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之夢 第十一回 「太陽國王」稱霸歐洲 決堤淹城敗中取勝
    朋友,你看過電影《鐵面人》嗎?這部電影的主人公似乎和法國大名鼎鼎的「太陽國王」有些瓜葛,以致子不少史學家竟對路易十四的國王身份懷疑起來。據法國著名思想家伏爾泰的權威著述,在路易十四未成年期間,攝政的首相馬扎然去世幾個月後,一個身材高子常人,年輕、漂亮、高雅的不知名的囚犯被極端秘密地押送到一座城堡。這個囚犯一路上戴著面罩,面罩的護頸裝有鋼製彈簧,使他能戴著面罩吃飯而不感到絲毫不便,看押人員奉命,如果他取下面罩,就殺死他。令人倍感驚奇的是,這個囚犯無疑是個重要人物,但其人入獄時,歐洲並沒有什麼重要人物失蹤。剛入獄時,典獄長親自把精美的飯菜擺在他的桌子上,然後把他關在裡面,退了出來。一天,這個囚犯用餐刀在一隻銀碟子上刻了幾個字,然後把碟子從窗口扔出去,碟子落在停泊在城樓腳下河邊的一隻船上。船主是個漁夫,他把碟子揀了起來,拿去還給典獄長。典獄長十分驚訝地詢問漁夫,「你看過碟子上的字嗎?你揀起碟子後有誰看過沒有」?漁夫回答說:「我不識字,我剛剛揀到,沒有別人看見」。這個漁夫被扣留起來,直到典獄長瞭解到漁夫從來沒有讀過書,碟子也沒有被別人看見過之後,才把他放了。典獄長對他說:「去吧!你不識字,是你走大運」。知道這個秘密的大臣臨終前,他的女婿、法國元帥跪著肯求他告訴鐵面人是誰?這個大臣回答說,這是國家機密,他曾經宣誓永遠不洩漏。那麼,這個身材優美、皮膚略帶棕色的囚犯究竟是誰呢?歷史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千古之謎。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是一個不可一世的君主,在其鼎盛時期就開始有了取得不久前德國皇帝所想取得的地位——「全歐」;主的野心。他在自己的政治演說中強調,他的政權源出比鄂圖帝國更古更大的強國,即查理大帝帝國。他曾提出自己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候選人。他命令在一個紀念碑上把易北河寓意地畫為自己領土的東部邊境。由於他的文治武功滿足了封建責族的欲壑,當時宮中佞幸獻媚的人,稱法國達到了「太陽國王」的「盛世」。幾乎同時期的法國大思想家伏爾泰,用他那如椽大筆,給我們留下了一部世界學術名著《路易十四時代》。在這部著作中,伏爾泰對路易十四讚賞備致,儘管路易十四去世時,給法國留下一個經濟崩潰,民窮財盡的爛攤子,他還是給路易十四及那個時代冠之以偉大的字眼。本回書對路易十四不作全面評述,而是著重從國際風雲角度看看這個太陽國王如何稱霸歐洲,處心積慮地展拓他的天然疆界吧!

    兒皇帝與鐵圃人之謎

    說來也許人們不相信,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太陽王」,繼位時還是一個不到5歲的兒皇帝。待他成年之後,又有神秘的鐵面人之說,更使這段歷史撲朔迷離。據史書記載,路易十四的父親死於1643年,老國王在去世前,口述了一項聲明,指定王后安娜、國王的弟弟孔代以及黎世留手下全部人員成立政務會議,路易十四繼承王位。井指定他的母親安娜為攝政。這個聲明不合玉後的口味,更不合血統親王的口味。王后安娜在老國王死後採取的第一個行動就是通過巴黎高等法院作出決定,廢棄老國王的遺願。於是,王后進行無限期的攝政,王弟任王國總監。王后任命馬扎然為首相。這一任命卻使前任首相的後繼者、意大利人紅衣主教馬扎然成為實際統治者。馬扎然採取斷然措施,限制顯貴們分割國家財富的野心,節制玉後恩賜的慷慨,粉碎大領主們策劃的罷兔馬扎然的陰謀。然而,法國同西班牙還在繼續作戰,要消除戰患,必須擴大戰果才能簽訂和約。

    最激烈的戰鬥在佛蘭德爾境內進行,法國一度和其同盟者荷蘭瓜分了這個地區,但這個地區根本沒有被征服。西班牙的26000人軍隊對該地大肆蹂躪,它們準備深入法國境內,兵臨巴黎城下。由於法國新國王幼弱,法軍數量又居於劣勢,其統帥竟是一個21歲的青年,這些都使西班牙人希望倍增。指揮法軍的青年王侯審時度勢,指揮若定,機靈敏捷,親自率領騎兵向當時所向無敵的西班牙步兵發起進攻。這支步兵強大和密集程度都與受到高度評價的古代重甲長槍軍不相上下。這支步兵還以後者所沒有的靈巧隊形展開,使位於它正中的18門大炮得以進行齊射。青年王侯包圍了這支步兵,並向它發起三次進攻,終於衝垮了西班牙步兵密集的隊形,煞住了它囂張的氣焰。法國軍隊剛剛獲勝,立即制止了屠殺,遂使西班牙軍隊的官兵紛紛撲倒在青年王侯的膝下,尋求庇護,以免死於勝利的法國士兵的狂怒之下。青年王侯這一仗便使大孔代之名蜚聲於世,歐洲人過去尊重西班牙軍隊,現在改而尊敬法國軍隊,一百年以來,法國軍隊從來沒有打過這樣著名的勝仗。

    西班牙軍隊的失敗,追使帝國謀求同法國的談判,但雙方仍想在戰場上一見高低,致使談判拖延了很長時間。孔代親王在弗裡堡戰鬥中,西班牙軍隊搶先佔領了該堡、城下駐守部隊比孔代親王率領的軍隊還多,但他率軍發起三次猛烈進攻。據說,他把元帥權杖投擲到敵軍防禦工事中,為了拾取權杖,他手執利劍,指揮團隊向敵陣進攻,從而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孔代親王還率軍在西班牙軍隊睽睽目光之下包圍敦刻爾克,並第一次使這個要塞落入法國手中。在德意志軍隊包圍了阿圖瓦的朗斯之際,孔代親王受命向德軍發起進攻,俘虜其主帥,打得這支德意志和西班牙聯牢土崩瓦解,使其丟失軍旗百餘面,大炮38門,5000人被俘,3000人被殺,其餘官兵如鳥魯散。至此,法國和瑞典終於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法國軍隊越過了萊茵河,佔領了整個巴伐利亞,並向哈布斯堡王朝的維也納進軍,瑞典人也進入了布拉格。哈布斯堡王朝四面受敵,被迫讓步,在1648年10月簽訂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中,將梅斯、土爾、凡爾登三個主教區劃歸法國,使法國的邊境得到了保護;同時法國還得到了通往意大利的門戶——阿爾卑斯山的皮涅羅爾要塞等地,終於經過戰爭贏得了和平。

    不幸,法國陷入綿延不斷的內戰之中。

    在逆境中,路易十四被撫育成人。這個被稱作沒有王國的年輕國王,經常缺少生活必需品,被迫從一個省到另一個省的轉移。當年輕的國王回到巴黎並控制了局勢後,孔代親王外逃,成為西班牙的僱傭軍官,統帥西班牙的軍隊,越過邊境,進逼巴黎。路易十四執行積極的對外政策,先後同德意志、英國結盟。法國軍隊終於在鄧斯獲勝,西班牙被迫停戰。兩國在北達索瓦河的小島上簽署的比利牛斯和約,滿足了法國的要求:路易十四娶西班牙國王的女兒為妻、法國得到了南部的魯西永和塞爾達尼、北部的阿圖瓦、列日公國的菲利浦維爾和馬裡安堡、盧森堡的蒙梅迪和蒂翁維爾等大片領土;同時,洛林的查理四世仍然保留著他的公爵領地,但要拆除要塞;巴爾公爵領地歸屬法國。由於歷史上連續發生的偶然事件,路易十四還繼承了許多省份,沒有領土的年輕國王終於有了領土。

    路易十四親政

    鐵面人的傳說畢竟是文字虛構。在遠離朝政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路易十四決心肩負國政的重擔。此時的國王已經22歲了,竟沒有一個朝廷大臣間過他何時想聽取他們的匯報?當其首相臨終之際,希望成為首挨大臣的才想起了國王:「我們今後有事找誰」?路易十四用堅韌不拔的語氣鎮定地回答:「找我」。路易十四親政了。他親自規定每個大臣的職責範圍,責成他們定期匯報,不得略漏。他一心想親自治理國家,因而沒有任命首相。路易十四親自挑選親信,主持朝政,增加財政收入,改革捐稅制度,從而使法國經濟出現了繁榮。

    與此同時,法國積極謀求在歐洲的大國地位。一次,法國大使同西班牙大使在瑞典駐倫敦大使館門口,為了誰先走的問題發生爭執。由於這個西班牙人比法國大使更富有,隨員更多,因而把倫敦的地皮拉了過去,殺死了法國大使四輪馬車的馬,毆傷並驅散了大使的隨從人員,揚長而去。路易十四獲悉這一侮辱後,立即召回法國駐西班牙大使,並下令把西班牙駐法大使驅逐出境,中斷了還在佛蘭德爾進行的法、西兩國邊境談判,並派人告知他的岳父西班牙國王,如果他不承認法國王權的優越地位,如果他不鄭重賠禮道歉,彌補這一侮辱事件以滿足法國的要求,戰端就要重起。西班牙國王不願為了大使的居先權而把自己的國家再次投入戰爭的深淵,只得遣使當著各國駐沫公使的面向法國宣佈:「西班牙大使今後將不再和法國大使競爭」。這件事顯示了法國在歐洲的優越地位。另一件顯示法國地位的事件是法國大使的僕從執械襲擊了羅馬教皇的衛隊。事情的起因,是教皇亞歷山大七世的兄弟暗中唆使一支武裝包圍了法國大使館,並開槍射擊大使夫人的四輪馬車,一名青年侍從中彈身死,另外幾名僕從受傷,迫使法國大使從羅馬出走。鑒於羅馬教皇敷衍拖延,遲遲不予賠償,路易十四便調集大軍進入意大利,揚言要包圍羅馬。終於迫使教皇賠禮道歉,接受高等法院的傳訊,井沒收一塊領地,將教皇的親兄弟流放出羅馬。法國還迫使教皇在羅馬城內修建一座金字塔,塔上載有關於這次侮辱行為和道歉的文字。

    路易十四在維護法國尊嚴的同時,並沒有忘記擴大自己的權勢。他利用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的揮霍無度,從英國購得敦刻爾克和馬迪克兩個城市,接著便調集上萬人從陸海兩面加強敦刻爾克的防務,法國人在城市與城堡之間挖掘了上個可停泊戰艦30艘的船塢,英國人剛出售了這座城市,便對這座城市懼伯起來。此後,法國還用強力佔有了馬爾薩斯要塞。

    多年來,大西洋一直被英、荷兩國霸佔著。英、荷兩國通曉建造並利用船舶進行貿易和作戰的技術,具有相當的優勢。法國在黎世留首相統治時期,曾以海上強國自居,一度可以從停泊在各個港口內的60艘園體軍艦中抽調近30艘投到海上,其中僅僅一艘軍艦就裝備大炮70門。然而到了馬扎然統治時期,法國卻從荷蘭人手中購買了數量很少的那點軍艦,而且海軍官兵、造船工廠、造船設施全都缺乏。當英國人和荷蘭人以將近300艘巨型戰艦蓋滿大西洋時,法國還只擁有15艘到16艘末等軍艦。路易十四決心建設一支強大的艦隊和一支現代化軍隊,以便擁有強大的手段震懾歐洲和全世界。很快,在世界海洋上便出現了276艘掛著百合花旗的戰艦,法國海軍的兵員由海員註冊處提供,西海岸的敦刻爾克、瑟堡、羅什福、佈雷斯特,地中海岸的土倫,都是這支龐大艦隊的停泊港。船氏們從國王那裡領取「特許狀」進行巡弋,搶劫西班牙國王或荷蘭公匍的載滿黃金珠寶的貨船。

    與此同時,法國還大力發展海外貿易,創立了享有國王賦予壟斷權的幾家大公司:東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北方公司(波羅的海)、中東公司。政府通過這些公司與在世界各地開闢的殖民地建立了聯繫:加拿大、阿卡地、紐芬蘭、密西西比河流域、路易斯安娜、安的列斯群島和圭亞那,非洲的塞內加爾、波旁島、馬達加斯加,印度的本地治裡、昌德納戈爾。雖然這第一批殖民地由於經營無方而大多失敗了,但它們無疑促進了商業貿易,而這種貿易是在國王建立的強大海軍的保護下進行的。

    征服佛蘭德爾

    路易十四在恢復了國內秩序,財政狀況良好,又有一支強大的軍隊的情況下,便開始了他稱霸歐洲的嘗試:第一個打擊對像便是西班牙。據1657年的比利牛斯和約,路易十四娶西班牙公主為妻,這是因為對方答應給一筆數目相當可觀的嫁妝。但是西班牙君主國被百年戰爭搞得民生調敝,無力支付這筆債務。路易十四聲稱,西班牙的佛蘭德爾、布拉邦特和弗朗什——孔泰等省份,應該歸他妻子所有。他無視他的妻子曾經宣佈放棄這些權利,而讓神學家論證他的這些權利無可爭議,借口就是法國王后應得的嫁妝50萬埃居分文未付。路易十四本應理所當然地保護他的妻弟,可他卻同德國皇帝在查理孩提時代便締結了一項瓜分西班牙的條約。根據這個條約,法國擁有佛蘭德爾,德國一候查理死後,便將西班牙置於德國皇帝的統治之下。這個條約的主要條款秘而不宣,德國皇帝還要求至少做到:不讓任何宮廷瞭解這一條約的內容,不按照慣例製成副本,應當保存的唯一的一份條約收藏在一隻小金屬箱內,一把鑰匙由德國皇帝保存,另一把存放在法國國王處。按照這個條約,法國皇帝便聽任西班牙受人掠奪。

    於是,路易十四便向佛蘭德爾進軍。這個一如既往,仗勢多於講理的國王,親自率領35000人馬,另一支8000人的部隊被派往敦刻爾克,第三支部隊4000人派往盧森堡。當時法國建設一支現代化軍隊的措施已付諸實施,在國王率軍出兵的時候,強大的王軍已達72000人,邊界上建設了一套設計新穎而又壯觀的邊界工事體系:修築了33個新堡壘,改造了200個舊堡壘,並把各類倉庫、兵站設置在邊境沿線上。這些措施保證了無論國王要包圍什麼地方,無論他下令軍隊向哪裡進攻,各類救援物資早已齊備,軍隊的宿營地點早已標好,行軍路線早已確定。年輕的國王親臨部隊,更加鼓舞了將士的士氣。而在西班牙的佛蘭德爾邊境,幾乎既無防禦工事,又無守備部隊。所以,當路易十四在邊境上一出現,邊境城市紛紛落入法國手中。據描寫,路易十四進入夏勒魯瓦如同進入巴黎一樣,阿特、圖內爾、菲爾納等城市相繼陷落。路易十四走進杜埃城下的戰壕中,這個城市便於次日投降了。裡爾是這些地方最繁榮的城市,有守軍6000人,是唯一設防堅固的城市,但也於圍城9天後投降。這次!找役,勝利是那麼輕而易舉,作戰好像是宮廷旅行,元帥在戰鬥中用銀製餐具侍膳,士兵在戰鬥中能吃到燉肉和甜食,甚至國王和將軍、大臣都騎馬前往參加軍隊的聚會。

    法軍攻城掠地這樣迅速,致使布魯塞爾全城人心惶惶,市民們把家俱、衣物搬往安特衛普。據史學家推測,當時,如果法國國王有足夠的部隊,還可能擴大佔領一大批准備向他開門投降的要塞。

    接著,路易十四秘密地策劃了對弗朗什一孔泰的征服,20萬大軍從20條不同的道路前來集中,同日在弗朗什一孔泰會合。這是一個土地肥沃、人口眾多的省份。在這塊長40里、寬20里,被稱為「弗朗什」(法文原意為「沃上」)的地方,果然名不虛傳。西班牙歷代國王與其說是這個省份的主人,毋寧說是它的保護者。這個地方雖然隸屬於佛蘭德爾政府,但很少依靠它。法國對這個鄰接的省份早已垂涎三尺,路易十四的秘密謀算,促成了這次無人料到的行動,20萬大軍集結在寓這個省的省城只有幾里之遙的貝桑松,緊緊地包圍了這個城市,另一支法軍則奔襲薩蘭。次日,貝桑松和薩蘭投降,路易十四乘勝前進,揮師包圍了多爾要塞。守城的400名士兵和市民頑強抵抗,終因寡不敵眾,在圍城4天後被佔領。結果不到三周時間,整個弗朗什一孔泰便向法國投降。至此,法國以所向披靡的連續攻勢,先後奪取了佛蘭德爾和弗朗什一孔泰。

    法國的凌厲攻勢,驚醒了無精打采,昏昏欲睡的歐洲。德意志帝國開始多方活動,徵募軍隊;瑞士也為自由不寒而僳起來:一向與法國人友好的荷蘭人也膽戰心驚了。西班牙喪城失土,轉向荷蘭人求援。德國皇帝受法德兩國密約的約束,暗中慫恿英國、瑞典以及荷蘭等國聯合起來。為了保持歐洲的均勢和遏制路易十四的野心,英國、荷蘭、瑞典僅用五天時間便簽署了條約。在歐洲四面八方掀起的風暴面前,路易十四迫干形勢,只得親自提出締結和約。根據簽署的《亞深和約》,法國歸還了弗朗什一孔泰,保留了佛蘭德爾和埃諾要塞。荷蘭人寧願法國國王歸還佛蘭德爾,從而脫離這樣一個可怕的鄰邦。但是各國都覺得法國國王捨棄弗朗什一孔泰是表現了足夠的克制。亞探條約為德國打開了荷蘭的大門。路易十四早就對荷蘭這樣的菜爾小國竟敢遏制他的勝利前進,並牟取在國王之間進行仲裁十分憤慨。荷蘭的舉動被視為法國的奇恥大辱,但懾於歐洲的眾怒,不得不忍氣吞聲,從那時起,路易十四就反覆思考如何進行報復。所以,當法國對這個國家作出讓步之時,就已打算消滅這個國家了。

    法國策動征服荷蘭的戰爭

    路易十四雖然在一段時期內被迫止戈息武、保持和平,但他的骨頭裡仍一如既往,繼續整頓、加強、美飾王國。法國港內船舶遍佈,水手雲集,已能容納武裝起來的巨型船艦60艘。在國王旗幟的保護下,移民從各個港口出發,前往美洲、東印度群島和非洲海岸。同時,他在處心積慮地策劃征服荷蘭的龐大計劃。路易十四看出了荷蘭這個小共和國雖然稱霸海洋,但在陸上卻弱小無比,它與西班牙、英國結成聯盟,與法國和平相處,躺在條約和規模巨大的貿易之上未免過分高枕無憂了。從荷蘭開刀,首先必須使英國與荷蘭分寓,荷蘭一旦得不到英國的支持,似乎會不可避免地遭到毀滅。路易十四想起了荷蘭艦隊曾一度在海上逞雄,封鎖了英國的泰晤士河口,並焚燬了英國船隻,英國這一奇恥大辱,只要稍加挑唆,便能離間英國和荷蘭的關係;路易十四還考慮到沉湎於聲色犬馬之中的英國君主急需錢財,可以用金錢來左右他的態度。深思熟慮之後,路易十四便派出全權代表會見英王查理,於是兩國宮廷締結了瓜分荷蘭的密約。

    然而,進攻荷蘭,卻沒有一個能提得出訴諸於戰爭的借口。在黑雲壓城,勢若壘卵之際,荷蘭國內又分為兩派,互相爭鬥的內江削弱了自身的力量。法國收買了巴伐利亞的主教,加入反對荷蘭的行列。瑞典在荷蘭受到威脅之際,馬上棄之不顧,連忙向法國納貢買好,以恢復和法國過去的聯繫。驚恐萬狀的荷蘭三級會議致函路易十四,低聲下氣地詢問國王:進行大規模戰備是否針對荷蘭這個多年的忠實盟友?他們在什麼地方得罪了他?他要求什麼賠償?路易十四傲慢地說,他的尊嚴怎樣要求,他就怎樣使用自己的軍隊,而關於他對軍隊的使用,他並無義務向任何人報告!

    法國人的宣戰,終於挖空心思地找到一個理由:荷蘭人鑄造了一枚侮辱路易十四的獎章。本回前面敘述了餡媚的佞人,曾經稱路易十四為「太陽之王」,那時候,法國人喜愛象徵性的圖像,簡直風靡一時,人們把一個太陽徽奉送給路易十四,徽章上有「高於一切」的字樣。法國抓住荷蘭三級會議曾下令鑄造一枚獎章,並在這個獎章上表達了這個共和國所已完成的全部光輝業績:「法律得到加強;宗教得到純淨,國民們得到救援,受到保護,並團結一致,海上自由之仇已報;歐洲已經安撫。」法國捏造了另一枚不曾有過的獎章,據說是把荷蘭人的像和太陽鑄在一起,並用「太陽一見了我就停了下來」作說明。認為是可忍,孰不可忍?

    為了平息路易十四的憤怒,荷蘭三級會議下令毀掉那枚獎章的鋼印模型。

    欲加之罪,何患無詞?英國國王也責難荷蘭三級會議,說它的艦隊在一艘英國軍艦面前沒有降旗,並且還例舉出一幅畫上有一些被繳獲和燒燬的船隻,上面有一個勝利者用以影射英國的畫。英國大臣書面列舉他們的國王對荷蘭的不滿,特別舉出荷蘭方面具有侮辱性的圖畫。據載,是有這麼一幅畫,但被收藏在一間從來無人進入的房間裡,不知怎麼被英國國王知道了,竟被作為製造戰爭的借口。

    路易十四為了征服這個小國家,使用的正規部隊和金錢之多,使任何侵略過世界某一部分的征服者都為之遜色,僅戰備就消耗了當時的5000萬法朗。法國的30艘裝有50門大炮的軍艦同英國的100艘艦船的艦隊會合在一起,陸上還擁有30多萬人的正規部隊和一支強大的炮兵。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荷蘭只有當時組成的25000人的士兵和剛剛根據百姓的心願而選出的青年陸軍統帥——22歲的威廉-奧倫治親王。據描寫,這位親王具有荷蘭人冷靜的外表,內心壯志滿懷,熱烈追求榮譽。這種熱烈的感情,雖然在言談中從來沒有流露,卻始終在他指揮作戰時迸發出來。他生性冷靜嚴肅,他的特點是勤奮積極,目光敏銳,他從不失望沮喪。這就使他看來那衰弱疲憊的身軀得以承擔他的體力難以負荷的事業。這個英勇而不自炫,凌雲壯志而又喜好治國征戰,天性頑強而又臨危不驚的傳奇式人物,是一個幾乎在各方面都和路易十四截然相反的將才。

    戰爭以法國同時包圍萊菌貝格、奧爾蘇瓦,韋塞爾、比裡克4座城市開始,幾乎一受包圍就被攻克。在大兵壓境的險惡環境中,萊茵河和伊塞爾河沿岸的各個要塞紛紛投降,有幾個總督只要遠遠看見一兩個法國騎兵連經過,就把城門鑰匙拱手相送,連首都阿姆斯特丹也在等待奴役和毀滅時刻的到來。有個法國軍官竟大言不慚地說:「你如果願意給我50名騎兵,我可以佔領兩三個要塞」。據說,如果當時法軍再稍作努力,阿姆斯特丹就會落入法國國玉手中。這個首都一旦被攻克,不但荷蘭共和國滅亡了,荷蘭民族也將不復存在,甚至這個國家的土地也會很快消失。荷蘭三級會議決定向法國國王求和,並提升威廉親王為荷蘭執政。

    4名代表以荷蘭共和國的名義來到法國國王的營帳,哀求寬大為懷的對待。這些代表沒有受到路易十四那種把溫和的禮儀同執政的嚴肅摻混在一起的法國式禮節的接待,在侮辱嘲笑中,荷蘭代表被迫往返多次,最後,法國國王教人向他們宣示了他的旨意:要求荷蘭三級會議把萊茵河彼岸的伊梅根和荷蘭國內的一些城市和堡壘統統割讓給他;付給他兩千萬盾,法國人主宰荷蘭國內的所有通街大道,在水陸交通上自由往來,而不必付任何關稅;在各地重建天主教;荷蘭每年派遣特別使團,向他貢送金質勳章一枚,勳章上刻有荷蘭人的自由得自路易十四等字樣。除了滿足法國的上述要求外,荷蘭人還必須把他們給予英國國王和德意志各諸侯的種種優惠也給予法國,等等。這些所謂和平條件,意味著荷蘭接受奴役,令人無法容忍。戰勝者的驕橫使戰敗者因絕望而產生勇氣,荷蘭人決心手執武器戰鬥到最後一息。

    此時的奧倫治親王已是眾望所歸,人心所向。荷蘭的官員們還有那種在無法挽救的困境中,斷然作出破釜沉舟的決定的魄力。他們下令鑿穿攔海大堤,使阿姆斯特丹的四周不計其數的郊區房舍、鄰近城市盡皆一片汪洋,阿姆斯特丹周圍有軍艦護衛,水深足以舶近城邊。

    奧倫治親王此時顯露出他的將才。他一面把法國人進入荷蘭可能經過的其他通道全部用水淹沒,一面進行迅速而秘密地談判,把德意志帝國、德意志皇帝、西班牙樞密院、佛蘭德爾總督從情懶麻木之中喚醒過來,他甚至促使英國轉向和平,歐洲各國開始秘密勾結反對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孤立無援,只得撤出荷蘭。後來,由於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公然支援荷蘭,戰爭又將擴大與延長,路易十四感到實現全部目的已不可能,便於1678年接受了奈梅根和約。

    這場戰爭的結果,荷蘭沒有失去一寸領土,甚至還使法國降低了關稅。法國向西班牙索取了弗朗什一孔泰、佛蘭德爾和埃諾的大部分土地。法國國王的威勢在這場戰爭中達到了頂峰,他即位以來所向無敵,被圍之城攻無不克,各方面都勝過聯合起來的敵人,最後成為歐洲事務的裁決者、平定者和綏撫者。不久以後,巴黎市政府莊嚴地授予他偉人稱號。

    然而、法國的霸權僅僅限於在歐洲大陸上。在海上,荷蘭和英國的海軍力量還很強大,印度洋上也只能看到荷蘭的國旗。在殖民角逐中,法國也遠遠地落在英國的後面。一次,法國大使對波斯國王說,路易十四幾乎征服了整個荷蘭。這位波斯君主說:「這怎麼可能呢?在霍爾木茲港裡,荷蘭的船隻和法國的船隻始終是10與1之比啊!」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