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史(羅素) 第03卷 天主教哲學:第03篇 經院哲學家 第十二章 公元十三世紀
    中世紀於公元十三世紀裡達到了極點。自從羅馬帝國滅亡後,逐漸建立起來的綜合

    體系業已完備得無以復加。公元十四世紀帶來了各種制度和各派哲學的瓦解;而公元十

    五世紀則帶來了我們在今日仍舊認為是近代事物的開端。公元十三世紀的偉人都是十分

    卓越的:尹諾森三世、聖法蘭西斯、弗裡德裡希二世和托馬斯-阿奎那等,他們以不同

    的方式,各自成為其類型的傑出代表。此外,還有一些巨大的成就但這些卻與偉大人物

    沒有什麼確切的關係,例如:法蘭西哥特式大教堂,有關查理曼,阿瑟王和尼伯龍根的

    浪漫主義,大憲章和眾議院中的立憲政治的創始等。然而,和我們直接最有關係的卻是

    經院哲學特別是由阿奎那所闡述的經院哲學;但我要把它留在下一章去講。我想先大致

    講一講對於形成這一時代精神面貌最有影響的一些事件。

    本世紀初葉的中心人物是教皇尹諾森三世(公元1198—1216),他是一位機敏的政

    治家,具有無窮的精力,並堅信教皇具有無上的權力,但在秉賦中卻缺少基督的謙遜。

    在接任聖職時他擇了一段經文說教道:「看,我今日立你於各民各國之上,去拔掉和打

    碎,去毀壞和推翻,並去建設和樹立。」他自稱為「萬王之王,萬主之主,是一個遵照

    麥基洗德的等次的永世大祭司。」他在厲行這一觀點時,利用了一切有利的情況。西西

    裡早先被羅馬皇帝亨利六世(死於公元1197年)所征服,亨利和諾曼族諸國王的女繼承

    人康斯坦斯結了婚。當尹諾森接任教皇時,新王弗裡德裡希才三歲。這時西西里國內多

    亂,康斯坦斯需要教皇的幫助。她請教皇作了幼王的監護人,藉著承認教廷的優越權,

    取得了教皇承認幼王在西西里的統治權。葡萄牙和阿拉貢對教廷的優越權也有過類似的

    承認。在英格蘭,國王約翰經過了頑抗之後,終於被迫把他的王國獻給尹諾森,然後,

    把它當作教皇的采邑重新領回。

    在某種程度上,威尼斯人在第四次十字軍中曾佔過教皇的上風。十字軍士兵本擬在

    威尼斯乘船出發,但卻得不到足夠的船隻。當時除了威尼斯人之外再沒有這麼多船隻,

    但他們卻主張(純粹是為了商業的理由)與其攻打耶路撒冷不如攻打君士坦丁堡——無

    論如何君士坦丁堡是塊有用的踏腳石,而且東羅馬帝國對十字軍戰士又從來不很友好。

    —結果大家認為有必要向威尼斯作出讓步;君士坦丁堡被攻陷,並且選立了一個拉

    系的皇帝。最初尹諾森曾感到煩惱;但是他又想到現在或有可能把東西兩方的教會重新

    聯合起來。(這個希望以後終成泡影)除了在這件事上,我尚不知道有什麼人在什麼程

    度上佔過尹諾森三世的上風。他派遣了大批十字軍去討伐阿勒比占西斯派,這次十字軍

    把法蘭西南部的異端教派,幸福,繁榮和文化一起都給根絕了。他因圖路斯伯爵,雷蒙

    德對這次十字軍抱著不冷不熱的態度而把他廢黜,同時並把大部分阿勒比占西斯派的土

    地賞給這次十字軍的統帥西蒙-德-蒙特富爾(議會之父的父親)。他和德意志皇帝奧

    托發生了爭執,因而號召日耳曼人廢黜奧托。他們執行了他的指示,並且又按著他的提

    議選立了剛成年的弗裡德裡希二世。

    然而為了支援弗裡德裡希,他卻勒索弗裡德裡希答應付出一筆驚人的代價——然而,

    弗裡德裡希已決心盡快地背棄這項諾言。

    尹諾森三世是第一個沒有神聖素質的大教皇。教會的改革使教階制對它的道德威信

    感到安全,因而也就使它確信無需再為聖潔問題有所掛慮了。從那時起,權力的動機,

    日益專擅地支配了教廷,因而甚至在他還在世的時候就引起了一些虔誠教徒的反對。為

    了增加教廷的權力他將教規編為法典;

    瓦勒特-梵-德-符格勒外德1稱這本法典為「地獄給予人類的一本最黑暗的書。」

    教廷雖然仍能取得一些顯赫的勝利,但其日後衰落的景象卻已可預見於此了。

    曾為教皇尹諾森三世所監護的弗裡德裡希二世於公元1212年去到德意志在教皇的支

    援下當選為皇帝來接替奧托。

    尹諾森沒有活著見到他培養了一個多麼可怕的攻擊教廷的敵人。

    弗裡德裡希——歷史上最出色的統治者之一——在艱難困苦中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

    代。他父親亨利六世(巴巴羅撒之子)征服了西西里的諾曼人,娶了該王朝的繼承人康

    斯坦斯。亨利六世建立了一支為西西里人所痛恨的日耳曼人駐防部隊;他死於公元1197

    年此時弗裡德裡希才三歲。康斯坦斯於是開始反對日耳曼人並試圖拋開他們而借助於教

    皇的支持進行統治。日耳曼人大為憤慨,於是奧托乃試圖征服西西里;

    這正是他與教皇發生爭端的原因。弗裡德裡希長大的地方,帕勒爾摩曾經歷一些其

    他的動亂。那裡的回教徒不時暴動;為了攻佔西西里島,比薩人同熱內亞人並同其他任

    何人等進行著戰爭。西西里的顯要人物經常視戰爭中的一方肯否為叛變行為付出更大的

    代價而歸順於一方或另一方。可是在文化方面,西西里卻得到極大益處。穆斯林,拜占

    庭,意大利和日耳曼文化的交融為其他任何地方所不及。希臘語和阿拉伯語那時還通行

    於西西里。弗裡德裡希能流暢地操六種語言,而1德國中世紀的吟遊詩人(1165—1230)。

    —譯者

    且在各種語言的使用上都能作到出言機智的地步。他精通阿拉伯哲學,並和回教徒

    有著友好的關係。這使虔誠的基督徒頗為憤慨。他是一個霍恩施陶芬皇族,在日耳曼可

    以被算是個日耳曼人。但在文化和情感上卻是一個意大利人,帶有阿拉伯和拜占庭的色

    彩。與他同時代的人以驚異的目光注視著他,但這種驚異卻逐漸變為恐怖;他們稱他為

    笆瀾緄鈉婕:推嬉斕母母錛搖薄5彼還在世時就已成了許多傳奇故事裡的主角。他被

    人認為是《-三-大-騙-子-論》一書的作者——三大篇子指摩西、基督、穆罕默德

    —本來世上從來沒有這樣一部著作,但很多教會的敵人卻先後被說成是該書的著者。

    其中最後的一個便是斯賓諾莎。

    規勒夫(教皇黨員——譯者)和基伯林(皇帝黨員——

    譯者)兩詞的使用開始於弗裡德裡希和皇帝奧托互爭雄長的時代。規勒夫和基伯林

    是兩個對手的姓「魏勒夫」和「外布林根」的轉訛。(奧托的侄子是英國皇室的祖先。)

    尹諾森三世死於公元1216年;而敗於弗裡德裡希的奧托死於公元1218年。新任教皇

    霍諾留斯三世和皇帝弗裡德裡希兩人之間,起初還友好,但為時不久就發生了糾葛。首

    先弗裡德裡希拒絕參加十字軍;繼之,他又和倫巴底諸城發生了紛爭,倫巴底諸城之間

    於公元1226年,訂立了為期二十五年的攻守同盟。他們仇恨日耳曼人;他們中間的一個

    詩人曾寫下了攻擊日耳曼人的如此激昂的詩句:「你們不要愛日耳曼人,讓這些瘋狗,

    遠遠地離開你們。」這似乎表達了倫巴底人的普遍的感情。弗裡德裡希本想要留在意大

    利來對付這些城市,但霍諾留斯於公元1227年時死去,教皇位由格雷高裡九世繼任,這

    是個熱烈的禁慾主義者,他熱愛聖法蘭西斯,並為聖法蘭西斯所熱愛。(法蘭西斯死後

    二年格雷高裡封他為聖徒)。格雷高裡認為什麼事情也不像十字軍這般重要。弗裡德裡

    希因不參與十字軍而被他給予破門處分。弗裡德裡希娶了耶路撒冷王的公主兼王位繼承

    者,如有可能是十分願意前往的;同時他已自稱為耶路撒冷王。公元1228年還在破門期

    間,他竟參軍前往;這次他比前次不去時更使格雷高裡惱怒,試想十字軍隊伍怎能由一

    個被教皇開除了教籍的人來領導呢?

    弗裡德裡希到了巴勒斯坦之後,和回教徒進行了和解,並向他們解釋:雖則耶路撒

    冷很少戰略價值,但基督徒卻很重視它。他終於成功地勸使他們把該城和平地返還給他。

    這事使得教皇更加惱怒了——基督徒應該和異教徒作戰,而不應該同異教徒進行和談。

    但,不管怎樣,弗裡德裡希卻在耶路撒冷被正式地加了冕,並且誰也不能否認他是成功

    的。公元1230年教皇與皇帝重歸於好。

    在此後短暫的幾年和平期間裡,皇帝專心致力於西西里王國的政務。在彼得-德拉

    ソ格納首相的協助下頒布了一部新法典。新法典導源於羅馬法並顯示出其南部國土的

    高度文明;為了便利希臘居民這部法典立即譯成了希臘文。他在那不勒斯創辦了一所重

    要的大學。又鑄造了一種金幣,名叫「奧格斯塔勒斯」,這是許多世紀以來西方的第一

    批金幣。他制訂了較比自由的貿易制度,並全面廢除了內地關稅。他甚至召集各城選出

    的代表參加他的參議會,不過,這種會議卻只有咨議權。

    這一段和平時期由於弗裡德裡希和倫巴底聯盟於公元1237年重開戰端而告終,教皇

    和聯盟諸城命運與共,再次將皇帝開除教籍。從這時起一直到公元1250年弗裡德裡希死

    去時為止,戰爭不但從未間斷,而且對於雙方變得越發劇烈、慘酷和詭譎多端。期間雙

    方互有得失,直到皇帝死時為止,勝敗猶未可預卜。但那些試圖繼承弗裡德裡希事業的

    皇帝們卻沒有他那份魄力,他們逐次敗北,留下了意大利四分五裂,和教皇獲得勝利的

    局面。

    教皇相繼死去,但對當前鬥爭的形勢卻沒什麼影響;每一個新接任的教皇實際上原

    封不動地奉行了其前任者的政策。格雷高裡九世死於公元1241年;公元1243年弗裡德裡

    希的死敵,尹諾森四世當選為教皇。路易九世儘管是一個十足的正統教派,卻試圖調解

    格雷高裡、尹諾森四世間的嫌隙,但亦終歸於無效。特別是,尹諾森拒絕接受來自皇帝

    的任何建議,並使盡一切權謀術數來反對他。尹諾森宣告罷黜他為皇帝,組織十字軍討

    伐他,並把所有支持他的人給以破門處分。托缽僧到處宣講他的壞話,回教徒起而叛變,

    並且就在名義上支持他的一些顯要人物中也有一些陰謀活動。這些事使得弗裡德裡希日

    益殘酷起來;密謀者遭到了酷刑,囚犯往往被挖掉右眼和斬掉右手。

    在這巨大的鬥爭中弗裡德裡希曾一度想創立一個新宗教。在這種宗教裡他充當彌賽

    亞,彼得-德拉-維格納首相充當聖使徒彼得1的角色。他沒有把這項計劃考慮成熟從

    而把它宣佈出去,而只是在信中寫給德拉-維格納。可是,突然間他確信彼得正在密謀

    反對他,這也許正確,也可能不正確;他刺瞎了他的眼睛,並把他放在囚籠裡示眾,然

    而彼得卻以自殺擺脫了更多的苦楚。

    儘管弗裡德裡希有他的才能,卻終於不能成功,因為當時反抗教皇的力量是虔誠的

    和民主的,而他的目的卻有些類似要恢復一個異教的羅馬帝國。在文化上他是開明的,

    但在政治上他卻是反動的。他的宮廷是東方式的;他設有一個附有太監的後宮。可是意

    大利的詩歌,就是在這個宮廷裡興起的;而且作為詩人,他也有過幾分才情。在同教廷

    的衝突中他曾幾次發表有關教會專政危害性的反對論,這在十六世紀或許會博得讚賞,

    但在他所處的時代卻沒有產生任何效果。異端者本該成為他的同盟力量,但他卻認為他

    們止於是些叛徒,而且為了討好教皇他甚而迫害過他們。那些自由城市,若非為了皇帝

    的緣故,倒很可能去反對教皇的;只因弗裡德裡希要求他們投降,他們才歡迎教皇來當

    他們的同盟者。這樣,他雖然擺脫了當代的迷信,並且在文化上遠遠超過當代的其他統

    治者,但皇帝的地位迫使他去反對一切政治上抱自由主義見解的人們。他無可避免地失

    敗了,然而在歷史上所有的失敗之中,他的失敗卻是最有興趣的一個。

    為尹諾森三世的十字軍所討伐以及為所有統治者(包括弗裡德裡希在內)所迫害的

    諸異端,無論就其本身抑或就其反映當代大眾感情來說,都是值得研究的。因為關於大

    眾感情方面若非通過諸派異端的研究,我們在當時的著作中是找不到任何暗示的。

    異端中,使人最感興趣的,而且是最龐大的一派,便是喀薩利派,他們在法蘭西南

    部以阿勒比占西斯派著稱。他們的教義是經由巴爾幹諸民族由亞洲方面傳來的;在意大

    利北部流布得很廣,在法蘭西南部受到絕大多數人的信仰,其中包括樂於尋求借口用以

    沒收教會地產的貴族。異端所以傳佈得如此廣闊,部分是由於十字軍戰敗所產生的沮喪

    情緒,但主要卻是起因於對僧侶階級的富有和惡行的道德上的憎惡。

    當時流行著一種類似後世清教主義般的崇尚個人聖潔的心理;這種心理是與崇拜清

    貧聯在一起的。教會是富有的和十分世俗的:大多數祭司都是極端不道德的。托缽僧控

    訴一些舊有的教團和教區祭司,斷言他們利用-悔室來誘惑婦女;托缽僧的對手則以同

    樣的指控反責。無可置疑,這樣的指控多半是公正的。教會愈以宗教的理由要求教權高

    於一切,民眾愈為教會的言行不符而震駭。最終導致宗教改革的同一動機,在十三世紀

    中已在起著作用。期間主要的區別則在於這時的俗界統治者還不敢把自己的命運和各派

    異端結合在一起;而這大半由於這時還沒有一種現存的哲學能把異端教義與國王們對統

    治權的要求調和起來。

    我們已無法確知喀薩利派的異端教義,因為我們所依據的只有來自其敵方的證言。

    此外由於教士們,通曉各派異端的歷史,慣於根據一些不太貼切的類似點,把現存的異

    端教派貼上某種熟知的標籤,並將以前各種異端教派的教義附會於某種現存的異端教派

    的名下。儘管這樣,其中也還有許多事是令人無法置疑的。喀薩利異端似乎是二元論者,

    有如諾斯替教派一樣,他們認為舊約中的耶和華是一個邪惡的造物主,真正的上帝只啟

    示於新約全書之中。他們認為物質在本質上是邪惡的。並且相信善人死後並無肉體的復

    活。然而惡人,卻要遭受輪迴之苦,投生為動物。由於這種理由,他們都是素食主義者,

    就連雞蛋,奶酪,牛奶都不食用。但他們卻吃魚,因為他們以為魚類是無性生殖而繁殖

    的。他們憎惡一切性行為;有人說,結婚甚至比姦淫還要壞。因為結婚是持續的和自我

    滿足的。另一方面,他們對於自殺卻無異議。他們比正統教派還要拘泥於新約全書的字

    面解釋;他們戒絕發誓,當有人打他們左臉時他們當真把右臉也給人去打。據其迫害者

    的記載,有一次一個被指控的異端信徒的人,曾為自己辯護說,他吃過肉,撒過謊,發

    過誓,並且是個上好的天主教徒。

    該派嚴格的教規只讓那些特別聖潔,被稱為「完人」的人來遵守:其餘的人是可以

    吃肉或甚至結婚的。

    追查這些教義的來歷是饒有興趣的。它們是從保加利亞的一個叫波哥米勒斯教派,

    經由十字軍軍人,傳至意大利和法蘭西的:公元1167年喀薩利異端在圖路斯附近召開會

    議時保加利亞代表也出席了會議。而波哥米勒斯教派則是摩尼教派和保羅教派二者混合

    的產物。保羅教派是阿爾美尼亞的一派,他們反對嬰兒受洗,煉獄,禱念聖者,和三位

    一體;他們逐漸傳入色雷斯,以後才傳入了保加利亞。保羅教派信徒是馬爾西翁(大約

    公元後150年)的追隨者。馬爾西翁認為自己在排斥基督教中的猶太成分方面是追隨聖保

    羅的。他雖沒成為一個諾斯替教派的信徒,但卻和他們有著幾分機緣。

    此外我要提到的,另一個流行頗廣的異端便是瓦勒都教派,他們是彼得-瓦勒都的

    信徒。瓦勒都是一個狂信者,他在公元1170年,發動了一次遵守基督律令的十字軍。他

    把所有財產都周濟了窮人,並且創立了一個社團名為「里昂窮人」,厲行安貧樂道的生

    活。最初他們還得到了教皇的嘉許,但由於他們對僧侶的不道德斥責的有些過分,終於

    在公元1184年遭到維羅納宗教會議的譴責。此後他們決定凡是善良的人都有資格傳道講

    經;他們自行指派傳教士並廢除了天主教祭司所行的禮拜儀式。他們傳佈到倫巴底後,

    又擴展到波希米亞,並在這裡給赫斯教派鋪平了道路。阿勒比占西斯派遭受迫害時他們

    也受到了影響,他們中間很多人逃往丕德蒙特。密爾頓時代中他們在丕德蒙特遭受迫害

    時,曾激起詩人寫出「噢,上帝,為遭受屠戮的眾聖徒復仇吧」這首十四行詩。至今在

    偏僻的阿爾卑斯山谷和美國還有該派的信徒。

    所有這些異端都曾引起了教會的驚恐,於是教會採用了強力的手段來進行鎮壓。尹

    諾森三世認為異端教徒合該處以極刑,因為他們犯了背叛基督的罪。公元1209年他號召

    法蘭西王發起一次十字軍以討伐阿勒比占西斯教派。作戰之慘暴令人難以置信;特別是

    在攻克卡爾卡松納之後,曾進行過一次駭人聽聞的大屠殺。搜索異端原是主教們的工作,

    但這對另有其他職責的人來說是過於煩重的,於是格雷高裡九世在公元1233年設立了宗

    教裁判所,來接辦主教的這項工作。公元1254年以後,凡由宗教裁判所起訴的人都不准

    有辯護人。

    並且一經定罪,財產即被沒收——在法蘭西則歸於國王。當查明被告確屬有罪時,

    便把他交給俗界當局同時並附以祈禱說願他的生命獲得赦免;但如俗界當權者未將犯人

    燒死,那末,他們自己也可能遭到宗教裁判所的傳詢。宗教裁判所不但處理一般的異端

    案件,而且審問妖術和魔法。在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主要活動是針對著秘密的猶太教

    徒。這項工作大半是由多米尼克教團和弗蘭西斯教團的僧侶來擔任。這種裁判制度從未

    滲入斯堪的納維亞和英格蘭。然而英格蘭人卻毫不猶豫地利用它以懲戒聖女貞德。總之

    宗教裁判所是很成功的;一開頭,它就把阿勒比占西斯派徹底肅清了。

    天主教會,在十三紀初葉,曾一度處於叛亂的危境之中,按其可怕的程度,並不比

    公元十六世紀時的叛亂稍有遜色。叛亂之得以避過,大半應歸功於托缽僧團之興起;聖

    弗蘭西斯和聖多米尼克,為維護正統教義所做出的貢獻甚至比最有力的教皇還要多些。

    阿西西人聖弗蘭西斯(公元1181或公元1182—1226年)是歷史上最可愛的人物之一。

    他生於一個小康之家,少年時代並未曾厭棄通常的宴樂。有一天當他騎馬路過一個麻瘋

    患者的時候,他忽然為了一陣憐憫心感動得跳下馬來,和那患者親吻起來。嗣後不久,

    他決意放棄所有屬世的財物,並獻身於傳道和慈善事業。他父親,是一個相當有地位的

    商人,聞聽之下,大發雷霆,但終亦不能制止他。不久他集聚了一夥追隨者,人人立誓

    過清貧的生活。起初,教會以懷疑的眼光注視這一運動,因為這運動過分像「里昂的窮

    人。」聖弗蘭西斯遣往遠方去的第一批傳教士,竟被當作異端,因為他們的確力行清貧,

    不(象修道僧那樣)僅在口頭宣誓,從不認真對待。但尹諾森三世卻足夠精明地看出如

    把這個運動保留在正統教義範圍以內,它將是很有價值的。因此,在公元1209年或1210

    年他便承認了這個新教團。教皇格雷高裡九世是聖弗蘭西斯的私人朋友,他始終不渝地

    贊助他,但同時也強加給他一些戒律,而這些戒律和這位聖者狂熱無政府主義的內心沖

    動是有所牴觸的。聖弗蘭西斯希望以可能的最嚴格的方式來解釋清貧誓約;他反對他的

    信徒佔用房產或教會。他們須以行乞為生,除碰到受人款待之外不許有住所。公元1219

    年,聖弗蘭西斯到東方去遊歷並在蘇丹王前講道,王待之以禮,但未改變自己的回教信

    仰。他回來時發現弗蘭西斯教團僧侶為他們自己修了一所房屋;他為此深感痛苦,但教

    皇卻勸導他或迫使他作出讓步。他死後,教皇追諡他為聖者,但卻放寬了清貧戒律的尺

    度。

    論聖潔也有和弗蘭西斯不相上下的人,然而他那樂天的態度、博愛的精神和詩人的

    才華卻使他超然立於其他聖者之上。他的善良,就像是渾然天成的一般,從來沒有什麼

    斧鑿的痕跡。他愛眾生,這不僅表現在他作一個基督徒,和一個慈善家,而且在作為一

    個詩人上面。在他臨死之前寫的太陽頌幾乎像是出自伊克納頓,——太陽的膜拜者的手

    筆,但也不盡然如此——儘管不甚明顯,賦予這首頌詩性格的還是基督教。他自覺對麻

    瘋患者負有責任,這全是為了他們,而不是為了他自己;他不像大多數基督教聖徒,他

    關心別人的幸福多於他自身的得救。他從未表示過任何優越感,即使是對那些最卑賤的

    和最奸惡的人也不例外。普拉諾人托馬斯說,他在眾聖徒中是一個超聖徒;在眾罪人中

    他是他們中的一個。

    假如真有撒旦的話,為聖弗蘭西斯所創立的教團的來日必將使撒旦感到心滿意足。

    作為教團首腦的聖徒的直接繼承人以利亞兄弟是個窮奢極欲的人,他已全面容許放棄清

    貧的生活。在他們的創始人剛去世的幾年裡弗蘭西斯教團的主要工作便是在規勒夫派與

    基伯林派殘酷而血腥的戰爭中充當募兵官的角色。弗蘭西斯死後七年成立了宗教裁判所,

    在某幾個國家中這主要是由弗蘭西斯派來領導。期間有少數稱為屬靈派的信徒依舊忠實

    於他的遺訓;但其中有好些人卻因異端罪名被宗教裁判所燒死。這些人認為基督和使徒

    們毫無財產,甚至連他們身上穿的衣服都不屬於自己;這種見解在公元1323年為約翰二

    十二世判為異端。總之聖弗蘭西斯一生努力的結果,只不過在於又開創了一個更為富有

    更為腐化的教團,用以加強教階制度,並助長對所有道德忠信和思想自由的優秀人物的

    迫害。從他自己的宗旨和品德來看,我們當真無法想像世界上還有什麼結局比這個更為

    令人苦笑的了。

    聖多米尼克(公元1170—1221)的事跡還不如聖弗蘭西斯的有趣。他是一個卡司提

    亞人,他和羅躍拉一樣對正統教義有著狂熱的信仰。他的主要宗旨是攻擊異端,並以貧

    窮作為達到這個目的的手段。自始至終他參加了討伐阿勒比占西斯異端的戰爭,雖然有

    人說他對這次戰爭中一些殘虐行為也曾有過傷心落淚的事。多米尼克教團在公元1215年

    為教皇尹諾森三世所建立,並迅速獲得了成功。我所知道的聖多米尼克所有的一點人情

    味就是他對撒克森尼人約但的自白:在青年婦女和老年婦女間,他更多地喜歡同青年婦

    女談話。公元1242年教團發出一項莊嚴的教令指出這段記載,必須從約但著的多米尼克

    傳中刪掉。

    多米尼克教團僧侶在教會裁判所的工作中比弗蘭西斯教團僧侶更為積極。可是由於

    他們致力學術,他們曾給人類做出了一些有價值的貢獻。然而這卻不是聖多米尼克的本

    意;他曾命令他門下的托缽僧們「除經特別許可外不得學習俗界科學和文藝。」這條禁

    令在公元1259年撤消了。此後又採取了一切措施,以保證多米尼克教團僧侶的學術生活

    過得安適。在他們,體力勞動不是必盡的義務,虔修功課也縮短了,以便給他們更多的

    時間從事研究。他們致力於調和亞里士多德和基督;阿勒貝爾圖斯-馬革努斯和托馬斯

    を⒖那兩人都屬於多米尼克教團,在完成這項工作上,他們做到了一切能夠做到的事。

    托馬斯-阿奎那的權威更是凌駕一切,以致後世的多米尼克教團僧侶在哲學上竟沒有獲

    得更大的成就。雖然弗蘭西斯教團僧侶比多米尼克教團僧侶更厭惡學問,但在緊接的下

    一個時期中,哲學界的偉大人物卻都是弗蘭西斯教團僧侶:如羅吉爾-培根,鄧斯-司

    各脫和奧卡姆人維廉,都是弗蘭西斯僧侶。托缽僧們在哲學上的成就,將作為從下幾章

    中的主題。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