為一國之君,自當千金一諾,恪守此盟,不可失信於人。”

    “但是……”長孫無忌還想再爭,李治卻已搶先打斷他的話頭,道:“朕知道舅父是一心一意為朕著想,但朕對先皇有此一誓,無論如何也不能背棄。否則先皇在天之靈豈能安心?朕就算不是一國之君,至少還是為人子者,若對父親也不能言出必踐,失信於人還在其次,這不孝之名,教朕如何擔當得起?舅父若真是為了朕好,便不該如此陷朕於不孝無義之地!”

    長孫無忌再也想不到李世民竟背著他還安排了這麼一著棋,這時雖是憤懣難平,但李治畢竟是君、自己畢竟為臣,他已說得如此堅決,自己再逼下去可就太過不遵臣道、有脅迫君王之嫌了。看來惟今之計只有暫且放下此事,以後再另尋李恪的岔子治死他。於是他咽了口氣,道:“皇上宅心仁厚,實非臣下所及。”退到一邊去了。

    正在這時,殿外忽有傳報:“晉陽有急報求見皇上!”

    李治命傳見。

    驛報進殿叩見後道:“啟稟皇上,晉陽前幾天發生地震,死傷五千多人。當地官府求請朝廷立即派發物資人員,以救援受災百姓。”

    李治聞之駭然道:“真有此事?朕聽先皇教誨,為人君者時時刻刻都有天上神靈監看著一舉一動。如果君王自恃是天子,以為可以為所欲為,做出荼毒蒼生的惡行來,就會上動天怒,發生地震、旱澇等天災,以作警戒。朕自問即位以來一直兢兢業業、克己勤勉,何以今日竟會招致這樣的天譴?何況晉陽乃我李氏龍興之地,發生這樣的災變,莫非朕真是無意之間犯了什麼過錯,以致觸怒上蒼?”

    長孫無忌心中暗暗好笑,想:“李世民這麼胡謅出來恫嚇你的大話,怎麼你竟都放進心裡去?”見他面色發白,顯是怕得厲害,正想隨口安慰他幾句,忽腦中靈光一閃,想:“對了!這麼一個絕妙的良機,我怎麼不利用來殺掉李恪?”於是立即換上一副森然之色,道:“先皇的教誨,確是至理名言!《史記》中不是這樣說麼?‘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跡’,又有‘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國之征也。’晉陽發生這樣的地震,必定內有因由。皇上自登基以來為政雖無大過,但近來處置李恪謀反之事卻徇私枉法,海內賢者都為此蹙眉搖首。但皇上只顧兄弟私情,對此種種民憤置之不理,才終於招此天怒啊!”

    李治驚道:“朕如此作為,只不過是為了顧全骨肉之情,兼而信守對先皇的盟誓,何以上天不解朕的一番苦心?”

    長孫無忌悠悠的道:“先皇當年要皇上立此重誓,只因那李恪為人奸險善偽,致令先皇沒能看透他的忤逆本性。如今先皇謝世不久,李恪就已凶相畢露,先皇在天之靈一定已後悔當初以此誓言約束皇上,所以用這地震之兆來向皇上彰示聖意啊!”

    李治將信將疑,道:“當真如此?”轉眼望向在一邊始終默不作聲的褚遂良和徐世績,問:“褚愛卿、徐愛卿,兩位怎麼看這事呢?”

    原來當年李世民臨死時遺命長孫無忌、褚遂良和徐世績三人為輔命大臣,共同佑助李治,李治處理各項政事都與他三人商量。

    褚遂良看了長孫無忌一眼,見他雙目炯炯的逼視著自己,目光中分明在警告:“識相的就按我的意見來說,否則……哼哼!”心中不覺一寒,本想說:“天災之禍,所在都有,皇上何必太過介懷?上天當有好生之德,皇上若能體念天心、少傷人命,就是順天行事了。”話到口邊卻成了:“這個……長孫太尉言之有理。”

    原來這褚遂良已吃過長孫無忌的苦頭了。

    早在永徽元年,褚遂良曾與長孫無忌因一件微不足道的政事發生爭執,長孫無忌一怒之下要求李治將他削職。李治問也不問一句,馬上就依言而為,貶他為同州刺史,直到永徽三年時才召回長安,徙任吏部尚書之職,並加授同中書門下三品,恢復了宰相的身份。經此一事,褚遂良寒了膽了,也終於明白了一點:這不是李世民統治的天下了,這是長孫無忌當權的天下啊!以後他再也不敢輕易違逆長孫無忌的意思。

    長孫無忌聽褚遂良這麼說,得意的微微一笑,轉眼卻見徐世績垂首斂眉,不發一言,便道:“徐司空,您說呢?”

    徐世績淡淡的道:“天意難測,臣不過是一介凡夫俗子,哪裡曉得上天的用心?”

    長孫無忌大怒,想:“你這麼說,不是在暗示我也不能知道天意如何,說的都是胡言亂語?”正要發作出來,但轉念想到:“這徐世績手握兵權,我此刻可還不能輕易與他翻面。還是暫且忍他一忍,待他日有機會慢慢剝奪他的兵權之後再對付他還不遲。”於是不動聲色的道:“徐司空這麼說就是不反對了?”

    徐世績不置可否,仍是垂首斂眉。

    長孫無忌想:“諒你還不敢跟我公然作對!”於是一振精神,朗聲對李治道:“皇上,褚中書和徐司空都贊成臣的見解,皇上豈可一意孤行?”

    李治長歎一聲,道:“既是如此,那就依舅父所言好了。”

    長孫無忌大喜,道:“那麼臣就為皇上草擬聖旨如何?”

    李治點點頭。

    長孫無忌當下取過筆墨紙硯,寫了幾句,又停筆道:“皇上打算怎樣處死李恪?是凌遲處死、千刀萬剮,還是五馬分屍?”

    李治大為震驚,道:“舅父何出此言?朕違逆先皇所托,不得不殺了恪哥哥,心中已是萬分不安,豈可再對兄長行此慘酷之刑?”

    長孫無忌想了想,道:“皇上既是懷掛手足深情,不如就賜李恪鳩毒,命他自行了斷吧?”

    李治欣然道:“舅父此言甚善!賜恪哥哥自殺,那就是他自己了結性命,不是朕動手殺他,勉強也算沒違背當年對先皇所立之誓。”

    一直在屏風後聽李治他們說話的武媚聽到此處,不由得暗暗冷笑,想:“原來這李治跟他父親李世民沒什麼兩樣,都只是口上說得漂亮的偽君子!”

    長孫無忌又道:“還有那李恪的母親楊妃,她是楊家的子孫,又曾是李元吉的妻子,這次李恪作亂,只怕是受她唆擺,好為她楊家失了江山和李元吉被先皇所誅報仇。她唆子謀逆,罪無可恕,皇上應將她也賜死。此外,李恪有一姨母,早年嫁給突厥的突利和親。臣拷問過附逆的反賊,他們都招認那女人與李恪往來甚密,一定也有為他在外籌劃謀反之事。想來那女人為我國滅掉突厥而懷恨在心,所以才一心一意要挑起我國內亂,好讓她的夫君可以混水摸魚,乘機為突厥復國。皇上宜馬上派欽差大臣趕赴漠北,趁他們還未知悉李恪奸謀已被揭破、不加防備之時將他夫婦二人也斬草除根!”

    李治聽得腦中一陣眩昏,道:“怎……怎麼要殺的人越來越多了?不是只有恪哥哥一人犯事嗎?這當兒怎地又牽涉了這麼多人進來?這……這麼做,不是成了濫殺無辜了嗎?”

    長孫無忌疾言厲色的道:“皇上此言差矣!如今要殺的不過是四個人,怎麼算多?皇上若不將其余三人也正法,那楊妃倒還罷了,諒她那點前隋余孽也成不了什麼氣候;但那突利手握突厥驍勇之師,一旦被他知覺李恪伏誅之事,不顧一切的起兵作亂,那就是兵連禍結、非死傷無數不可收拾之勢!皇上只為了痛惜他區區四人的性命,難道就忍心看到天下黎民因皇上這一己私情而家破人亡嗎?”

    李治面上一陣青一陣白,顫聲道:“不殺他四人真的會引來如此大禍?”

    “臣豈敢虛言恫嚇皇上?皇上殺他四人,乃是存大義而捨小仁,方是聖君賢主之當為!”

    李治直搓手,求助似的看看褚遂良和徐世績二人,卻見褚遂良只是拼命低著頭不敢迎上他的目光;徐世績一雙眼半開半闔,似是沒在意聽他們的話。

    他還在猶豫,長孫無忌又逼一句:“皇上,請當機立斷!”

    李治無奈的又掃視了殿中眾人一眼,道:“舅父看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好了。”

    長孫無忌心頭狂喜,想:“吉兒啊吉兒,我苦等今天的大報復已等了多少年了?你終於逃不出我的五指關!”馬上寫好了聖旨,讓李治過目,拿玉璽蓋好印章,命侍衛出去傳命辦理。

    李治見此事已告一段落,吁了一口氣,道:“這件事算是了結了。嗯,朕還有一件事想與眾愛卿商量。”

    長孫無忌心不在焉的道:“不知是什麼事情?”

    李治未語先赧顏,囁嚅了一會,道:“皇後……一直沒能生子,這個……你們也知道的。朕打算廢了她,改立武昭儀(注:即武媚)為後。”

    屏風後的武媚聽了,一顆心砰砰亂跳,不由得熱血直湧上來,雙手握成了拳頭,對著半空無聲的吶喊:“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她等這一天已有多久了?十多年啦!十多年啦!

    她是怎麼熬過來的?她不是記不得了,而是她不能回想!那些日子,那些噩夢一般的日子,她哪怕只是一想起就血都冷了。她也不是不曾歷經憂患,但入了那“冷宮”後,她才知道以往所經歷的一切跟那兒一比,簡直有如世外桃源。那裡,是不折不扣的人間地獄,是名符其實的魅魑鬼域!若不是她有著近乎冷酷的意志,若不是她有著近乎癡迷的狂念,她早就死在裡面,再也不能出來了。事實上,所有人,包括在她清醒時的自己都曾以為,她會死在裡面,再也不能出來了。他們都說,在這“冷宮”裡,從來只有死屍給抬出去,沒有活著的人可以離開。但她大多時候都在瘋狂之中,根本不能接受這個念頭。不,她不但不能接受這個念頭,她甚至沉湎於胡思亂想之中,不住的幻想有朝一日她得脫困境,將會以怎樣的手段來一一報復在這“冷宮”裡受過的一切苦痛。瘋狂的念頭啊!她被囚在那陰暗濕冷的廢墟裡,卻竟然以幻想報復那固若金湯的大唐江山、那如日中天的大唐天子為樂?!她已經瘋掉了,連她偶爾清醒過來時也會這麼自嘲的對自己說。

    在“冷宮”的日子裡,只有一次從外面聽到的一樁事在她心中掀動過波瀾。那次,她聽到別人在議論,說起李世民易儲之事,新立的太子竟是那身弱多病、性情怯懦的晉王李治。

    李治?

    她耳內如響起一片焦雷。她只記得自己曾見過這李治一趟。那時自己正在侍候早朝,他不知怎的走了進來,傻愣愣的望著自己,還幾乎站立不穩跌倒在地,是自己趕上前去扶住了他。她是何等冰雪聰明之人,當然已看出李治對自己傾心,但她一向都沒將這懦弱無能的人放在眼內,更沒想到他竟會當上太子。這時想起往事,不覺深深悔恨自己沒有眼光,竟然沒有在當時乘機抓住他的心,否則又豈會淪落到今天這般田地?但這痛悔之心也不過是如風掠水面、撩動點點漣漪罷了。如今自己已身處“冷宮”之中,不可能再見著他,便再懊惱,也是徒勞。不久,她就丟下此事了。

    “冷宮”中猶似不分日月,也不知過了多久,忽有一天,一個太監面無表情的來宣召她離開“冷宮”。她一時還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她竟可以活著離開這人間地獄?但是沒錯!那太監真的一直將她領出了那“冷宮”的殿門。當她跨出門檻,回首向著那陰冷的庭園看最後一眼時,心中不知湧起什麼的滋味。李世民竟肯放過她?她心底由衷的升起莫名的感激,一瞬之間,這麼多年的怨毒忽都煙消雲散,她自言自語的默念:“我原諒了,我願意原諒!”她不再想到報復,只盼可以給放出宮外去,重新過些平靜安穩的日子。

    然而,她很快就知道自己猜錯了。她給帶到一個房間裡,裡面全是哭哭啼啼的女人。她抓著其中一個探問緣由,那女人紅腫著眼睛跟她說:李世民死了,這屋子裡全是在他生前侍寢過他的女人,明天她們就都得趕到一個庵堂裡落發為尼,為他枯守一生的貞節。

    她腦中“嗡”的一下,真相原來是這樣的啊!不是李世民肯放過她,她想從此過些安樂日子的癡想終於不過是作夢!她仍然給困在“冷宮”裡,只不過是換個地方罷了。

    天啊,天啊,他活著的時候不肯放過她,到他死了還要她為他耗盡一生的青春年華!可笑的是自己竟想著要感激他、要原諒他。少女的天真無邪啊,從今天起不再殘留在她心中!這世上沒有良善,只有惡毒!她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風光得意,那就得比這世上所有的人都更惡毒,只有以毒攻毒,只有以毒報毒,才是這炎涼世界的生存之道!

    她茫茫然望著這滿屋子裡痛哭的女人,既感厭惡又覺恐懼:難道自己也要淪為她們之中的一員?難道自己注定了只能在青燈佛影、幽怨哀泣中消磨掉這一輩子?不,不,她決不甘心!她要脫離這地獄,還要狠狠地報復所有曾傷害過她的人。李世民是死了,但他的大唐江山還在,他的子孫後裔還在。總有一天,她要親手滅掉這他引以為傲的萬裡河山,她要親手屠盡他李門上上下下!

    但是,這些不都是癡心妄想嗎?她有什麼能耐可以報這刻骨深仇?她馬上就會被送去尼姑庵,永遠只能在那裡困守至死。

    忽然,李治那癡癡迷迷的臉龐在她腦海之中浮現出來。

    李治!當然了,如今只有他能救自己!他不是愛她的嗎?他不是已經成了一國之君了嗎?只要他還愛她,只要他還肯要她,他一聲令下就可以免掉她老死庵堂的厄運。但是,他知道自己的處境麼?看來他是不知道的,否則他一定會來救自己。她得見他一面,讓他知道她也“愛”他!這樣,她就不但不必落發為尼,還可以馬上飛上枝頭變鳳凰!

    她一想到這法子,心中的驚恐一掃而空,馬上籌劃起該如何找到與李治相見的機會。換了任何一個人處於她這樣的境地都會絕望:明天她就會被送出宮去,到城外的感業寺裡落發為尼,她若要見到李治,就得趕在明天天亮之前。可是這時她連李治身在何方都不清楚,要在這偌大一個皇宮裡找到他,那是談何容易?便何況在這皇宮裡,到處守衛森嚴,哪裡容她一個女子四處亂跑的去找一個人?

    但她若是這樣容易就絕望、這樣容易就輕言放棄的人,那她在“冷宮”之中早就絕望、早就放棄了。她凝神籌思,推想到這時李世民剛死,李治應該是在停放棺木的地方守靈,也就是在翠微殿裡。她在宮裡這些年,對宮中的地形已爛熟於胸,知道那兒距這裡並不太遠,自己若在半夜三更眾人都安睡的時候,悄悄的溜到那邊去,就能神不知鬼不覺的見到李治。當然夜裡一定還會有守更的侍衛,她可能會驚動他們而被捉住。但那畢竟比之白天時的人來人往較不容易敗露行跡。而且,她已抱了必死之心,若不能找到李治,若不能擺脫這老死庵堂的可怕的前景,她寧可就在這時被宮中侍衛活活打死,也決不願屈從命運這惡毒的擺布!

    當夜,她假裝跟其他人一樣睡著了,挨到三更敲過,悄悄的爬起來,偷偷的溜出那房間。宮中侍衛從沒想到這班嬌怯怯的女子中會有她這樣的人,竟敢在三更半夜裡私逃出來,因此沒在外面派人看守,給她輕輕巧巧的便離開了那房間。她將裙裾撩起來束在腰間,向著翠微殿飛奔而去。

    她仗著對宮中各處地形十分熟稔,見到有侍衛巡過時便在花樹、草叢、石山、廊柱等處躲起來,竟給她一鼓作氣的來到翠微殿。

    她悄無聲息的推開虛掩著的殿門往裡一張,只見殿內素燭高燒,說不出的淒涼詭秘,靈前伏著一人,不時的抽搐一下,似是在無聲的飲泣著。她只見過李治一次,這麼多年過去,原已認不出他來,現在他又是背向著她,臉孔埋在地上,更看不清他的樣子。但只從他那一身孝子的服飾和頭上戴著的太子的冠冕,已可猜到他就是李治!

    她心頭一陣狂喜:成功了!既已見著李治,她就有把握一定能說動他將自己救出苦海。她定一定神,閃身入殿,隨手將殿門關上,從後面飛撲上前,雙臂一把摟緊李治,哭道:“殿下!”

    李治全身一震,回首一看,燭光下她那眉目如畫的臉龐映入眼簾。他怎麼也想不到竟會再見到她,更沒想到會是在這樣的地方見到她,不覺一聲驚呼,只道自己又在做那“鬼交”的夢。

    她淚如雨下,熱情如熾的呼叫:“殿下,殿下,您還記得我嗎?我是武媚啊!”

    “武媚!?”李治雙唇發青,“真是你?真是你?我不是在發夢嗎?”

    她見到他這動情的神色,心中更是狂喜不禁,拉起他的手貼在自己的臉上,道:“當然是真的,你摸摸看,你摸摸看。”

    李治顫抖著雙手撫摸著她,從她的秀發到她的臉龐、她的胸脯、她的腰肢……口中喃喃自語:“真是你,真是你!我其實……其實一直……一直在……在……”

    她豎起耳朵等他說出她盼望已久的那一句,但李治結結巴巴的說了半天,仍是沒能將那句話說完。她等得不耐煩了,脫口道:“我知道,我知道,你一直都愛我,是嗎?”

    李治面色霎時變得慘白,低聲道:“天啊,天啊,這是罪孽!”

    她大叫道:“這算什麼罪孽?我愛你,我愛你,殿下,我一直都愛你!”說著猛地與他雙唇緊貼。

    李治全身劇震,掙扎著用力推開她的臉:“不,不能這樣!父皇屍骨未寒……你……怎能這樣?你快出去,快出去!”

    她熱血如沸的狂叫:“我不管,我不管!我只管我愛你,殿下!”又是一吻封住了他的嘴巴。

    李治驚恐欲絕,心中一個聲音在叫:“不能這樣,你不能這樣做!她是父皇的人,她是父皇的人啊!”他是愛武媚,但他本是決不敢跟她做出這樣的事來的。可是如今是她主動的這樣要求,他明明知道這是不可以的,卻不懂該如何拒卻。武媚雖是力氣比平常的女子大,但畢竟是女流之身,他若真的要掙脫她的糾纏,根本是不難辦到的。但他一生之中從來不曾抗拒過任何人,只知道別人叫他怎麼做他就得怎麼做。更何況,在他心底深處,他還在以為這是那個“鬼交”的夢!難道不是嗎?那蛇纏著了他,武媚也摟緊了他;那蛇將信舌鑽入他口中,武媚也以熱吻堵住了他還想說、還能說的一切話。一開始的時候,他還有幾分清醒、還有幾分驚恐,但剎那之間,他已陷進那個“鬼交”的夢中,身不由己的重復著他在夢中進行過的一切:一股熱流從喉頭處一直向下沖到胯下去,左沖右突的要突圍而出。忽然之間,那熱流終於找到了一個出口,奔瀉而出。瞬時他只感到一種飄飄欲仙的痛快,仿佛靈魂超脫了那凡俗的身軀,直升上九重天上去。

    他不知饜足地歡娛,直到一陣雄雞高唱,那嘹亮的叫聲霎時將他出竅的魂魄都喚了回來。他猛地明白了自己在做著些什麼,大吃一驚之下騰的跳起,面無人色的道:“你……你……你……”卻怎麼也“你”不下去。

    她一伸手又攬著他雙腿,將他幾乎拖得又要跌倒在地:“殿下,殿下,您要救救我啊!”

    李治心神恍惚,道:“什麼……什麼救救你?”

    “我馬上就要給送到感業寺落發為尼,為……為先皇守靈,您若不救救我,我便今生今世再也見不著您了!”

    李治尖叫一聲:“先皇……父皇!天啊,我做了些什麼?我對不起父皇,我禽獸不如!”說著跪倒在地,雙手抱著腦袋。

    她執著他雙手,道:“您怎麼這樣說呢?您是愛我的,是不是?您不想我們這一輩子再也見不了面的,是不是?殿下,殿下,救救我吧!我也不要什麼名份,只要您能讓我留在您身邊,讓我能天天見著您、服侍您,我已心滿意足了!”

    李治有氣無力的道:“不,不行的!你快走吧,你快走吧。我……我無能為力啊!”

    “那怎麼會?您是殿下……不,不,您是陛下,只要您開口說一聲,那就是聖旨,誰敢不從?陛下,陛下,救救我,救救我!”

    “不,不,我辦不到,我無能為力,你走吧!”

    “陛下,我愛您,您也愛……”

    “不,不,我不愛你,你快走!”

    這話猶似在她後腦勺上猛敲了一記,整個人全僵住了。

    李治面上全是眼淚鼻涕,抽抽噎噎的道:“你這可死心了吧?快走吧,到感業寺去,為我父皇守靈,為我們昨晚的……昨晚的罪孽懺悔去吧!”

    她如身陷冰雪之中,怔怔的道:“昨晚的罪孽?昨晚的罪孽你也有份,為什麼只是要我一個人去懺悔?”

    李治低著頭,道:“總之你不用癡心妄想了,我不能救你。這是祖宗傳下的規矩,你一定得去感業寺。我……我雖是一國之君,但舅父……他決不會容許我這樣胡來的。天啊,如果舅父知道了昨晚的事,我怎麼辦?我怎麼辦?”他忽想到這件事的後果,不覺嚇得心膽俱裂。

    她見他怕成這個樣子,心底一寒,知道自己又錯了!李治才新登帝位,哪裡能有什麼實權?自己求他庇護,他還要求長孫無忌庇護呢。一剎那間,她萬念俱灰,心中閃過一念:“難道我真的注定了要困死在感業寺裡?”但是,這頹廢之情只是一掠而過,她馬上又鼓勵自己:“不,不會的。今天他雖然不能救我,但他心中已有了我這個人。日後他坐穩了這皇帝寶座、真的大權在握之後,就能設法救我出來。不,不要絕望,我還有機會,我還有機會!只要抓緊他的心,只要他還是愛我、不能忘記我,我還有希望!”

    她慢慢的站起來,淒然道:“不管陛下如何待我,我愛陛下之心總是不變的。我走了,只盼陛下心裡還能記著有我這麼個人,記著我在感業寺裡朝朝暮暮都在為陛下祈福,記著我這句話:‘恨不相逢未嫁時!’”說著轉身飛奔而出。

    接下來,就是感業寺的晨鍾暮鼓、孤衾淚燭。她扳著指頭計算日子,估量著這個時候李治是否已能掌握實權?自己是否明天就能聽到太監來傳旨宣她入宮?可是去日如飛,她等啊、等啊、等啊,等了一月、兩月、一季、兩季、一年、兩年……到第三年也已過去,第四年眼看就要來臨,李治那邊還是杳無音信。她開始疑惑,開始動搖:莫非他已將我忘懷?莫非他真的並不愛我?怎麼會是這樣?怎麼能是這樣?對了,對了,男人都是負心薄幸的,那後宮之中佳麗三千,他不消一忽兒已可忘掉我了!啊,愚蠢的武媚啊,天真的武媚啊,你竟還在這兒癡癡的等他!她心碎、她痛恨、她瘋狂……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傳來了消息,說李世民死忌那一天,也就是五月二十六日,李治將要來感業寺焚香祭悼。這一來,她心中又燃起了希望:李治要來感業寺!那她一定能找到機會再見他一面,一定能讓他再次記起她來。現在已是四年過去了,李治做了那麼久的皇帝,一定已經能說一不二,不會再無能為力了。那他就可以傳旨命她留發還俗,重回宮廷之中!

    李治來的前夜,她對鏡梳妝,想著明天的來臨,心中忽喜忽愁,突然起了憂懼之情:“如果他已不再愛我,如果他已覺得我不再漂亮!”她焦慮地打量著鏡中的自己,尋找自己有否年老色衰的跡象。感業寺中的日子雖苦,但她一向很注意自己的姿容,十分小心的愛護自己的相貌,如今雖已年屆三十,卻還一如雙十年華的少女一般嬌艷無倫。可是,李治才二十六歲啊!他會不會覺得自己比他年長,已經太老了呢?

    不,不,她得想些法子,不能僅以容顏來吸引他,還得讓他體會自己對他的情深愛重,還得讓他了解自己的文采風華!

    翌日,她一早就打扮得漂漂亮亮,只等著見李治。誰知她還沒高興完,就有命令下來說:鑒於男女有別,皇上祭悼時以前因侍寢而落發的尼姑不准到皇上面前見駕!

    這真是睛天裡的一聲霹靂!難道她的命運真的已被注定?難道她便再怎麼枉費心機也只能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下場?不,她不能就此甘心!

    她腦中思如輪轉,只盼能想出一條妙計來騙過守衛,出去見到李治。但一時三刻之間又豈能有什麼妙計?她心焦如焚,眼見時間一點點的流逝,李治很快就會完成祭悼離去,不知到何年何月才再有機會再見著他。

    她這邊廂彷徨無策;那邊廂鼓樂喧天,原來李治已行完禮起駕回宮,隊列正在她被關的屋子前經過。剎那間她熱血上湧,心中叫道:“不,我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我就要瘋掉了!”猛地跳起來,一手將那猝不及防的守衛推得一個趑趄跌到一旁,縱身躥了出去,向著李治的車騎沖過去,一邊大叫:“皇上,皇上,皇上……!”

    護駕的侍衛大吃一驚,紛紛趕上來阻攔她。她勢若瘋虎,雙手亂抓亂扯,竟一連沖過了好幾個人。但她畢竟是手無寸鐵的一介女流,不過是憑著一股不畏一死的狂熱勇往直前,哪裡真是那些虎背熊腰的壯漢的對手?不一會兒已被好幾個侍衛七手八腳的按著,半點也動彈不得。她眼見離李治不過幾丈之遙,竟然還是咫尺天涯,接近不了他,不覺失聲痛哭起來。

    她這一擾攘,李治那兒也隱隱聽到她的叫喊,問:“什麼人在那邊吵鬧?”

    侍衛頭領忙上前稟告:“皇上息怒,只是一個瘋尼姑突然狂性大發,竟想侵犯聖駕,但已被弟兄們制服了,皇上不必擔心。”

    李治心念一動,道:“是個尼姑?”

    “是,是當年侍寢過先皇落發為尼的宮人。”

    李治面色一變,道:“讓她過來讓朕看一下。”

    侍衛頭領一聲“遵旨”,一迭聲的傳下令去,眾侍衛將她推推搡搡的帶到李治面前。

    李治一見是她,不由得一陣迷惘:“是……你?”

    她這時連點一點頭的氣力都沒有了,只有淚珠一滴滴串串的滾落面龐,手一松,拿著的東西蕩悠悠的飄落地上。

    李治目光隨著那東西轉動,問:“那是什麼?”

    旁邊的侍衛拾起來,雙手呈到他面前。

    李治接過來一看,原來是一片紅葉,上面是墨黑的四行詩:“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

    開箱驗取石榴裙。”心中一痛,抬頭望著她,輕聲道:“你寫的?”

    她點點頭,淚水仍是一個勁的往下滑落,嗚咽道:“皇上,可憐可憐我吧!”

    李治眼圈兒一紅,淚水也奪眶而出,口中卻道:“可是……那是不行的啊!”

    “行的,行的,您是君臨萬民的天子,您要救我一個弱女子不過是舉手之勞,您一定行的!皇上,皇上,救救我吧!”她全身心的呼喚出來。

    李治驚恐的望望四周看著這場景目瞪口呆的侍從,顫聲道:“不,不行的!今天的事若給舅父知道了……不,不行,你死了這條心吧。我不認得你,我不知道你是誰。來人,給朕趕她走!快,快趕她走!”

    她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到那屋子裡去的。在她眼前只是李治那驚慌得發白的臉龐在晃動,在她耳邊只有李治那句話在回響:“我不認得你,我不知道你是誰。我不認得你,我不知道你是誰。……”

    “哈、哈、哈……”她在心中慘笑出來,“你不認得我?你不知道我是誰?無恥啊!你占有了我的身子,竟然還說出這麼一句絕情的話來!”

    她趴在案上,淚水從眼睛裡洶湧而出,淌到桌面,又沿著桌腿流到地上。

    她隱隱的聽到旁邊的人在嘲笑:“這個武媚,今天竟然向著皇上大叫大喊,還亂拋媚眼,以為這樣可以吸引到皇上對她的注意哩。可是皇上會要她這樣又丑又老的狐狸精嗎?會要她這樣的殘花敗柳嗎?她真是想男人想得失心瘋了,竟連皇上的主意也打起來喔!”接著是哄堂大笑。這些人平日就已嫉恨她的美貌,這時抓著了她這樣的失態,竟是當著她的面取笑起來。但她對這一切全都充耳不聞,就算聽見了,也不再放在心上。

    是的,她是想男人!她還年輕,為什麼不能想男人?不想男人那才是失心瘋哩!但她不是想要李治那樣的男人,她只是想要他的權,她只是想要他來救命!

    可是,她完了!她終於還是完了!

    多麼愚蠢啊!竟然將自己的希望寄托在象李治這樣怯懦、自私、無情的人身上!她早該知道自己得到的只會是失敗、羞辱、欺侮!她來到這個世上,能得到的也只有這些東西!這世上只有一個人真正疼愛過她,那就是她的父親,但上天不容她享受到哪怕只是一丁點的快樂,一早就將父親從她身邊粗暴地奪走,就象李世民奪走她那處女的貞潔、李治奪走她那畢生的希望一樣!

    掙扎,徒勞的掙扎啊,她還是逃脫不了命運的擺布、捉弄、踐踏、折磨……

    忽然之間,她腦裡迷迷糊糊的閃過一個念頭:“為什麼我不死掉算了呢?”一想到這,她不由得打了個寒噤:死!她竟然想到這“死”字上來了!以前在家裡的時候,每次母親受了她那兩個庶生哥哥的氣而哭泣不止時,總歎說還不如死了好呢。每當聽到這種話,她就忍不住痛罵母親是個懦夫,連一點點苦都挨不住,就只會想到一個“死”字!

    “為什麼要死?”她叉著腰向母親質問,“就為了便宜那兩個畜牲?就為了如了他們的意、稱了他們的心?我們死了,他們才求之不得哩!便只是為了不讓他們這樣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我也不要死,我也要活下去,還要活得得意洋洋,氣他們個半死!”

    可是,如今竟是她自己想到了死!想到這她一直鄙棄的弱者之為!

    可是,不死又能怎樣?真的要一輩子在這庵堂裡終老一生?那豈不是更加生不如死?

    夜,就在這耳邊的譏嘲和內心的煎熬中過去。

    天,亮了。

    她仍趴在案上,眼中的淚已流盡,桌面也已干成一片淚漬。她象一具死屍一樣伏在那兒,連悲痛之情也似枯萎。

    突然,門外呼啦的湧進了一群人,當中一個高聲叫道:“武媚接皇後口諭!”

    她仍是一動不動的伏在那裡,好象什麼也沒聽見。

    那人皺一皺眉,又叫一聲:“武媚接皇後口諭!”

    她始終不動,只在心裡想:“皇後口諭?哼哼,定是那女人聽說了我昨天對李治的糾纏,這會兒來報復我了。”她已是哀莫大於心死,在她來說天大的事頂多也不過一死罷了,如今的她又何懼一死?

    這時有兩個人走了過來,一邊一人將她強行拖了起來,按她跪到地上去。

    那人便開始宣讀起這道她一生之中最神奇、最不可思議的口諭:“皇後聖諭:‘武媚溫柔賢淑,皇後見之甚喜,特准留發還俗,返回宮中,為皇後之侍女。即日起行,不得有誤,欽此!’”

    這一句句話傳入她耳中,她都聽到了,但一時之間卻又一句也沒聽懂,還不明白是什麼意思。茫茫然之中不知被誰拉了起來,扶了出去沐浴更衣,然後輕車快馬,眨眼便回到了她闊別四年的皇宮。

    這一切發生得太快、也太好了,有整整一個月裡她還不能相信這是真的。最後,她才終於明白了。原來這時宮中李治的王皇後正與一個妃子蕭淑妃爭寵,王皇後爭不過那蕭淑妃,便想另找一個女子進宮去分薄蕭淑妃的寵幸。那天她發瘋似的要見到李治;李治讀她那詩時淚落如雨、顯是對她大有舊情難忘之意的情景,王皇後遠遠的都看在眼內。王皇後心生一計,想到若救了她出來,安排她到李治身邊去,一定能受李治的寵愛,由此或可使李治從此冷落那蕭淑妃。王皇後又自以為武媚是她自己救出來的,必然會對自己感恩戴德、不會與自己爭奪李治的寵愛。

    “一定是父親在天之靈在保佑我,上蒼才會賜予我這樣的良機!”她這樣滿懷感激的想,卻半點也沒想過要感謝那王皇後。“哼,你不過是利用我罷了,我也正好以利用你來報答你!”

    在此之前,她只痛恨李治的懦弱無能,可這時他的懦弱無能卻教她高興得夢裡都要笑出來。她不過略施手腕,只短短兩年之間已將李治捏在掌心,一嗔一笑之際便可教他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對她服服貼貼、言聽計從。這一來,王皇後和蕭淑妃二人反而化敵為友,聯合起來在李治面前與她相爭。但這時她們才醒覺可就太遲了!無論她跟她們爭什麼,李治就只聽她的一面之辭。

    而且她很快就生下男孩,那王皇後卻始終沒有子嗣。她又悄悄的在自己的女兒熟睡時將之扼斃,然後栽贓到王皇後身上。李治聞訊勃然大怒,連聲高叫:“皇後殺了朕的女兒,皇後殺了朕的女兒!”

    她遂乘機哭鬧要李治廢了王皇後,“否則,”她哭著說,“今次是我的女兒,下次就是我了,再下次只怕會是皇上您啊!”

    於是,就有了今天這一幕。

    屏風後的武媚思如潮湧,殿內的長孫無忌和褚遂良聞言卻俱各大驚。

    長孫無忌高聲道:“皇上何出此言?皇後出身名門,又是先皇為皇上親自挑選的妻子。當年先皇臨去時,曾拉著皇上的手對臣說:‘朕的好兒子、好兒媳,現在就交托給你了。’這話皇上自己也是親耳聽聞的。言猶在耳,皇後又不曾有過什麼過失,怎可輕易罷黜?臣不敢為了奉迎皇上的意思,就違背先皇的遺命!”

    李治強道:“先皇又何嘗不曾囑托朕要善待恪哥哥?可是恪哥哥犯下彌天大罪,便是罪無可恕;皇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為什麼就不能罷黜?朕只怕對兄嚴而對妻寬,會招來物議,說朕這是上下其手!”

    長孫無忌登時啞口無言,心中暗暗氣恨,想:“你這小子,竟也會‘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拿我的話來堵我的嘴巴?”

    他一時無言以對,那邊褚遂良便急了。他雖是不滿長孫無忌的專橫,但這件事上他卻是義無反顧地站到長孫無忌這一邊來的。

    原來在貞觀晚期,朝廷之上出現了兩個勢力圈子:一個圈子裡的人都是關隴一地出身,以原來的關隴世家為首,他們雖然不一定與關隴世家中的人有親緣關系,但都統稱為“關隴派”,如長孫無忌、褚遂良、李靖等都是這一派的人;另一個勢力圈子裡的人都出身於山東,因此稱為“山東派”,如魏征、徐世績、秦瓊、程咬金等均屬這一派。李世民本人就是關隴世家的出身,自不免偏愛“關隴派”的人,但“山東派”中也人才濟濟,不可輕忽。是以李世民臨死時任命的托孤輔命大臣中,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是“關隴派”的,徐世績卻是“山東派”的。三個輔命大臣中有兩個是“關隴派”的人,表面看來朝廷中是“關隴派”占了上風。但自從李靖去世後,徐世績成了掌握軍隊兵權的天下兵馬大元帥,在軍隊之中卻是“山東派”占了優勢。事實上李世民手下的武將大多出身山東,“山東派”在軍中的聲勢一向比“關隴派”顯赫。這兩派一者控制政權,一者操縱兵權,李世民在世之日當然都受著他的節制,不敢為派系之爭而公然對峙。李世民死後,這六年來總算一直還相安無事,未發生過什麼正面沖突。那王皇後也是出身於“關隴派”,是“關隴派”掌握後宮控制權的一枚重要棋子。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之間就算有什麼個人恩怨,這時面臨“關隴派”勢力被削的危急關頭,自然都得暫且捐棄前嫌成見,先要合力阻止李治廢掉王皇後。

    且說褚遂良見長孫無忌一時被李治駁斥得作聲不得,一急之下沖口便道:“皇上就算一定要改立皇後,也該從天下的名門世族中選擇佳偶,為什麼非要那武昭儀不可?武昭儀從前曾侍候過先皇,此事天下皆知!難道皇上以為可以蒙蔽住全國億萬百姓的耳目嗎?就算皇上強行壓制民情,後世的人又將如何評說皇上?皇上又豈能堵住這千秋萬世的悠悠之口?”

    他這樣直言李治亂倫,李治霎時面紅耳赤、羞怒攻心,正不知如何發作,屏風後的武媚早比他更忍不住了,尖叫出來道:“你這‘狗嘴裡吐不出象牙’的奸佞之徒!為什麼不撲殺這目無君上的獠賊?”

    長孫無忌和褚遂良聽到武媚的聲音,都是駭然色變,長孫無忌喝罵道:“大膽妖媚!皇上正與臣等商議國家大事,豈容你一介女流之輩插手干預朝政?”轉頭又對李治道:“皇上,褚尚書是先皇托孤的大臣,別說他如今不過是秉忠直言,就算他真的有罪,也不可用刑!”

    褚遂良跪倒在地,哭道:“臣今冒犯皇上,罪該萬死!但只要勸得皇上回心轉意,臣便是千刀萬剮,又有何懼?”說著用力的磕頭,直磕得額上鮮血直流。

    李治見此情景,不禁驚慌起來,轉眼看到徐世績仍在那裡一副閉目養神的樣子,忙問:“徐愛卿,褚尚書如此勸阻朕,朕是不是應該就此罷手?”

    徐世績雙目一張,眼光如冷電一般迸射出來,正要開口,長孫無忌卻已搶先道:“徐司空!皇後仍母儀天下之重位,既可導人向善,也可引人入惡,請您慎言!”

    徐世績一仰首,迎上長孫無忌凜凜的目光,心中一陣冷笑,想:“好啊,你也太專橫霸道了吧?”原來他一直以來對於長孫無忌獨攬朝政十分忌恨。當年褚遂良不過是跟長孫無忌一言不合就被貶為刺史,長孫無忌對自己“關隴派”中的同黨稍有不如意便已這般打擊,他身為“山東派”之首,豈可不心有所慮乎?但他自知自己在朝中的勢力不及“關隴派”,長孫無忌與皇帝李治又是甥舅至親,自己若貿然與他公開對立,輕則自取其辱、重則有喪權亡身的大禍。所以他一直隱忍不發,盡量不招惹長孫無忌。但他心中一直憂懼,想到長孫無忌用的很可能是“先安內後攘外”的策略:先壓服他“關隴派”內部的人,待他在“關隴派”內獨一無二的首領地位一旦確立,就會與“山東派”攤牌,將他徐世績這些“山東派”的人也清除出朝廷軍隊。到了那個時候,這天下可就真的成了“關隴派”甚至是長孫家的天下,他徐世績在這世上還能有立足之地麼?

    他知道跟長孫無忌翻面的日子不遠了,但他始終苦無良策,不知該怎麼樣對付那即將降臨頭頂的雷霆攻擊。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這廢立皇後之爭,一向對長孫無忌言聽計從的李治竟破天荒第一次與他那舅父站到了對立一面去。

    “如果李治這次一意孤行,不聽從長孫無忌的話,這先例一開,以後他要擺脫長孫無忌的控制,可就容易多了。這是削弱李治對長孫無忌的信任,削弱他長孫家乃至‘關隴派’勢力的天賜良機!”徐世績一邊裝出閉目養神的樣子,一邊在心中籌思,“但如果李治逼於長孫無忌的壓力,終於又屈從,那麼他從此再也無法反對他這舅父的任何意見,以後長孫無忌要鏟除我‘山東派’可就不費吹灰之力了!”

    一瞬那間,他已立下心志,毫不畏縮的直面長孫無忌的逼視,緩緩的道:“廢立皇後,那是皇上的家務事,何必要動問外人?”

    他此言一出,長孫無忌等勃然變色,李治卻是喜動顏色,道:“徐愛卿這麼說,那是贊同朕改立武昭儀之見了?”

    徐世績面上仍是一副漠不關心之色,道:“皇上喜歡什麼樣的女子,份屬私情而已,與國家大事有何干系?臣不敢妄置一詞。臣年已老邁,議事這麼久,已是神困力倦,請皇上特許臣退下歇息。”

    李治欣然道:“徐愛卿請便!”

    徐世績施施然的退出。

    待徐世績一走,李治面色一寒,喝道:“來人!將褚遂良這妄言奸臣給朕亂棍趕出去!”

    長孫無忌急叫:“皇上!”

    李治站起來一拂長袖,冷顏道:“朕心意已決,舅父不必多言!”說罷,也不管他還要再說什麼,轉入屏風後去,將一個呆若木雞的長孫無忌拋撇在後面。

    武媚聽著這一切,心中得意非凡,想:“長孫無忌啊長孫無忌,看你以後還敢不敢跟我斗?哼,竟敢阻攔我做皇後?目下先設法宰了褚遂良那口出狂言的匹夫,日後才慢慢的對付你!嗯,以後該怎樣向長孫無忌報復今日之仇?”她美目流盼,片刻間已想到妙法:“對了,他剛才那麼得意洋洋的想出賜李恪自殺的報仇之法,他日到我報復他時,便要他作法自斃,也一嘗被賜自殺的滋味!哈哈,李恪啊李恪,你可要感激我來替你報了這個仇呢!”

    她一邊想得高興,一邊抬起頭來,望向窗外的天邊。只見漫天烏雲遮蔽著蒼天,一輪紅日從雲層後透射出來,給那烏雲鑲上一道奇怪的金邊。她長長的吁了口氣。

    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全書完-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