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大撤退搶運出的部分單位,從當時民生公司所做的統計來看,包括:兵工署22廠、23廠、24廠、25廠、金陵兵工廠、航委會安慶站、揚州航空站、鋼鐵遷建委員會、申鋼廠、大鑫鋼鐵廠、周恆順機器廠、天元電化廠、新民機器廠等,還有國民政府機關、科研單位、學校設備、珍貴歷史文物等。
事實上,早在1937年7月,日本發動進攻,大轉移就開始了。南京政府成立了總動員設計委員會,軍政部長何應欽負責。總動員設計委員會中設有資源委員會,林繼庸為主任委員,負責主持上海一切工廠的拆遷事宜。上海的企業家和商人行動緩慢,他們希望能保護自己的財產,只有14000噸的設備能在上海陷落前轉移。從現代化的上海機器廠和其他工廠運出來的機器被裝上划艇,用樹葉和樹枝掩蓋起來,然後運往長江上游。日本飛機一出現,就馬上用蘆葦把船偽裝好。在其他地方,設備的轉移工作是迅速而有成效的。
在遠離東部地區數千里的西部四川省,工廠和鋼鐵廠重新組裝起來,一些設備廠則隱蔽在山洞裡,中小學和大學也向西部轉移,到1939年秋,在大學註冊的人數達4萬——比戰前的最後一學年多8000多人。基本力量和設備的保存是一個鼓舞人心的勝利。
武漢三鎮的拆遷搶運工作,一直堅持到淪陷前的1938年10月25日上午10時,當時政府對此做了比較詳盡的記載。親歷者回憶,「由大小火輪、柏木船等滿載物資上運,期能脫離魔掌,不資敵用,殆行抵嘉魚附近,慘遭敵機輪番轟炸,軍民壯烈犧牲,輪船下沉,僥倖未遭慘死者逃走窘景,至今猶歷歷在記憶之中」。
為了使武漢工廠內遷做好充分準備,1937年12月29日和1938年1月2日,工礦調整委員會兩次在漢召集各紗廠負責人開會,討論紗廠遷川事宜。「鑒於滬、蘇、錫、常一帶紗廠資敵以及被毀,而後方軍民急需被服的情況,因而必須保存實力。工廠調整委員會當即宣佈武漢首先西遷紗廠的紗錠不得少於5萬錠,計為震寰、裕華紡織廠3萬錠,申新紗廠2萬錠。其實武漢各紗廠正在利市10倍!他們哪裡肯遷移呢?只推說『恐怕運輸沒有辦法』。當時政府的態度堅決,期在必行。只有裕華紗廠董事長蘇太余先生早有到四川辦廠的夙願,首先響應,即於1938年1月5日親自赴渝勘選廠地。」
工礦調整處決定武漢三鎮工廠拆遷選擇標準如下:一、紡織染廠類,二、機器五金工廠類,三、其他各類工廠。8月5日,最高當局手令限期拆遷武漢紗廠,申新、大成才分遷川陝。然而阻力仍很多,如申新紗廠積極拆遷工作,當未進行到一半,橋口駐軍忽在橋口建築工事,把鐵路掘斷,在沙廠四周繞以戰壕,加之大成與震寰主持人仍互相扯皮,碼頭工人又抬高力資。拆遷工作因此大受影響。8月12日敵機對徐家棚、劉家廟等鐵路交通站進行了狂轟濫炸。震寰的拆遷工作,由工礦調整處嚴令大成紗廠劉培基負責落實。平漢路車務處副處長楊格負責接洽工廠運輸噸位,及平漢路的車輛事宜,所有拆遷機件的員工,一律發佩符號,俾免征役,赴陝西者,由平漢路局一律准免車費。女工、童工編組,由婦女指導委員會負責帶領、訓練,所需交通工具和沿途食宿,由工礦調整處及賑濟委員會辦理。疏散費按人發給20元,其8月份上半月工資一律以15日計算。各廠工人的救濟費,責成申新負擔15萬元。裕華14萬元,復興35萬元,合計71萬元。碼頭工人力資,一律以裕華紗廠所定為標準,其路程遠近,照百分比增減之。
漢陽鐵廠和兵工廠已分兩批運出,一批通過長江上游至重慶,另一批則運往湘西。福順機器廠、張鴻興機器廠等則運往常德等處。記者從《武漢文史資料》查閱的數據是,從漢口運出經宜昌進入四川的機件、物資共計45260噸(沿途損失未計在內)。
宜昌成功撤退使得當時中國的主要經濟實力得以保存,政治實體、工業命脈、教育傳承以及商業和文化種種事業隨之轉移到陪都重慶,重慶成為中國和遠東抗戰的中心。一大批工廠、大量的機器通過長江水道轉移至重慶,為接下來的持久抗日提供了經濟支持。